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蟲子大麻煩,炎熱夏季蜱蟲肆虐,南京出現二三十例蜱蟲叮咬病例

2020-08-20 時分爆料


人類是生物鏈中最頂級的一個生物,所以很多動物見到人類就害怕,只要人類不去招惹它們,那他們一定會對人類敬而遠之,其中現在一些小飛蟲也是這樣,因為只要一靠近人類的身體,就會被人類一個巴掌拍死,但這隻代表大多飛蟲,有一半些蟲子非常的特殊,它們深知人類特別強大,但是它們還是要上前靠近,因為這種蟲子就是專門靠吸取人類血液或生存。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件事情就令人感到非常的驚訝,這段時間天氣非常的炎熱,而在南京已經出現了二三十例被蜱蟲叮咬的重症案例出現,今年和往年相比嚴重了很多,在以前每一天只有幾例,而今年卻是往年的好幾倍,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這種蜱蟲也越來越過分。

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小看蜱蟲這種東西,大家一直以為不就是一個蟲子,打死不就好了?所以大家並沒有覺得它多可怕,但是為什麼被蜱蟲叮咬就能引發起如此嚴重的問題呢?但其實蜱蟲這種東西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麼簡單,而這些重症患者被這種東西叮咬之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引起嚴重的心肌炎,甚至還會高燒不退等等,這種現象都是非常嚴重和危險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並不能小看這種蜱蟲,也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其實,當我們平常走在路上能遭到蜱蟲叮咬的機率並不高的,能被蜱蟲叮咬的大多都是在野外工作或是在外旅遊的人員,而最為嚴重的就是在山林密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遭到蜱蟲叮咬的,雖然現在天氣炎熱,但是大家一定為了大樹底下好乘涼就去到山林中玩耍,這樣被蜱蟲叮咬的機率非常高,一旦被叮咬就會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在此也算是給大家敲響了一個警鐘吧。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在微信等官方平臺中看到有關被蜱蟲叮咬後的處理方法的文章,在這些文章當中,先是向大家介紹了該如何拔掉蜱蟲,再就是應對蜱蟲的最好方法,而在這些文章當中,大多都是帶有營銷性質的,所以在文中很多內容都不是屬實的,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誤區。

在這些文章當中,有的說可以直接用火燒,也有的用鞋底打死,甚至還有的說直接將其捏爆等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是不對的,可以說全都是在這裡扯淡,而處理蜱蟲的正確方法就是使用一個尖頭的鑷子將其夾住然後垂直方向將蜱蟲拔出,但是在拔除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左右晃動,這樣非常容易導致蜱蟲的口氣還留在人體當中,而這也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出門在外多穿長褲,並且在身上也灑上一點驅蚊藥水,這樣做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預防效果,還有大家不要相信一些民間偏方,當被蜱蟲叮咬之後要及時趕往醫院,要相信專業人士,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小看這些小蟲子,體型雖小但是殺傷力極大,對此,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夏季來臨謹防被蜱蟲叮咬
    最近,玉環一醫院一天接診5個被蜱蟲咬傷的市民,被它咬傷會有麻煩  哪些人容易招惹蜱蟲?如果被咬了怎麼辦?看看市疾控中心專家如何說  最近,玉環一家醫院一天就接診5個被咬市民,幾乎每天都收治被叮咬的病人。台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夏季來臨,謹防被蜱蟲叮咬。  每天都有人被蜱蟲咬傷  「5人當中最小的才40天,家長一直沒發現寶寶手臂被咬了,直到晚上洗澡時發現才匆匆趕來醫院。」
  •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記者昨天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今年4月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17例蜱蟲病患者,其中有兩例已經死亡。剛剛辦理出院的52歲李師傅(化姓),來自盱眙,家裡短短一個月當中三人因蜱蟲叮咬致病,其中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蜱蟲病」去世。
  • 蜱蟲「咬死」人 紹興今年首次出現「人傳人」病例
    近日,紹興市首次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死亡病例。這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市疾控中心提醒,夏季是該種疾病的流行季,千萬要當心這種蟲子。首次出現家庭聚集性病例我市近日首次報告的「人傳人」家庭聚集性病例,已有多人確診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目前已出現感染病例,並且死亡率較高。首例感染患者曾在山地附近勞作,經專業人士推測曾遭蜱蟲叮咬。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該疾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
  • ...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
    文 / 冷靜2020-07-10 22:21:22來源:FX168 【安徽六安現登革熱死亡病例?官方闢謠】 據澎湃新聞,7月10日下午,針對網友稱當地出現因蜱蟲叮咬導致登革熱死亡病例一事,安徽六安市衛健委和金寨縣古碑鎮相關部門均向記者回應稱,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該病會傳染並非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金寨縣人民政府官網7月9日發布消息稱,今年4月以來,該縣先後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人,並導致5人死亡。
  • 進入秋季蚊蟲叮咬高發 這種小蟲子叮咬切勿自行處理
    但秋天同樣是蚊蟲叮咬高發的季節,最近,西安多家醫院都接診了被蜱蟲叮咬的病例,醫生提醒,如果中了這種小蟲子的招,一定要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處理。 蜱蟲又叫壁蝨、扁蝨,棲息在森林、草原等地,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被蜱蟲叮咬後如不科學處理,就有被傳播疾病的風險。
  • 蜱蟲是什麼?為何被稱為「奪命蟲」?夏季要小心提防,別被咬到
    加上氣候轉熱,機體抵抗能力又低,一些年紀大的人就無法撐過五月份。相比之下,五月份的死亡率就要比其他月份更高。和現在不同,古代的技術有限,面對毒蟲叮咬並沒有好辦法,對生命是會構成威脅的。時至今日,人們拿一些毒蟲,依舊沒有辦法。在忽視的情況下,也會危及到生命,比如說蜱蟲。很多人對蜱蟲並不熟悉,但它卻被稱為「奪命蟲」。
  • 齊魯網對話蓬萊蜱蟲叮咬康復者 致命蟲或為「草爬子」
    齊魯網蓬萊9月9日訊(記者 張曉博)根據媒體的報導和齊魯網記者的實地調查,蓬萊因蜱蟲叮咬致死的病例已經為數不少。這種致命的大毒蟲到底是什麼?是不是突然間出現在了蓬萊的漫山遍野?9日下午,記者在蓬萊南吳家村見到了一位曾被一種叫「草爬子」咬傷並已經逐步康復的患者王女士。
  • 吸血蜱蟲致人死亡 綿陽成功治癒一例(組圖)
    據她事後她自己回憶,應該是在工作中蹲在地上小解時被蜱蟲叮咬過。此後,被叮咬的地方便長出了一個硬結。所幸的是,她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中毒症狀。由於部位特殊,青川當地的醫生首先判斷是婦科疾病,後來又有醫生判斷是婦科腫瘤,前後歷時一個月,青川甚至廣元的醫院都看遍了,仍然無法消除硬結。家人把她送到綿陽。市疾病控制中心門診的醫生立即組織專家會診,根據病情和她的工作環境,很多判斷出這是蜱蟲叮咬後出現的症狀。
  • 醫生支招:教你辨別是否被蜱蟲叮咬
    近年來,被蜱蟲叮咬的新聞屢見不鮮,如果不小心被叮咬了,如何鑑別是不是被蜱蟲叮咬?如果真的不幸被叮咬應該怎樣正確處理?為此,網易健康連線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方,請她來為大家進行解讀。   聞蜱色變:如何鑑別自己是被蜱蟲叮咬了?
  • 遇到蜱蟲(狗豆子或草爬子)叮咬怎麼辦?1家3口被咬2人喪命
    蟲子雖小但可致命夏季是寄生蟲類高發的季節,特別是在農村或者野外出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避免蚊蟲叮咬,蚊子還好說,可被一些寄生蟲叮咬卻很可能是致命的三人被咬兩人喪命>近日江蘇省盱眙縣的一名男子就被蜱蟲咬了一口險些喪命,在南京鼓樓醫院的緊急救治下才脫離了危險,更為關鍵的是,這名男子是在給親人處理喪事的工程中在野外被蜱蟲咬傷,而他的兩位親人正是被蜱蟲咬傷而喪命。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會導致,蜱蟲從狗的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
    蜱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體外寄生蟲,它們的一生不管是幼蟲、若蟲還是成蟲都有吸血的習性,而且吸血的時間之長、吸血量之大、吸血方式之殘忍,都讓其他的寄生蟲,例如跳蚤、蝨子自愧不如。這種寄生蟲能夠寄生的動物種類非常多,可以說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還有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甚至天上飛的鳥都是它們的下嘴對象。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會導致,蜱蟲從狗的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
    蜱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體外寄生蟲,它們的一生不管是幼蟲、若蟲還是成蟲都有吸血的習性,而且吸血的時間之長、吸血量之大、吸血方式之殘忍,都讓其他的寄生蟲,例如跳蚤、蝨子自愧不如。所以在被蜱蟲叮咬以後,最好去醫院局部麻醉以後,等它失去了知覺才能將其取出,切記不可自行往出硬拔。一般情況下它們很少騷擾人類,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這種可怕的寄生蟲會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反而對人類產生了更大的興趣。養狗的朋友都會知道狗身上最容易招惹蜱蟲了,但是科學發現當還環境溫度達到37.8攝氏度的時候,蜱蟲對人的興趣比對狗高出了2.5倍。
  • 較真| 20多人被叮咬,4人身亡,小小蜱蟲應該怎麼治?
    3被蜱蟲叮咬後如果出現發燒頭痛等不舒服症狀,看醫生的時候要告訴醫生自己曾經被蜱蟲叮咬的病史,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蜱蟲傳播疾病的可能。 4野外活動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花露水等,儘量避免在野外草叢裡長時間坐臥。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連日來,協和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等多家醫院共收治多例被蜱蟲咬傷病人,其中華中科技大學兩名學生在校內被咬傷。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  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  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QQ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
  • 蜱蟲咬人與農藥股大漲
    而記者發現,上述三家公司遭遇爆炒的原因,或許與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蜱蟲咬人事件有關,特別是農藥中一款「毒死蜱」的產品,傳聞是專殺蜱蟲的奇妙藥劑,而上述幾家農藥公司都在生產該產品。  蜱蟲咬人農藥股漲停  近日,河南信陽商城縣多人因為被蜱蟲叮咬染病致死,引起輿論強烈關注。9月8日晚,河南省衛生廳新聞辦公室通報疫情,當地共監測發現病例557例,死亡18例。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5月底6月初,他的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被蜱蟲叮咬去世。6月9日,李先生在送丈母娘骨灰去墓地的路上也被蜱蟲叮咬後生命垂危,在鼓樓醫院經過近20天的搶救治療終「化險為夷」,今天已準備出院。  「蜱蟲病」5—7月高發,還可人傳人  「蜱蟲病」隨季節高發,絕大多數出現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份為次高峰期。除了蜱蟲叮咬可以感染病毒發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近年來,鼓樓醫院已經陸續發現並確診了多例家人照顧病人而感染的實例,不過,這種「人傳人」的二代感染症狀一般較輕。
  • 旅行殺手——致命蜱蟲不得不防手冊
    最重要的是蜱蟲叮咬可以傳播多種疾病,比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萊姆病,Q熱,兔熱病,科羅拉多蜱熱,蜱傳回歸熱等等2中國的蜱蟲分布中國科學家基於大數據分析,通過數據模型推導預測了我國幾大蜱蟲種類的分布。
  • 濟南一女子被蟲叮咬住進ICU 罪魁禍首竟是小蜱蟲
    &nbsp&nbsp&nbsp&nbsp被蜱蟲叮咬 住進ICU&nbsp&nbsp&nbsp&nbsp經過檢查,劉女士因被蜱蟲咬到才會出現這種病症。家住山村的於女士才想起蜱蟲很是常見,也有不少村民被咬過,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喜歡去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專家提醒,夏天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要及時就醫。
  • 蜱蟲咬傷大意不得 醫生:夏天要多提防這些蟲子
    在解剖鏡下,蟲體被放大,教研室的老師仔細甄別,確定這是只蜱蟲並且被醫生完整取出。  這並不是個例,幾天前,一名疑似被蜱蟲叮咬的患兒,午夜從朔州送到山醫大一院,因為家長比較粗心,孩子在被蜱蟲叮咬近10個小時才發現。由於蟲體取出時已經完全粉碎,不能判斷當時蟲的種類和是否完整,只能對傷口進行簡單處理後囑其密切觀察嚴防傳染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