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2020-12-05 回形針PaperClip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

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如何把它們鋪到數千米深的海底?

和我們平時常見的光纖寬帶線類似,海底光纜也是靠這些細如髮絲的光纖高速穩定地傳輸數據。

比如 2018 年投入使用的新大西洋海底光纜,僅有 8 股光纖束,傳輸帶寬高達 160 Tbps,足以同時傳輸 7100 萬條高清視頻。

只有光纖還不行,海底光纜外圍包裹著層層保護結構。像鎧裝光纜就利用聚乙烯、銅管、鋼絞線、瀝青等材質,起到防止海水腐蝕、防水、增加線纜強度等作用,直徑可達 7 釐米左右。

此外,還有其他不同規格的光纜。

高防護的光纜主要用於近岸,需要抵禦堅硬鋒利的巖石,以及船錨、漁船拖網的襲擊。而在環境相對平靜的深海,反而只需這種防護較低的輕型光纜即可。

有了光纜,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它們放到海裡。通常來說,登陸站會從地下將光纜連接到岸邊的一個豎井,稱為「人孔」,這裡將是光纜入海的起點。

根據水深,海底光纜的鋪設可簡單地分為三個場景。登陸鋪設區、填埋鋪設區和直接敷設區。

在登陸鋪設區,通常需要將裝有光纜的布纜船停在近岸,由小型的駁船牽引著綁有浮筒的光纜開到岸邊,與人孔連接。

接著剪掉浮筒讓光纜沉入海底,再由遙控潛水器衝開海底泥土將光纜埋至 2~3 米深左右。

而到了填埋鋪設區,就主要靠布纜船發揮實力了。布纜船長這樣,攜帶著成卷的光纜,像 Subcom 的這艘布纜船,一次性可攜帶 5000 噸光纜,足以跨越 6000 多公裡的大西洋。

這些光纜會向上傳輸,經過布纜機,與船尾的埋設犁相連。

埋設犁的本質就是一個巨大的犁。

以 SMD 公司的這臺埋設犁為例,高 4.4 米,重 22 噸,工作時需要帶著光纜吊入海中,可在 2000 米深的海床上運行。

布纜船會通過牽引索拖著埋設犁前進。

與此同時,埋設犁下方會噴出高壓水流衝開泥土,前後滑撬逐漸張開,讓後方的切割刀深入土層挖出約 3 米深壕溝,光纜也順著放入其中,再靠之後的海水活動推動泥沙將光纜填埋。

一般情況下,為保證埋設深度,埋設犁的速度不超過每小時兩公裡。

埋完之後還需要通過回聲探測器還原海床的三維圖像,如果發現仍有裸露在外的光纜,就需要出動遙控潛水器。深入海底,撿起光纜埋入泥土下方。

完成填埋鋪設區的工作,布纜船將進入深海的直接敷設區,把光纜沉入海底,放在海床上,但這也沒那麼容易。

比如海底地形的變化會影響光纜垂放的長度,如果長度過大,會讓光纜在海底彎折損壞,長度過小則會使光纜橫在兩個支點上增加受力磨損並受洋流切割威脅。

此外,海水的流動還會使光纜下水後隨之漂移,偏離設定好的預定位置。

所以布纜船需要利用專業軟體不斷調整船速、光纜傳送的速度等,控制光纜垂放的長度以及動態調整船隻的航行軌跡,讓光纜即便受海流影響依然能落到預定位置。

如此,從此岸到彼岸就能在海底鋪好一條光纜。

當然,整個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方法與設備器材遠比我們提到的要更加複雜,且造價也不菲,以 2013 年投入運營的連接東亞和東南亞各國的 SJC 光纜為例。

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新加坡電信等多家公司投建,總長約 9700 公裡,鋪設起始投入約 28 億人民幣,相當於每公裡 28 萬。

當然,鋪設海底光纜的耗資巨大,破壞海底光纜的代價也不小。

2019 年 1 月,海南臨高的一位漁船船長,就因漁網鉤掛光纜無法解開而私自切割光纜。不僅影響了 10 萬戶整整 3 天的上網體驗,最終還付出了有期徒刑 7 年,賠償 268.6 萬元的代價。

-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海底光纜可獲取《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

相關焦點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他們承載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每秒足以同時傳輸7100萬部高清視頻。只有光纖是不行的,海底光纜外圍包裹著層層保護結構,利用聚乙烯、銅管,鋼絞線一清等材質,起到防止海水腐蝕,防水,增加線纜強度。普通的直徑可達7cm左右。
  • 全球傳輸容量最大的一條海底光纜即將運營
    【IT168 資訊】在過去一年裡,Facebook公司和微軟公司致力於增加網際網路連接基礎設施的容量,一直在合作建設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項目,以滿足人們訪問網絡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 美國阻撓中美合資海底光纜,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
    據悉,美國允許谷歌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為谷歌提供服務,但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該電纜和中國香港連接。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或許也是為了削減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建設中所佔有的份額,為實施自己的計劃掃除障礙。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我們這樣與世界連接1、比網際網路還早100年的海底通信全球網際網路的發展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那麼我國又是何時接入(國際)那麼今天我們所享受到的網際網路「寬帶」溝通又是如何實現的呢?答案就是海底光纜。其實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不過考慮到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因此全球90%以上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海底光纜構建了今天的全球「寬帶」網際網路!
  • 無人關注的海底光纜,為何能連接整個世界?西瓜視頻科普連接原因
    你知道海底的光纜長得什麼樣子的嗎?就是它把世界裝進了每個人的手機裡,今天就讓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火箭叔告訴你。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火箭叔是一個優質科學領域創作人,在它的視頻裡講了很多關於科學的知識,講解時的風格也非常幽默,可以讓網友漲很多知識。就讓我們跟著他進入今天的話題,海底的光纜究竟長啥樣。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是網際網路的「中樞神經」,承載了全球90%以上的國際語音和數據傳輸,沒有它,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區域網。,正是因為這傢伙的尺寸限制了海底光纜的纖芯數量。 海底光纜上岸後,會接入陸地終端設備,再通過配線架連接到傳輸終端設備,最後連接到各大數據中心。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而我們上的這個網,就是網際網路(Internet)。Internet之所以是inter+net(網絡與網絡相連的網絡),而不是Intranet(網絡內部的網),就是因為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而海底光纜,就是保證全球各大區域網絡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的主動脈。
  • 中美合資連接香港與洛杉磯的海底光纜,美有人要...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強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中美合資海底光纜項目恐因國家安全擔憂夭折」,《華爾街日報》29日以此為題發文,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官員正尋求阻攔由谷歌、臉書和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支持的「太平洋之光」海底光纜項目,相關國家安全審查「可能會改寫中美間網際網路連接的規則
  • 網際網路帶寬需求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或迎爆發期
    一根根比頭髮絲還細,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傳輸著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那麼多光纜,會不會被船隻、漁網刮斷?
    80年代,海底通信光纜進入發展期,198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通信光纜鋪設成功,1989年跨太平洋海底光纜鋪設成功。從此海底光纜取代海底電纜,成為遠距離傳輸信息的主流。到現在,總長39000公裡的海底光纜已將四大洲33個國家連接在一起,成為四通八達的密集網絡。每天數以億計的信息在網絡中傳輸,成為世界繁榮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圖解90萬公里海底光纜的前世今生
    不過,有很多人卻不知道網絡是如何搭建的,甚至有天真的人覺得信號是在空氣中自由傳播的,其實全球「萬物互聯」靠的還是一根根光纜,畢竟由衛星處理的數據只佔到人類用量的1%。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全球55萬英裡(約合88.5萬千米)海底光纜的前世今生:
  • 科普貼:如何鋪設、防護和維修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如何鋪設  陸地光纖的鋪設要簡單的多,只需挖好電纜溝,然後再由人拉著走然後再埋起來即可。而海底光纜的鋪設簡單來說就是把光纜放在海底光纜敷設船上,然後船慢慢開動的同時把光纜平鋪沉入海底。不過實施起來要困難的多,主要包括光纜路由勘查清理、光纜敷設和衝埋保護三個階段。
  • 全球通信「大動脈」極易受傷 海底光纜讓中國操心
    中國最脆弱的地方或許不在某個大城市的中心,而在海底。2006年底,因為臺灣南部沿海地震損壞了海底光纜,中國大陸至臺灣地區、美國、歐洲等方向通信線路大量中斷,中國用戶訪問國際網際網路受阻,整個亞洲的商業交易也陷入混亂。那次記憶把全中國的注意力罕見地拉向很少有人見過的神秘海底光纜。
  • 海底光纜10個真相:情報機關愛聽鯊魚愛咬
    這些線路構成網際網路的基石。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的地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無數光纜鋪設在冰冷的海洋深處。以下盤點的是海底光纜的10個真相,你未必知道。3.海底光纜與地下光纜一樣脆弱似乎每隔幾年,建築工人的推土機都會在無意間挖斷光纜,導致網絡斷線。海洋中雖然沒有工程機械破壞光纜,但也存在很多威脅。除了鯊魚外,海底光纜還受到船錨、漁船拖網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多倫多的一家公司提議鋪設一條穿過北極的光纜,將東京和倫敦連接在一起。
  • 中美海底光纜有多少?超詳匯總
    作為網際網路基礎硬體設施之一,海底光纜可承擔全球超過95%遠距離數據工作,在全球通信和數據交互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因此成為市場矚目的重點話題。目前,連接亞太地區與其他市場海纜數量不斷增長,新天域互聯就連接中國與美國的海底光纜進行詳細整理:1. Trans-Pacific Express (TPE) Cable System。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我們現在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由於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而海底光纜具有容量大、時延短、安全穩定等特性,迅速成為了連接各大洲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前,全球幾乎絕大部分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傳輸。
  • 有,海底光纜
    ,比如鯊魚就喜歡啃咬海底光纜,除了鯊魚,光纜還有可能被船錨、漁船拖網、各種自然災害所擾亂。2007年越南海岸,漁民拉起了27英裡長的線纜,使越南的網際網路用戶響應速度要慢得多。2013年在埃及,某男子穿著潛水服因故意切斷東南亞 - 中東 - 西歐4線路的海底光纜被逮捕,此舉導致埃及的網際網路速度下降了60%,直到該線路得以修復。如果中國的海底光纜斷了,我們會上不了網嗎?
  • 脆弱的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看完漲見識了
    現如今,我們生活中的各種信息都要通過光纜傳播,而且國家和國家之間,為了各種信息交流的便利,也需要用光纜連接各個國家。但是由於海洋的阻隔,很多國家並沒有接壤,比如說,中國和美國,美國和歐洲等等,這些國家如果想要通過光纜連接來完成信息交換的便捷與快速,就必須通過海底的通信光纜連接來完成了。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海洋深不可測,幾千米的海溝都是隨處可見的,海底的光纜是怎麼埋進去的呢?
  • 新海底光纜將為夏威夷交付100Tbps寬帶速率
    本月起,網絡、數據和語音流量將開始通過連接夏威夷、美國大陸和亞洲的2.5億美元海底光纜傳輸。夏威夷電信海底工程和網絡優化總監Daniel Masutomi表示:「但是,這些電纜大部分已經退休,剩下的幾條海底電纜也接近退休,或者已經超出了最大承載容量。」9000英裏海底光纜系統連接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關島,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將幫助滿足網際網路服務需求的指數級增長。七家公司組建東南亞-美國聯盟(SEA-US)來建設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