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亞時代的墮落者的滅亡、敬虔者的救贖

2020-12-06 信仰的深情

TYZS-013 耶穌我愛你

02:47來自信仰的深情

01 被審判的神的兒子們

神的兒子出現在前幾章的聖經裡,而且肯定也會跟周圍的人們無論是在信仰上還是生活上都迥然有別。或者說格格不入。這些神的兒子們或者說godly persons。他們的身份是神的兒子們,但是在行為上則是敬虔的群體。他們是世上的光,彼此互相照亮,而且也要照亮世人。對於不悔改歸信的人,這些光就會成為定罪世人的證據。

但是神的兒子們沒有成為定罪世人的證據,反而成了被定罪的證據,成了世人同化的對象,跟世人一樣吃喝嫁娶,隨意過自己想要的瀟灑人生,其實過的是罪惡的一生。當婚姻的界限被打破,一代代的就成為攔不住的洪水,世俗的潮流就借著婚姻的坡口而不斷進入到神兒子群體的家庭中和聚會中。他們失去了該有的見證,罪惡如同世人一樣滔天,結果神心中憂傷,為世人憂傷,也為這些神的兒子們憂傷。結果,神的決定是神的靈就不永遠住在這些信徒的心裡,不再與他們相爭,任憑他們被罪惡的繼續捆綁。神不再在靈性上感動他們,他們就一直處在醉生夢死當中,如同末世的危險的日子一樣,各樣的罪惡泛濫。人子來的時候有信德嗎?挪亞的時代,當時的人們對耶和華的信仰冷淡。不像非尼哈有嫉邪的心。這些神為之憂傷為之後悔的信徒們,洪水也要除滅他們。

02敬虔的挪亞一家

挪亞成為神的兒子們中沒有被世俗和不信衝昏頭腦的人。他保守著自己的敬虔,凡是神吩咐他的,他都照樣行了。他信而順服。挪亞以自己言語和行為就定了他那個時代的人的罪。當然挪亞的時代是那個時代的末期,是罪惡滿盈的時期,也就是到了審判來到的時期。也就是借著以諾接著他兒子名字來宣告審判,而後瑪土撒拉以一己之名來呼喚世人的悔改,而當瑪土撒拉死的那一年,挪亞六百歲,而進入方舟。當然瑪土撒拉死的那一年,是在挪亞進方舟之前,不然的話瑪土撒拉也會進入方舟。瑪土撒拉死的那一年,神讓挪亞進入方舟,而後洪水就到來了。

所以當時與挪亞同時代的義人有他的三個兒子和兒媳婦,還有自己的妻子,以及瑪土撒拉。但是當瑪土撒拉最後一個義人去世以後,這個世上就再沒有義人了。因此非自然性的淹死的都是惡人。而挪亞成為新的族類的首領,再度繁衍。

當挪亞造方舟的時候的那些年裡,挪亞就成了一臺戲。有瑪土撒拉成為他的鼓勵者。但是圍繞在挪亞周圍的則是譏諷的聲音,以為挪亞所說的洪水傳說是戲言。挪亞一家造方舟,而周圍的人則觀看和嘲笑。這也算是挪亞為義受逼迫,因為信仰帶出來的「怪異言論」和「怪異行為」受批評。這是挪亞所受到的迫害,也是得到獎賞的證據。「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頭上。」「我的理在耶和華那裡,我的獎賞在我神面前。」挪亞所受的辱罵,就成為他以後被獎勵的證據。

隨著挪亞造方舟的時間的延長,義人越來越少。似乎挪亞是孤身一身,對抗整個世俗的潮流和整個世界喧譁的聲音。這種喧譁的聲音裡面,除了世人的聲音以外,也有那些世俗的信徒的聲音。他們如果相信,就會悔改,就會一起進入方舟。可惜,他們不思悔改,也不相信以諾對審判的預言,在他們那裡,瑪土撒拉的名字成為一個口號,而不具有真實性。只是人的名字,而不是神給他取的名字。對於一個不信的人來說,神說的什麼,他都不信。既然如此,那就等著他們看見審判而戰驚的死亡時候來到。

03對罪惡的清理和審判(洪水滅世)

由於社會罪惡的蔓延和信徒的世俗化以及信徒的一起犯罪,導致了審判的結果。他們的罪不再只是從亞當所繼承的,而且也開始和他們本身的罪惡掛上鉤。他們的罪惡,社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成為強暴的居所。神要收回他的賜福,就是土地莊稼的福和生養兒女的福,原先被咒詛的土地不提供足夠的食物,如今連這樣的餘福也沒有了;原先是生養的生活生產之苦,現在連生養也奪去了。

洪水滅世,對神對罪惡的審判,也是對罪惡社會的審判。審判的模式成為清理罪惡的模式,就如神對亞當犯罪的咒詛是增加他的痛苦,而且以身體的死亡清理有罪惡的生命。但是隨著罪惡的蔓延,連基本的壽數也被奪去了,人不配有生命了,於是很多人的生命攔腰截斷,用這樣的方式來清理地上的罪惡。清理罪惡的方式是清理出去伊甸園,這一次清理罪惡的方式是清理出土地。人不再具有活下去的權利了。而且在洪水後,少積攢罪惡的方式是減少人的壽命。人的壽命到了亞伯蘭就一百多歲了。人在地上生活的日子被剝奪而變得很短了。

這種審判,使地上成為乾淨的。當以色列犯罪罪惡滿盈以後,也要把他們趕出去,好使得乾淨。好使神所在的地上,在神眼前沒有罪惡或者可以容忍。不斷地積攢罪惡,所以就國家多有更換。這也是神對罪惡的清理。

亞當以後人都會死,但是洪水這一次是集體的墳墓,整體性的死亡。就如一個人說,我們的父親因為自己的罪而死,但是沒有參與叛變,也就沒有在整體性的死亡中。索多瑪是整體性的死亡,洪水是整體性的死亡,只是天災。而迦南地的整體性的被殺,雖然看似是人禍,卻也是天災,是神所定的集體性的死亡。而可拉集體性的被埋葬,也是整體性的死亡。整體性的死亡,都是和整體性的社會罪惡滿盈有關。對法老的審判,在紅海中也是整體性的死亡。而啟示錄也是說到三分之一的整體性的死亡。最後的大審判,要不信的世人整體性的進入永死。

罪惡本身的性質和罪惡的滿盈,導致了神審判的嚴厲性。犯罪的他必死亡。罪惡導致的是剝奪生命。亞當是如此,恐怕他永遠活著,必歸於塵土。對於犯罪,都是關於生命的剝奪,就是死亡的來到。神對罪人的懲罰是嚴厲的,神是嫉邪的神,神的憤怒就是烈火。犯罪的結果就是極大的死亡,福分被剝奪,災難和痛苦的懲罰掩蓋了罪人。亞拿尼亞被剝奪了生命,希律王因為不把感謝歸給神而被剝奪了生命,以利的兩個兒被剝奪了生命,亞倫的兒子被剝奪生命,法老的長子和埃及的長子也都被剝奪了生命。所以,所有的犯罪都是拿命來償還的。都是也身體的消失為代價的,當然背後也具有靈魂的消失(永不滅的火的煎熬)。罪雖然是一個似乎實體的方式出現,但是實質卻是如同大衛說的一樣,我犯罪唯獨得罪了神,而且虧缺了神的榮耀。意思就是減損或者「剝奪」了神的榮耀,當減損或者「剝奪」神的榮耀的時候,人的生命就會被剝奪。

神在活人之地的管理,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叫惡人死亡,或者叫惡人不到壽數而死。世人連地上的短暫的福分,也沒有了。不再具有在地上存留的權利。如果非信徒世人,在地上有基本的素質,他會有更多的生存機會或者長壽機會。這是神對世人的可見的審判。所以當有不正常的死亡的時候,世人也會認為他死於非命,是上天的懲罰,是不吉祥的。

04 餘民的恩典

如果按照常理來說,這個世界就此結束了。亞當導致的咒詛,人類的罪惡的泛濫,洪水滅世。其中也有個別人的得救,也有塞特、以諾、瑪土撒拉和挪亞這樣的敬虔的人。也有比較冷淡的不冷不熱的世俗化的神的兒子們。這就是一個循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使徒信經裡的信創世、神的話、神的靈、教會、不死、審判。這些都有了。但是這是一位無味的循環。雖然有信徒的聚集,卻沒有太濃重的天國的滋味。這一段時期,對神來說,如果是一個試驗的話,是一個失敗的試驗。雖然神可以在審判上得勝,但是畢竟魔鬼的計謀得了勝。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個乏味和無聊的時代。這個時代中,寬門真寬,窄路很窄,進去的人也少。世俗化的太厲害,在第一個時代就這麼世俗化和殘暴,實在是令人驚訝的事。魔鬼的勢頭大到這樣一個地步,敗壞世人,也敗壞信徒。

這是一個當滅的時代。但是神還是留有餘恩,好叫救恩繼續的流傳下去。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神的話還有的沒應驗。尤其是女人的後裔傷蛇的頭還沒有應驗。女人的後裔還沒出現,而且魔鬼在世人和信徒身心靈上的興風作浪甚囂塵上。魔鬼的勢力在神的應許中要被清理,但是在這第一個時代中,魔鬼的勢力並沒有被清理,甚至神的靈的約束也難以約束罪惡,何況是清理罪惡和破除魔鬼的罪惡體制呢?

也就是說,女人的後裔一日不傷蛇的頭,歷史就會繼續下去。因為神的話不會落空,神的話句句都要應驗。我們的後來的時代也在這個應許上,繼續存留。而對挪亞的保留自然界不再用洪水滅世的諾言,也在女人的後裔這個應許上得以站立。世道日漸黑暗,而且每個時代都是黑暗的,唯獨女人的後裔的應許在黑暗中給信徒帶來盼望。每個知道女人的後裔的信民,眼見罪惡的泛濫,心中憂傷,一邊盼望著得到救贖,因為也知道自己心中罪惡的湧動和良心的自知有罪。這是個支離破碎的世界。不只是神人破碎,而且也是人際關係的破碎。其中只有零星的敬虔,甚至敬虔的生活也被罪惡撕碎了。第二循環,我們看到了人際關係的兇殺的破碎。罪惡的泛濫,加速著得救贖的盼望的急切之心。這是一個破裂的世界,呼求一個穩定的上帝賜給我們一個穩定的救主。所以都會甘心的說,女人的後裔啊,我願你來,除去罪惡,引進永義。

在當毀滅的都毀滅了,但是神保留了一個人和一個小家庭。使他們取代了前一個時代,那個舊的世界就被淹沒不見了,那些惡人鄰居那些諷刺他們信仰和行為,以他們為怪的人,站在船頭,或者出了船以後,都成為記憶了。他們的音容笑貌都不再見了,水成為他們的自然墳墓,他們的屍體死無葬身之地。神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就像神對摩西說,我要滅絕以色列人,使你的後裔昌盛。如果如此,那就是又開啟一個摩西民族了。但是再開啟一個民族,再開啟一個民族,人心並未更換,人心的原則並未更換,再更換時代也是枉然的。不解決根本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挪亞的時代被以自然災難的方式取消了,而後取代為新的時代。而後沒有再如此取消時代。而是借著對亞伯拉罕的約,穩健地推進著女人的後裔的計劃。亞伯拉罕成為神對人間的立足點。(神單方面的立約,成為人類存活的根基。)

神沒有毀滅所有人,而是保留下拉挪亞一家。以後的時候,百姓生養眾多,成為邦國,各個邦國可能跟第一個時代一樣。但是神借著普遍的恩典約束著罪惡,借著文化或者借著國家權力。而其中以色列民族成為被選擇的民。以後神的關注不再是全民,而是關注以色列。以色列成為敬虔的試驗場,也成為神懲罰罪惡的試驗場。當以色列背道的時候,神責罰他們,但是留有餘民。神總是保留下來一些人,那些是得救的人。是神的恩典所支持的人。

相關焦點

  • 挪亞的故事——挪亞對神的信心(聖經)
    挪亞面臨幾個時代,舊的時代和新的時代。他經歷過洪水前的日子,也經歷過洪水中的日子,也經歷過洪水後的日子。他120年一直是活在對洪水的盼望中,在洪水以後的350年裡,他一直活在對洪水的記憶裡。他更加像摩西的名字所說的,是從水裡救出來的。挪亞的一生是和洪水分不開的。就如以色列人和紅海之水分不開一樣。
  • 挪亞方舟,背後隱藏的秘密
    當時,有一個名叫挪亞的人,只有他相信神所說的話,並按照神所吩咐的開始造方舟。結果,挪亞和妻子,以及三個兒子和兒媳婦,一家八口進入方舟,保全了生命,其餘的人都遭到了滅亡。(挪亞方舟和足球場的比例圖。長度比足球場長,寬度是足球場寬度的三分之一。)
  • 瑪土撒拉為什麼沒有進挪亞方舟?
    瑪土撒拉是聖經中壽數最高的人一共活了969歲,他在187歲的時候生了拉麥,拉麥又在182歲的時候生了挪亞,由此得出拉麥生挪亞的時候瑪土撒拉369
  •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2020-06-0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電臺報導:發現挪亞方舟
    視 頻 © 基督時報版權所有 京ICP備 07從014451號 - 6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886-3號 北京電臺報導:發現挪亞方舟
  • 【校史故事365】346 來虔——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原理課程建設的奠基...
    青年時期的來虔教授 來虔教授自小喜愛讀書,1936年夏,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清寒教育基金協會助學金,並同時被交大土木系和浙大機械系錄取,但由於該助學金不支持讀土木的學生 在我校機械原理課程的建設上,來虔教授的貢獻有目共睹。在黨中央最初發布交通大學遷往西安的通知時,來虔教授就持支持態度,1956年第一批隨校遷來西安,建立了機械原理零件教研室。他組編的《機械原理參考講義》為我校解決了多年的機械原理教材短缺問題,他設計的不少插圖(如相同展角不同基圓的漸開線曲率圖)從五十年代至今,幾乎為每本機械原理相關的教材所採用。
  • 影史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竟遭遇滑鐵盧?
    -12-30 21:36:28 來源: 蘭桂軒娛樂 舉報   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
  • 讀經默想丨《啟示錄》第5章:一切都是因主的救贖大恩!
    讀《啟示錄》第5章救贖的信息,有必要聯繫到《出埃及記》中的「十災」等相關經文,這樣,可能更會明白新約時代惟獨恩典的救贖真理。《出埃及記》是舊約聖經當中一本寶貴的救贖之書。舊約和新約不同,舊約是神頒布命令,聽而行,蒙祝福;聽而不行,遭咒詛。在《出埃及記》中,神保護他的選民以色列人,對他們有計劃、有美意。
  • 喜訊:北京電視臺消息:中國人已成功登上亞拉臘山頂上的挪亞方舟!
    【正文】喜訊:北京電視臺消息:中國人已成功登上亞拉臘山頂上的挪亞方舟!我們知道,諾亞方舟是上帝當時吩咐義人諾亞所造的一艘救贖世人的大船。上帝所吩咐諾亞用歌斐木來造船,為什麼要用此種木頭呢?現在我們知道這種木頭的密度很硬很大,是高度耐腐蝕耐風雨水的一種堅硬的木頭,但今天這種木頭已很少看見。當考古人員在亞拉臘山上發現一首巨大的船形物件時,已經叫人大吃一驚了。
  • 挪亞方舟背後的殘酷細節,值得深挖
    一直以來,挪亞方舟都被視為上帝對人類仁慈的表現,即使在神的眼裡看來,地上的人罪惡很大,但最後上帝也把人類最後的希望放在了一個叫做挪亞的人身上。挪亞在神的眼裡是完全的義人,所以得受蒙恩,由上帝指導在大洪水到來之前提前建好方舟。
  • 影帝霍普金斯加盟《挪亞方舟》 出演聖經最高齡人物
    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將在影片中扮演瑪士撒拉一角,瑪士撒拉是挪亞的祖父,一生共活了969歲,是聖經中最高齡的人。《諾亞》改編自《聖經》中的《諾亞方舟》,講述了諾亞建造方舟挽救生靈躲避洪水的故事。霍普金斯在片中扮演的瑪士撒拉是諾亞的祖父。
  • 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恐龍時代的滅亡?
    作為曾經的地球統治者,恐龍一直都吸引著研究者們不斷對它的探索,人們試圖通過對恐龍的各方面了解,想要對那樣的時代各方面的地球環境有一定的認識。在研究者們對這種生物進行研究的時候,首先研究的是這種生物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種地球的統治者從地球上離開?
  • 「翻譯」與「救贖」:劉宇昆的語言科幻
    作品中人類的大部分已經同地球一起滅亡,但是我們通過從現在的位置與這種不斷上演滅亡與重生的「流轉」的宇宙產生共感,並使已經逝去和滅亡的事物不單純與未來斷裂和隔離,而是作為支撐這個宇宙的存在重新被賦予價值和意義,並在現在得到救贖並被一同帶向未來。
  • 「敬鬼神而遠之」,未必是無神論思想
    孔子雖然可能敬鬼神而遠之,但他同樣提到了「天」,天雖然不是過去的人格神,卻很符合理神論的特色,而古希臘人的走向也基本如此,從人格神過渡成為理性神。在同一時期,人類的思想史沒有太大差別,故而也能言之成理。周人的傳統孔子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從《禮記》可以清楚這是周人的傳統。殷人的上帝經過了兩個階段:1,天帝;2,祖先神取代上帝。
  • 挪亞方舟考古新證據 亞拉臘山4,800年古木結構
    (創世紀6:14-16)挪亞方舟在大洪水後停泊在亞拉臘山的說法,記載在歷史文獻中已超過2000年。生活在當地山區的人們,世代流傳山上有一艘古木船的說法,及牧羊人目擊方舟的聲稱。 影音使團挪亞方舟國際事工在4月25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木結構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