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帶寬需求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或迎爆發期

2020-12-06 中國金融網

一根根比頭髮絲還細,埋在海床下的海底光纜,傳輸著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汕頭公司網絡部資深技術主管陳穎宇代表中國電信呼籲各界保護海底通信光纜,提出關於優化國際海光纜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嚴厲打擊海光纜保護區內違規漁業作業活動等建議。

陳穎宇認為,國際海光纜通信是我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實現網絡互聯的最主要方式。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對國際網際網路帶寬提出更高的需求,國際海光纜建設將迎來重要發展窗口期。

事實上,為做好海底通信光纜的保護工作,中國電信已經做出了努力。國際海光纜的運行安全,不僅牽涉到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國際通信和網際網路服務,也涉及國際通信安全的國家形象。長期以來,中國電信每年都要花費巨額維護費用投入到海光纜保護上。通過租用巡邏船隻、購買維護設備、海纜保護宣傳等方式,為海光纜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努力降低海纜故障率。

據悉,5G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基礎設施,而承載5G基站通信業務的光纜網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前,由於野蠻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光纜中斷情況相當嚴重,對網絡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每個城市的地下都有一個四通八達的光纜網絡,建立在光纜之上的通信網絡設施已經像水、電、氣一樣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發展經濟的基本要素,國家應該更加重視光纜等基礎通信設施的保護,出臺更有效的措施保障城市的通信網絡安全。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國際網際網路流量增長持續提升,數據中心互聯及網際網路帶寬需求也在持續增長,作為光纜中的一個特殊產品海底光纜或將迎來爆發期。

據了解,我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橫跨多條歐亞大陸的鐵路線,每一條都伴隨著光纖電纜,等到這條路線建立起來,將會對世界的經濟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電信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電信運營商,已經形成了雲網融合的全球化布局。目前中國電信國際公司雲資源整體布局已覆蓋「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主要城市。對於「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來說,海外多點部署的雲節點是其進入新市場的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光纖光纜行業專題報告:三大需求拉動,行業重迎增長機遇
    兩大網絡的搭建雖基本成熟,但新網絡的建設以及舊網絡的更新維護將持續地維持光纖光纜行業部分需求。2.3 需求二:國際FTTX+越洋通信發展,跨國業務增長潛力可期FTTX指光纖到終端,是接入網重要組成部分,其中X代表光纖線路目的地。常見的場景為FTTH以及FTTO,即光纖直接到家庭以及光纖到辦公室。
  • 美國阻撓中美合資海底光纜,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
    據悉,美國允許谷歌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為谷歌提供服務,但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該電纜和中國香港連接。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或許也是為了削減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建設中所佔有的份額,為實施自己的計劃掃除障礙。
  • 中美網絡將大提速 運營商投5億美元建海底光纜
    計劃興建的該條大容量中美海底光纜,將可同時處理相當於620萬個通話的數據量,是現有的中美海底光纜容量的60多倍。新的海底光纜如同在中美之間鋪設了一條寬敞的「信息高速公路」,網絡擁堵「塞車」的情況將因此得到改觀。  目前,中國內地與美國之間的大部分網絡流量必須經由中國香港或日本中轉,數據傳輸延遲的情況時有出現。
  • 新海底光纜將為夏威夷交付100Tbps寬帶速率
    新海底光纜將為夏威夷交付100Tbps寬帶速率根據夏威夷電信,新海底光纜具有可同時傳輸400萬部高清電影的容量。夏威夷電信海底工程和網絡優化總監Daniel Masutomi表示:「但是,這些電纜大部分已經退休,剩下的幾條海底電纜也接近退休,或者已經超出了最大承載容量。」9000英裏海底光纜系統連接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關島,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將幫助滿足網際網路服務需求的指數級增長。七家公司組建東南亞-美國聯盟(SEA-US)來建設電纜。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其實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不過考慮到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因此全球90%以上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海底光纜構建了今天的全球「寬帶」網際網路!
  • 海底光纜10個真相:情報機關愛聽鯊魚愛咬
    這些線路構成網際網路的基石。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的地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無數光纜鋪設在冰冷的海洋深處。以下盤點的是海底光纜的10個真相,你未必知道。也許你會認為利用衛星連接網際網路是一個比海底光纜更為理想的做法,衛星一定勝過海底光纜這個在電話誕生前發明的技術。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至少目前不是這樣。光纜和通訊衛星都是上世紀60年代問世的,衛星存在一大劣勢,即發送和接收的信號需要穿過太空,耗時較長。光纜能夠以達到光速99.7%的速度傳輸數據。如果沒有海底光纜,網際網路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是網際網路的「中樞神經」,承載了全球90%以上的國際語音和數據傳輸,沒有它,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區域網。 眾所周知,儘管光纖速度快、帶寬足,但由於衰耗,它不能無限制的進行信號傳輸,所以,為了實現長距離傳輸,需要在中間加中繼器(信號放大器)。 這個問題在陸地上很容易解決,但是到了海底就變得棘手了。 茫茫大海,哪來的電源為中繼器供電?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我們現在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由於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而海底光纜具有容量大、時延短、安全穩定等特性,迅速成為了連接各大洲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前,全球幾乎絕大部分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傳輸。
  • 中美首條海底光纜開通 青島為北方唯一登陸站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中美首條直達海底光纜的開通,將使青島成為我國北方唯一一個國際海底光纜登陸的城市,」10月11日,青島網通有關人士表示,經過一年的建設,包括青島在內共計有5個登陸點的首條中美間直達海底光纜已正式開通,這表明,今後青島市民上網的網速更快、打國際長途電話更容易
  • 美將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香港」?專家:按政治思維布局光纜非常...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 宇揚】美國《國會山報》17日稱,由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組成的「通信服務業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中與中國香港連接的申請,原因是「這條光纜有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取美國數據」。
  • 感受技術震撼: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詳解(附源地圖連結)
    海底光纜是國際網際網路的骨架。光纜的多少,代表一國與網際網路的聯繫是否緊密。有人利用微軟的Bing地圖,以及wikipedia的數據,做出了一幅互動式的世界海底光纜分布圖。真是厲害啊。CUCN(中美)海底光纜帶寬:2.2Tbps長度:30000km經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美國。入境地點:汕頭,上海。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CUCN_(cable_system)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光限速傳輸帶寬高達160T。接著剪掉浮動讓光纜沉入海底,再由遙控潛水器衝開海底泥土,將光纜埋至2-3米深左右。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
  • 【矽谷】谷歌大西洋海底光纜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谷歌的雲服務部門Google Cloud正在快速搭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僅僅今年一年,他們就投資了3條海底光纜,這條跨大西洋海底光纜就是其中之一。由於鋪設海底光纜的投資巨大,一般情況下,都是多家公司共同出資搭建,建成之後幾家公司共同使用。然而財大氣粗的谷歌並不想這樣,它們搭建的這條光纜僅供自家使用。這條光纜始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止於法國西海岸。這條光纜被命名為「Dunant」,為的是紀念紅十字會創始人、首屆諾貝爾和平獎的獲獎者Henri Dunant。谷歌表示,預計這條海底光纜將在2020年末投入使用。
  • 史上最快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FASTER」投入使用 中美日等共建
    據外媒報導,一條由中美日多國共同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高速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光纜名為「FASTER」,總長達9000公裡,分別連接美日兩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家電信公司以外,谷歌也參與投資了這條「史上最快」的光纜。
  • 光纖技術遇到瓶頸 網絡帶寬還能夠爆發式增長嗎
    (亮藍色區域)通信容量的增長。「目前,很多長距離地面通信光纜和絕大多數海底光纜都升級到了100Gb帶寬。」TeleGeography公司的高級研究員Erik Kreifeldt說。讓我們以位於馬裡蘭州漢諾瓦市的Ciena公司的光纖網絡為例,感受一下相關的數字。
  • 全球傳輸容量最大的一條海底光纜即將運營
    【IT168 資訊】在過去一年裡,Facebook公司和微軟公司致力於增加網際網路連接基礎設施的容量,一直在合作建設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項目,以滿足人們訪問網絡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 問答| 被稱為海上「中樞神經」的海底光纜有多重要?
    什麼是海底光纜簡單來說,海纜是一條海底光纜系統重要的載體。現代海纜使用的是光纖技術,一根光纜由多根光纖組成。從數量上來看,據TeleGeography,截至2019年初全球約有378條處於運作中的海底光纜。與其他傳輸方式相比,海纜的優勢也較為明顯。比如,儘管衛星可以達到那些沒有光纖連接的地區,但是帶寬提供能力相對海纜明顯不足;陸纜雖然具有建設和維護成本較低的優勢,但多限於臨近國家間的通信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