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印度的單方面挑釁下,中印關係越發緊張。
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今天還是想向大家介紹一位印度數學家——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偉大的數學家,歐拉(微積分、幾何、代數、三角)、高斯(代數、分析、統計學)、歐幾裡得(球面幾何、透視)、笛卡爾(坐標系統)等等,他們都是數學史上的豐碑。
可在近代以來,最厲害的數學家應該就是拉馬努金了。拉馬努金的厲害之處,不單單是看其成就和貢獻,還有他身上所帶有的神秘色彩。
拉馬努金英年早逝,僅活到了33歲。根據記載來看,拉馬努金在15歲時正式開始研究數學,短短17年時間,他就發明了3000多條數學公式。他曾經說,這些公式是他的印度女神娜瑪吉利在夢中告訴他的。
女神傳夢這個說法確實很讓人懷疑。但事實上是,這3000多條公式,在百年以來,陸續通過了認證,都是正確無誤的。不僅如此,拉馬努金留下的部分公式還為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像是大家熟悉的f(x)=1/x函數,奇點x=0,隨著x無限接近0,函數值f(x)漸增至無窮大。而拉馬努金提出,存在一個θ函數,奇點的數值也會無限趨近於0。
數學相關的內容很難去解釋。簡單來說,拉馬努金認為,在θ函數的奇點上,時空率和物質的密度都趨近於無窮大,滿足這一點就是黑洞。所以說,拉馬努金正是黑洞數學的開創者。
回顧拉馬努金的成長史。
1887年12月22日,拉馬努金出生在印度南部的一個貧困家庭。一家5口僅靠父親每月20盧布的工資餬口。
幸運的是,拉馬努金的父親支持他讀書。拉馬努金5歲上小學,7歲升初中,16歲就考進了馬德拉斯大學。後因生計和生病,兩度從大學退學。
拉馬努金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數學才華,對數學公式如痴如醉。
23歲那年,拉馬努金陸續發表了多篇關於無窮乘積、π的幾何近似構造的論文,在數學界展露頭角。
1913年,拉馬努金鼓起勇氣,寫了一封自薦信給英國數學大師哈代。哈代和另一位數學家李特爾伍德,花了很長時間,將信中滿滿幾頁的數學公式一一進行驗證,發現竟無一差錯。
哈代對這位遠在印度的數學天才產生了興趣,於第二年正式邀請拉馬努金來到了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之後6年裡,拉馬努金都跟隨著哈代研究數學。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也於1936年成為了哈代的弟子,和拉馬努金算是同門師兄弟。
1918年,拉馬努金憑藉在數學領域的驚人成就,被評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他不僅是英國皇家學會史上第一個印度會員,還是一個亞洲面孔。
可惜的是,拉馬努金在1920年4月26日,便因病去世,享年33歲。
27歲才正式接觸正規的數學研究,32歲便疾病纏身,極短的黃金期內,拉馬努金,就創造了如此之高的成就。
很難想像,如果拉馬努金從小就有專業的培養,沒有英年早逝,那他的成就會有多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