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心裡

2021-01-08 新華網上海頻道

  上海已出版《民法典與日常生活》《民法總則與生活》等民法典普及讀物。 (出版方供圖)

  寵物犬致人受傷,主人要不要賠償?高空墜物被砸傷,應向誰索賠?網路遊戲裝備被盜怎麼辦?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話題,都能在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中覓得解答。

  記者獲悉,上海已陸續推出或即將出版一批民法典普及讀物,幫助讀者讀懂這部凝聚中國人首創精神與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偉大法典。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民法典與日常生活》針對民眾實際需求,由民法專家通俗解讀具體案例,實踐性頗強。普法讀物「民法典解讀叢書」已出版《民法總則與生活》《物權與生活》,《合同法與生活》《人格權與生活》《婚姻家庭繼承與生活》《侵權責任與生活》等將陸續面世,聚焦民法典總則編和各分編需把握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士國主編的民法典知識讀物《民法典必修課》預計明年面世。業內人士評價,這些普及讀物有助於推動民法典深入人心,使之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1260條看不完?典型案例分析教你保護權利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是中國法治建設的標誌性重大成果。該法典共7編、1260條,如此龐大的體量,如何讓大家儘快讀懂?

  《民法典與日常生活》選取了73個典型案例分析、45個熱點問題解讀,穿插多幅漫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闡述鮮活案例,囊括了居住權、高空拋物、農村土地、物業合同、隔代探望權等。提煉案件涉及的核心法律要點,通過生活化、趣味性語言予以解讀分析。

  比如,眼下,收發快遞已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碰到網上寄快遞但貨物遺失的情況,可否獲賠?快遞公司應按什麼標準賠償?《民法典與日常生活》舉出詳細案例並加以解讀——小楊通過微信在公眾號上向快遞公司下單,運單背面印有《快件運單契約條款》,加粗紅體字註明「價值超過2萬元的物品,請如實聲明,否則按不超過2萬元的物品處理,詳見背書條款」。但小楊下單時也沒有選擇保價,之後,「倒黴」的事情發生了,快遞公司通知小楊確認貨物已經遺失,並進入理賠程序。小楊認為其下單時並沒有被提醒「保價條款」和「賠償計算條款」,認為該部分的約定無效,快遞公司理應賠償其全部貨物損失。雙方協商未果,小楊遂向法院提起訴訟,結果會如何?

  書中解釋道:「在微信公眾號填寫運單時,系統顯示需勾選同意《快件運單契約條款》才可進行託寄。該條款列明了關於賠償的規定,快遞公司已履行向小楊提請注意和說明的義務。小楊作為一個經營者,與快遞公司在糾紛之前有多次的交易關係。快遞公司提供的運單上訂明了保價條款和賠償計算條款,上述條款是用加粗紅體字加以註明。小楊也確認其在糾紛之前是清楚超過2萬元的貨物需向被上訴人聲明價值,不超過就按背書條款處理。所以小楊此次雖然選擇的是微信下單,但其對於快遞公司一直採用此類格式合同、保價與否的後果是清楚的。」小楊知悉快遞公司上述「保價條款」和「賠償計算條款」,但並未選擇保價的寄遞方式,表明其願意承擔不保價所帶來的相應風險。快遞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按七倍運費進行賠償。

  「老百姓需要翻開民法典,翻開的方式就是走進實際的生活,用現實生活開發民法典這座寶藏,用民法典引導日常生活。」恰如《民法典與日常生活》主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彭誠信所說,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發現民法典的 「真」和「善」,體會其規則之精、體例之美。

  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分梯度多渠道普及民法典

  民法典幾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為——結婚、離婚、繼承、收養等人生大事,物業服務、飼養動物等生活瑣事,都可以從中找到依據。如何以更濃的氛圍、更活的形式、更實的效果,開展多層面、廣覆蓋、全方位、接地氣的宣傳教育?

  上海各界也在積極探索,從社會最關切、群眾最關心、民生最需要的事情講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發揮專業力量作用,用好各種媒體平臺,與基層「點對點」「面對面」,不斷增強全社會對民法典的認知和理解。

  比如,由上海高院與市教委共同編撰的法治教育期刊《悅讀法律》,是全國首創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刊物,今年第2期專門策劃推出「民法典專刊」,面向學生群體,以「口袋書」形式,將深奧的法律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語言和漫畫,向青少年傳播法律知識。該刊物每季度推出一期,贈送給本市初中和小學高年級學生,每期贈送3萬冊。

  嗶哩嗶哩、喜馬拉雅等平臺上累積了大批年輕粉絲,不少Up主聯手專家學者,在音視頻平臺上推出「十分鐘,讓你學會一個法律知識」系列課程、「民法典12講」等,點擊量喜人。「他違約了,我怎麼辦」「人格權獨立成編,有何深意」等節目下的留言、評論熱烈,不少網友直呼:「學法懂法,生活更有獲得感!」

  前不久,上海部分地鐵站的大廳、站臺裡張貼了民法典宣傳標語、法律小常識、法治案例漫畫、選擇題等,吸引來往乘客駐足觀看。圖書編輯認為,這也是推廣傳播民法典的「流量」入口,給出版業帶來不少啟發。(記者 許暘)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今起實行 這本「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你了解...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這部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於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民法典頒布後,最高人民法院即組成工作專班,對司法解釋進行全面清理。民法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離世,都離不開民法典的保護。民法典實施後,我們的生活將帶來怎樣的變化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李忠雙: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規定了在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廣大人民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權利和如何履行相關義務。其核心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貫徹法治精神,讓廣大人民真正擁有自己的權益,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堅持人民立場,體現人文關懷,是民法典的突出特點之一。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
  • 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你了解嗎?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這樣一部法典,編纂難度可想而知。
  • 以民法典護航社會良法善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從「五四憲法」到新頒布的民法典,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中國法治建設的點滴進步和成效中我們能清晰的認識到,良法善治是人民幸福生活、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石。以民法典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下面,就一起走進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推出的專題策劃——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系列普法動漫,來了解民法典要義,普及民法典知識吧。今天推出系列第十五集《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 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光明日報今日起開設《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專欄,細數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和進展成效,敬請關注。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婉祺  2020年12月31日,在全國各地辭舊迎新的跨年氛圍中,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9部民事單行法律走進歷史。
  • 民法典剛剛通過,「綠色原則」將怎樣影響你的生活?
    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人民權利的法律寶典,其中鮮明的生態環保色彩更折射出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嚮往,浸潤著新時代的價值理念。  「綠色原則」的確立,意味著什麼?  民法典共有1200多個條文,在開篇就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
  • 守護少年的你 | 西山法院民法典宣傳進校園
    還有28天,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要開始正式施行,與此同時,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廢止,大家的生活將由民法典全面護航。
  • 七五普法 |院長宣講民法典,「典」亮基層法治路
    七五普法 |院長宣講民法典,「典」亮基層法治路 2020-10-31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項舉措、成立天團、多維空間……上海民法典宣傳「撲面而來」
    自民法典頒布以來,上海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積極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民法典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走進千家萬戶,讓法治精神植入廣大市民心中。
  • 「十四五」時期如何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領導幹部的民法典普法應突出實施好民法典重大意義、民法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的宣傳教育;青少年的民法典普法應尊重青少年成長規律、教育規律,突出民法價值引領,培養積極、負責任公民;廣大群眾的民法典普法要貼近生活,既要重視權利教育也要強調權利界限和義務教育,要重點關注老年人和小微企業的民法典教育,使優質普法資源向基層下沉。
  • 「民法典連連看」檢察官說法:民法典這樣影響你的生活之懸賞合同篇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大到經營公司,小到孩子起名,都能從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所以說民法典和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平檢君懸賞的內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滿足什麼條件才能順利領取到賞金?今天平小檢為您帶來民法典中關於懸賞合同的法律知識。
  • 《中國民法典釋評》(十卷本)
    另一方面,作為市民社會的一般私法以及百科全書,民法典通過合理的架構為民事活動提供各種基本準則,為交易活動確立基本的規則依據,為各種民事糾紛的預防和解決提供基本的遵循。民法典進一步強化私法自治,充分鼓勵交易,維護交易安全。合同編從合同的訂立到履行都強調了增進合同自由和私法自治這一宗旨,將有力調動市場主體從事交易的積極性。
  • 民法典在線|堆放物致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民法典在線|堆放物致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民事百科全書
    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廣大專家學者、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建言獻策。參與面之廣,舉辦的各類座談會、研討會、論壇之多,收到的修改建議內容之豐富,為我國立法史上所罕見。在審議過程中,立法機關通過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論證會,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徵詢意見等多種方式,多次聽取收集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反覆斟酌和修改草案,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努力使民法典成為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
  • 這本「百科全書」,你能用上!你關心的熱點問題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前男友電話騷擾是否侵犯隱私,洩露網購信息算不算侵權,高空拋物誰來負責,這些均能從中找到答案。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快打開這本「百科全書」,一起學習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熱點問題一:前男友頻繁電話騷擾是否侵犯了我的隱私?答:很可能是。
  • 憲法民法典知識百題競賽試題
    12月4日,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司法廳、省普法辦主辦,河南法制報社承辦的2020年憲法民法典知識競賽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將持續至12月19日。此次競賽活動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競賽內容為憲法、民法典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常識。
  • 民法典小課堂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小課堂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麼?: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地評線】民法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打牢法治根基
    民法典是一部體現中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 群眾身邊的民法典|你的聲音你做主
    民法典亮點 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其實,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聲音都有明顯的個人屬性,有人鶯聲燕語,有人聲如洪鐘,更有一些嗓音獨具特點的演員、歌手和主持人,他們的聲音就像一張「名片」,「聞得其聲,便識其人」。但是,隨著各類短視頻和直播的流行,五花八門的聲音軟體讓人們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取別人的聲音,於是一些極具辨識度的聲音常常被模仿或用作配音,有人甚至以此為商機,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