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4-13 11:59:00
在近日舉辦的2017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傳出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表示我國在海底光纜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已經可以自主製造並且鋪設海底光纜。
此前,我國並不具備獨立製造海底光纜的能力,而是更多的依靠國外技術和產品。現如今我國已經研發出了最大長度(245km)的雙層鎧銅管結構海底光纜。這一產品突破了大長度海底光纜銅管氬弧焊連續製造的技術瓶頸,而且還實現了多型自然過渡。
從標準上來看,我國研製的光纜屬於第二代海底光纜,這一技術在去年才由美國和日本開始使用。而核心指標拉絲技術的速度也是達到了2800m/min,比海底光纜領先企業美國康寧公司的2000m/min還要快。
而這一新型光纜在5月已經開始量產,預計年產量1萬皮長公裡,中繼器年產量100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