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被稱為海上「中樞神經」的海底光纜有多重要?

2020-12-05 華爾街見聞

發生了什麼

6月3日,A股5G行業龍頭亨通光電發布一則停牌公告。公告稱,江蘇亨通光電正在籌劃購買華為投資持持有的華為海洋網絡(香港)有限公司51%股權。

交易價格方面,雙方同意聘請資產評估公司對華為海洋進行評估,最終交易價格以評估值為基礎,由雙方協商確定。

支付方式方面,亨通光電將以向華為投資發行亨通光電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A 股)及支付現金方式作為購買標的資產的對價。

他們是誰?

一個是全球海纜建設的Top 4,一個則是在深海海纜製造方面實現突破的領頭羊。

華為海洋企查查顯示,交易標的——華為海洋網絡(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擁有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Huawei Marine Networks)。

華為海洋於2008年成立,主要業務是提供全球海纜通信網絡的建設。該公司是由華為與具有160多年歷史的全球海事系統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華為持股51%,全球海事系統持股49%。

圖片來源:華為2018年報

儘管成立才十年左右,不過華為海洋近年來發已成為海底電纜工程界第四大業者。

官網顯示,截至今年,華為海洋已完成項目數量90個、鋪設長度達到50361公裡。另據華為年報,2018年華為海洋貢獻了3.94億元的收入,以及1.15億元的淨利潤。

圖片來源:華為海洋官網

去年9月4日,南大西洋洲際直連海底光纜(簡稱SAIL海纜)的全線貫通直接讓日美歐業界大吃一驚。該海纜直接連接了非洲的喀麥隆與南美洲的巴西。參考消息援引日媒稱,這是華為完成的首個橫跨海洋工程,證明了雖然經驗遠比日美歐少,但技術正穩步追趕上來。

亨通光電亨通光電來頭也不小,這家企業是國內光纖領域的領頭羊,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

官網介紹,亨通光電主營業務是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擁有光纖通信和量子通信全產業鏈及自主核心技術,在全國13省市和海外9個國家地區設立產業基地,並在2017年成為國內首家實現5000米水深海試的公司。

亨通光電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成功交付了巴布亞紐幾內亞、智利、玻利維亞、墨西哥等跨洋海纜通信項目,海光纜國際交付長度總計超過10,000公裡。

強強聯手?《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2018年)》指出,近年來中國光纜行業產銷量佔到了全球50%以上份額,此次交易中的亨通和華為海洋就在製造和海纜建設方面處於前列。

在製造領域,中國光纜製造已經形成了長飛、亨通、烽火、中天、富通五大企業;華為在海纜傳輸領域的光通信技術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華為海洋成為全球重要的海纜系統集成商之一,具備了跨洋海纜總承包交付能力和經驗。

證券時報援引業內人士表示,海底光纜項目是華為重點打造的版塊,對華為而言,此次交易意味著將進一步聚焦終端設備。

華為心聲社區近日公布了任正非4月的內部講話內容。任正非強調了戰略領先,指出:「不能在世界戰略領先的產品,我認為就應該退出生命周期。對於產業的戰略性退出,一定有序地退出。」

另一方面,對於亨通光電來說,此次收購則意味在業界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海底光纜到底有多重要?

國際光纜的互聯互通水平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國際通信水平。

工信部出版的《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2018年)》在開頭就指出了國際光纜的重要性。在國際通信中,海纜仍然是主導作用。

什麼是海底光纜簡單來說,海纜是一條海底光纜系統重要的載體。現代海纜使用的是光纖技術,一根光纜由多根光纖組成。

身處複雜的海洋環境,海底光纜除了需要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低損耗、抗電磁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外,還要有優異的耐水壓、耐腐蝕性、阻氫損、大長度等性能。這就意味著大大增加了光纜的製作難度。

那麼,一根海底光纜到底有多粗呢?

華為海洋曾在這麼形容海纜:「直徑只有成人大拇指粗的海底光纜最長超過35000公裡,每秒可傳輸100太比特甚至更多數據,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海洋上密密麻麻的血管,即便是在冰冷的海洋深處,也有它的蹤跡。」

知名市場調研機構TeleGeography指出,在穿越海洋的大部分距離中,一根光纜通常與花園裡的軟管一樣粗。其中,光纖通常只有人類頭髮絲一樣的粗細,這些纖維被包裹在幾層絕緣層和保護層中。

圖片來源:華為海洋

覆蓋全球95%以上數據傳輸目前,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

從覆蓋的國家來看,全球近200個國家中僅有44個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不能直接依靠國際海纜通信。從數量上來看,據TeleGeography,截至2019年初全球約有378條處於運作中的海底光纜。

與其他傳輸方式相比,海纜的優勢也較為明顯。

比如,儘管衛星可以達到那些沒有光纖連接的地區,但是帶寬提供能力相對海纜明顯不足;陸纜雖然具有建設和維護成本較低的優勢,但多限於臨近國家間的通信場景。

海底光纜市場,誰是強者?

分析顯示,海纜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大企業,以及歐美企業手上。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在2018年10月的報告中給出統計數據:海底電纜系統市場中,按照地區來分,美國和歐洲參與者的市場份額佔到了前兩位,亞太地區以21%排在第三;按照企業規模來看,第一梯隊的企業佔據了45%份額,接近一半,第一、二梯隊市場份額總和達到了80%。

圖片來源:MarketsandMarkets

這就意味著,海底光纜領域的競爭者多來自巨頭之間。

知名技術調查公司Technavio 2017年10月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海底光纜市場上的供應商只看到來自新挑戰者的合理競爭,技術成為了新玩家的主要障礙。

由於市場需要企業在進入市場前進行巨額的初始投資,因此來自新供應商的競爭只會處於中等水平。此外,技術需求為新參與者製造了障礙。另外,由於該領域項目數量較少、且每個項目都價值數十億美元,現有供應商之間在獲取新項目方面存在巨大競爭。

目前市場上領先的玩家包括法國的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ASN)、日本的富士通、中國的華為海洋、日本的日本電氣(NEC)、美國的泰科電子子公司TE SubCom、美國的Ciena、美國的Xtera等。

法國的ASN是業界的領軍企業官網介紹,ASN在海底網絡傳輸能力和安裝基站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截至目前在全球總共鋪設了60多萬公裡的海底光纜;在海底通信網絡市場中,該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超過33%。

一財援引華為海洋區域負責人稱,過去十年華為海洋新建的海纜長度超過5萬公裡,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5%。

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和雲技術的發展,市場對海底光纜的需求日益增加,促進了這一行業的發展。

Technavio指出,預計2017-2021年期間,全球海底光纜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接近5%,同時海底電纜網絡項目數量將大幅增加。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未來的需求主要來自於深海。市場研究公司Analytical Research Cognizance今年2月的報告稱,全球海底光纜市場主要受深海需求的推動,深海光纜佔到全球海底光纜下遊總消費量的76.65%。

相關焦點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是網際網路的「中樞神經」,承載了全球90%以上的國際語音和數據傳輸,沒有它,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區域網。,且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遠供電源導體,它將電輸送到海底中繼器。
  • 全球通信「大動脈」極易受傷 海底光纜讓中國操心
    在海圖桌旁,他拿出一本海圖,翻到當前位置所在的那一頁,指著上面好幾條紫色的弓紋細線對記者說:「這些都是通往上海的重要海底光纜,現在我們船的位置幾乎就在中日海纜上。」在這張海圖上,記者看到南邊兩條是中日海纜、環球海纜,在上海南匯嘴登陸;北邊在崇明島登陸的有5條海纜,分別是2條中美海纜、1條亞歐海纜和2條亞太海纜。
  • 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之後(組圖)
    90%多的國際電路都是通過國際海底光纜與世界各國相連,而上海又承擔了其中近70%的進出口通信任務。電信人肩上的責任可想而知。在中國電信集團國際部的直接領導下,上海公司勇敢地挑起了搶修國際海光纜的重任。  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怎麼辦?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火速拿出攻關方案。海底光纜有危機,那麼向太空尋求幫助!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中美海纜是承擔中美間網際網路數據交換的重要載體,其中中國電信就有930兆的網際網路互聯電路,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也有部分網際網路互聯電路在這條海纜上。在海纜發生阻斷後,這些互聯電路隨即中斷,網民訪問北美地區的網站也就受到影響。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中國海警嚴厲打擊破壞海底光纜犯罪行為
    央廣網4月24日消息(記者孫崇峰 郭松)為進一步強化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執法工作,確保國際通信順暢,在開展常態巡航管護的基礎上,近日,中國海警局將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深海衛士2020」國際海底光纜管護專項執法行動。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那麼多光纜,會不會被船隻、漁網刮斷?
    海底電纜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1850年,盎格魯-法國電報公司橫跨英吉利海峽,鋪設了人類第一條海底電纜。1866年,人們又跨越大西洋,在歐洲、北美洲之間鋪設全長4000多英裡的海底電纜。20世紀60年代,雷射信息傳送技術問世。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APCN2)、SJC、跨太平洋直達光底光纜系統(TPE)組合,可提供東南亞境內可多路由選擇的100Gb/s的高速信道。安全保障海上巡視排除威脅隱患同陸地光纜相比,海底光纜有很多優越性:一是鋪設不需要挖坑道或用支架支撐,因而施工速度較快;二是除了陸地延伸段和近岸段以外,光纜大多在一定深度的海底,不受風浪等自然環境的破壞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幹擾,所以,海底光纜安全穩定,抗幹擾能力強,保密性能好。不過,一旦遭遇地震、商貨船違章錨泊或者不當的漁船作業,海底光纜也容易「受傷」。
  • 網際網路帶寬需求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或迎爆發期
    一根根比頭髮絲還細,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傳輸著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那麼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與全球聯接的海底光纜究竟有幾條呢?登陸站又有幾個呢?答案是4個入口(登陸站)和8條海底光纜(不包含香港、臺灣),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首先是登陸點方面,目前我國的登陸站設立在三個城市的四個地區,分別是山東青島登陸站(隸屬中國聯通)、上海崇明登陸站(隸屬中國電信)、上海南匯登陸站(隸屬中國聯通)和廣東汕頭登陸站(隸屬中國電信)。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我國海上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廣闊平坦的區域,可利用的風能資源超過7.5億千瓦,而且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使得近海風力發電技術成為近來研究和應用的熱點。海上風力發電場將成為未來風能應用和發展的重點,海上風力發電也是近年來國際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的新領域。 由於海底自然環境惡劣及不可預見性,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是設計技術、製造技術難度較大的電纜品種。
  • 海洋執法隊伍精心呵護海底光纜 全年「零斷損」
    南方網訊(記者/王子寧 通訊員/粵海綜)今年以來,廣東省海洋執法隊伍共出動執法船艇41艘次、執法人員366人次,船艇航程694.5海裡,觀察漁船48艘次、貨船40艘次,登船宣傳66艘次,發放宣傳單228份,喊話警告漁船18艘次,驅離漁船17艘次,有效勸阻了在海底光纜路由兩側各500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如何把它們鋪到數千米深的海底而在環境相對平靜的深海,反而只需這種防護較低的等級防護的光纜。有了光纜,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他們放到海裡。通常來說,從地下將光纜連接到岸邊的一個豎井,成為入口,這裡將是光纜入海的起點。
  • 國與國之間有網線嗎?有,海底光纜
    老舊的海底光纜全世界共有400多條海底光纜,其中很多的光纜都是非常老舊的,同時由於是在海底,海底光纜的損害因素非常多2007年越南海岸,漁民拉起了27英裡長的線纜,使越南的網際網路用戶響應速度要慢得多。2013年在埃及,某男子穿著潛水服因故意切斷東南亞 - 中東 - 西歐4線路的海底光纜被逮捕,此舉導致埃及的網際網路速度下降了60%,直到該線路得以修復。如果中國的海底光纜斷了,我們會上不了網嗎?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
  • 國際海底光纜建設五大趨勢
    技術層次不斷提高   海底光纜使用的技術先進性,首先表現在傳輸速率的迅速提高上,從最初投入使用時的每對光纖140Mb/s,發展到現在波分復用技術可達到的640Gb/s。如果考慮到目前每條光纜系統中可以有4對光纖同時傳輸,海底光纜的傳輸容量提高了約16,000倍。
  • 中國建設唯一境外國際海底光纜 助推「一帶一路」
    外媒稱,中國正在建設該國目前唯一的境外國際海底光纜紐帶,該光纜將在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傳輸信息和數據。中國還在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項目打造中國-東協信息港。  據美國海運職業網9月14日報導,中國正在建設該國目前唯一的境外國際海底光纜紐帶,該光纜將在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傳輸信息和數據。
  • 背景:海底光纜如何維修 為何無法馬上展開工作
    背景:海底光纜如何維修 為何無法馬上展開工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1日 16:26 來源:   中新網北京12月31電(記者 劉育英)記者從電信部門了解到,此次臺灣南部海域的地震已造成海底斷層破裂,而且受到天氣、故障地點等因素影響,海纜維修還無法馬上展開工作。
  • 鵬博士: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PLCN」)已經於3月完成全部海上施工...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4日訊,有投資者向鵬博士提問, 之前有報導稱海纜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4月2日完工的,2月初的回覆也說在最後收尾工作,請問現在海纜項目相關工程建設收尾工作時是否已經完成,相關其他配套設施是否已經全部完工,只等待美國的接入許可?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而目前,全世界超過90%的跨國數據傳輸,都由海底光纜承擔。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達90萬公裡,可繞地球22圈。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那麼纖細嬌貴的光纖,究竟是怎麼埋到那麼深的海底去的?又是怎麼保證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中不被破壞的?萬一弄壞了,又該如何修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