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見恆星進入黑洞前的最後一抹殘光

2020-10-17 天馬行文

  在離地球2.1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射向太空,這是一顆垂死恆星所發出的最後一聲慘叫,因為它靠得太近,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扯開,這同時也是我們首次觀測到恆星死亡的過程,為我們了解宇宙的劇烈變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驗。

  雖然恆星死於黑洞的現象並不常見,但天文學家們目前已經看到夠多的證據,並大致了解這一個過程,當恆星靠黑洞太近時,黑洞巨大的潮汐力會拉伸恆星,當恆星進入流體洛希極限的範圍後會被更進一步的扯裂,這種恆星被扯裂的現象,稱為潮汐破壞現象( 簡稱TDE)。

  本次的TDE在2019年9月首次發現,命名為2019qiz,TDE沒辦法預測,必須隨時觀測天空,這些解體恆星死前會在黑洞的視界外釋出耀眼的閃焰,但是這種閃焰通常會被一團塵埃所掩蓋,使得研究難度增加。茲威基瞬變天體觀測設施 在2019年9月發現該事件後,天文學家很快地把望遠鏡對準波江座上的一小片天空螺旋星系的中心。

▲2019qiz所在位置是一個螺旋星系的中心,距地球2.15億光年。

 當恆星被撕裂後,一些產生的碎片會像麵條一樣被拉長且變細,然後流入黑洞,研究團隊所看到的閃焰,則是這些物質受到強烈的引力及摩擦後,被加熱到超高溫,以致於TDE可以暫時地超過主星系的亮度,天文學家藉由觀測多種不同波段的衰減程度,可以判斷該系統的質量,這顆死亡恆星的原質量約與太陽相當,其超大質量黑洞大約是100多萬倍太陽質量。

 這項研究是TDE系列的最新突破,過去曾有一次逃離死亡的恆星紀錄,而這次的2019qiz則是完全死透了,為人類提供了更為鮮明的樣本,甚至可媲美為TDE的羅塞塔石碑,該論文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相關焦點

  • 恆星遭黑洞撕裂全過程曝光 最後一抹殘光極悽美
    >在離地球2.1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射向太空,這是一顆垂死恆星所發出的最後一聲慘叫,因為它靠得太近,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扯開,這同時也是我們首次觀測到恆星死亡的過程,為我們了解宇宙的劇烈變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驗。
  • 黑洞撕裂恆星罕見畫面曝光,「宇宙恐怖天體」名不虛傳
    據外媒報導,不久前,TESS衛星捕捉到了黑洞撕裂恆星的罕見畫面,引發大眾關注。這種太空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潮汐幹擾。它具體表現為當恆星進入黑洞的引力控制區後,強大的引力將其不斷拉伸,形成一個扁平狀的結構,最終被撕碎吞噬。
  • 我們再也見不到外星人了,他們可能早被黑洞吞了?
    而最近科學家為黑洞錄了短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在遙遠的宇宙空間中,黑洞正在無情吞噬一顆恆星。,也許已經有孕育出生命的恆星被無情吞噬,包括它表面的智慧生命體也將面臨滅絕危機。雖然人們也十分好奇被黑洞吞噬後會不會進入另一個宇宙空間
  • 恆星被黑洞吃掉的瞬間,科學家捕捉到它的最後一聲「慘叫」
    見證被黑洞吞噬的恆星,發出的最後一聲尖叫天文學家又披露重磅天文奇觀:他們從2.15億光年之外的一個星系,觀測到其中心位置,一束耀眼的光芒閃耀進入太空的虛空深處。,最後被其吞噬那一瞬間,所發出的最後一聲「悲慘」的尖叫。
  •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來自共同參與這一重大成果的中國科學院的最新消息說,首張黑洞照片目前還在最後「衝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據介紹,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將以英語、西班牙語、漢語和日語四種語言,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宣布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同食恆星現象,可從中研究巨型黑洞成長機制
    憑藉無與倫比的強大引力,黑洞在宇宙中可謂是橫行無忌,凡是它所遇到的天體,都難逃被吞噬的命運,即便是大如恆星也是如此。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恆星肚子裡生成黑洞 黑洞從內部吃掉恆星
    超超新星不是指一個明星有多紅而是天文學家對一種星球的命名。質量為太陽質量8~25倍的恆星會因引力坍縮而最終發生超新星爆發,遺留下一顆中子星。研究表明,如果是質量更大的恆星,它們則會以形成黑洞而終結其一生。這種形成黑洞的爆發是宇宙中規模最大的超新星爆發,叫做「超超新星」(hypernova)。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黑洞爭食一顆恆星景象,發生在26億光年外
    憑藉無與倫比的強大引力,黑洞在宇宙中可謂是橫行無忌,凡是它所遇到的天體,都難逃被吞噬的命運,即便是大如恆星也是如此。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世界未解之謎:它的世界恐怖之極,仔細聆聽恆星最後的哀鳴
    它的世界恐怖之極,仔細聆聽恆星最後的哀鳴雖說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了解還不是非常的透徹,但是對宇宙中的有一樣東西是十分好奇的,那就是黑洞。雖說它的存在在宇宙中非常的多見,如果在宇宙裡發現了它其實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既然如此那麼為何科學家們還如此熱衷於對它的研究呢?其實黑洞遠遠不止我們所了解的那樣,科學家會一直持續研究自然是有他們的學術原因。
  • 宇宙第一顆黑洞的起源,也許並非來自恆星的死亡,或與引力子有關
    假設的粒子團「引力子」與黑洞起源關於宇宙中超大黑洞的起源,一直令一些天文學家們感到疑惑, 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起源故事,那就是第一個黑洞不是來自恆星,而是來自被稱為「引力子」的超奇異、假設的粒子團,它們是在大爆炸最初的混沌年代倖存下來的。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儘管黑洞吞噬恆星的現象並不是特別常見,但科學家們還是多次在天文觀測中看到這種驚人的天象。通過這些觀測,他們對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於任何靠近黑洞的物體來說,最可怕的就是黑洞的潮汐力。所謂的潮汐力,其實本質上來自於引力。
  • 很多恆星質量比黑洞都要大,黑洞一毛不拔!為什麼恆星還能發光?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2800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我們能觀測到它完全得益於它有一顆0.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因為黑洞的引力擾動對這顆恆星的運行以及光譜都發生了變化,從而可以計算出這顆黑暗天體的質量高達太陽的9-13倍,而高於奧本海默極限的天體成了距離地球最近的候選黑洞之一!
  • 黑洞或是連接另一宇宙的通道,進入黑洞的物質都會從「白洞」湧出
    也就是說,宇宙是有物質來組成的,組成宇宙的物質我們稱為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黑洞、星雲、流星體等等,同時這些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在上述這些天體之中,最為神秘的應該就是黑洞了。黑洞和白洞「黑洞」是指時空曲率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所謂的「視界」是指黑洞周圍的一個界面,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那麼就連光也無法逃脫
  • 霍金:我的思想可以進入宇宙黑洞(圖)
    被譽為「當代愛因斯坦」的科學大師霍金昨與中國公眾面對面  我的思想可以進入宇宙黑洞  「我喜歡中國女孩,她們都很漂亮」  長期患有肌肉萎縮症而不得不依靠輪椅行動的霍金教授說:「雖然我的身體受到嚴重限制,但我的思想可以自由地回到時間的開端,進入宇宙的黑洞。對於人的精神而言,不存在任何限制。」  幾十年來沉浸在宇宙起源和黑洞理論的樂趣之中的霍金教授來北京參加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
  • 史上最奇葩的「地理題」,學霸見了也犯難,最後一道評論區見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史上最奇葩的「地理題」,學霸見了也犯難,最後一道評論區見!第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問:長壽村為什麼大多在半山腰?我覺得這道題應該是受維度、大氣、海陸位置還有遺傳影響的吧?但是答案我是萬萬沒想到啊!明明是一道地理題,偏偏和養生扯上關係,我走你個六的山路啊!看下一題:XX地區為何大量種植紅棗?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黑洞撕裂恆星是什麼樣子的?
    近期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發布了一段觀測天象的研究成果,這段視頻完全記錄下了黑洞是如何吞噬掉一顆高質量恆星的整個過程在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顆距離地球2.15億光年外的恆星在如果一個黑洞的時候,被黑洞強大的潮汐力給完全撕碎,被拉成了細長的物質流,就像是麵條一樣,最終恆星的一部分落入黑洞之中。在這個過程當中,還爆發出明亮閃光。被撕裂的這顆恆星質量與太陽相當,而黑洞的質量超過太陽100萬倍,這顆恆星大約有一半被黑洞吞噬。
  • 中國LAMOST發現改寫恆星演化理論的黑洞
    如果一顆恆星的質量比較小,像我們太陽一樣,它就會變成一顆白矮星,質量再大一點,就會變成一顆中子星。如果一顆恆星的質量大於20-30倍太陽質量,那麼它死亡後遺留的核心會大於3倍太陽質量,它最後就會變成一顆黑洞。 宇宙中恆星是很多的,我們每當在夜晚仰望天空的時候,就會看到滿天璀璨的群星,我們可以想到黑洞也應該是廣泛存在的。
  • 引力波讓我們「聽」見宇宙時空的形狀,黑洞、蟲洞或有新的解釋
    視覺是光線進入人眼,被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捕獲,並產生神經衝動輸入大腦的視覺處理中心,被大腦解析後,產生了視覺。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原因在於視覺中樞處理後的圖像和物體本身有差異。在發現引力波之前,我們觀測宇宙的手段主要是收集宇宙輻射(可見光、微波、中微子等等),這和我們視覺機制是一致的。
  • 恆星僥倖逃過黑洞的威脅
    天文學家新發現一個關於生存之戰的故事:一顆恆星與一個巨大的黑洞擦肩而過,而人們從X射線的描述中了解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一旦紅巨星被黑洞的引力俘獲,含有氫氣的恆星外層將被剝離並被吸向黑洞,只留下恆星的核心——白矮星。
  • 黑洞吃掉恆星的剎那竟被科學家捕捉到一閃而過的「尖叫」
    恆星被黑洞一口吞掉,只發出最後一聲尖叫這個現象這並非所謂光的折射,光的散射等物理現象,其實這是一顆恆星靠近一顆超重黑洞,最後被黑洞所吞噬了,在它苦苦掙扎的一個瞬間之後,恆星所散發出的光芒逐漸消失在宇宙的最寂靜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