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SEED幣」、豪華料理及鑽石葬:日本創意養老背後的邏輯-虎嗅網

2020-12-08 虎嗅APP


前段時間,熱播大劇《都挺好》中「作天作地」的老父親蘇大強引發網民對「養老」這一話題的熱議。最近996工作制的討論,更是提醒大家思考:


拼命工作賺錢的「社畜」們,老年之後能享受什麼樣的養老服務?


養老,在國內完全處在初級摸索階段。但鄰國日本的養老產業,那可是相當成熟,玩法別出心裁。


A5級的食材料理、現炸天婦羅,影院、遊泳池、賭博機一應俱全,生前享受各種服務「好high呦」,死後還有「手機墓地」、「樹木葬」、「氣球宇宙葬」、「鑽石葬」等一系列豪華服務。


進入日本的養老院,儼然一個美妙的微型國度。


以下內容,大家隨便感受一下......


一、日本的花式養老

 


夏日跳一曲水上芭蕾;冬天在露天溫泉泡泡澡;閒暇的時候,插插花、唱唱歌或者跳跳舞;在賭博機上感受一把「小賭怡情」的樂趣......



為了讓老人生活更有激情,日本一家叫做「蒲公英介護中心」的養老院還推出了貨幣流通制度,入駐老人通過參加康復訓練、積極配合工作人員護理,獲得「SEED幣」獎勵,然後去盡情shopping。


這是個獨特的微型國度。持有「SEED幣」的老人,可以在養老院購買一些「奢侈」服務,比如:買零食、喝咖啡、吃甜點,還可以購買外出行程:掃墓、逛街購物等等。


不過,這當然是要收費的。想要入駐,老人需預付1000萬日元、押金50萬日元,每個月還要交16萬日元。


「這是在日本很有特色的一家養老院,是唯一的,不是很常見。」日本醫學博士、家鐮谷株式會社社長德永理利告訴PropTech研習社。


如此匠心獨運的設計,只是日本養老服務的「冰山一角」。日本商家推出的養老服務可謂五花八門:飲食方面有A5級別的食材料理、現炸天婦羅;娛樂方面,各種電影院、遊泳池等設施一應俱全。 



更有商家腦洞大開,做起了老人的喪葬生意。


近年來,一批針對老人的喪葬服務陸續進入日本養老市場,包括「手機墓地」、「樹木葬」、「氣球宇宙葬」「鑽石葬」等等。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鑽石葬」。簡單來說,就是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由於人的骨骼燃燒後會殘留碳素,碳元素通過特殊加工後可以製作成鑽石。



不過,製作1克拉的鑽石就要需要花費248萬日元。


這算的上「豪華」服務了!日本養老服務具體是怎麼收費的?機構是如何實現盈利的?日本有什麼樣的養老模式?背後政府又是如何支持的?中國養老能否借鑑?


接下來,PropTech研習社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下日本的養老產業。


二、養老院的生意經


PropTech研習社研究後,發現這類有著「豪華」服務的養老院,屬於日本機構型養老,大都採用「入住金+月金」的收費模式。


所謂「入住金」,就是老人入住時一次性支付的費用。要求老人支付入住金的目的,就是要購買「使用權」,即老人所住養老機構一個單元的房屋、共用部分、公共設施及設備的「使用權」。


入住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入住老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當地平均壽命等各種可能影響老人入住期長短的因素來預測老人從入住至故去的期限得出的。


據了解,在東京,有些高端養老機構入住金標準為1億日元或5000萬日元以上;中端的則在5000萬日元左右;低端住家則在1000萬日元以下。


這樣看來,「蒲公英介護中心」所收的1000萬日元入住金也不算貴,按照標準來說,僅屬於偏低端型。


從成本角度來看,養老機構的成本主要是土地、建設、工資、設備、水電煤等費用。不過,由於「養老」極重服務的產業,人力工資幾乎佔50%的日常運營成本。因此,利用非全日制護理工或派遣員工在日本養老機構很普遍。


而商家採用「入住金+月金」收費模式優點在於,既可以緩解開發商資金方面的壓力,又可以兼顧日後養老服務持續提供的費用支出。


在日本,養老機構大都是盈利的。日本醫學博士德永理利告訴PropTech研習社,「收益率有高有低,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大概在20%左右。


相比日本養老機構賺的盆滿缽滿,國內養老項目情況卻不太樂觀。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養老機構空置率都較高。據前瞻網養老行業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京津翼、長三角和川渝地區,養老地產空置率高達40%+,其中川渝發達地區最高達48%,這直接導致國內養老機構盈利比較困難。 



究其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國內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較差、專業化水平較低。另外,國內「廣覆蓋,低水平」的養老保障制度下,老年人總體支付能力不足,再加上成本的不斷上升和融資渠道單一等原因,我國的養老產業一直發展堪憂。


三、社區養老新潮流


相比中國,早30年就步入老齡社會的日本,相關經驗已頗見成效。可以說,日本的昨天像一面「鏡子」,能夠映射出中國今天的諸多問題。


日本和中國相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不少老人接受不了在「養老院」養老,希望能一直在家,實現「居家養老」。


這樣的需求驅動下,日本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小規模、多機能型的居宅介護機構。這類機構揉合了日間、居家上門及暫住三種服務模式,機制靈活,可根據老人自身情況定製服務,稱之為「多機能」服務。


這種模式,大都有著紮根社區的理念,試圖打破機構與社區的「圍牆」,把老人的生活與熟悉的地區緊密連接。優勢就在於,能為老人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讓老人不必遠離自己熟悉的社區,實現「居家安老」。


目前,「社區養老」模式正逐步成為日本養老的主流。


德永理利所在的家鐮谷株式會社就是日本一家小型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機構位於東京千葉縣,機構服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部分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另一種是,讓老人來我們社區的養老院,可以早上來或者晚上回家,可以住兩三天或者一周,也可以一直在這裡生活。」


「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援老人能夠自立地生活。老人所有生活層面的服務,輔助吃飯、餵藥、洗澡等服務,我們都可以提供。」德永理利稱。


這種運營模式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提倡,「社區養老」的模式開始在日本各地成功複製,並遍地開花。


德永理利的中國好友姬春曉,在日本考察一圈後,也決定參照日本「社區養老」的模式,切入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


姬春曉對PropTech研習社表示,「將從「照料中心」這個模式進入中國市場,在天津一個社區租150平米左右的房間就夠了,資產相對較輕,工作人員會在「照料中心」,隨時待命。」


「我認為,中國人觀點較傳統,容易接受「居家養老」。另外,老人的需求也比較簡單,只要把四項做好,服務做好,相信這種模式會受到歡迎。」姬春曉說。


近年來,像姬春曉這樣投身於養老行業的創業者越來越多,國內的「社區養老」也開始發展迅猛。據統計,我國社區養老機構從2014年1.9萬個發展至2017年的4.3萬個,快於養老院的增速。


四、背後的制度支撐


成熟的養老產業,與背後的制度支撐是分不開的。


90年代中後期,日本「老齡化」日趨加劇,日本財政在承擔低收入失能老人的收容和照顧下,不堪重負。日本政府設立專門的機構研究對策,希望通過建立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老齡化」問題。


介護保險制度應運而生。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介護保險法》,2000年4月正式實施。 



根據《介護保險法》,40歲以上的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必須加入介護保險,到了65歲可以無限制地享受介護服務。


按照規定,介護險可以為受保人支付90%的護理服務費用,個人只需支付10%。「比如,在日本護理一位失能老人,一個月大約需要30萬日元,其中個人僅需承擔約3萬日元。」德永理利舉例說。


日本介護保險的財政來源,主要包括介護保險加入者的保費和政府稅收,兩者比例各佔一半。在稅收方面國家承擔一半,剩餘部分由縣、市兩級政府分擔。


但由於日本老齡化進程加快,政府的財源日益緊張。因此,也有專家質疑稱,介護保險制度只是日本解決老齡化的緩兵之計,而非制勝之道。


不過,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大都由國家買單,這對於服務商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由國家財政支付的護理保險可以說是最安全、穩定的收入了。


具體來說,日本根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設定了7個介護等級,從最低的「要支援1」到最高的「要介護5」。需要介護服務的人可直接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經過指定程序經過官方指定機構進行評估後確定其需要介護的等級。


對於介護評估等級為「要支援1」、「要支援2」級的老人,日本介護保險只給予報銷上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和日間照料項目,支付限額標準對應為49700日元和104000日元。


對於要介護1至5級的老人,除了給予報銷上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和日間照料項目外,還可以另外報銷機構的養老服務。


以德永理利所在的日本社區家鐮谷株式會社為例,「除了部分消耗品,例如尿不溼、內衣、牙刷,需要老人自行支付外,其它用品,像床、輪椅、拐杖,都可以用保險支付。」


五、從日本觀照中國


相比日本養老的制度支持,我國的養老政策相對比較滯後。


不過,近年來,相關政策也在加速推進。比如:2019年民政部一號文件,不再設立養老機構許可;2019年兩會要求養老金提高5%,3至5年新增普惠床位100萬張。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加碼養老產業。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與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


此外,報告還提出要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據統計,從2016年,我國推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15個試點已經發展至近30個。可見,國內養老從民政體系主導向政府主導過渡。


這基於中國目前嚴峻的老齡化局勢。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65歲以上佔總人口的比例到2018年底達到11.9%,為1.7億人,比上年增加827萬人。


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像姬春曉這樣的創業者嗅到了商機,打算投身中國「養老地產」這片藍海中。


中國的養老市場究竟有多大?


申萬宏源研究報告指出,按照目前60歲以上老人2.4億計算,假設所有老人基礎消費500元每月,醫療服務費500元每月,失能失智老人佔比20%,護理費用1500元每月,則靜態養老市場空間近4萬億,加之重病費用、居住費用、休閒娛樂等,市場空間在4.5萬億左右。


賽道排序為養老運營服務>養老用品>養老院>養老地產。 



商家們開始嗅到商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註冊養老機構近3萬家,社區養老機構和設施13萬餘家,各類養老床位740餘萬張,比2012年底增加超過一倍。


不過能否實現盈利,是擺在商家們面前的一大「難題」,不僅需要提前布局、持續的資金輸入,還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支撐。


正如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所說,養老地產,實際上還是面臨盈利的問題。


「對於部分中老年來說,本身經濟能力不強,養老地產企業很難從單純的老齡人養護等方面盈利,本身成本也很大。而資本進入此類養老地產領域,其實也是挑剔的,會關注收益率。」


值得關注的是,姬春曉參照的日本「社區養老」的模式,會不會在中國水土不服?是否需要因地制宜調試和創新?


養老產業有著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利潤也比較微薄。這對於習慣掙「快錢」的商家來說,如何理性看待,避免自己不要死在產業風口到來的前夜,值得思考。


此外,養老產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但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社會對「養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身邊發生的護工虐待老人事件屢見不鮮,尤其「以房養老」騙局的曝光,更增添了人們對養老的焦慮。


無論如何,未來已來。如何把握好「養老」的風口,從業者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相關焦點

  • 流通「SEED幣」、豪華料理及鑽石葬:日本創意養老背後的邏輯
    A5級的食材料理、現炸天婦羅,影院、遊泳池、賭博機一應俱全,生前享受各種服務「好high呦」,死後還有「手機墓地」、「樹木葬」、「氣球宇宙葬」、「鑽石葬」等一系列豪華服務。日本醫學博士、家鐮谷株式會社社長德永理利告訴PropTech研習社。 如此匠心獨運的設計,只是日本養老服務的「冰山一角」。日本商家推出的養老服務可謂五花八門:飲食方面有A5級別的食材料理、現炸天婦羅;娛樂方面,各種電影院、遊泳池等設施一應俱全。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在每次的殯葬博覽會上吸引人們的眼球最多的是骨灰鑽石葬。28日,上海亞太寵物博覽會上寵物骨灰鑽石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29日,上海寵物殯葬的一場豪華葬禮,把寵物骨灰做成鑽石收藏,讓人們再次關注了寵物殯葬這個行業,正反兩面的熱議,導致了各大媒體的跟蹤報導,30日,中國催淚的熱播電視劇「神犬小七」的也大結局,讓人們更加關注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那骨灰紀念鑽石是否成功跨界了中國寵物墓地行業,也成了探討話題。
  • 香港流行「鑽石葬」:將愛人骨灰製作成鑽石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chinatopix網站3月9日報導,一種特殊的「鑽石葬」文化正在香港流行開來。何為「鑽石葬」?顧名思義,鑽石葬是把死者的骨灰通過高科技手段製成鑽石,用這種方式代替傳統墓葬。這聽起來有點驚悚,的確,甚至似乎是種對逝者的褻瀆。
  • 「自然葬」、「鑽石葬」聽說過嗎?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日本:青睞「挖坑」樹葬根據媒體報導,在東京都內的墓園買一塊墓地,一般需要約30萬元人民幣,即使在地方城市,也要約6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樹葬的價格就低廉多了。「自然葬」包括為回歸自然而撒骨灰,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在墓地構築人工建築物。
  • 把骨灰送上天,日本奇葩葬禮爆火:地球已經阻止不了他們了
    「沒有錢都不敢死」,養老善終,成為擺在很多高齡老人面前的一大難題。宇宙葬這種新興的喪葬模式,不僅有創意,且基礎價格低於傳統葬禮,正受到日本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提取死者骨灰中殘留的碳元素,加工製作成閃亮亮的鑽石,既小巧精緻,又可以隨身攜帶。
  • 英國恆遠鑽石Heart In Diamond:創新鑽石葬引領國人殯葬理念變革...
    除了傳統的草坪葬、樹葬、海葬等,近日在臺灣舉行的國際生命禮儀博覽會上,英國恆遠鑽石Heart In Diamond發布的骨灰鑽石顛覆了國人傳統的  英國恆遠鑽石Heart In Diamond此次參展,將珍愛藏於鑽石,代表著須臾不離的陪伴,恆久不變的思念。
  • 日本升天宇宙葬,拿馬斯克的火箭噴骨灰
    展商涵蓋花卉、石材、佛壇、儀式承辦、寺院、物流、IT等各行各業,為日本民眾帶來了各式或傳統或新穎的喪葬服務產品。日本有許多對中國人來說難以想像的埋葬方式。比如,合葬墓在日本相當常見。如果考慮到日本的國土面積僅相當於中國的雲南省,倒也不難理解。
  • 一起了解下,日本傳統料理的知識
    會席料理不像本膳料理那樣注重禮儀和形式,會席的吃法相對自由,以輕鬆的方式享受料理的美味是它最大的特色。會席料理的菜色有先付(前菜)、碗物(吸物)、向付(生魚片),缽餚(烤物)、強餚(煮物)、止餚(醋物或涼拌),搭配米飯、味噌湯和醬菜。有些會再加上炸物、蒸物或鍋物,使料理顯得更為豪華和豐盛。
  • 全球號外 --- 法律完備的分布式數字資產流通平臺 「幣牛」即將面世
    區塊鏈技術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和潛力,而基於區塊鏈而產生的數字代幣(Token,簡稱「代幣」 )在應用中自然被賦予了使用價值和流通價值。作為除比特幣(Bitcoin)以外最為成功的區塊鏈項目之一,以太坊(Ethereum)以其出色的智能合約性能,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可。也正是因為智能合約的引入,使得以太坊極大地拓寬了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和可能。
  • 新興鑽石葬現成都:最貴近20萬元 諮詢的多做的少
    近年來,鑽石葬作為一種全新的殯葬模式走進人們視野。去年,上海首枚用親人的骨灰做成的鑽石交付。如今,成都也出現了這種可以將親人骨灰做成鑽石銘記的鑽石葬。不過,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諮詢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幾乎沒有。」
  • 同樣都是銀元,為什麼三鳥幣總是要貴一些?
    自從大清朝光緒年間開始,銀元就成了國內最為重要的流通貨幣,但是最近文瀚樂拍發現,在眾多銀元類別之中,背後有三隻鳥的孫中山銀幣,它的價格和袁大頭和船洋比起來,價格總是要高那麼一些,為啥會這樣呢?三鳥幣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 Filecoin質押機制影響FIL幣流通 FIL年底突破50U
    Filecoin質押機制影響FIL幣流通 FIL年底突破50UFilecoin自10月份上線以來,已成為去中心數據存儲項目最火之一。由於經濟模式的限制,FIL代幣解鎖/釋放主要來自投資者、官方、礦工。
  • 香港、北京墓地告急,抖音上的骨灰鑽石葬是什麼?
    拍攝該抖音視頻的是來自重慶的劉女士,丈夫逝世後,她並未選擇將所有骨灰落葬,而是留下了一部分骨灰做了一枚鑽石戒指,花費了近1萬元。這枚黃色鑽石戒指肉眼看上去與普通鑽石沒多大區別。她告訴我們,戒指自己會戴在身邊,等女兒18歲時,會將骨灰戒指作為成人禮物送給女兒,讓孩子的爸爸一直保佑著她。1萬元製作費比起不菲的墓地價格也不算貴,但骨灰真的可以製作鑽石嗎?
  • 特色河豚料理——幸町日本料理
    疫情之後發現大理道新開了一家以河豚料理為主的日本料理——幸町。河豚刺身總在日劇中出現,一直很想品嘗,但有河豚料理的日料店實在不多,大多數日料店的刺身就是三文魚、甜蝦這些。幸町不僅有河豚刺身,還有多種特色河豚料理。
  • 股市大鱷的幣圈淘金「神話」
    不過,這種財富神話不是發生在大家所熟悉的股市、債市、房市,而是發生在幣圈。2017年11月初,波場幣僅報價0.02元。但是到了2018年1月初,價格就飆升到1.4元,2個月時間每枚波場幣的價格上漲了接近70倍,正所謂「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幣圈神話的背後隱現著股市大鱷的身影。
  • 煙花葬或者製作成鑽石了解下
    3、「煙花葬」葬禮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相比之下,燃放煙花是令人開心的事情,如果能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更好了,美國演員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在一次盛大煙花表演的高潮階段,用一門巨炮將自己的好友、美國「剛左」新聞開創者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的骨灰射向夜空,由此開啟了一種「煙花葬」潮流。
  • 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 臺北的日本料理餐廳哪家好
    這次給大家整理一下最好吃的臺北的日本料理餐廳,在臺北,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臺灣人喜歡吃日本料理,因此很多的日本料理店也很火。到底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呢?今天為你介紹臺北日本料理店。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
  • 鑽石跟愛情掛鈎,是本世紀最大的陰謀
    有鑽石才結婚?我看你是頭腦發昏。/ 圖蟲創意  女孩子要珠寶,不一定是為了好看。百年經營下來,鑽石價格背後的含義,比鑽石本身更能打動女人的心。   每逢年底喜事多,喜事一多,珠寶商的生意就多。表白、訂婚、結婚,營銷廣告和偶像劇告訴我們,何以求愛,唯有鑽石。
  • 朝鮮族男孩選擇了骨灰鑽石(鑽石葬)兩不誤
    距離清明節越來越近,姨母們那邊還在等著他的回答,他焦急不已,就在他絕望準備妥協的時候,一篇報導骨灰製作鑽石的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自己長這麼大,最熟悉的就是土葬和火葬,也知道樹葬、海葬、草坪葬和生態葬,還是第一次知道鑽石葬的存在。他又將新聞看了幾遍,新聞中只講述了骨灰鑽石的原理,卻並未提及國內製作的公司,小王只得從其他地方查詢來獲取關於骨灰鑽石的更多信息。
  • 腦洞大開:日本暗黑料理詮釋何為奇葩美食(圖)
    中新網7月29日電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同樣是吃吃喝喝,日本人卻憑藉獨特的創意將其發展到了新高度,各式任性的搭配與讓人不敢動筷的奇葩「美食」讓人垂涎之餘又不免有些望而卻步。下面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們曾經吃過或根本不敢消受的各式日本「奇葩料理」。另類刺身。驚悚版另類刺身:牡丹蝦上撒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