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比頭髮絲還細,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傳輸著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汕頭公司網絡部資深技術主管陳穎宇代表中國電信呼籲各界保護海底通信光纜,提出關於優化國際海光纜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嚴厲打擊海光纜保護區內違規漁業作業活動等建議。
陳穎宇認為,國際海光纜通信是我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實現網絡互聯的最主要方式。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對國際網際網路帶寬提出更高的需求,國際海光纜建設將迎來重要發展窗口期。
事實上,為做好海底通信光纜的保護工作,中國電信已經做出了努力。國際海光纜的運行安全,不僅牽涉到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國際通信和網際網路服務,也涉及國際通信安全的國家形象。長期以來,中國電信每年都要花費巨額維護費用投入到海光纜保護上。通過租用巡邏船隻、購買維護設備、海纜保護宣傳等方式,為海光纜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努力降低海纜故障率。
據悉,5G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基礎設施,而承載5G基站通信業務的光纜網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前,由於野蠻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光纜中斷情況相當嚴重,對網絡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每個城市的地下都有一個四通八達的光纜網絡,建立在光纜之上的通信網絡設施已經像水、電、氣一樣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發展經濟的基本要素,國家應該更加重視光纜等基礎通信設施的保護,出臺更有效的措施保障城市的通信網絡安全。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國際網際網路流量增長持續提升,數據中心互聯及網際網路帶寬需求也在持續增長,作為光纜中的一個特殊產品海底光纜或將迎來爆發期。
據了解,我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橫跨多條歐亞大陸的鐵路線,每一條都伴隨著光纖電纜,等到這條路線建立起來,將會對世界的經濟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電信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電信運營商,已經形成了雲網融合的全球化布局。目前中國電信國際公司雲資源整體布局已覆蓋「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主要城市。對於「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來說,海外多點部署的雲節點是其進入新市場的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