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靠什麼往返地月?

2020-11-24 科技日報

◎ 張美書 張平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11月24日,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首次地月往返之旅。

漫漫徵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107臺大小發動機將持續接力,助推嫦娥五號探月、返鄉。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雲層。付毅飛 攝

30臺發動機助推長徵五號飛天

中國探月工程,此前實施過5次發射,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而發射嫦娥五號的重任,首次落在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身上。

記者從六院了解到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配套了30臺火箭發動機。其中,8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及2臺9噸級氫氧發動機,全部是我國新一代綠色環保發動機。正是它們,實現了長徵五號遙一火箭豪邁首飛、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王者歸來、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這三型發動機,均為六院研製團隊歷時近20年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的主動力裝置。它們使長徵五號火箭具備了名列前茅的運載能力。

在長徵五號遙五火箭上,還有六院精心打造的輔助動力系統,它由18臺性能不一的姿控發動機,以及配套的氣瓶、閥門、管路和貯箱組成,是我國唯一涵蓋增壓氣體裝置、輸送系統、推進劑貯存裝置和推力室的獨立、完整動力系統。該系統安裝在火箭二級氧箱尾部,負責火箭二級發動機滑行階段的推進劑沉底管理、姿態控制和星箭分離前的末速修正。

正是在這30臺發動機,支撐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護送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探月徵程。

嫦娥五號推進器研製實現「不可能」的任務

與我國以往探月任務不同,嫦娥五號既要落月探測,又要採樣返回,任務更為複雜艱巨。六院研製的一系列空間姿控軌發動機,將在任務中派上大用場。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部分組成。六院為著陸器、軌道器和上升器研製了三套推進系統,這是目前我國空間飛行器上最複雜的推進系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供圖

據六院專家介紹,這三套推進系統由77臺大小不同、性能各異的軌姿控發動機組成。系統性能指標高、質量輕、推進劑使用效率高,既能經歷嚴酷的溫度環境,又能適應寬範圍使用溫度。由於系統複雜,對其可靠性也有著更高要求。

為了實現探月三期工程「回」的目標,探測器推進系統面臨極為嚴苛的減重要求。六院團隊在充分評估風險後,作出了著陸器用4臺表面張力貯箱替代4臺金屬膜片貯箱方案的更改,並反覆驗證,完成了研製攻關,最終實現減重約26千克。

為了確保嫦娥五號能在月球平穩著陸,並從月球返回,六院為探測器量身定做了兩款3臺新型發動機。其中,軌道器上的1臺3000牛發動機,將為地月轉移、月地轉移中途修正、近月制動、離月加速提供推力;上升器上的1臺3000牛發動機,相當於1枚微縮版運載火箭,將為月面起飛提供推力;探測器月面軟著陸任務,將由1臺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完成。

記者了解到,相比其它型號發動機組件,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的流量調節器上,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公差達微米級,相當於1根頭髮的80分之一。僅1根流量調節錐上,就有8處公差為微米級的加工難點。這在行業內通常被認為是絕不可能完成的,航天工匠們卻將這種不可能的任務完美實現。

編輯:劉義陽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往返地月76萬公裡!「嫦娥五號」任務六大關鍵環節是什麼?
    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嫦娥五號研發團隊專家表示,這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將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可以說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技術難點主要表現在軌道設計、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月地入射、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等六個關鍵環節。
  • 嫦娥五號霸氣通關地月往返,AION V成功通關8D魔幻山城
    當返回器平穩降落在地面的那一剎那,這就像是嫦娥五號完成了一次星際闖關,並霸氣通關「地月往返」。日嫦娥五號第一次近月制動開始,一系列密集且關鍵的軌道控制已經在有序展開。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環月降軌等等,所有的操作都離不開軌道這條太空中的生命線。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能成功著陸月球,離不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的精準操控,他們就像是嫦娥五號的實時導航系統。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公元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21秒806毫秒,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下零窗口點火升空。 隨後經過程序轉彎、助推器分離、拋整流罩、一二級分離、二子級一次關機、937秒滑行、二子級二次開機、星箭分離一系列程序動作,在點火起飛2184秒後嫦娥五號順利進入112小時地月最優能量轉移軌道,正式踏上奔月旅程。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11月24、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第二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嫦娥五號挖土「打包」完成)12 月 3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是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行程過半!3000N發動機點火:月面起飛能否成功靠它
    編者按:嫦娥五號探測器行程過半,距離地球大約16萬公裡,這次軌道修正啟動了3000N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還安裝在上升器上,月面起飛能否成功靠它。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26期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行程接近一半,已經飛行了17個小時,距離地球大約16萬公裡,截止25日早上,又過了六個小時,嫦娥五號行程已經過半。
  • 嫦娥五號即將落月,如何在呂姆克山脈找好落腳點,安全靠自己決定
    按照計劃,2020年12月1日的22點58分,嫦娥五號著上組合合體下降,然後再15分鐘內完成軟著陸,然後在兩天內完成鑽孔2米深度取月壤巖芯柱的工作,專家形象的比喻像"哈爾濱紅腸"一樣。這次時間緊,任務重,難度係數大,落月點還是曾經有火山爆發的呂姆克山附近,可能地形非常複雜。
  • 幾乎整個俄羅斯都盛讚嫦娥五號的成功,美國科學家卻陰陽怪氣起來
    嫦娥五號執行這次探測的主要任務是地月往返飛行,從月球上帶回月壤。這並不是人類的首次,在40多年前,美蘇就已經完成了人類的取回月壤的壯舉。但是這次中國嫦娥五號展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發展路線。上世紀6、70年代,美蘇登月的目的是為了向彼此展現自己的尖端科技,為了登月而登月,並沒有可持續性發展的路線計劃。
  •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狀態良好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
  • 嫦娥五號「摘月」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近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最新消息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現在看到的嫦娥五號最新消息是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 12 月 1 日 23 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剎車」制動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 別催了,嫦娥五號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就剩下找到唯一的回家路了
    嫦娥五號真的快回家了從前幾天嫦娥五號上升器壯烈撞月,嫦娥五號已經好幾天沒消息了,從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起飛,大家就都在盼著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能把月土帶回來,很多人不斷的發問嫦娥五號到哪裡了?嫦娥五號沒消息是不是失聯了?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在月面的 48 小時,嫦娥五號自主完成了從挖土到打包,從升旗到起飛的一系列任務。向月球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原定於 2017 年出發,這一遲到了三年的地外天體採樣之旅,可謂是我國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此次任務共有 11 步。
  • 嫦娥五號取月壤,中國探月的「一小步」
    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自從1976年以後,美蘇探月的熱情消退,人類零星有不多的探測器飛往月球,但再也沒有從月球上帶回什麼東西。直到今天(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從地球出發,計劃取回約2千克月球土壤。整個過程將持續20多天,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月面採樣的工作僅有兩天時間。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嫦娥五號落月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