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大連在行動#
我們從她手中接過口罩
卻不知這口罩是她個人準備
在需要時遞到你手上
我們或許只聽過他的聲音
卻沒想過陪伴他工作的
只有夜半星月和萬千隻耳朵
我們曾和她擦肩而過
卻未曾體會過她對家園和人民的堅守
我們不知道
有多少人奮戰在多少個戰「疫」崗位上
但我們知道正因為這些不為人知的奉獻
這場疫情才可防可控可治
正如幾十年前的——
雷鋒精神
宋英
把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口罩送給乘客
儘管疫情使客流量明顯減少,但地鐵運營依然按部就班地正常進行著,測溫、安檢、消毒……一個都不能少,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這對於工作在地鐵車站的一線員工來說,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宋英
地鐵1號線大連北站車站站長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總是早來晚走,始終忙碌在一線
在疫情初期,宋英便開始為員工測量體溫,耐心引導大家不要過度恐慌,並及時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在車站的電扶梯、樓梯、自動售檢票機、安檢儀周圍,總能看到宋英戴著口罩和手套,彎著腰,拿著消毒瓶認真消毒的身影。
測溫是一項與乘客近距離接觸的工作,這項工作剛布置下來的時候,沒人推辭,但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忐忑,宋英看在眼裡,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我先來」,便拿起手持體溫計站到崗位上。
有一次,宋英為一位乘客測溫,體溫計顯示體溫超過了37.3℃,乘客看到測溫結果後,表示自己並沒有不舒服,只是走得比較急,體溫暫時升高了。宋英自己帶著乘客來到車站專門設置的留觀室,安撫乘客情緒,又耐心詢問乘客近幾日的行程、身體是否有異常等情況,並拿出水銀體溫計讓乘客再測一遍體溫,經過多次確認後,乘客體溫在正常範圍內。乘客離開後,宋英又進入留觀室,按要求將留觀室裡裡外外進行消毒。疫情防控期間,乘客乘坐地鐵時必須戴口罩,但車站有時會遇到自稱沒買到口罩的乘客。遇到這種情況,宋英便拿出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口罩送給乘客。
宋英說:
「作為黨員,作為車站的站長,使命和擔當讓我責無旁貸。凡事都要想在前頭,工作得細心周全,才能使防疫工作全面推進,車站正常運行。疫情當前,我能做到的,就是全力確保廣大乘客群眾和車站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李明軒
他和戰「疫」的故事,只有星星和月亮知道
疫情防控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醫護勇士們在第一戰場衝鋒陷陣,更多的人則堅守在後方,成為強有力的後盾。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的媒體人披星戴月、全周無休在這特殊戰役中都是常態,他們及時傳遞最全面、最權威的防疫信息,第一時間呈現新區的戰「疫」動態。
李明軒
就是這其中的一分子
作為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的播音員,今年30歲的李明軒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積極投身到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每天承擔《金普新聞》的配音工作以及遼寧省、大連市等各級防疫指揮部的政府令配音工作。
除此之外,他還積極為大李家街道、各個社區等基層組織錄製疫情防護知識。自2月13日以來,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組織開展《金普戰「疫」全直播》大型全媒體直播欄目,李明軒被任命為該欄目的執行編導。在擔任此工作期間,李明軒認真學習編導所需的各項技能,每天需要審核大量的新聞稿件並編輯,在主持人配音緊張的情況下,主動幫助主持人進行配音工作。
《金普戰「疫」全直播》欄目是每天兩檔的大型直播,工作量巨大,李明軒為了更好地將《金普戰「疫」全直播》節目做細、做好、做精,每天為主持人改稿子到深夜,甚至到次日凌晨兩三點,他打趣地說道,他和戰「疫」的故事,只有星星和月亮知道。即便這樣,他從未說過一個「難」字,從未說過一個「累」字。
張晶
「我是黨員也是人大代表『疫』情面前必須向前衝」
「封閉小區為大家,我們力挺!」「村幹部們辛苦啦!」「只要村裡工作需要,我們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召之即來!」……
看到居民在微信群裡留下的暖心話語,市人大代表、高新區凌水街道大山村黨委書記張晶眼裡噙滿了淚水,能夠得到轄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連日來所有的辛苦、委屈和付出都值了。
疫情發生後
從大年三十開始
張晶便帶領村幹部和所屬5個社區的工作人員
展開了對轄區10968戶的全面排查
張晶將支部書記、黨員、樓長、志願者等編入5個社區的網格中,分配任務、明確職責,統一調配,大家明確了自己的分擔任務和排查對象。對於實在聯繫不上的人員,就聯繫鄰居、詢問樓長、與派出所溝通,千方百計地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通過排查,共發現轄區有37名從武漢返連人員,張晶主動與他們添加微信,每天都詢問他們的情況。
家住百合社區的劉忠敏從日本回來後被隔離在家,張晶和社區工作人員為其送去了新鮮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劉忠敏感激地說:「張書記您那麼忙,還惦記著我,真不知怎麼感激您才好!」
石山溝、水流溝、李翔溝是三個偏遠的村莊,雖然村民不足180人,但為了做到對所有人員心中有數,張晶與駐村第一書記王居武步行3個多小時,走進大山最裡端,訪遍了每家每戶,叮囑大家做好疫情防控。
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後,大山村各社區共封閉了57個出入口,只留了8個出入卡口——憑證通行、檢測體溫、查驗車輛。剛開始時,一些居民並不理解也不配合。
一天,一個小夥子到清馨社區看望父母,卡點工作人員向他解釋,不是社區居民不能進入,小夥子情緒特別激動,衝著工作人員大發雷霆。
張晶見到後,請他坐下來,給他遞上礦泉水,進行了耐心細緻地解釋,並告訴他,如果父母有需要,村裡幫助代辦。一番話,讓小夥子氣消了,說:「我理解了,你們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有人問張晶,為啥那麼拼?
張晶說:
「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人大代表,疫情面前我不能退。」
口罩遮擋
身影匆忙
我們看不清你們的面容
但是卻感受到了
你們在崗位上
無私奉獻的精神!
文字:李莎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瑋煒 祝福 董國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小雨
美編:張強
校對:張軍
責編:李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