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竊聽風暴:貓狗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2020-12-07 騰訊網

原標題:「冷戰」竊聽風暴:貓狗也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我不在場的時候,你說了什麼?想要了解別人的信息,這絕不僅僅是出於八卦和好奇,更和很多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利益密切相關。斯洛登披露美國政府的「稜鏡計劃」在國際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人們發問:我還有隱私嗎?

你能想像動物也能成為竊聽能手麼?你知道衣服、鞋子、甚至你喝飲料的杯子也可能被裝上竊聽器麼?你知道電話裡的談話也許正在「廣播」麼?

小編今天就帶你長長見識,看看那些「竊聽風雲」!

「動物間諜」各顯神通

經過訓練的烏鴉,曾被美國情報機構作為「情報員」派出執行任務。

在東歐某國的首都,一隻羽毛黑得發亮的烏鴉落在一幢氣派的公寓樓的窗臺上。在窗臺的另一邊,房間裡的人正在專心地翻閱文件,偶爾喝幾口放在桌上的伏特加。窗臺上有個不起眼的灰色小石板,應該是從哪棟房子的屋頂上掉下來的。

然而,如果房間裡的人知道那塊小石板來自美國中情局司令部,他們一定會錯愕不已。落在窗臺上可不是普通的烏鴉,它是美國情報局訓練有素的「情報員」,它放在窗邊的小石板的中間有個小洞,裡面塞著一個電子發報器,足夠把房間裡的談話內容發送出去。

會竊聽的貓的模型

在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經訓練了一批動物間諜。他們讓烏鴉飛到敵人窗臺上放置竊聽器,讓鴿群打探敵人是否會採取進攻,讓貓在敵人身邊假裝徘徊以便竊聽談話,甚至試圖用蚊子來打探黑暗中的敵人……

因為戰爭,那些訓練家禽跳舞的人與美國政府籤了合同,專門負責訓練動物,讓它們去完成一些情報工作。他們訓練烏鴉去某個地方放置或取來某樣東西,讓鴿子通報敵人的埋伏,讓貓咪竊聽人們的談話……

讓動物在軍事情報中完成任務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在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B.F。斯金納的兩名學生以及海軍海豚先驅計劃的第一任培訓主任鮑勃·巴利的出色工作開創了動物間諜的新紀元,巴利訓練過海豚,讓它們去偵察潛水艇。他還發明了「鳥腦」,即一種儀器,可以讓人類與小雞玩畫「連城」的遊戲。

大使辦公室裡的「禮物」

亨利卡波特洛奇Jr向聯合國展示這塊蘇聯竊聽美國大使的國徽牌匾

從1945年到1953年,蘇聯克格勃竊聽美駐蘇大使館的一項代號為「自白」的間諜行動,整整持續了8年時間,是世界間諜史上屈指可數的經典之作。

1945年2月,盟國「三巨頭」——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在雅爾達舉行會晤。4名蘇聯少先隊員抬著一枚由各種名貴的木材拼裝的美國國徽贈給了美國的哈裡曼大使。哈裡曼把這個禮物掛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枚國徽的中央已被掏空,裡面放著一個U形的金屬支架,上面安著一個用彈簧鋼做的、極其靈敏的共鳴器,辦公室裡的任何聲波都將引起它的震動。這樣雷達就能偵查、錄製引起它震動的聲音,克格勃就能譯出其談話內容。

直到1953年,一名英國駐蘇情報人員偶然發現美國使館內有奇怪的無線電頻率,才發現了該秘密,並告知盟友。

西柏林「地下隧道」

美國在西柏林修建的竊聽隧道

上世紀50年代在西柏林發生的「地下隧道」竊聽事件,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有線電話竊聽史上最成功的一例。

隧道由西柏林穿過東柏林,與蘇軍駐東德總部的電話通訊電纜相連,隧道內設有數百個監聽器和數百臺錄音機。這個地下隧道長10英裡(約16公裡),寬6英尺(約1.8米),隧道的四周全用厚鐵板鑲接而成,鐵板表面貼有隔音材料。

1956年4月,蘇軍通訊兵在檢修電話線路時,發現了這條地下隧道的秘密。蘇軍突擊隊員用烈性炸藥炸開隧道,攻入其中。秘密隧道竊聽事件使蘇聯大為惱火。

裝著竊聽器的皮鞋

1963年3月的一個早晨,美國駐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大使館的保安人員,正在使用無線電檢測儀器作例行檢查。突然,他們收到了美國大使同別人的談話聲音。保安人員趕緊走進大使的辦公室,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道:「請你走出辦公室並繼續交談,但要小心講話的內容,因為你的講話正在被秘密廣播。」

但當大使走出辦公室後,保安人員仍能從檢測儀器裡聽到他的講話。竊聽器一定是藏在大使身上!原來,前幾天大使曾讓女僕拿皮鞋出去修理,竊聽器在那時被間諜人員放進了鞋跟。

放在鞋跟裡是無線竊聽器。工作時,話筒將拾取到的聲音以無線電波的形式輻射到空中,竊聽者則在有效的距離內用無線電接收機接收。為了避免無線竊聽器發射的信號被普通收音機接收,就要求竊聽器的發射頻率要跳出一般無線電臺的廣播頻率,達到竊聽的目的。

蜻蜓形狀的小飛行器,上面可安裝竊聽器等設備,它能夠飛上極小的平臺,不易引人注意

蘇聯克格勃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廣泛應用一種微型無線電竊聽器——「嘁」。它如火柴盒般大小,能像蠍子一樣吸附在牆上,可以用氣槍彈射到竊聽目標房間的牆外,清楚地聽到目標的談話聲。

「嘁」有較強的發射能力,可以用超短波將所收到的聲音發射到直徑5英裡(約8公裡)範圍內,用一個靈敏度很高的接收機就能收到。

最早正式宣布發現這種竊聽器的是伊朗駐莫斯科大使館。在1956年至1965年間,「嘁」又在原聯邦德國的西柏林、波恩、科隆等地中心建築物的牆壁外面,及巴黎、倫敦、華盛頓、羅馬等地被發現過。為此,人們曾形象地稱這種微型無線竊聽器為「夏天的臭蟲」,比喻其無所不至。

目前,無線電竊聽器的體積越來越小,重量也越來越輕,性能也越來越好。一些超微型竊聽器很容易隱藏在檯燈、菸灰缸、鋼筆、手錶、打火機裡。德國人甚至還研製出一種可安放在酒杯裡的超微型竊聽器,專門用來竊聽人們餐桌上、酒吧裡的談話。

雷射竊聽防不勝防

雷射竊聽是近年來發明的一種新的竊聽技術。雷射發射機產生的一束極細的雷射,射到被竊聽房間的玻璃上,當房間裡有人談話的時候,玻璃會受室內聲音變化的影響而發生輕微的振動。人們在室外一定的位置上,用專門的雷射接收機接收,就能解調出聲音信號,用耳機監聽室內人的談話。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情報人員在伊拉克使用了這種雷射竊聽技術。伊拉克高級將領無論是在高速行駛的汽車上,還是在隱蔽的房間裡進行交談,都能被雷射接收機捕獲。中情局還把薩達姆及其助手的聲音輸入電腦,只要聽到他們的講話,雷射竊聽系統就會出現特殊反應,特工人員便進行跟蹤。

這件過時的間諜裝備是碩大的家庭香菸打火機。實際上,打火機裡面隱藏了一個高功率的竊聽器。

這張馬提尼竊聽器的圖片來自於LIFE雜誌1966年的一期。這期刊物詳細介紹了私人偵探用到的配件。這杯飲料中的牙籤竊聽器價值僅僅500美元,然而它卻可以接收100英尺以外的對話。

現在,你還敢說自己的信息是安全的麼?

相關焦點

  • 貓狗等在「冷戰」竊聽風暴中成為訓練有素「間諜」(圖)
    原標題:「冷戰」竊聽風暴:貓狗也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我不在場的時候,你說了什麼?想要了解別人的信息,這絕不僅僅是出於八卦和好奇,更和很多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利益密切相關。斯洛登披露美國政府的「稜鏡計劃」在國際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人們發問:我還有隱私嗎?
  • 冷戰時美國中情局訓練動物間諜:讓貓竊聽談話,用蚊子打探敵人
    在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經訓練了一批動物間諜。他們讓烏鴉、鴿子、貓等動物去做一些本該由間諜來做的事情。比如,讓烏鴉飛到敵人窗臺上放置竊聽器,讓鴿群打探敵人是否會採取進攻,讓貓在敵人身邊假裝徘徊以便竊聽談話,甚至試圖用蚊子來打探黑暗中的敵人……在東歐某國的首都,一隻羽毛黑得發亮的烏鴉落在一幢氣派的公寓樓的窗臺上。
  • 溫故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
    剛剛落在窗臺上的也不是普通的烏鴉,它是美國情報局訓練有素的「情報員」,就是它把小石板放在窗臺上的。20世紀60年代,美國阿肯色州溫泉市有好幾處旅遊景點,智慧動物園是其中之一。在普通的假日裡,父母會帶著孩子到動物園裡觀看各種動物表演——小雞打籃球,金剛鸚鵡騎自行車,小豬彈鋼琴。孩子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地尖叫,因為這些動物實在太聰明了。
  • 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潛伏在動物界中的007
    然而殊不知,還有一種間諜,本以為只存在於很多人的腦洞之中,然而其卻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並顯著改變了人們對間諜的認知——這就是動物間諜。01動物間諜聽起來新鮮,但卻很有歷史淵源。我國古代就有「飛鴿傳書」的典故,可見對動物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就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
  • 中情局解密動物間諜史,可靠性是最大問題
    動物不僅可以是人類的朋友,也可以作為情報部門的「間諜專員」。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解密了在冷戰期間利用貓、狗、海豚以及鳥類進行間諜活動的文件。在貓體內安裝竊聽設備,遠程操控狗,利用鴿子來拍攝諜照,這些看似間諜小說的情節原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過。
  • 素材:間諜與間諜手段 都有哪些?
    中新網8月20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8月號刊文《鮮為人知的現代間諜手段》說,一度沸沸揚揚的美俄間諜事件再次告訴我們,儘管冷戰已結束,間諜須臾未曾遠離
  • 紫荊:揭秘鮮為人知的現代間諜手段
    中新網8月20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8月號刊文《鮮為人知的現代間諜手段》說,一度沸沸揚揚的美俄間諜事件再次告訴我們,儘管冷戰已結束,間諜須臾未曾遠離。信息渠道的發達使間諜們的生活揭開了一絲神秘面紗。只要國家存在,間諜就不會消失,間諜的話題也就將經常被提起。
  • 竊聽技術進化史:從收音機到雷射和網絡
    初級竊聽裝置早在一戰時就已經出現,並在二戰期間才開始逐漸成為間諜們獲取情報的選擇之一,但它真正成為間諜情報領域的常備工具,還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電晶體和微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才開始。目前,除有線、無線竊聽技術外,一些最新技術,如微波、紅外、雷射、網絡等也都在竊聽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智慧型手機破解後易被竊聽 裝間諜軟體只需3分鐘
    原標題:智慧型手機破解後易被竊聽 裝間諜軟體只需3分鐘 逾百種類型手機「越獄」或破解後,間諜軟體可輕鬆植入 2006年,智慧型手機初行其道,「竊聽」軟體還主要針對以安裝塞班系統Symbian的諾基亞手機為主,而隨著智慧型手機逐漸發展,安裝安卓Android、微軟
  • 俄海軍間諜船偽裝海洋調查船 專派深潛器竊聽海底光纜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導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9月19日發表了記者凱爾·溝上的題為《俄羅斯間諜船在東地中海做什麼》的報導。一艘歷來形跡可疑的俄羅斯海軍軍艦目前正在東地中海水域航行。觀察人士表示,「琥珀」號雖然名為海洋調查船,但實際上是一艘間諜船,專門使用小型潛水器在海底開展間諜活動。「琥珀」號於2015年在俄海軍服役。官方稱之為「特殊用途船」或「海洋調查船」,由俄海軍的水下調查部門使用。「琥珀」號的角色是充當小型潛水器的母船,裝備存放有人和無人潛水器的庫房,以及把它們放入水中的起吊設備。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印媒文章捕風捉影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做過「盡職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官方發布推特確認,印度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向中國歸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
  • 反奸防諜|如果動物變成間諜……
    說起間諜你首先會想起誰?身陷險境時總能全身而退的電影角色「007」號特工詹姆斯·邦德?身世傳奇有著「男裝女諜」之稱的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有沒有人跟秦小妹一樣腦洞大開地想過如果有一天動物會變成間諜......這種情節好像只在科幻電影中發生,但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在官網公開的一批解密文件告訴我們,「動物間諜」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文件介紹了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試圖將動物變成間諜竊取情報的研究。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密碼的真正擁有者在其產品中安裝了「後門漏洞」,使得美國和西德能夠竊聽來自敵人和盟友的通信——發件人認為這些通信已經成功加密。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高級政府官員、間諜、外交官和軍事人物之間的絕密通信。想像一下,在20世紀70年代或80年代,你曾聲稱密碼公司是中情局的。你會斥為「偏執的陰謀論者」或「完全偏執」。但謠言是真的。
  • 間諜安娜·蒙特斯的雙面人生(二)
    這是冷戰以來間諜們接收指令的典型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她與古巴聯絡員碰面,通常在華盛頓的某家餐館,或是利用她到加勒比海島嶼度假時光,把加密軟盤悄悄交給對方。蒙特斯還曾4次親赴古巴會見高層情報官員。其中兩次,她使用假古巴護照,戴著假髮,繞道歐洲以掩蓋行蹤。另外兩次,她借著替國防部進行實地調查的名義到古巴出差,在當地活動間隙溜出去向古巴人匯報。
  • 美冷戰時期間諜衛星無意收集到了重要的環境數據
    據外媒報導, 美國間諜衛星在冷戰高峰時期無意中收集了至關重要的環境數據。 《紐約時報》本周最新發布的兩篇報導就提到了來自CIA的照片和數據--這對於研究地球環境變化至關重要。據悉,其中一篇報導詳細講述了一位多年來一直在分析它們的科學家的生活,另一個則講述了提供它們的間諜衛星的歷史。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圍繞蘇聯展開了「無死角」的刺探,甚至動用了特殊的「人馬」——動物。1962-1967年,中情局秘密實施「聲學貓工程」,在貓的耳道、顱骨中裝入麥克風、發射器,沿脊柱裝入細細的天線,經「改裝」的貓沒有任何暴露特徵,可以竊聽秘密談話並實時轉發。然而問題卻出在運載工具本身——貓經常開小差,偏離定好的行動計劃,「履行職責」時還常被汽車撞死。
  •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戰略平衡...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冷戰時期著名英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12月26日去世,享年98歲。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布萊克的家人。他稱讚,通過多年來艱苦、繁重的工作,喬治·布萊克為實現大國戰略平衡和實現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這個傳奇人物的光輝記憶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 美"卡特"號核潛艇下水 竊聽各國海底光纜[圖]
    一個「敵人」讓美國國家安全局差一點成了聾子。這個「敵人」便是美國AT(T公司推出的海底光纖電纜。可別小看這條大小隻相當於一個壯男人手腕的電纜,它一次可以讓4萬門電話同時通話,是當時全世界銅線海底電纜通話總量的5倍。
  • 從007到克格勃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冷戰時期著名英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12月26日去世,享年98歲。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布萊克的家人。他稱讚,通過多年來艱苦、繁重的工作,喬治·布萊克為實現大國戰略平衡和實現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這個傳奇人物的光輝記憶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 這種遠程竊聽手段絕了
    研究人員表明,通過測量振動引起的燈泡光源輸出的微小變化,間諜能夠清晰地還原出聲音,聲音的清晰度足以辨別談話內容,甚至識別出一段音樂。本·古裡安大學的安全研究員本·納西說:「房間裡的任何聲音都可以從燈泡的光信號中復原,竊聽人員只需要通過遠程監測,不需要入侵任何系統或在目標房間內置入設備就能知道房間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