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咬死」人 紹興今年首次出現「人傳人」病例

2020-11-26 騰訊大浙網

有一種蟲子,不能隨便拍,也不能硬拽,否則可能帶來嚴重後果,這種蟲子就是在夏季出沒的蜱蟲。近日,紹興市首次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死亡病例。這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市疾控中心提醒,夏季是該種疾病的流行季,千萬要當心這種蟲子。

首次出現家庭聚集性病例

我市近日首次報告的「人傳人」家庭聚集性病例,已有多人確診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目前已出現感染病例,並且死亡率較高。首例感染患者曾在山地附近勞作,經專業人士推測曾遭蜱蟲叮咬。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

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該疾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攜帶病原體的蜱蟲叮咬人時,病原體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毒動物的血液、血性分泌物等體液,也可能導致傳播。

被蜱蟲叮咬的人發病前會有1至2周的潛伏期,之後可能會急性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伴乏力、明顯胃口差、噁心、嘔吐等,部分病例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

絕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皮膚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甚至因休克、呼吸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這種蟲子不能硬拽硬拍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這種病的流行季節。」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說,該病的發病時間為4月~10月,5月~7月為流行高峰。前幾年,紹興各區、縣(市)均有散發輕症病例報告,但今年首次出現「人傳人」病例,這就有必要提醒市民引起重視,尤其是到野外活動更要特別當心。

據了解,蜱蟲又叫壁蝨、扁蝨、草爬子、犬豆子、八腳子等,吸血(產卵前),通常寄生於人、家畜等脊椎動物體表。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從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但它能鑽進人和動物身體,吸食血液後變大,膨脹如黃豆大小。

蜱蟲多見於山區、丘陵和沼澤地區,生活在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從我市各區、縣(市)均有疫情報告來看,證實我市各地均有適宜蜱蟲生存的自然環境。但都市中除大型公園、植被茂盛地區外,一般社區很少有蜱蟲生存,因此市民也無需過分擔心。

一旦被蜱蟲叮咬,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或者用菸頭、香頭輕燙蜱蟲露在體外部分使其頭部自行退出。千萬不能硬拽硬拍,否則蜱蟲的頭部會斷在皮膚裡,可能引起感染。之後,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要做好個人防護

如何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重要的是預防被蜱蟲叮咬。因此,在爬山、郊遊中,應當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環境中長時間坐臥。特別是去野外活動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服,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便於查找蜱蟲有無附著,針織衣服表面應當儘量光滑,這樣蜱蟲不易粘附。專家說,裸露的皮膚應該塗抹驅避劑,衣服和裝備可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

需要提醒的是,有蜱蟲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的市民,一旦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或體徵,應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就診中,應主動告知醫生有野外活動或叮咬過往史。家中有類似症狀的可疑病人,不要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以防感染。

相關焦點

  • 【中國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 60人感染7人死亡 專家:警惕人傳人...
    【中國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 60人感染7人死亡 專家:警惕人傳人】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名王姓女子日前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經就診後,發現血小板迅速減少,最終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 Virus),據悉該區同醫院在進入今年後,已有37人感染,安徽省也在4月之後,出現23個感染者,其中5人死亡
  • ...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
    文 / 冷靜2020-07-10 22:21:22來源:FX168 【安徽六安現登革熱死亡病例?官方闢謠】 據澎湃新聞,7月10日下午,針對網友稱當地出現因蜱蟲叮咬導致登革熱死亡病例一事,安徽六安市衛健委和金寨縣古碑鎮相關部門均向記者回應稱,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該病會傳染並非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金寨縣人民政府官網7月9日發布消息稱,今年4月以來,該縣先後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人,並導致5人死亡。
  •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來源:揚子晚報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蜱蟲病」,目前已到每年疾病的高峰期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出行時多會選擇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的戶外活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
  • 吸血蜱蟲致人死亡 綿陽成功治癒一例(組圖)
    近幾天來,河南的蜱蟲引起了全國的恐慌。蜱蟲就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嗎?答案是否定的。  昨(9)日下午,記者採訪了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長劉平。據劉平介紹,今年4月市疾病控制中心門診就已經收治並成功治癒了一名廣元市青川縣某茶廠的女性蜱蟲感染者。
  • 小蟲子大麻煩,炎熱夏季蜱蟲肆虐,南京出現二三十例蜱蟲叮咬病例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件事情就令人感到非常的驚訝,這段時間天氣非常的炎熱,而在南京已經出現了二三十例被蜱蟲叮咬的重症案例出現,今年和往年相比嚴重了很多,在以前每一天只有幾例,而今年卻是往年的好幾倍,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這種蜱蟲也越來越過分。
  • 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今年,江蘇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家住南京市王女士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後,發現自己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今年以來,她是江蘇省人民醫院接診的第37位感染者。
  • 人傳人!張穎對天津確診病例最新判斷來了!
    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就天津第137例確診病例感染來源進行了詳細解釋,張穎給出最新判斷:天津第137例確診病例的發病原因是人傳人!6月22日上午,天津公布了6月17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病毒溯源的最新發現,結合流行病學史和基因測序結果,初步判斷是人傳人。
  • 旅行殺手——致命蜱蟲不得不防手冊
    引起SFTS就是嚴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SFTSV),這是一種新現的人獸共患病病原體,可以引人的急性出血性病,主要傳播媒介可能是長角血蜱,並且在最初河南省暴發的時候有人傳人的病例報告。圖|亞洲長角血蜱2007年,SFTSV最早的暴發始於河南和湖北交界的大別山地區。患者多為山地丘陵地帶的農民,而且都有被蜱蟲叮咬的歷史。
  • 鍾南山:本土病例帶出物傳人課題
    11月28日上午,鍾南山院士表示,從現在越來越多的報導來看,有可能存在一個物傳人的問題,而不僅是人傳人。鍾南山稱:現在出現的本土病例,實際上帶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傳播的途徑問題。過去溯源輸入病例,談得比較多的是人傳人的問題,現在帶出一個新的課題,是物傳人的問題。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被蜱蟲叮咬感染病毒後,人最短可以在2到3天發病,也會在1個月左右起病。大多數人會表現為急性發熱,體溫一般在38.0 ℃以上,伴有畏寒、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狀。部分患者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 夏季來臨謹防被蜱蟲叮咬
    鄭醫生說,經過檢查確認,這顆「黑痣」就是蜱蟲。蜱蟲的頭部和兩隻「腳」已經深深埋入大叔的皮膚,周圍的皮膚組織已經出現感染和紅腫。  因為時間比較久,為避免進一步感染,最後醫生不得不通過手術,把整個硬塊切除。簡單地說,就是挖肉去蟲。  鄭醫生說,因為時間久了,鑽進身體的蜱蟲已經死亡,並且爛掉了好多。
  • 奈及利亞4級病毒致70人死,疑似病例猛增千人,已證實人傳人!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2月13日報導,奈及利亞當局表示,拉薩熱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70人。據報導,負責管理疾病爆發的奈及利亞國家疾病控制中心(NCDC)在其第6周更新中說,在3個州報告了8例拉薩熱新死亡病例。
  • 病毒出現新的傳播途徑?繼「人傳人」後,鍾南山發表重要講話
    目前有多個國家出現了新冠疫情反彈情況,日增新冠病例不斷增加。近日,鍾南山院士提出一個新的話題,「環境傳人」。以前所說病毒傳播途徑大多數是「人傳人」,現在又出現了「環境傳人」。對此有不少人感到疑問,究竟什麼是「環境傳人」?
  • 鍾南山: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一個新的課題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世衛組織:中東呼吸症候群不易人傳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月29日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  去年5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發布了關於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相關信息,並詳細介紹了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以及如何預防等相關知識。
  • 今年澳洲被鯊魚咬死的人「86年來最多」
    全球暖化導致被鯊魚咬死的人數增加?根據外媒《CNN》的報導,截至10月,今年澳洲已有7人因為鯊魚攻擊而死。過去幾十年來,澳洲每年平均僅1人被鯊魚咬死,而上一次全年有7人被鯊魚咬死是1934年,也就是說,今年因鯊魚而死的人數為86年以來最高。學者認為,氣候變遷可能是原因。
  • 十問中東呼吸症候群 世衛組織:不易人傳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月29日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
  • 廣東人傳人病例發現者獲記功:引起鍾南山重視 提供第一手資料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了廣東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來自深圳,該家庭也是廣東省首個出現聚集性疫情的家庭。這起案例之所以被發現,得益於社康醫生、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於病情的判斷。日前,福田區委常委會議研究同意,為廣東省疫情防控的「偵察兵」區疾控中心範蘇雲申報記功獎勵,這是福田區全市首個出臺《福田區關心關愛醫務防疫人員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又一落地行動。
  • 信陽又現蜱蟲咬人事件,出現發熱症狀有生命危險
    目前出現發熱症狀,來醫院排查新冠,結果得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網友稱:親戚被蜱蟲咬了,導致血小板計數,白細胞數,低的嚇人!小編在網上查詢類似事件發現被蜱蟲咬傷後有不少人得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蜱蟲叮刺人引發疾病機理(資料圖片)蜱蟲的個人防護和處理(資料圖片)據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是一種經蜱蟲傳播、由新布尼亞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較真| 20多人被叮咬,4人身亡,小小蜱蟲應該怎麼治?
    較真要點: 1蜱蟲會叮咬人是因為要吸食血液,如果被蜱蟲叮咬的動物帶有使人致病的病原體,就可能通過蜱蟲的叮咬,把病原體傳給人,增加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