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年前,鄰居家有一棵大桂花樹,長著兩個人,枝繁葉茂。一位當地的富人看上了這棵桂花樹,並以500元的價格購得。鄰人看起來看到了商機,於是大量繁殖桂花苗,栽滿山頭,雖然這些桂花樹不是很大,但一般一棵能賣一百塊錢。
不過幾年後,這些桂花樹就滯銷了,桂花樹瘋長,成了桂花林,可是來買桂花的人很少,這就成了雞肋,留著沒用,砍了又可惜。
桂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綠化樹,古時有許多關於桂花的詩篇,足以見得桂花栽培的歷史。20年前,桂花可以說是城市綠化的寵兒,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然而,近年來,桂花在城市新區的綠化中似乎已不再是主角。桂花是如何從當年的風光一時,走向今天的衰敗?這些理由如下。
肉桂繁殖非常簡單,如常扦插,成活率很高(配根粉),而且肉桂生長快,對肥水要求不嚴格,容易養活。我們所說的物美價廉,其實桂花並不稀有,種植門檻低,數量多,價值低。
像服裝一樣,花木也有流行趨勢。這種花木蘭中的「老者」,越是來約,就越不相見。最具特色的是開花季節的花香——八月的桂花香,而八月的桂花香本身就不那麼具有觀賞價值。
在許多新興花木面前,桂花似乎毫無競爭力。例如現在流行的蘭花楹,由於花色是藍色,比較稀少,成為城市綠化的新寵。若要從桂花和蘭花中選擇一種,蘭花被選擇的機率將會很大,因為桂花實在是很普通也很平常。
並非說桂花不好,而是作為一種綠化產品,有其生命周期。例如以前流行的柳樹和法國梧桐,由於飄絮的因素,是不選的。雖然桂花無害,但其優點並不十分明顯,因此它的光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