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信「大動脈」極易受傷 海底光纜讓中國操心

2020-12-01 環球網

中國最脆弱的地方或許不在某個大城市的中心,而在海底。2006年底,因為臺灣南部沿海地震損壞了海底光纜,中國大陸至臺灣地區、美國、歐洲等方向通信線路大量中斷,中國用戶訪問國際網際網路受阻,整個亞洲的商業交易也陷入混亂。那次記憶把全中國的注意力罕見地拉向很少有人見過的神秘海底光纜。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他們每天都離不開的網際網路可能被一艘毛手毛腳的漁船攪亂。中國通向世界的海底光纜光大幹道就有十幾條!它們都平安嗎?《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隨漁政船進入東海,切身感受到保護海底光纜的不易。一些捕撈船上重達數噸的鐵錨隨時可能將海底光纜扯斷。茫茫大海之上,確保中國對外通信暢通的工作真是如履薄冰。

漁政船選擇沿中日海纜航行

「這裡有中日海底光纜,禁止捕撈作業,請你們收起網具,馬上離開!」站在「中國漁政201」船駕駛樓左舷旁,施冬船長手舉擴音喇叭,衝著違規漁船「浙玉漁5206」大聲重複。船用雷達屏幕上顯示出這一刻的位置大致在北緯29度47分、東經124度18分。施船長直到見對方開始收回危險的帆張網,才走回駕駛樓。在海圖桌旁,他拿出一本海圖,翻到當前位置所在的那一頁,指著上面好幾條紫色的弓紋細線對記者說:「這些都是通往上海的重要海底光纜,現在我們船的位置幾乎就在中日海纜上。」在這張海圖上,記者看到南邊兩條是中日海纜、環球海纜,在上海南匯嘴登陸;北邊在崇明島登陸的有5條海纜,分別是2條中美海纜、1條亞歐海纜和2條亞太海纜。

現有6大系統10條國際海底光纜登陸上海,為了讓世博會期間網絡暢通,有關部門已承諾要百分之百確保海底光纜安全。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中國漁政201」船出航執行的是中日漁業協議的暫定措施水域巡航任務,但由於漁政人員非常清楚光纜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也盡力而為加以保護,這次是特意沿中日海纜航行。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纜承載了中國48%的國際通信業務,在青島、崇明、南匯和汕頭設有4個海纜登陸站,共有7條國際主幹海纜登陸,通達亞洲、歐洲、非洲和北美。中國近海發生的海纜事故絕大多數是由於漁業捕撈、船隻拋錨等海上作業活動引起的。而修復這些受損的海纜,難度大、花費多、耗時長。按照相關法規,在沿海寬闊海域海纜兩側各500米、海灣等狹窄海域海纜兩側各100米、海港區內海纜兩側各50米範圍內,禁止從事挖砂、鑽探、拋錨、張網等可能破壞海底光纜安全的海上作業。 據施冬船長介紹,剛才驅離的漁船是用帆張網捕魚的,這種作業方式對海底光纜的威脅非常大。施冬說,東海的船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漁船,有好幾萬艘,實事求是地講,現在只能重點管像帆張網、底拖網這類最可能破壞海纜的漁船。

帆張網用的大鐵錨最危險

正說話間,在光纜近處海面上又發現了一條帆張網作業漁船,船上印有「浙路漁8819」字號。施船長立刻下令漁政人員準備登船檢查,結果發現船上一共帶了11張帆張網,已經下了9張。

兩船相靠時,記者清楚地看到了帆張網用的大鐵錨,經「中國漁政201」的政委唐文生解釋,才明白它對海底光纜的殺傷力有多大。唐文生對記者說,這種鐵錨起碼有兩三噸重,而所謂的帆張網形象一點說,就是拿這個大鐵錨拽著一個巨大的帆布降落傘投進海裡,鐵錨抓在海底,海流順著一衝降落傘就張開了,帆布面有好幾個籃球場那麼大,魚撞上網面不會回頭遊,過一段時間,漁船再來收網。想想看,海流和魚頂著遊的力量是會帶著海底的鐵錨走的,鐵錨要是掛上海底光纜,那麻煩就大了。唐文生說,考慮到這種方式對漁業資源有一定破壞性,現在已經不提倡漁民用了。

通過對「浙路漁8819」號船長的詢問,漁政人員更擔心了,施冬說,有一張網差不多就下在光纜的位置上。一切以光纜安全為先,漁政的巡航船沒有像通常處理嚴重違規漁船那樣先將其押回再進行行政、經濟處罰,而是向漁船老大非常嚴肅地講明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責令漁船立刻收網,並且強調,如果收網時拉不動,必須毫不猶豫地砍斷網繩。在和漁船所在地的漁政站聯繫並確認了這條漁船的身份後,漁政船很快放了這條漁船,讓它趕緊去行動。唐文生說,收9張網需要20多個小時,要是把船押走,沒人管這些帆張網了,錨走起來海底光纜更危險。

帆張網這種捕魚方式是從韓國漁船學來的,韓國稱為「鮟鱇網」。因為藉助了海流的力量,成本不大,所以還有不少韓國漁民採用。由於帆張網太多,漁政船夜間沿中日海纜航行時,還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儘量離它們遠點。施冬船長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盯著海面,下達著一道道行船指令。海上四處燈光閃亮,長亮的是船的燈光,有經驗的漁政船員告訴記者,大多數是漁船的燈光,而在海面上一閃一閃的綠燈光或者紅燈光,是網上的燈標,標記網的位置,看上去基本上都是帆張網。施冬說,在這個海域,可能海流和魚等的條件都適合吧,帆張網作業的漁船很密集,對海底光纜的安全非常不利,僅靠巡航的漁政船,恐怕很難管起來!

幾條光纜同時受損最可怕

據多次參加過海底光纜工程相關工作的施冬介紹,海底光纜一般埋在海底三五米深,沒有受過損的光纜安全性相對要好一些,如果是曾經斷過的,那就脆弱得多了,修復過的光纜會虛浮在海底面,更容易被下到海底的錨錠類或者其他東西搞壞。其實,每年都有海底光纜斷裂事故發生,多數時候,因為只是個別光纜出事,網民的感覺不明顯而已。記者了解到,東海和黃海裡在上海登陸的光纜中有好幾條海纜都是斷過又重新接好的。

國際海底光纜是當代跨洋通信的主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超過95%的國際話音、數據和圖像採用海底光纜進行傳輸,幾乎100%的跨洋網際網路是通過海纜進行傳輸的,可以說海底光纜是「國際通信網絡的脊梁」。受地震等自然因素或人類捕撈等生產活動的影響,近些年海底光纜「罷工」的現象時有發生。讓人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12月底,位於中國臺灣南部海域的8條海底光纜中的7條因地震受損,讓亞洲不少地區的網絡通訊受到影響,幾個月後才完全修復。

如果只是一條光纜出問題,國際網際網路還有其他幾條光纜的路可以分流,怕的是好幾條光纜都斷,那剩下的光纖通路就太擁堵了,網速會變得極慢。2008年,地中海地區多次發生海底光纜損壞,造成埃及等國網際網路和國際電話服務大面積癱瘓,並讓歐洲同亞洲之間的商業通信被迫繞道美國。據法國電信部門分析,很有可能是漁民的拖網漁船把海底光纜都撞壞了。受牽連最大的是印度,由於印度很多外包業務是為海外客戶提供在線諮詢,因此損失達到數十億美元。

在世界幾大洋底下,總共有大約300條光纜在工作,而且光纜的數量還在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看起來,在現實海洋環境中,要保證海底光纜的安全,保證網際網路的通暢,既得靠保護,還要多提醒漁民放棄原有的對光纜構成安全隱患的捕撈方式。▲(本報記者  程  剛)

責任編輯:烏元春

相關焦點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答案就是海底光纜。其實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不過考慮到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因此全球90%以上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海底光纜構建了今天的全球「寬帶」網際網路!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
  • 美國阻撓中美合資海底光纜,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
    此前美國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興、華為接連出擊,儘管在疫情這一特殊時間段,美國也絲毫未放鬆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有消息稱美國或許對華為採取新的措施,欲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來源,4月9月其以國家安全為由吊銷並終止中國電信在美國分公司的經營授權,美國一系列組合拳動作讓不少國內企業受到打擊,如今美國連海底建設也不放過。
  • 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之後(組圖)
    出徵海洋,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海纜施工人員將信息大動脈鋪向遠方。  1 位於崇明東灘的電信海纜登陸站,肩負著連接世界信息大網的重任。,網絡斷了,「全球眼」就瞎了。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員工徹夜不眠,憂心如焚。90%多的國際電路都是通過國際海底光纜與世界各國相連,而上海又承擔了其中近70%的進出口通信任務。電信人肩上的責任可想而知。在中國電信集團國際部的直接領導下,上海公司勇敢地挑起了搶修國際海光纜的重任。  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怎麼辦?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火速拿出攻關方案。海底光纜有危機,那麼向太空尋求幫助!
  • 中國海警嚴厲打擊破壞海底光纜犯罪行為
    央廣網4月24日消息(記者孫崇峰 郭松)為進一步強化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執法工作,確保國際通信順暢,在開展常態巡航管護的基礎上,近日,中國海警局將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深海衛士2020」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專項執法行動。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聽新聞說,這是由於海底光纜出故障,修好需要兩個星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知道我會損失多少錢!事件--網絡大塞車2月9日上午8時左右,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位於我國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裡的公海中)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我們現在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由於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而海底光纜具有容量大、時延短、安全穩定等特性,迅速成為了連接各大洲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前,全球幾乎絕大部分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傳輸。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是網際網路的「中樞神經」,承載了全球90%以上的國際語音和數據傳輸,沒有它,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區域網。 ▲配線架機房 這樣一來,海底光纜就連通了全球網際網路了
  • 問答| 被稱為海上「中樞神經」的海底光纜有多重要?
    《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2018年)》指出,近年來中國光纜行業產銷量佔到了全球50%以上份額,此次交易中的亨通和華為海洋就在製造和海纜建設方面處於前列。海底光纜到底有多重要?國際光纜的互聯互通水平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國際通信水平。工信部出版的《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2018年)》在開頭就指出了國際光纜的重要性。在國際通信中,海纜仍然是主導作用。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裡的四百多條通信線,長度約一百二十萬公裡。可繞赤道三十圈。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
  • 網際網路帶寬需求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或迎爆發期
    一根根比頭髮絲還細,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傳輸著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 科普貼:如何鋪設、防護和維修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如何鋪設  陸地光纖的鋪設要簡單的多,只需挖好電纜溝,然後再由人拉著走然後再埋起來即可。而海底光纜的鋪設簡單來說就是把光纜放在海底光纜敷設船上,然後船慢慢開動的同時把光纜平鋪沉入海底。不過實施起來要困難的多,主要包括光纜路由勘查清理、光纜敷設和衝埋保護三個階段。
  • 臺灣地震震斷14條海底光纜 MSN一周後恢復
    電信網通多條海纜震斷    臺灣南部海域26日晚至27日凌晨發生強烈地震,電信和網通的多條海底通信光纜均受到地震影響,發生不同程度的中斷,導致國內部分用戶的國際長途、國際網際網路網站訪問受到嚴重影響。
  • 脆弱的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看完漲見識了
    但是由於海洋的阻隔,很多國家並沒有接壤,比如說,中國和美國,美國和歐洲等等,這些國家如果想要通過光纜連接來完成信息交換的便捷與快速,就必須通過海底的通信光纜連接來完成了。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海洋深不可測,幾千米的海溝都是隨處可見的,海底的光纜是怎麼埋進去的呢?
  • 全球傳輸容量最大的一條海底光纜即將運營
    人們一直在談論數據和連接服務如何在雲端應用和發展,而從世界各地獲得的大部分信息(實際上是99%)實際上是通過鋪設在海底的長達數千英裡的海底光纜傳輸的。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電訊系統一直在使用這種基礎設施提供通信服務,如今,海底光纜技術已經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從當初只能傳送簡單的簡訊發展到每秒可以傳輸相當於200個維基百科全書的數據壓縮包
  • 最新,智利首條海底光纜採用日本方案!美科技巨頭則找來中國合作
    來源:金十數據據日經中文網報導, 智利有關部門在7月29日宣布,該國此前公開的首條海底光纜項目將採用來自日本的線路方案。據此,智利打算啟動的這條海底光纜項目,將從智利經由紐西蘭到達澳大利亞雪梨,連接南美和亞洲、大洋洲。
  • 美國監管部門批准谷歌部分啟用中美海底光纜
    4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了Alphabet公司旗下谷歌關於使用美國和中國之間部分海底光纜請求。谷歌將運營美國和中國臺灣光纜,而中國臺灣到中國香港部分未獲批准。
  • 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
  • 中美開闢新戰場 華為海底光纜建設進展受矚
    在中美持續博弈的背景下,中國在海底光纖電纜這一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引發美國方面關注。綜合媒體11月1日消息,據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406條海底光纜,中國華為海洋或升級了其中的105條。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5月的一份報告中稱,根據2018年至2020年在建和計劃海纜工程估算,2008年才成立的華為海洋的全球市場份額目前已提高至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