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炒國家安全?美國阻撓中美合資海底光纜,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

2020-12-05 歐界傳媒

又是國家安全?此前美國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興、華為接連出擊,儘管在疫情這一特殊時間段,美國也絲毫未放鬆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有消息稱美國或許對華為採取新的措施,欲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來源,4月9月其以國家安全為由吊銷並終止中國電信在美國分公司的經營授權,美國一系列組合拳動作讓不少國內企業受到打擊,如今美國連海底建設也不放過。

據悉,美國允許谷歌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為谷歌提供服務,但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該電纜和中國香港連接。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或許也是為了削減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建設中所佔有的份額,為實施自己的計劃掃除障礙。

如今疫情肆虐全球,不少人都在家中居家隔離,很多企業也讓員工在家辦公,各大遠程辦公軟體用戶呈爆發式增長,這也給平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給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各個平臺、各地區的網絡也接連出現崩潰的情況,而海底光纜能夠提升網絡傳播速率,幫助人們解決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在5G時代海底光纜也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目前中國在5G領域可以說是實現了全球領跑,相比較而言,美國5G發展因為選擇毫米波方案而有些落後,如今美國對中國海底光纜的發展出手,無疑會給中國通訊行業發展造成衝擊,同時也會給全球通訊領域帶來衝擊。

一方面是因為這條光纜是中國香港唯一一條可以連接到美國本土的國際海底光纜,原計劃是將美國與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菲律賓連接,讓谷歌和臉書等科技巨頭也能夠轉向亞太地區發展,該光纜還能夠滿足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大型跨國企業等多個行業的國際通信帶寬需求,但是現在美國拒絕與中國香港連接此光纜,會對網絡效率的提升造成負面影響,也會讓很多提供光纜服務的企業受拖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另一方面是因為海底光纜是國際通信的重要手段,是網際網路的主幹,能夠承載大多數數據流量,有利於國與國之間進行信息傳輸,而目前跨境數據流動也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指標,美國這樣做也會讓國與國之間數據流的中轉出現瓶頸,影響全球很多企業的發展。總的來說,美國的做法百害無一利,會對全球各大企業和各國之間的發展造成影響,不知道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又炒「國家安全」!中美合資連接香港與洛杉磯的海底光纜,美有人要...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強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中美合資海底光纜項目恐因國家安全擔憂夭折」,《華爾街日報》29日以此為題發文,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官員正尋求阻攔由谷歌、臉書和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支持的「太平洋之光」海底光纜項目,相關國家安全審查「可能會改寫中美間網際網路連接的規則
  • 美司法部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反對中美海底光纜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司法部對谷歌、臉書和一家中國實體嘗試在美國和中國香港之間修建海底光纜的做法表示反對,稱這個將於下月失去臨時授權的項目存在「國家安全隱患」。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28日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文件顯示,按照計劃,這條大約8000英裡(約合1.3萬公裡)長的高容量光纜將把美國網際網路用戶與亞洲相連,並參與跨太平洋數據傳輸線路的競爭。這幾家公司在2017年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申請將光纜連接到美國。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此次「退休」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由中國電信、日本KDD和NTT、美國AT&T和MCI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40家運營商共投資11億美元,從1997年開始建設,到1999年投入使用。該系統呈環形網絡,共有九個登陸點,總長約30000公裡,採用當時最先進的2.5G波分復用傳輸技術,提供80G容量,能解決100萬路電話的通話需求。
  • 美將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香港」?專家:按政治思維布局光纜非常...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 宇揚】美國《國會山報》17日稱,由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組成的「通信服務業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中與中國香港連接的申請,原因是「這條光纜有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取美國數據」。
  • 中美開闢新戰場 華為海底光纜建設進展受矚
    在中美持續博弈的背景下,中國在海底光纖電纜這一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引發美國方面關注。綜合媒體11月1日消息,據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406條海底光纜,中國華為海洋或升級了其中的105條。外界認為,中美間將圍繞海底光纜展開爭奪,而華為正處於這場爭奪的中心。國際海纜業公認的權威諮詢機構TeleGeography公司研究部主任艾倫·莫爾丁(Alan Mauldin)表示,中國華為海洋雖然所佔市場份額相對還不大,但已躋身世界四大海底電纜工程商之一。
  • 中美海底光纜有多少?超詳匯總
    目前,連接亞太地區與其他市場海纜數量不斷增長,新天域互聯就連接中國與美國的海底光纜進行詳細整理:1. Trans-Pacific Express (TPE) Cable System。TPE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華電信、Verizon、KT、NTT以及AT&A共同出資5億美元打造,於2008年8月啟用。TPE全程17,000公裡,是直線連接中國與美國的第二條海底光纜,旨在提高兩國之間的工作容量,並為亞洲其他國家及周邊地圖,提供便捷的數據通道。2.
  • 中美網絡將大提速 運營商投5億美元建海底光纜
    ■中外運營商投資5億美元建首個兆兆級海底光纜■北京奧運會前完工  □晨報記者徐斌忠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一條新的中美海底光纜將建成啟用。昨天記者從相關方面獲得證實,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在內的6家中外電信運營商將投資5億美元,共同建設連接中美的首個兆兆級大容量海底光纜———跨太平洋高速光纜系統(簡稱TPE),上海崇明將成為新的中美海纜的登陸點之一。  這條名為「跨太平洋高速」的海底光纜長達1.12萬公裡,耗資約5億美元,將替代目前現有的唯一一條連接中國內地和美國的相對較低容量的光纜。
  • 美司法部轄下小組建議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接香港 香港商經局:失望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就美國司法部轄下小組建議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接香港一事,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站6月18日刊發新聞公報稱,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簡稱商經局)發言人對此並不認同,並表示失望。
  • 中美海底光纜在滬「退休」 亞太直達海纜APG正式開通
    12/19/2016,來自中國電信的消息,服務17年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UCN)」,16日在滬「退休」。  據介紹,中美海底光纜系統由中國電信、日本KDD和NTT、美國AT&T和MCI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40家運營商共投資11億美元,在1997年開始建設,1999年投入使用。
  • 美國監管部門批准谷歌部分啟用中美海底光纜
    4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了Alphabet公司旗下谷歌關於使用美國和中國之間部分海底光纜請求。谷歌將運營美國和中國臺灣光纜,而中國臺灣到中國香港部分未獲批准。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今天是中美海底光纜意外中斷的第四天,這一不幸事件仍然影響著已經習慣於和網絡打交道的都市人群,尤其是一個不幸的炒股人。10日中午12時,本報科教部收到傳真:我是一個韓國人,現在常住中國,通過網際網路在韓國股市做股票。昨天8點,正是韓國股市開盤的時間,我和韓國股票網站的連接中斷了。這件事對我造成的損失非常大。
  • 中美首條海底光纜開通 青島為北方唯一登陸站
    中美直達海纜工程完工  青島網通給記者提供的材料表明,這條能滿足中美間1920萬人同時通話的首條直達海底光纜已經按計劃順利投產。  去年10月,該海底光纜正式在青島石老人海水浴場開始海域作業,青島也由此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唯一一個國際海底光纜登陸城市。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海底光纜已經成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線」和國際網際網路「中樞神經」,海纜業的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中國海纜建設企業成為「黑馬」,不僅技術一流且佔有的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但近年來,美國方面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等為藉口,屢屢對中國海纜企業進行打壓和排擠。除了企業受損,中國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纜系統的進程也面臨嚴峻挑戰。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那麼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與全球聯接的海底光纜究竟有幾條呢?登陸站又有幾個呢?答案是4個入口(登陸站)和8條海底光纜(不包含香港、臺灣),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首先是登陸點方面,目前我國的登陸站設立在三個城市的四個地區,分別是山東青島登陸站(隸屬中國聯通)、上海崇明登陸站(隸屬中國電信)、上海南匯登陸站(隸屬中國聯通)和廣東汕頭登陸站(隸屬中國電信)。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
  • 首條中美日合作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但不連接中國
    由Google、中國移動國際、中國電信國際、馬來西亞Global Transit、日本KDDI、新加坡電信組成的聯合體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投入運營。這條光纜的帶寬高達60Tbps,東接美國俄勒岡州,西接日本千葉縣和三重縣。
  • Google和Facebook投資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放棄連接中國大陸
    原標題:Google和Facebook投資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放棄連接中國大陸來源:solidot Google和Facebook正合作鋪設連接洛杉磯和香港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海底光纜長12,800km,連接帶寬將達到120Tbps,Google和Facebook的合作夥伴是Pacific Light Data Communication——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旦建成,它將成為跨太平洋帶寬最高的海底光纜。這條海底光纜由五條光纖對構成,每條能提供24Tbps的帶寬。
  • 有,海底光纜
    世界海底光纜分布圖海底光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線纜,主要鋪設在海底,用於國家之間的電信和網絡傳輸。1929年紐芬蘭大地震,其引發的大規模的海底崩塌導致跨大西洋海底光纜損壞。2001年2月9日因漁船捕魚發生的中美海底光纜阻斷事故。
  • 美國長期竊聽海底光纜 中國專家支招如何防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最近,多家外媒爆出美國對海底光纜進行竊聽的醜聞,日本媒體還稱美國曾請求日本政府協助監聽中國光纜。有人或許會感到驚訝——海底光纜也能被竊聽嗎?實際上,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進行過竊聽試驗,目前的光纖竊聽技術已經十分純熟,如何有效防止光纖被竊聽也成為擺在各國面前的一個難題。
  • 太平洋海底光纜面臨被擱置 這次是誰吹的哨?
    據外媒報導,美國官員正在試圖封鎖一條由谷歌和臉書支持的連接洛杉磯和中國香港的海底光纜(PLCN)。獲悉,美國司法部(DOJ)反對這條光纜的原因是對國家安全的擔憂。據悉,這條15000公裡長橫跨太平洋的光纜大部分已經在太平洋海底安裝完畢,預計商業服務能在今年年底推出。然而,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DOJ領導著一個名為Team Telecom的多機構審查小組對此提出了質疑,PLCN項目可能無法如願獲得運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