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特"號核潛艇下水 竊聽各國海底光纜[圖]

2020-12-08 東方網

 

 「卡特」號下水服役

  「卡特」號核潛艇下水專門竊聽世界各國海底光纜

  2月19日,以前總統卡特命名的美國核動力潛艇「吉米?卡特」號在經歷絕密而昂貴的改裝後正式到

美國海軍服役。令人關注的是,「吉米?卡特」號正式服役將意味著世界各國的海底光纜不再安全!

  卡特親自主持「卡特」號重返大洋儀式

  當地時間2月19日11時,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新倫敦港舉行盛大的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吉米?卡特」號正式服役的儀式,美國前總統卡特本人親自參加這一儀式。

  在戒備森嚴的新倫敦港戈頓基地大門外,開餐館兼營洗衣店洗車房的小老闆巴德?法依對記者說:「咱這裡人的工作無一不跟潛艇有關,不過,今天無關人員誰也甭想挨近現場半步。」

  美國全球安全組織的軍事分析家約翰?派克感慨地說:「『吉米?卡特』號的下水儀式合上了大型潛艇的時代,因為五角大樓不再建造象『吉米?卡特』號這樣的潛艇了,而未來的美國潛艇將會是什麼樣現在連五角大樓都沒有數,也不知道潛艇在反恐怖戰爭和未來的衝突中扮演什麼角色,所以我們可以說『吉米?卡特』號暫時終結了一個潛艇時代。」

  「卡特」號動物兇猛能執行「特殊任務」

  「吉米?卡特」號是美國海軍中服役的第三艘也是最後一艘「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該艇長453英尺,排水量12000噸,有8套魚雷發射管,裝備50枚魚雷,總價值32億美元,是美國最先進的核動力攻擊潛艇之一。

  對於剛剛完成改裝的「卡特」號潛艇的性能,海軍守口如瓶。知情的共和黨國會議員羅布?西蒙斯也只能說:「我不好具體描述該艇的性能,但是我可以說,『卡特』號有執行特殊任務的能力,將在美國反恐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美國軍事分析家與評論家在介紹「吉米?卡特」號性能時也只是含糊其辭地說:「吉米?卡特」號能執行「特殊任務」,能執行水雷戰,輔助旗艦展開攻擊行動,還能運送特種部隊。這一點,海軍的公開信息證實說,「卡特」號改裝後拓展了內部空間,可以容納50名像海軍「海豹突擊隊」的特種部隊官兵。另外,潛艇還有對接裝置,可以發射和回收小型潛艇,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發射「戰斧」式巡航飛彈,當然,它還能當成美國研究21世紀潛艇動向的秘密平臺。

  真實使命是竊聽世界各國海底光纜

  然而,美國議員和海軍所說的僅僅是「卡特」號最基本的任務,它真正的使命卻是對世界各國的海底通訊光纜實施全方位的竊聽!

  美國電船公司的一位設計師透露,改裝後的「卡特」號能攜帶數艘袖珍潛艇,能夠潛至他國的海底通信電纜附近,由母艇上的巨型計算機通過各種程序對別國海底光纜進行竊聽和破解;美國的退役情報問題專家們確信無疑:以前執行竊聽海底通訊任務的「鯛魚」號潛艇已於去年秋天退役,如果沒有一艘新的潛艇將替代它的話,美國海軍是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的。據這些美國情報專家所獲得的資料,「卡特」號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光是加長的艇身就耗資9.23億美元,增加的空間是為了執行秘密任務的技術人員活動及安裝竊聽光纖通訊設施而預備的;美國「國家安全理事會」的專家巴姆福德認為:「這艘潛艇將來的主要功能就是搜集情報。」

  美國軍事分析家和情報專家並非空來風:一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衛星和微波通訊仍擔負著全球90%的聲音與數據通訊傳播,就連絕密的外交電報也只能通過這兩種通訊手段發送的時候,美國國家安全局進入了竊聽的「黃金時代」:美國的間諜衛星群,加上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和德國的地面偵聽站,把通過上述手段傳送的聲音和數據通訊一網打盡,連當時被許多國家視為最保密的海底銅線電纜越洋電話,也被國家安全局「摟草打兔子」似的一網打盡。在竊聽技術登峰造極的時候,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竊聽技術真到了能區分竊聽對象打嗝放屁的程度: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偵聽人員清晰地錄下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專題,圖庫)貼身侍衛在地下秘密掩體內打進打出的電話。最神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次居然逮著了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專用轎車內談話的聲音,只不過勃列日涅夫當時沒有談黨國大事,而是用保密電話跟他的情人聊天!

  如此好景延續到1988年。一個「敵人」讓美國國家安全局差一點成了聾子。這個「敵人」便是美國AT(T公司推出的海底光纖電纜。可別小看這條大小隻相當於一個壯男人手腕的電纜,它一次可以讓4萬門電話同時通話,是當時全世界銅線海底電纜通話總量的5倍。能耐如此了得的最新通訊技術自然被各家紛紛看好,1991年,第一條跨太平洋光纖電纜投入使用;1997年,英國旗幟通訊公司總長達1.7萬英裡的光纖電纜把歐洲與北非、中東、南亞和日本完全聯結起來;俄羅斯與中國隨即也各自鋪設了數千英裡長的光纖電纜。世界通訊可謂在一夜之間邁入了全新時代。

  美國國家安全局則是一夜之間從竊聽「黃金時代」被推進了聾子時代:間諜衛星、地面偵聽站、海洋偵察船差一點成了擺設了。因為越來越多的越洋電話、軍方雷達訊信、電子郵件,都開始轉由光纖電纜傳輸,傳統的竊聽手段能捕捉到的情報變得越來越少。

  美國國家安全局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實際上,當AT(T公司的第一條光纖電纜正式投入運營之後,他們就意識到這下他們的竊聽行動是遇上「擋路虎」了。如果不滅了這隻「擋路虎」,那麼美國將因此喪失70%的情報能力!

  美國早有竊聽海底電纜的經驗。美國權威調查記者謝利索恩塔吉和克里斯多福德魯,在他們1998年合著出版的《盲人摸象》中,就專門披露過美國特工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動用間諜潛艇「波爾克號」對前蘇聯的銅質海底電纜進行大規模竊聽的內幕。惟一不同的是:當年竊聽的是銅質海底電纜,從技術意義上來說容易得多。

  1989年初,美國國家安全局悄悄地把全美最優秀的光纖電纜通訊技術專家集結到局總部所在地米德堡一間絕密實驗室裡,他們的任務是:如何楔入光纖電纜,竊取通過光纖電纜傳輸的各種情報。20世紀90年代中期,歷盡千辛萬苦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終於進行了海底光纖電纜的首次竊聽實驗。數名參加這一絕密行動的前情報官員透露,在這次絕密行動中,特工人員乘一艘特製的間諜潛艇潛入洋底,通過特殊手段將一段電纜扯進間諜潛艇的特製工作艙內,成功地切開了一條海底光纖電纜!

  竊聽海底光纖電纜仍面臨技術和法律障礙

  現在,「卡特號」終於下水了,不過美軍真正竊聽光纖電纜,麻煩還很多。首先,光纖電纜的運營商會不斷加強光纜的安全保密性能。這些運營商們沒有誰願意讓美國情報間諜機構從中橫插一槓,英國旗幟電訊公司的技術總管弗蘭克丹尼遜說:「世界上還沒有哪家公司傻到引狼入室,讓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其海底電纜的程度。就我們公司的光纖電纜性能而言,我覺得美國國家安全局應該沒有能耐竊聽得了,因為任何竊聽行為都會自動造成信號衰竭,甚至導致整套系統癱瘓,所以竊聽我們海底光纖電纜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用戶的數據資料儘可能安全保密。」

  海底光纖電纜竊聽,在美國國家安全局還存在技術上的障礙,這種障礙可能不是能不能對光纖電纜進行竊聽本身,而恰恰是竊聽得逞後如何處理竊得的大量數據資料,從中提取對美國政府有價值的情報。最新海底光纖電纜傳輸的信息量到底有多大呢?以TYCOM公司的一根光纜為例,它一次就容下1億門電話的通話量,即使電腦功率再強,處理如此之大量的信息還是大有問題。「全球安全網」的專家派克說,這種方式搜集的情報不適合現在反恐戰爭的形勢,因為情報在幾個月後才能被處理,無法提供及時的警告。

  海底光纖電纜竊聽,還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局帶來法律上的麻煩。比如說,美國法律嚴禁國家安全局進行國際通訊截收,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禁止截收截聽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或電話,而海底光纖電纜最大的用戶群恰恰是美國公民。正因為海底竊聽存在如此種種麻煩,所以,就連美國情報官員也並不完全贊同開拓這一全新情報獲取領域。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假設全世界的海底光纖電纜都能被竊聽,每年進行這種竊聽所需的經費就高達20億美元之巨,美國納稅人能輕易答應嗎?

  智囊機構「國家安全理事會」的專家巴姆福德認為,竊聽海底通訊的做法違反數個美國受約束的國際公約。但是這些情報對美國還是很有用的,只是對如此海量的通訊信息進行分類檢索和分析,並找出對美國安全有用的情報,只有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才能夠勝任。

  有人問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米切爾海登中將,竊聽海底光纜真有此事嗎?海登中將聽後立即打哈哈道:「我是不會坐在這裡跟你談這樣的事的!」

相關焦點

  • 美國長期竊聽海底光纜 中國專家支招如何防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最近,多家外媒爆出美國對海底光纜進行竊聽的醜聞,日本媒體還稱美國曾請求日本政府協助監聽中國光纜。有人或許會感到驚訝——海底光纜也能被竊聽嗎?實際上,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進行過竊聽試驗,目前的光纖竊聽技術已經十分純熟,如何有效防止光纖被竊聽也成為擺在各國面前的一個難題。
  • 俄海軍間諜船偽裝海洋調查船 專派深潛器竊聽海底光纜
    觀察人士表示,「琥珀」號雖然名為海洋調查船,但實際上是一艘間諜船,專門使用小型潛水器在海底開展間諜活動。「琥珀」號於2015年在俄海軍服役。官方稱之為「特殊用途船」或「海洋調查船」,由俄海軍的水下調查部門使用。「琥珀」號的角色是充當小型潛水器的母船,裝備存放有人和無人潛水器的庫房,以及把它們放入水中的起吊設備。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那麼多光纜,會不會被船隻、漁網刮斷?
    80年代,海底通信光纜進入發展期,198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通信光纜鋪設成功,1989年跨太平洋海底光纜鋪設成功。從此海底光纜取代海底電纜,成為遠距離傳輸信息的主流。到現在,總長39000公裡的海底光纜已將四大洲33個國家連接在一起,成為四通八達的密集網絡。每天數以億計的信息在網絡中傳輸,成為世界繁榮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海底光纜10個真相:情報機關愛聽鯊魚愛咬
    5.情報機構喜歡竊聽海底光纜在冷戰高潮時期,蘇聯經常在兩個主海軍基地之間傳輸經過簡單加密的信號。當時的蘇聯官員認為深度加密很麻煩,是一種不必要的過度做法,因為兩座基地使用一條海底光纜連接,穿過布滿感應器的蘇聯領海,美國人不可能冒著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破壞光纜。此外,他們也不認為美軍的「大比目魚」號潛艇能夠突破蘇聯防禦部隊的監視。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接著剪掉浮動讓光纜沉入海底,再由遙控潛水器衝開海底泥土,將光纜埋至2-3米深左右。
  • 可以永遠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
    可以永遠在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康乃狄克州新倫敦縣下水。鸚鵡螺號潛艇的名氣很大。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著名潛艇。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答案就是海底光纜。其實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不過考慮到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因此全球90%以上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海底光纜構建了今天的全球「寬帶」網際網路!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圖說:亞太海底光纜拓撲圖 中國電信供圖圖說:海底光纜維護船出海中國電信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一根比頭髮絲還細的光纖,可同時容納192萬對通話,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由8根這樣的頭髮絲組成。日前,傳輸容量達54T的亞太直達海底光纜系統(APG)在上海正式開通,服務了17年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UCN)也正式宣告「退休」。至此,中美之間和東亞各國之間的通信容量和通信速度將步入一個新臺階。意義重大承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海底光纜系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建設。
  • 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
  • 4300噸核潛艇遭遇海底斷崖,掉入2560米深的海底,129人全部遇難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21日,美國海軍罕見披露稱,美國海軍一艘核動力潛艇穿過了荷姆茲海峽,駛入波斯灣,「羅亞爾港」號飛彈巡洋艦和「菲律賓海」號飛彈巡洋艦伴隨。4300噸核潛艇沉入海底,129人喪生大海有人認為,美國研發任何先進武器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戰爭的影子,拿核潛艇來說,即使還沒有在海底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但出動潛艇潛入別國海域附近,勢必會給別國構成威脅。當然,美國在核潛艇上發展得並不是順風順水,曾發生過一次重大意外事故,也是世界首次核潛艇沉沒事故,發生在美國的「長尾鯊」號核潛艇上。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這些數字無疑證明海底光纜市場足以被稱為一塊「大蛋糕」,但想切走海纜「蛋糕」並不容易,海底光纜建設並不只是「拉一根線」那麼簡單,它包括鋪設、中繼、修復等環節,涉及海底作業、海上運輸、電力、網絡等多領域,需要跨國多部門密切配合,也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最複雜且困難的大型工程之一。當今世界上有能力進行海纜建設的國家屈指可數。
  • 海底光纜的秘密
    遠供導體和海底中繼器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海底光纜系統組成。 這個問題在陸地上很容易解決,但是到了海底就變得棘手了。 茫茫大海,哪來的電源為中繼器供電? 所以,如上圖所示,海底光纜系統在兩端的陸地上配置了遠供電源設備,它通過海底光纜的遠供導體向海底中繼器饋電,從而解決供電的問題。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中間是頭髮絲大小的纖芯放個海底的實物圖,更直觀:海底光纜,看上去有點像輸油管道其實,海底光纜和陸地光纜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鎧裝保護」。遠程供電示意圖如上圖所示,海底光纜系統在兩端的陸地上配置了遠供電源設備。它通過海底光纜上的遠供導體,向海底中繼器饋電,從而解決供電的問題。這個供電採用的是高電壓、低電流的直流供電,供電電流1安培左右,可供電電壓可高達幾千伏。
  • 國際海底光纜建設五大趨勢
    技術層次不斷提高   海底光纜使用的技術先進性,首先表現在傳輸速率的迅速提高上,從最初投入使用時的每對光纖140Mb/s,發展到現在波分復用技術可達到的640Gb/s。如果考慮到目前每條光纜系統中可以有4對光纖同時傳輸,海底光纜的傳輸容量提高了約16,000倍。
  • 美蘇上演《冰海陷落》爭奪戰?秘密軍事行動堪比《007》劇情
    書中描述了1979年美國核動力攻擊潛艇「鯛魚」號在蘇聯海底深處通過蘇聯海底通信電纜竊取其軍水情報的內幕。作者根據當時參加行動的幾位潛艇成員的回憶,詳細描述了此次執行間諜任務的秘密航程。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聽新聞說,這是由於海底光纜出故障,修好需要兩個星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知道我會損失多少錢!事件--網絡大塞車2月9日上午8時左右,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位於我國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裡的公海中)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
  • 海底電纜被切斷噩夢成真 茅利塔尼亞斷網2天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非洲國家茅利塔尼亞3月末時全國斷網2天。沒有人知道電纜中斷的原因,也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被切斷的,但海底電纜特別容易受到破壞。  多年來,各國始終擔心,敵對的外國勢力可能會切斷向世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海底電纜。3月底,這種網際網路噩夢首次在現實中上演。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茅利塔尼亞全國斷網2天。
  • 中國耗資20億建海底反潛聲吶網,美國核潛艇將無所遁形
    我國建立這種觀測網,將會有助於我國掌握南海地區的海底資源,據探明東海和南海水下地區蘊藏著巨大的石油資源,這個網路的建設將會讓我國能夠更好地利用海洋地區的自然資源。一般情況下,各國主要通過3種平臺對海洋進行觀測:一是科學考察船;二是海洋遙感衛星;三是海底觀測網。海底觀測網由光電纜、基站、傳感器和觀測儀器組成,相當於在海底鋪設一張大網,把實時數據包括圖像傳輸出來。
  • 美司法部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反對中美海底光纜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司法部對谷歌、臉書和一家中國實體嘗試在美國和中國香港之間修建海底光纜的做法表示反對,稱這個將於下月失去臨時授權的項目存在「國家安全隱患」。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28日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文件顯示,按照計劃,這條大約8000英裡(約合1.3萬公裡)長的高容量光纜將把美國網際網路用戶與亞洲相連,並參與跨太平洋數據傳輸線路的競爭。這幾家公司在2017年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申請將光纜連接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