通過燈泡就能竊聽你的對話,令人害怕

2020-06-15 GET鮮科技

最近發表的研究論文,學術研究人員詳細介紹通過觀察燈泡的振動並記錄燈泡光線變化,以還原25米遠房間內聲波(語音,對話及歌曲)的新技術。

通過燈泡就能竊聽你的對話,令人害怕

研究人員稱之為燈泡聽筒(Lamphone),運用當聲波撞擊物體表面時物體產生振動的原理。 當這種情況發生在燈泡時,學術研究人員表示振動也會使燈泡發光時產生微小的閃爍。 他們進一步指出,通過使用強大的傳感器,記錄光的變化,並逆向分析得出撞擊燈泡表面的聲波。

但與任何新監控技術一樣,燈泡聽筒有優勢也有局限性。 最明顯的缺點莫過於,竊聽者需將視線對準房間或公共場所的燈泡。 所以使用燈罩把燈泡罩起來就能迴避這種攻擊,在沒有窗戶的房間交談也不會受Lamphone技術竊聽。

然而,一旦燈泡在視線內,惡意攻擊者就可使用望遠鏡和光電傳感器之類工具從很遠的距離記錄燈泡光線變化,整個攻擊完全不需離目標很近就可辦到。 論文實驗特別指出,他們成功還原了25米遠的聲音和對話。

「使用更大的望遠鏡、更強大的傳感器設備,還能擴大監聽範圍。 」研究團隊表示。 他們的實驗中,研究小組表示,可成功還原人類語音,甚至還有背景播放的音樂等空間殘響。

另外一個缺點是,音量必須夠大才能產生振動,或說話者必須離燈泡夠近才行。 但不論如何,僅靠一架望遠鏡和一臺錄影機,就能在幾十米外角落靠窗辦公室竊聽,這無疑是一項巨大成就,對許多公司來說,這是一種更危險的情景。

但燈泡聽筒並非獨一無二的全新竊聽技術,業界還有其他同類的攻擊手法。 過去其他手法的竊聽技術,如 USENIX 先進運算系統協會發表的,可以將手機內部陀螺儀的信號還原成語音,和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的視覺麥克風,通過錄像文件還原無源聲音等。

儘管如此,研究小組表示,燈泡聽筒具備相對上述攻擊沒有的優勢,首先,由於是被動的,所以不需事先在受害者的裝置植入惡意軟體,而且可實時運作,且不需大量運算資源處理數據。

研究團隊指出,攻擊者只需一臺筆記本電腦就能處理燈泡聽筒數據,這讓攻擊者可使用燈泡聽筒實時追蹤對話。 另外一個缺點就是,攻擊並非適用所有類型燈泡,所以攻擊結果會取決於燈泡品牌、型號和產品技術規格,例如玻璃厚度或亮度、瓦數及流明度等。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發明全新竊聽技術:燈泡在百米外就能偷聽你的對話!
    但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竊聽方式已經出現了。科學家發明出一種全新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不需要在房間內安裝任何設備,或者入侵任何系統,就可以在百米外的房間裡進行實時監聽。  近些年來,設計精巧的竊聽技術不斷升級:包括搭線竊聽、非法入侵手機竊聽、在牆上安裝竊聽器,別有用心的人甚至能通過建築物的玻璃反射光來獲取裡面的對話。
  • 用一隻燈泡,百米外就能偷聽對話?這種遠程竊聽手段絕了
    近些年來,設計精巧的竊聽技術不斷升級:包括搭線竊聽、非法入侵手機竊聽、在牆上安裝竊聽器,別有用心的人甚至能通過建築物的玻璃反射光來獲取裡面的對話。他們表示,這種技術只需要兩樣東西就能實現:筆記本電腦和一臺不到1000美元的設備。當你使用燈泡電話時,只需要觀察聲音在室內燈泡玻璃表面導致的微小振動,就可以實時監聽任何百米外的房間裡發出的聲音。研究人員表明,通過測量振動引起的燈泡光源輸出的微小變化,間諜能夠清晰地還原出聲音,聲音的清晰度足以辨別談話內容,甚至識別出一段音樂。
  • 用一隻燈泡,百米外就能偷聽對話!
    他們無論在敵方手機、汽車甚至是鞋底都可以安上竊聽器進行竊聽任務。但現在,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竊聽方式已經出現了。科學家發明出一種全新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不需要在房間內安裝任何設備,或者入侵任何系統,就可以在百米外的房間裡進行實時監聽。
  • 以色列大學發明新的長途竊聽技術,可通過燈泡識別24米外的聲音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來自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en-Gurion)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新的長途竊聽技術多年來,各種複雜的竊聽技術一直不斷增加:竊聽、竊聽電話、牆壁監聽,甚至是利用建築物玻璃上的反射雷射來監聽室內的對話。而現在,間諜可以直接通過窗戶的燈泡就能進行監聽。據相關研究人員介紹,只要一臺望遠鏡和一個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通過室內燈泡玻璃表面的微小震動,就可以在數百英尺外的房間裡實時監聽任何聲音。這些聲音在內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的微小振動。
  • lamphone技術:可在25米外通過燈泡振動進行實時竊聽
    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組成的科學團隊,近日展示了一種神奇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價值不到 1000 美元的設備就能實現竊聽。 這種技術被稱之為 「lamphone」側通道攻擊 ,主要利用光電傳感器來分析燈泡對聲音的頻率響應。"
  • 「一夫一妻」或致動物滅絕;大王具足蟲排便引轟動;通過燈泡可竊聽...
    個液氙原子混入幾個氚原子,就能造成這53個多餘事件。目前,尚無測量結果能證實或排除這一點。第二,也是最令人興奮的一種,就是太陽軸子產生了光電信號。雖然這些由太陽產生的軸子不可能是宇宙暗物質的來源,但證明新粒子的存在本身就是重磅發現。第三,就是另一種質量非常小、每時每刻都在大量穿透地球的粒子——中微子。
  • 在25米的範圍內,我們說話隨時都可能被人竊聽
    說到黑客侵犯用戶隱私,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蹩腳的密碼、Win 10和Android作業系統的漏洞,還有智能家居設備等,但如果出賣你的是家裡默默無聞的電燈泡呢?而這個燈泡的可侵犯範圍達80英尺(25米)遠哦!可能有人問,一個燈泡?怎麼可能!這種只有在電影裡才有的情節吧!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不是聳人聽聞。
  • 間諜竟可以監聽燈泡的變化,收聽數百英尺外的聲音
    多年來,複雜的竊聽技術清單穩步增長:竊聽,竊聽的電話,牆上的蟲子-甚至從建築物的玻璃彈起雷射,以吸引室內的對話。通過測量這些振動引起的燈泡輸出光的微小變化,研究人員表明,間諜可以清晰地拾取聲音,以辨別對話內容,甚至可以識別音樂。Ben-Gurion的安全研究員Ben Nassi說:「可以從房間中恢復房間內的任何聲音,而無需砍任何東西,也不需要設備。」他與同事Yaron Pirutin和Boris Zadov共同開發了該技術,計劃在八月的黑帽安全會議上發表他們的發現。
  • 遠程監聽新方法:只要測量房間燈泡亮度細微變化就能推導出聲波
    2020已經足夠讓人焦慮了,如今令人頭大的事兒又多了一項:有人發明了遠程監聽的新方法,而且甚至根本不需要放什麼設備在你周圍就能做到。來自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網絡安全實驗室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用價值不到1000美元的儀器完成了上述過程,他們的做法是:測量聲波振動導致的房間內微妙的燈泡亮度變化,並將這種變化轉化為語音信息。
  • 你的手機被竊聽了嗎?
    只要安裝了一個軟體,竊聽軟體就可能是你不小心安裝的,或者是有人在觸摸你的手機後安裝的。」南昌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副研究員黎鷹說,「這個竊聽軟體實際上是一個特洛伊木馬。它可能是你下載的APP軟體中的「寄生蟲」,也可能是在瀏覽網頁時意外下載的,或者有人給你發了一條彩信,而你意外地點擊了你手機上的木馬植入。目前,一些殺毒軟體找不到這種木馬,很多木馬是隱藏的,普通人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很難找到。」
  • 《迷霧之夏》燈泡解謎答案是什麼 燈泡解謎答案分享
    導 讀 迷霧之夏是一款解謎遊戲,受到不少玩家的喜歡,遊戲中有很多的謎題需要玩家解答,有的謎題比較難,玩家不知道怎麼解答,比如說,燈泡謎題
  • 最強大腦李璐驚現竊聽風雲真人版 顏值爆表美女捕捉聲波令人震撼
    原標題:最強大腦李璐驚現竊聽風雲真人版 顏值爆表美女捕捉聲波令人震撼   最強大腦李璐驚現竊聽風雲真人版顏值爆表美女捕捉聲波令人震撼最強大腦李璐,美女聲波捕手震撼全場。1月13日,最強大腦第二季驚現竊聽風雲真人版,顏值爆表美女李璐化身女特工,上演聽音讀數一幕,讓現場觀眾驚叫連連。
  • 「冷戰」竊聽風暴:貓狗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你能想像動物也能成為竊聽能手麼?你知道衣服、鞋子、甚至你喝飲料的杯子也可能被裝上竊聽器麼?你知道電話裡的談話也許正在「廣播」麼?小編今天就帶你長長見識,看看那些「竊聽風雲」!這樣雷達就能偵查、錄製引起它震動的聲音,克格勃就能譯出其談話內容。直到1953年,一名英國駐蘇情報人員偶然發現美國使館內有奇怪的無線電頻率,才發現了該秘密,並告知盟友。
  • 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遠程竊聽新手段丨科技熱度TOP10榜單
    下面這個比電影裡的諜戰大片還厲害,用一個燈泡就可以監聽別人的通話,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遠程竊聽新手段 。百萬像素或許不再是高質量圖像的代名詞,畢竟手機自帶攝像頭就能達到千萬像素。但是截至目前,換臉技術一直注重平滑的面部轉換,不注重提高像素。
  • 有公司被竊聽損失千萬元
    一提起竊聽,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諜戰劇的劇情。然而,這些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情節很有可能就發生在身邊。最近,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常見的GPS定位器。
  • 竊聽風雲!手機 App 無授權就能監聽電話,成功率高達 90%,罪魁禍首...
    你永遠想像不到,你的智慧型手機有多不靠譜。 在你完全不知情、沒有進行任何系統授權的情況下,你的通話語音就可以被別有用心的攻擊者通過一種不起眼的手機零部件——加速度傳感器——來進行監聽,其中利用的,就是揚聲器發出的聲音震動信號。更嚇人的是,攻擊者的成功率理論上可以高達 90%。加速度傳感器是如何出賣你的信息的?
  • 《竊聽風雲2》的金融黑洞,你確定看懂了嗎?劇情真不是吹的!
    今天為大家講解竊聽風雲系列第2部,故事的開頭香港的一名知名證券商阿雲在駕車時發現自己被人跟蹤了,好不容易擺脫時又發生了交通事故,原來是他的車遭人竊聽了,而竊聽器又屬於軍事用途,警方因此懷疑有人正在策劃恐怖襲擊,所以保安科介入了此次案件。
  • 手機遠程竊聽攻擊竟成真實案例!小心公共場所的免費未知Wi-Fi
    「通過這種方式,黑客便能輕易知曉攻擊對象的性別、年齡、大致特徵,甚至周圍的工作、生活環境。」  此外,黑客還能調取手機的簡訊權限、通訊錄權限和地理位置權限等。「有了通訊錄,還有地理位置,你只需在這個框裡輸入手機號,就可以用對應的手機給他的親朋好友發信息。」
  • 竊聽技術進化史:從收音機到雷射和網絡
    冷戰時期竊聽裝置無線竊聽之前無線竊聽顯得笨拙無比,比如「金唇事件」裡蘇聯為了接收美國大使館裡竊聽器的信號,就要在大使館對面偷偷建一個大型微波接收器。但1950年代,無線竊聽技術開始大步發展。遠程無線竊聽設備主要由微型拾音器(即話筒)、微型無線電發射機和電池組成。
  • 看起來高大上的懸浮燈泡,無需接線就能亮,原理簡單得初中生都懂
    看起來高大上的懸浮燈泡,無需接線就能亮,原理簡單得初中生都懂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電路這種簡單的物理知識,只有在電路封閉的情況下,才會有點,這可以說是一種常識了,如果電路斷開,那麼電路裡的電器就不會運轉、燈泡也不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