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小康之路是奔出來的
幸福之路是奮鬥出來的
即日起,錢塘新區報推出
「我的幸福記」小康生活融媒體系列報導!
這個「我」,是你、是他
是所有為幸福、為小康奮鬥的人
「我的幸福記」
將用最生動的掠影、最多彩的寫照
描繪出新區人民在奔小康進程中的
昂揚精神、最美姿態和滿滿鬥志。
-點擊查看視頻-
初見蔡爐麒,他正開著農機,深色褲子上的泥巴點子格外醒目。一身髒髒的他,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是我們新『收進』的土地,現在需要翻整一下,來年好耕種,也能有更多收成了!」
初見蔡爐麒,以為他「飽經風霜」,其實他是地地道道的一名「90後」。2013年,大學畢業後的他沒有留在城市工作,而是選擇了一條「下鄉路」。「其實我從小就跟著父母一起下田,對農田裡的工作也是耳濡目染。」蔡爐麒表示,儘管自身是工商管理專業,但看到父母在田間地頭操勞奔波時,他想著自己也能出一份力該多好。
「90後」大學生當農民?周邊也有不少質疑聲,但蔡爐麒在父母支持下,始終堅持著自己「種地也能種出新名堂」的想法。畢業那年,蔡爐麒便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播種機、收割機、植保機一應俱全,滿足日常農業管理的同時,也為周邊農戶提供應急所需。
「老一輩人的觀念比較傳統,我小時候看到的都是些傳統農具,一次收成量少還得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十分辛苦。」蔡爐麒笑著說,「其實現在隨著科技進步,在小康路上,農業方面早就出現了不少高科技,變化大得很!」
作為轉型較早的農業企業之一,早在2010年,蔡爐麒就為自家農場引進了無人機。去年,在政府組織下,蔡爐麒還參加了一場赴日考察活動,參觀了靜岡、東京等各地的農協組織和科研機構,學習日本先進農業的同時也將這次參觀成果帶回了家鄉。「高新技術的更新換代是很快的。現在已經出現了5G聯網的無人機,不但能播種,打藥,還能動態地監測農作物的長勢。」蔡爐麒表示,合作社裡現有4臺無人機,每到農忙時節,這些機器就會早早出動,來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插秧,拾掇農田。
接下來,他還有引進更多農業人才的計劃,壯大無人機隊伍,也預備購置更多先進的農機設備,實現農業自動化。「現在我們服務的農田大概是兩萬多畝,明年引入新設備後,我希望能擴大到四萬多畝。」蔡爐麒信心滿滿地說。
談及對幸福生活的定義,蔡爐麒毫不猶豫地說:「幸福就是每天都能踩在堅實的土地上,和親人忙碌而充實地生活在一起。希望在我的努力下,秋琴農場可以成為錢塘新區農業的一面旗幟,發展新農業技術,帶領更多的農民朋友實現共同富裕,一起邁入小康生活。」
原標題:《我的幸福記① | 蔡爐麒:新「知識青年」下鄉 用「新科技」定義「新農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