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

2020-09-22 孤單的路小福

量子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
    圖中的部分內容選自《量子通史:量子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這本書的英文版成書於2011年。然而就在2012年,大型強子對撞機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做出了本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直到今天,量子物理學以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仍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我們離100多年前人們期待的那個「盡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部分圖片素材:Wikicommons/Pixabay部分圖片素材及文字來自《量子通史:量子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英]吉姆·巴戈特/著,徐彬 於秀秀/譯,中信出版·新思文化,2020年3月),經出版社授權使用。
  • 科技史上的3月19日 量子力學奠基者逝世
    量子力學奠基者逝世法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波動力學的創始人,物質波理論的創立者,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德布羅意為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  1996年3月19日,數學家陳景潤逝世。
  • 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論戰的內容涉及到對量子力學的物理圖景、基本原理、完備性甚至哲學基礎和世界觀等根本問題的爭論。 根據論戰內容和時間可將這場大論戰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26年薛丁格應玻爾邀請到哥本哈根做《波動力學的基礎》的演講並由此爆發第一次論戰;第二階段,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新量子理論的意思」的第二次論戰;第三階段,1928年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不確定原理的第三次論戰;第四階段,1935年EPR論文發表,引起了關於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描述的完備性的第四次論戰
  • 【物理學史】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根據論戰內容和時間可將這場大論戰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26年薛丁格應玻爾邀請到哥本哈根做《波動力學的基礎》的演講並由此爆發第一次論戰;第二階段,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新量子理論的意思」的第二次論戰;第三階段,1928年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不確定原理的第三次論戰;第四階段,1935年EPR論文發表,引起了關於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描述的完備性的第四次論戰。
  •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許多物理學分支的基礎,包括電磁學、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以及宇宙學的部分內容。量子力學也是化學鍵理論、結構生物學以及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量子力學主要是用來描述微觀下的行為,所描述的粒子現象無法精確地以經典力學詮釋。
  • 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
    據最新的消息,量子力學的研究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展,最新的量子力學實驗證明量子力學並不總是不確定的,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可預測性。這也是量子力學研究的第三次突破,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資源,如同時間、能量、動量等等,能夠萃取與轉換。應用量子糾纏的機制於量子信息學,很多平常不可行的事務都可以達成。量子糾纏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
  • 《量子力學》是不是最難的物理課程?
    大多數人是在半科普材料甚至偽科普材料中接受到一些量子的概念,隨機、疊加、坍縮、糾纏等概念讓人對量子力學產生一種或者高深或者玄幻的感覺。正是因此,很多人以為《量子力學》課程是最難的物理課程。》《熱力學·統計物理》這四大力學課程,量子力學只是四大力學之一,也並非是最難的。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9)
    原子物理和化學任何物質的化學特性,均是由其原子和分子的電子結構所決定的。
  • 量子力學認為微觀物理過程具有不確定性
    這裡沒有貶低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和理論力學的意思,只是語言結構上的不同,而實際生活中,習慣了量子力學的這種語言結構之後,你也會習慣所有的非整數階的表述。這個事情並不是偶然,不信你去想一下你這幾年能夠一直堅持學習理論力學,並且過幾年還堅持學習相對論的那些東西,看看你有沒有什麼不自覺中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恭喜你,這就是習慣的作用,因為你更習慣使用量子力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了。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量子就是量子世界中物質客體的總稱,它既可以是光子、電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觀粒子,也可以是BEC、超導體、「薛丁格貓」等宏觀尺度下的量子系統,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必須遵從量子力學的規律。舉一個例子說明「量子」與「經典」的本質區別,經典世界的特點是物體的物理量、狀態在某個時刻是完全確定的:電晶體要麼導通,要麼關閉,完全確定。
  • 這個物理模型需要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建立
    在近代物理學中,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發展出了霍金輻射,現在觀察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經典電磁波與量子糾纏態的結合。在實驗中,量子糾纏既可以看作是經典波與量子態的合成,也可以看作是經典波與量子態的疊加。目前我們的觀察並沒有觀察到這種疊加態。
  • 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量子科技革命是重大...
    大家都知道牛頓力學,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物體的初始狀態和受力情況,通過求解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就可以測定這個物體未來的狀態,即任何一個時刻的位置、速度等狀態參數。以火箭為例,如果知道了推力的大小和方向,我們就可以精確地計算出在未來某一個時刻這個火箭的位置,速度有多快等信息,這是人類利用牛頓力學控制物體運動狀態和發展高技術的一個典型例子。
  • 量子力學大師狄拉克的卓越人生:物理追求美就足夠了
    狄拉克最引人入勝的成就就是他將相對論應用到量子力學之中。他分析了以往的量子力學的一些所謂研究成果, 經不起考驗的根本原因全在於它們沒有擺脫經典物理的束縛。爾後, 他曾大膽斷言:將量子力學擴展到微觀粒子高速運動中的正確途徑, 是把它和狹義相對論結合起來。並於1928年1月, 成功地創立了相對論性電子理論, 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首先,看一下這張圖的大概結構:左上部是有關量子力學的基礎,然後往下是關於從量子現象到量子技術,中心部關於量子理論,下部和右邊是有關量子的學科和領域。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對於家庭這種由少數幾個量子(人)組成的體系,說清楚馬王家到底幾口人添了幾個孩子才恰當。大家這感覺到了吧,量子的概念及關聯的思維不是多麼邪乎,它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或者定義了一個物理量的量子,就是量子化。量子力學裡量子化了什麼物理量呢?首先被量子化了的是能量,具體地,先被量子化的是分子的動能。
  • CIS背景提升:真的猛士,敢於擁抱量子力學!
    也許你從未想過,這些看似異想天開的科幻情節裡,都隱藏著量子力學知識。量子力學,是當今物理研究的最前沿。量子力學的發展推動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改變著我們世界的方方面面。但對於普通群眾來說,量子力學看似高深莫測。量子力學什麼鬼?薛丁格的貓?黑洞?測不準原理?恐怖的雙縫實驗?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七),量子史話:偉大的薛丁格方程
    描寫這個微觀粒子的量子態隨時間變化的方程就是薛丁格方程,這是小編將在本文中想跟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學習的重點。只要高中畢業的小夥伴都知道,在經典力學裡面,當質點在某一時刻的狀態是已知的情況下我們利用運動方程就可以求出以後任意時刻質點的狀態。思考:在這種狀態下,世界都是可知的。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