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請通過……」地鐵4號線北京南站,乘客人來人往,地鐵工作人員有的忙著引導現場進站秩序,有的認真盯著測溫儀的機器讀數,「如果經過測量,乘客體溫有異常,我們會立即要求他復檢。」
疫情防控逐漸穩定,為保障公共安全,城市各個角落目前依舊在堅持測溫。通過測溫環節,究竟發現了多少體溫異常者,又是如何處置的?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此前在地鐵、商超、小區等均有測出體溫異常者。不過經後續跟蹤確認,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結果。而這背後,導致體溫異常的原因很多,有時在車內悶太久、穿衣搭配不對、走路快了等,都會被測出「異常」。
現場
多場所測出「異常」,保精度不「冤枉」人
「佩戴口罩進站。您好,請您接受體溫檢測。」下午2點半,地鐵14號線朝陽公園站進站口,一名地鐵工作人員正手握體溫槍,提醒每一位進站乘客。「嘀」的一聲後,乘客體溫正常,工作人員迅速對下一位乘客測量體溫。
疫情發生後,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京城各地鐵站上演。地鐵14號線運營方京港地鐵公司在所轄4條線路的所有車站都實施了體溫快速檢測。
與朝陽公園站的人工測溫不同,14號線的將臺站、十裡河站由固定體溫測試設備對乘客測溫。
記者走訪了解到,除了14號線,京港地鐵4號線西單站、北京南站,大興線新宮站、西紅門站等均是固定體溫測試。而目前京港地鐵在所轄4條線路其中的21座車站,設置了51套固定體溫測試設備。
「截止到4月26日,我們運營的線路共測出體溫異常乘客14人,經過後續跟蹤確認,均排除了新冠肺炎。」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說,當進站乘客體溫複測結果仍高於37.3攝氏度時,就可以初步認定為體溫異常。而據此前報導,截至4月2日24時,北京地鐵公司也累計排查體溫異常乘客共計47人,經醫院檢查均排除新冠肺炎。
在東直門來福士商場各個入口,工作人員也忙著為顧客測量體溫。商場正門入口處,一份「溫馨提示」十分惹眼。
「溫馨提示」第一條稱,商場各入口處均採取體溫檢測措施,如體溫檢測超過37.3攝氏度,請勿進入來福士商場,工作人員會要求您返回家中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現在疫情穩定了,商場堅持測溫也沒什麼不對,畢竟都是為大家好。」剛進入商場的莫女士說。
一名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來福士商場整棟樓,既有人工測溫也有自動測溫設備。由於商場出入門比較多,每天商場都有幾十名工作人員在不同位置給顧客測量體溫,不過測出異常的顧客很少。
「平均可能得隔個三四天才有一個。一般讓他們現場休息一會兒,就恢復正常體溫了。」
「來,測一下體溫做個登記。」上午9點,柳芳南裡社區東門,3位工作人員和一名志願者也正在對進入小區的人測量體溫。除了東門,社區另外5個出入口工作人員也都在忙活著,「我們都是24小時值班。現在天氣熱了,為了保證測溫準確性,人少的出入口,配一把測溫槍。人多的出入口,一般有兩到三把測溫槍。」
「從1月份至今,社區共測出了4位體溫高於37.3度的人員。」柳芳南裡社區書記馬俊東介紹,這些人員後續都排除了新冠肺炎嫌疑,「天氣越來越熱,個別體溫槍可能會不太穩定,我們也會通過校準、預備多把體溫槍和多次測量來保證其精準度」。
在順義石園街道,15個社區也總共設置了31個值守點測量體溫。雖然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但在此前的測溫工作中,也曾發現個別體溫異常人員。
處置
現場觀察「降溫」,勸返報警120轉運
記者調查發現,針對測出體溫異常的人員,相關方面均有相應處理流程和辦法。從等待觀察「降溫」,到普通勸返再到登記報警,或者由120直接轉運,依照不同場所和嚴重程度,處理辦法不盡相同。
「初次測溫如果是升高的,我們會讓顧客稍等會兒再測,旁邊也有專門的應急防疫區域可供休息觀察。如果依舊異常,則需要給他做登記,勸返其回到家中觀察。」華冠超市管莊店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初次檢測體溫異常的,建議原地休息會兒再測。休息後體溫還沒降低,就給這一片兒消毒。如果情況嚴重,商場就會給醫院和派出所打電話。」東直門來福士商場一名工作人員稱,遇到體溫「異常」,顧客也不必太驚慌,一般現場等會兒,溫度就下去了,「現在真要身體有問題的,也不敢出來啊。」
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一旦乘客被檢出體溫異常,地鐵方面將對其進行二次檢測。如果二次檢測結果仍高於37.3攝氏度,就會引導乘客進入隔離區。
進入隔離區後,地鐵工作人員將引導乘客在隔離區填寫《乘客信息登記卡》,登記所在站點、乘車日期、乘客體溫、姓名、身份證號、聯繫電話、家庭住址、緊急聯繫人電話等相關信息。還會協助乘客撥打120,將相關信息通知民警、執法大隊、京港地鐵防疫工作組,並等待醫護人員、民警和執法大隊人員到場,引導醫護人員到隔離區進行處置。
「乘客被民警和醫護人員引導處置並不是工作的結束。車站在對地鐵現場緊急消毒等工作後,後續工作人員還會詢問急救120獲取乘客就診醫院信息,通過民警獲取乘客就診結果。」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稱,如果乘客確診為新冠,地鐵方面也會得到疾控中心的聯繫告知,並將按其要求協助開展後續工作。
而在居民小區,如果居民在進入小區時被測出體溫異常,社區工作人員首先會要求其在現場稍等休息片刻再測。如果體溫依舊偏高,則會記錄其姓名電話等信息,要求其不要乘坐公交,自行前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診治。「後續社區也會與醫院對接,跟蹤診斷結果。」柳芳南裡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如果是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升高異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會有專人評估指導,如果情況嚴重,就會由120急救轉運。
探因
穿多走快也會「高」,冷靜看待不要慌
是什麼導致了市民體溫異常,背後都有哪些因素呢?記者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市民生活上存在一些不起眼的細節,或是普通感冒所致。甚至在車內待太久、小跑一段路、多穿一件衣服,都可能被測出「異常」。
「乘客體溫異常的原因有很多。」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甚至走得快了、情緒激動或者是站外天氣炎熱等都能讓乘客體溫升高。3月7日,4號線北京南站工作人員就發現了一位男性乘客體溫異常,經復檢後體溫仍舊異常,車站馬上對乘客採取隔離措施,登記相關信息,並撥打了120。最終該乘客被急救人員送至醫院就醫後,診斷為呼吸道感染。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還有一名體溫異常乘客,原因是剛搭了朋友的車進站,天氣熱導致車上溫度較高。休息片刻後,再次對其測溫時,乘客體溫就正常了。
「基本上都是短時間走路太快,或者穿搭不合適引起測溫槍報警。」東直門來福士商場工作人員稱,自己此前見過個別體溫異常的顧客,從外邊小跑進了商場,「身上發熱溫度就高了。」與此同時,氣溫比較高時,一些顧客穿衣搭配不當,「有的人穿著羽絨服,滿頭大汗進來,一測體溫也是38度多。不要太恐慌,一般現場緩會兒,等待幾分鐘溫度也就下去了。」
北京市近5萬名高三年級學生昨天開學複課,也出現了一些「虛驚」。
「說實話,在昨天開學的過程中,體溫異常的情況比較多。但是都是孩子跑過來的,或者坐公交過來跑到校門口的,體溫確實會有變化。」朝陽區教委一名工作人員說,一般在邊上等一等溫度就正常了,「踏踏實實該上學上學吧,不用太緊張,不具備開學資質的話我們不會開學的。」
目前在不少居民小區,測溫依舊是24小時執行。一些被測出體溫「異常」的人,背後原因大多也如此。柳芳南裡社區書記馬俊東說,居民體溫異常背後,除了普通感冒之外,也有不少是因為騎單車或跑步運動,而導致短暫偏高。
而順義石園東苑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自己曾碰到一位居民體溫檢測過高。當時,工作人員讓他停車休息並仔細詢問健康情況。居民表示並無異常,可能是因為車內開著暖風所致。「在休息幾分鐘後,給他重新量體溫就正常了。」該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