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技術震撼: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詳解(附源地圖連結)

2021-01-10 51CTO

海底光纜是國際網際網路的骨架。光纜的多少,代表一國與網際網路的聯繫是否緊密。

有人利用微軟的Bing地圖,以及wikipedia的數據,做出了一幅互動式的世界海底光纜分布圖。真是厲害啊。

我見過的這類地圖中,它是最好用的一個。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的海底光纜連接點只有三個。

第一個是青島(2條光纜)。

第二個是上海(6條光纜)。

第三個是汕頭(3條光纜)。

由於光纜之間存在重合,所以實際上,中國大陸與Internet的所有通道,就是3個入口6條光纜。

1. APCN2(亞太二號)海底光纜

帶寬:2.56Tbps

長度:190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APCN_2_(cable_system)

2. CUCN(中美)海底光纜

帶寬:2.2Tbps

長度:300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美國。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CUCN_(cable_system)

3. SEA-ME-WE 3(亞歐)海底光纜

帶寬:960Gbps

長度:39000km

經過地區:東亞,東南亞,中東,西歐。

入境地點:汕頭,上海。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SEA-ME-WE_3

4. EAC-C2C海底光纜

帶寬:10.24Tbps

長度:36800km

經過地區:亞太地區

入境地點:上海,青島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C2C_(cable_system)

5. FLAG海底光纜

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Fiber-Optic_Link_Around_the_Globe

6. Trans-Pacific Express(TPE,泛太平洋)海底光纜

帶寬:5.12Tbps

長度:17700km

經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韓國,美國

入境地點:上海,青島

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TPE_(cable_system)

作為比較,中國臺灣有9條光纜,中國香港和韓國各有11條光纜,而日本至少有11個入口15條光纜。 

地圖連結:http://www.cablemap.info/

本文出處: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8/cable_world_map.html

【責任編輯:

許鳳麗

TEL:(010)68476606】

相關焦點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答案就是海底光纜。其實所謂的全球網際網路,就是世界各國的網絡相互聯接而組成的超大型區域網,其中實現洲際間的聯接靠的是衛星通信和海底光纜。不過考慮到衛星通信帶寬有限且價格不菲,因此全球90%以上的國際數據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海底光纜構建了今天的全球「寬帶」網際網路!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海底的光纜你又了解嗎? TeleGeography發布了全新的2013版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相比之前的版本,新版更加美觀,信息也更加豐富了。新版分布圖展示了正在使用的232條光纜,以及計劃鋪設及啟用的12條光纜的分布情況。其中,紐約、新澤西、埃及、英國康沃爾、香港、新加坡和東京都是海底光纜樞紐,在分布圖上方有詳細介紹,圖的底部介紹了全球海底光纜的發展歷程(始於1997年),左下角還有各個國家的帶寬情況介紹。 TeleGeography的這份分布圖除了可以在網上看之外,還提供了紙質版本,每份250美元。
  • 全球傳輸容量最大的一條海底光纜即將運營
    人們一直在談論數據和連接服務如何在雲端應用和發展,而從世界各地獲得的大部分信息(實際上是99%)實際上是通過鋪設在海底的長達數千英裡的海底光纜傳輸的。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電訊系統一直在使用這種基礎設施提供通信服務,如今,海底光纜技術已經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從當初只能傳送簡單的簡訊發展到每秒可以傳輸相當於200個維基百科全書的數據壓縮包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是網際網路的「中樞神經」,承載了全球90%以上的國際語音和數據傳輸,沒有它,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區域網。 ▲海底光纜分布圖 一直以來,它因埋藏於海底深處而披上神秘面紗,今天我們帶你走進海底光纜的世界
  • 《Science》:科學家首次用海底光纜測地震 12英裡光纜相當於1萬個...
    海底光纜,顧名思義就是埋在海底的光纖線纜,利用光在光導纖維中的傳播特性來傳輸數據。而它就是保證全球各大區域網絡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的主動脈。目前,全世界超過90%的跨國數據傳輸,都由海底光纜承擔。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達90萬公裡,可繞地球22圈。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和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對一條20公裡長的海底光纜進行了四天的研究,並記錄了一條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海岸蒙特雷灣的構造斷裂帶的3.4級地震。
  • 中美海底光纜有多少?超詳匯總
    作為網際網路基礎硬體設施之一,海底光纜可承擔全球超過95%遠距離數據工作,在全球通信和數據交互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因此成為市場矚目的重點話題。目前,連接亞太地區與其他市場海纜數量不斷增長,新天域互聯就連接中國與美國的海底光纜進行詳細整理:1. Trans-Pacific Express (TPE) Cable System。
  • 有,海底光纜
    世界海底光纜分布圖海底光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線纜,主要鋪設在海底,用於國家之間的電信和網絡傳輸。海底光纜斷過嗎?,比如鯊魚就喜歡啃咬海底光纜,除了鯊魚,光纜還有可能被船錨、漁船拖網、各種自然災害所擾亂。
  • 歐美將聯合打造100Gbps跨大西洋海底光纜
    【PConline 資訊】由運行泛歐洲GEANT網絡的DANTE,以及由印第安納大學管理的美國連接歐洲項目(ACE)組成的聯合組織計劃布局一個橫跨北大西洋的100Gbps超高速海底光纖網絡。雖然還處在籌備階段,但建成後這條光纜將成為全球第一條橫跨北大西洋的網絡管道。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聽新聞說,這是由於海底光纜出故障,修好需要兩個星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知道我會損失多少錢!事件--網絡大塞車2月9日上午8時左右,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位於我國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裡的公海中)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
  • 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之後(組圖)
    海底光纜在大洋深處卻離我們很近  海底光纜,埋在大海的深處,離開我們似乎很遠很遠。  其實,與我們很近很近,我們的手指在電腦鍵盤上律動的時候,我們在MSN與遠方朋友聊天的時候,海底光纜正以光速為我們默默服務。  今天,我們習慣於說,世界是一個地球村,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憑依著海底光纜的通訊。海底光纜一切正常,我們並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 關於海底光纜,我們還可以知道什麼? | 科普
    :海底光纜。一般來說,海底光纜並不常出現於新聞報導中,即便出現也不外乎兩種情況:提醒人們海底光纜線網技術已經出現、它有什麼用途的短消息,或者是海底光纜容易受到損害(船舶的錨、鯊魚、恐怖分子等因素)的快訊。雖然這些都是正當的話題,但其實海底光纜技術成功的背後還包括方方面面的話題,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更多的探討,用戶或將會更加了解海底光纜技術。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可我們平時常見的光纖寬帶線類似,海底光纜也是靠這些細如髮絲的光纖高速穩定的傳輸數據。
  • 問答| 被稱為海上「中樞神經」的海底光纜有多重要?
    在製造領域,中國光纜製造已經形成了長飛、亨通、烽火、中天、富通五大企業;華為在海纜傳輸領域的光通信技術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華為海洋成為全球重要的海纜系統集成商之一,具備了跨洋海纜總承包交付能力和經驗。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而海底光纜,就是保證全球各大區域網絡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的主動脈。實際上,海底光纜的誕生時間並不算長。世界上第一條海底光纜,是1988年建好的,連通歐洲和美國,全長6700公裡。這條光纜含有3對光纖,每對的傳輸速率為280Mb/s。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那麼多光纜,會不會被船隻、漁網刮斷?
    海底電纜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1850年,盎格魯-法國電報公司橫跨英吉利海峽,鋪設了人類第一條海底電纜。1866年,人們又跨越大西洋,在歐洲、北美洲之間鋪設全長4000多英裡的海底電纜。20世紀60年代,雷射信息傳送技術問世。
  • 利用海底的暗光纜,構建全球地震監測網絡
    當光纜因為地震、卡車經過引發震動等因素被拉伸或彎曲時,散射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因此,科學家可以通過檢測散射光的強度變化,量化震動的強度。這種技術被稱作分布式聲波傳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簡稱DAS),在十多年前由石油行業率先研發。
  • 中國研發海底光纜自主製造技術 最大長度可達245km
    打開APP 中國研發海底光纜自主製造技術 最大長度可達245km 發表於 2018-04-13 11:59:00 在近日舉辦的2017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傳出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表示我國在海底光纜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已經可以自主製造並且鋪設海底光纜。
  • 脆弱的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看完漲見識了
    其實海底光纜只是海底的信息電纜的一種,他的內部核心和其他光纜一樣,內部核心都是傳播速度很快的光纖,而不是和其他普通電纜一樣的,核心都是普通的銅質電線。實際上,人類為了加深各個國家之前的和弦,埋藏海底光纜的歷史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 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