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中人》 小新 攝
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在前沿科技織就的天羅地網之下,普通人面對科技黑箱,如何確保個人權益?而掌握前沿科技的商業巨頭,能否堅持科技向善,也一向是與科技的飛速發展伴生的重要科技倫理問題。在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長篇小說《網中人》中,上述人類社會在大數據時代的新迷思被直面正視。
《網中人》的作者永城曾是商業調查師,2006年加盟被稱為「華爾街神秘之眼」的全球頂尖商業風險管理公司,從事商業盡職調查、反欺詐調查和企業安全及危機管理。永城的作品多以其自身經歷——匪夷所思的秘密商業調查、高科技王國的神秘武器、鬥爭激烈的外企職場、遍布全球的生活經歷為素材。代表作《秘密調查師》系列小說、科幻長篇《復甦人》、商業犯罪間諜小說《國貿三十八層》等。《秘密調查師》系列小說影視正在改編籌拍中。
此次最新推出的《網中人》兩條線索並行,故事橫跨網際網路創業時代的矽谷和大數據時代的北京,勾勒出了一個天才程式設計師的兩面人生。
A面是抱著僥倖心理躲回故鄉北京的「逃犯」老陳,小心翼翼躲避著網際網路的「監視」,卻早被商業調查公司精準定位。一番你追我趕的「貓鼠遊戲」過後,捉出的卻是另一個驚天商業陰謀。B面是12年前,勤懇卻胸無大志的窮留學生陳闖(老陳),在愛情與欺瞞、自尊與名利的糾纏之中,步步捲入信息竊取、洗錢、詐騙逐漸升級的網際網路犯罪旋渦。
《網中人》緊扣當下的網際網路、AI、大數據時代背景。書中的網際網路商業公司,通過跨平臺的數據收集整合、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在用戶不知情、未授權的情況下,監控使用者的生活細節。用戶的一切活動都在預測之中、控制之下,以此謀求商業利益甚至是政治利益。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永城新長篇《網中人》——頂尖商業調查師撰寫中國首部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商業犯罪小說。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貓鼠遊戲……
《網中人》以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商業犯罪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緊張刺激又極具現實色彩,懸疑和科技感並存的網際網路商業犯罪故事。
永城把商業犯罪的陰險詭秘、技術的偉大與原罪、人性的善惡美醜,描繪得淋漓盡致,在令人慾罷不能的懸疑故事之外,也對大熱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做出了深入淺出的介紹,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得,同時將對科技與人性的思考隱於跌宕起伏的情節之中。
《網中人》及永城之前的《國貿三十八層》和《秘密調查師》系列小說是國內還較為少見的「商業犯罪小說」,以一件或多件商業犯罪案件為主要故事背景,圍繞迷霧重重的案件真相、商戰陰謀,構建環環相扣、富有懸念的現代都市故事。
界內認為,《網中人》的創新之處在於其緊扣當下的網際網路、AI、大數據時代背景。作者豐富的理工科知識儲備和對時代的細膩觀察為小說構建了寫實的時代舞臺。書中的網際網路商業公司,通過跨平臺的數據收集整合、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在用戶不知情、未授權的情況下,監控使用者的生活細節。使用戶的一切活動都在預測之中、控制之下,以此謀求商業利益甚至是政治利益。
而現實生活中,從商業公司對客戶利用「大數據殺熟」,危害消費者個人權益,到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竊取個人信息,以至於國家涉密信息,危害國家安全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網中人》在描繪懸疑故事的同時,也描繪了十二年間社會的嬗變——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科技的為善與作惡背後終是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