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底光纜面臨被擱置 這次是誰吹的哨?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美國官員正在試圖封鎖一條由谷歌和臉書支持的連接洛杉磯和中國香港的海底光纜(PLCN)。獲悉,美國司法部(DOJ)反對這條光纜的原因是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據悉,這條15000公裡長橫跨太平洋的光纜大部分已經在太平洋海底安裝完畢,預計商業服務能在今年年底推出。然而,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DOJ領導著一個名為Team Telecom的多機構審查小組對此提出了質疑,PLCN項目可能無法如願獲得運營許可證。(該項目原定交付計劃是2018年底)

這條光纜在設計之初是全球第一個採用C+L 波段的遠距傳輸技術,系統總設計容量為世界第一。單波為100G,且未來具備升級擴容到單波200G甚至400G的可能;該光纜將為現有的中國大陸、日本到美國的跨太平洋海纜系統,提供備份和保護路由,提高網絡安全性路由徹底避開日本外海的地震帶,網絡安全得到極大提升;為中東、東南亞、中國大陸的業務流量開闢了新的路由,直接從香港連接美國。可在香港便捷地與現有其他海纜系統互聯互通,快速方便地通達其他地區。

據外媒報導,谷歌方面拒絕對此置評,Facebook和PLCN承建商和運營商PLD Holding Limited(簡稱PLD,鵬博士集團下屬子公司)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DOJ也沒有立即做出回應。

相關焦點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聽新聞說,這是由於海底光纜出故障,修好需要兩個星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知道我會損失多少錢!事件--網絡大塞車2月9日上午8時左右,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位於我國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裡的公海中)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
  • 斐濟等太平洋島國參與建NEXT海底光纜系統
    日前,太平洋島國斐濟、託克勞群島和吉里巴斯已經全部籤署協議,加入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海底 光纜 NEXT系統。據介紹,NEXT海底光纜系統總投資達到3.5億美元,建成後,將為這三個太平洋島國提供最低延遲和最快速率的網際網路連接。目前,這三個島國還主要依賴成本高昂的衛星通信,如果實現光纜連接,不僅能大大提高當地的網際網路服務質量,還可以降低成本。
  • Google和Facebook投資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放棄連接中國大陸
    原標題:Google和Facebook投資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放棄連接中國大陸來源:solidot Google和Facebook正合作鋪設連接洛杉磯和香港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海底光纜長12,800km,連接帶寬將達到120Tbps,Google和Facebook的合作夥伴是Pacific Light Data Communication——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旦建成,它將成為跨太平洋帶寬最高的海底光纜。這條海底光纜由五條光纖對構成,每條能提供24Tbps的帶寬。
  • 美將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香港」?專家:按政治思維布局光纜非常...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 宇揚】美國《國會山報》17日稱,由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組成的「通信服務業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中與中國香港連接的申請,原因是「這條光纜有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取美國數據」。
  • 史上最快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FASTER」投入使用 中美日等共建
    據外媒報導,一條由中美日多國共同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高速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光纜名為「FASTER」,總長達9000公裡,分別連接美日兩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家電信公司以外,谷歌也參與投資了這條「史上最快」的光纜。
  • 中國開發商聯手谷歌、Facebook打造跨太平洋海底光纜
    據報導,一家名為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公司(Pacific Light Data Communication)的中國企業正在和谷歌、Facebook合作打造一條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纜,項目名為「太平洋光纜網絡」(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計劃在洛杉磯和香港之間建立起高速的光纖連接
  • 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之後(組圖)
    2006年12月26日夜晚出現的太平洋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就爆發這麼一場「網際網路時代的通訊災難」。  不說網友們別想在MSN上聊天;不說戀人間訴說衷情的電子郵件一封封被退回來;不說外婆在視頻上看不見小外孫在大洋彼岸的笑臉。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
  • 來,一起見識下全球海底光纜分布圖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這次我們與世界的溝通,還僅僅是「窄帶」溝通,能做的也僅僅是讓國內的幾百名科學家「體驗」收發電子郵件...1988年,美英法之間的首個越洋海底光纜(TAT-8)系統建成,該海底光纜全長6700公裡,含有3對光纖,每對的傳輸速率高達280Mb/s,速度遠超海底電纜,這也標誌著海底光纜時代正式到來。隨後一年,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纜(全長13200公裡)也建設成功,從此,洲際間的海底通信全部由光纜取代了同軸電纜;同年,我國也開始步入海底光纜時代。
  • 關於海底光纜,我們還可以知道什麼? | 科普
    :海底光纜。一般來說,海底光纜並不常出現於新聞報導中,即便出現也不外乎兩種情況:提醒人們海底光纜線網技術已經出現、它有什麼用途的短消息,或者是海底光纜容易受到損害(船舶的錨、鯊魚、恐怖分子等因素)的快訊。雖然這些都是正當的話題,但其實海底光纜技術成功的背後還包括方方面面的話題,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更多的探討,用戶或將會更加了解海底光纜技術。
  • 美司法部轄下小組建議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接香港 香港商經局:失望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就美國司法部轄下小組建議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接香港一事,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站6月18日刊發新聞公報稱,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簡稱商經局)發言人對此並不認同,並表示失望。
  • 美司法部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反對中美海底光纜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司法部對谷歌、臉書和一家中國實體嘗試在美國和中國香港之間修建海底光纜的做法表示反對,稱這個將於下月失去臨時授權的項目存在「國家安全隱患」。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8月28日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文件顯示,按照計劃,這條大約8000英裡(約合1.3萬公裡)長的高容量光纜將把美國網際網路用戶與亞洲相連,並參與跨太平洋數據傳輸線路的競爭。這幾家公司在2017年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申請將光纜連接到美國。
  • 新跨太平洋海底光纜首條專線開通交付,全長超13000公裡
    儀式上,中國移動宣布新跨太平洋海底光纜(New Cross Pacific)首條專線正式開通交付。海底通信光纜是目前國際通信最主要的信息載體,承載著95%以上的國際通信帶寬。2015年,中國移動聯合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日本和美國的全球合作夥伴共同啟動NCP海纜系統建設,該海纜連接中國上海、中國臺灣頭城、日本丸山、韓國釜山和美國太平洋城,全長超過13000公裡。目前,NCP海纜項目亞洲方向已建設完成,具備生產能力,將為用戶帶來30-50毫秒的時延降低。美國方向預計2019年7月完成建設。
  • 國際海底光纜建設五大趨勢
    技術層次不斷提高   海底光纜使用的技術先進性,首先表現在傳輸速率的迅速提高上,從最初投入使用時的每對光纖140Mb/s,發展到現在波分復用技術可達到的640Gb/s。如果考慮到目前每條光纜系統中可以有4對光纖同時傳輸,海底光纜的傳輸容量提高了約16,000倍。
  • 《Science》:科學家首次用海底光纜測地震 12英裡光纜相當於1萬個...
    海底光纜,顧名思義就是埋在海底的光纖線纜,利用光在光導纖維中的傳播特性來傳輸數據。而它就是保證全球各大區域網絡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的主動脈。目前,全世界超過90%的跨國數據傳輸,都由海底光纜承擔。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達90萬公裡,可繞地球22圈。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和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對一條20公裡長的海底光纜進行了四天的研究,並記錄了一條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海岸蒙特雷灣的構造斷裂帶的3.4級地震。
  • 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經中美海纜管理委員會的一致同意,中美海底光纜系統在2016年底退網。於是,建設容量更大、傳輸速度更快、維護成本相對較低的新海底光纜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包括剛開通的亞太直達海底光纜系統(APG)和在建的新跨太平洋海底光纜系統(NCP)。和中美海底光纜系統相比,亞太直達海底光纜系統技術更先進,容量更大。由於兩個海底光纜系統連通的國家和地區不同,意義也不一樣。
  • 美"卡特"號核潛艇下水 竊聽各國海底光纜[圖]
    真實使命是竊聽世界各國海底光纜   然而,美國議員和海軍所說的僅僅是「卡特」號最基本的任務,它真正的使命卻是對世界各國的海底通訊光纜實施全方位的竊聽!能耐如此了得的最新通訊技術自然被各家紛紛看好,1991年,第一條跨太平洋光纖電纜投入使用;1997年,英國旗幟通訊公司總長達1.7萬英裡的光纖電纜把歐洲與北非、中東、南亞和日本完全聯結起來;俄羅斯與中國隨即也各自鋪設了數千英裡長的光纖電纜。世界通訊可謂在一夜之間邁入了全新時代。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長什麼樣子? 遠供導體和海底中繼器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海底光纜系統組成。而在海水很深的地方,幾乎不需要加強鎧裝,光纜直徑不到20毫米。 下圖是各種海底光纜樣本。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那麼多光纜,會不會被船隻、漁網刮斷?
    80年代,海底通信光纜進入發展期,198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通信光纜鋪設成功,1989年跨太平洋海底光纜鋪設成功。從此海底光纜取代海底電纜,成為遠距離傳輸信息的主流。到現在,總長39000公裡的海底光纜已將四大洲33個國家連接在一起,成為四通八達的密集網絡。每天數以億計的信息在網絡中傳輸,成為世界繁榮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中美網絡將大提速 運營商投5億美元建海底光纜
    ■中外運營商投資5億美元建首個兆兆級海底光纜■北京奧運會前完工  □晨報記者徐斌忠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一條新的中美海底光纜將建成啟用。昨天記者從相關方面獲得證實,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在內的6家中外電信運營商將投資5億美元,共同建設連接中美的首個兆兆級大容量海底光纜———跨太平洋高速光纜系統(簡稱TPE),上海崇明將成為新的中美海纜的登陸點之一。  這條名為「跨太平洋高速」的海底光纜長達1.12萬公裡,耗資約5億美元,將替代目前現有的唯一一條連接中國內地和美國的相對較低容量的光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