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雲鶴:視覺知識是人工智慧有待探索的富饒「無人區」

2020-07-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7月26日電 (張煜歡)「過去60年來人工智慧研究的一大弱點就是視覺知識研究的不足。這是一片充滿希望、值得探索的『無人區』。」2020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此間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在會上稱,視覺知識和多重知識表達研究是發展新的視覺智能的關鍵,也是促進人工智慧2.0取得重要突破的關鍵理論與技術。

2015年,中國工程院專門設立「中國人工智慧2.0發展戰略研究」重大諮詢項目,其發展規劃主要包括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統等五方面內容。

其中,跨媒體智能已經興起。潘雲鶴表示,在語言、視覺、圖形和聽覺之間達成語義貫通,是實現聯想、推理、概括的重要關鍵。

「以視覺知識為例,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人類記憶的視覺知識要遠多於言語知識。視覺知識因為難以用語言符號表達,曾被統歸為常識。比如看到一隻杯子就去拿過來喝水,人類在5歲之前學到的多為視覺知識。」潘雲鶴說。

在他看來,視覺知識的獨特優勢是具有形象的綜合生成能力,時空比較能力和形象顯示能力,這些正是字符知識和DNN(深度神經網絡)所缺乏的,其能在創造、預測和人機融合等方面對人工智慧新發展提供新的基礎動力。因此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視覺這三個領域的研究者特別需要聯手研究視覺知識。

「我們相信,人工智慧2.0沿著研究視覺知識的方向發展,一定能促進中國科技、經濟與社會走向更高質量與水平的快速發展期。」潘雲鶴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潘雲鶴:人工智慧未來5年的最大挑戰是基礎理論突破
    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7月4日電(記者 朱涵)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潘雲鶴教授領銜的團隊日前在《自然》子刊《機器智能》刊發題為《中國邁向新一代人工智慧》文章,全景掃描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2015—2030)形成過程和發展現狀,指出大力培養人工智慧本土一流人才、加強學科交叉下人工智慧理論突破、規範人工智慧倫理以及構建人工智慧發展生態是今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中國人工智慧要「勇探無人區」
    7月11日下午,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全球人工智慧的傳承與發展」論壇作為大會特色活動,匯聚了4位中外院士、23位AI學術界和產業界資深學者和青年科學家「雲端」連線,共話全球人工智慧的人才傳承、產研趨勢和可持續發展。
  • 院士潘雲鶴: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潘雲鶴接受採訪。 李典 攝潘雲鶴接受採訪。2020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如是說。在其看來,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那個樣子」。
  • 潘雲鶴院士: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如是說。在其看來,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那個樣子」。網絡會議、在線教育、線上會展……疫情催生大量「雲端見」常態化,「比如,海外許多肉類聯合加工廠生產線出現大量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促使這些國家努力把加工生產線轉變成由知識和數據去操作生產的模式
  • 神經、認知、計算三學科深度交叉 建開源開放平臺探索人工智慧...
    神經、認知、計算三學科深度交叉建開源開放平臺探索人工智慧「無人區」目前,大數據+深度學習+大算力構成了人工智慧的主要發展模型,但更多的數據、更強的算力和改進的算法卻未必會讓人工智慧更聰明。有專家指出,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關鍵並不是簡單提高算力和增加數據,而是要重新思考智能模型。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
    前不久,vivo宣布成立AI全球研究院,將會加大對人工智慧多個領域包括知識圖譜、自然語言以及機器視覺等加大投入,深入研究開發創新性技術。,一個大量人員研究了多年的學科,卻很難給出一個嚴格的定義,模式識別如此,目前火熱的人工智慧如此,計算機視覺亦如此。
  • 浙大人工智慧大咖直播來了!
    本報告主要圍繞人工智慧起源、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和對社會及經濟生活的深刻影響展開介紹。寫給高考學子的話對人工智慧知識進行專業化學習要具有「知其意,悟其理,守其則,踐其行」的意識。浙江大學一貫重視人工智慧教學工作,在1978年設立計算機系之初,何志均先生即開始招收人工智慧方向研究生(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院士即是1978年考入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首批攻讀人工智慧方向的研究生)。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人工智慧技術在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記者 杜丁)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大會日前在京舉辦,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通過視頻方式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2.0」的大會報告。潘雲鶴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慧從1.0走向2.0時代出現了新的發展動向。人工智慧技術在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隨著未來相關技術應用的加速擴張,將在智慧醫療等相關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人工智慧技術在五大方向上已初露端倪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記者 杜丁)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大會日前在京舉辦,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通過視頻方式發表了關於「人工智慧2.0」的大會報告。潘雲鶴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慧從1.0走向2.0時代出現了新的發展動向。
  • 院士熱議人工智慧醫療發展現狀:AI醫療初露鋒芒,也存在發展短板
    儘管人工智慧正在成為臨床醫生的幫手,但依舊缺乏標準手段判斷人工智慧醫療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分析算法背後隱藏的風險,讓人工智慧更安全地投入臨床使用,這也許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不少人好奇,人工智慧醫療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 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話科技智能 助推數字革命
    徐翹楚 攝中新網杭州10月16日電(錢晨菲 徐翹楚)16日,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其以「AI起航無限想像」為主題,政、企、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科技智能,助推數字革命。
  • 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洞見未來
    「未來已來」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全天共包括5場活動,上午是主論壇,下午包括人工智慧人才發展論壇、人工智慧投資論壇、人工智慧應用相關行業論壇、中德人工智慧醫療健康論壇4個分論壇活動。活動吸引了海內外人工智慧專家學者、投資機構、創新企業領袖及創業者共計2500餘人參加。
  • AI考研擇校:人工智慧專業排名前8強大學
    2.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展人工智慧研究的大學之一,1988年成立人工智慧領域最早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2002年建立我國第一個智能科學系。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教育部也出臺《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浙江大學潘雲鶴院士均為牽頭人,浙大多位教授參與這些方案的制定。4.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於2019年獲批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並開始招生。
  • 科技周刊薦讀 | 「科學探索獎」公布鼓勵青年勇闖「無人區」;江蘇...
    科技周刊薦讀 | 「科學探索獎」公布鼓勵青年勇闖「無人區」;江蘇近百新品亮相「中國科技第一展」;吳德沛團隊開創骨髓精準移植「蘇州模式」;3D列印為微觀世界留想像空間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118期)  【探索】
  • 人工智慧---計算機的視覺與語音技術
    技術方向的發展人工智慧---計算機的視覺與語音技術計算機視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也試圖在這項能力上匹敵甚至超越人類。計算機視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人工智慧學家Minsky在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中,要求學生通過編寫一個程序讓計算機告訴我們它通過攝像頭看到了什麼,這也被認為是計算機視覺最早的任務描述。到了七八十年代,隨著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出現,計算機視覺技術也初步萌芽。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常識知識圖譜如何用在計算機視覺?華盛頓大學Yejin Choi最新86頁PPT及論文講解
    【簡介】知識圖譜是一種組織知識並提供智能應用有效的方式。常識知識圖譜如何在計算機視覺中發揮作用,從識別跨越到認知?華盛頓大學Yejin Choi博士一直研究視覺常識推理的研究,讓我們來學習如何用常識圖譜在CV建模提升認知。
  • 人工智慧開啟視覺處理新篇章:如何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一片小小的人工智慧視覺晶片能做什麼?無人駕駛汽車主動識別並避讓行人、攝像頭實時甄別在逃犯,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節,或許不久將可通過基於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片的「解決方案」成為現實。人工智慧晶片被視為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戰略制高點。在視覺感知領域,人工智慧視覺晶片正逐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安防監控、自動駕駛、醫療成像和智能製造等領域。
  • 浙江大學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並招生,還將開設圖靈班
    學生主要學習掌握機器人方向的理論及專業知識,培養提升知識運用、創新設計、綜合實踐、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知識創新等能力。專業主幹課程有機器人導論、機器人學、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機器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導論等。侯迪波介紹:「對於浙大來說,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為此已經準備了十多年。」侯迪波介紹了浙大辦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三大優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