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詹姆士·威爾遜 喬治·凱林
最初接觸破窗效應是在一本介紹關於犯罪心理學的書裡看到的,是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和喬治·凱林在1982年提出的。後來看的東西多了,才發現破窗效應的應用遠遠不止在一個方面,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
比如我們在小區門口或者公園的草坪上隱隱約約的能看見一條人踩出來的路;(想起什麼了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錯了錯了,錯誤理解名人名言了);
某個公共區域圍著垃圾桶有很多小菸頭、小垃圾,可就是進不去垃圾桶;某個商場或者大廈裡公共衛生間的衛生紙時不時的整卷就沒了;網上又有某某因為受賄被爆出新聞等等……這些都讓我想起了破窗效應。假如在第一個人為了圖方便橫穿草坪被認真對待,應該就沒有那條「路」了;假如第一個扔菸頭或者小垃圾的人把垃圾沒丟進垃圾桶,也許整個垃圾桶旁邊會一直保持乾淨;假如第一次接受別人的「小意思」被警告,應該就沒有後續的新聞了。生活中處處都能見到此類現象,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今天小編要說的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哈。
從小錯誤看企業管理
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引導作用,不要輕易去打破任何一扇窗戶,一旦一個缺口被打開,即使看上去微不足道,如果不及時制止,其惡劣影響會滋生,蔓延,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
事實上,這一效應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對待企業中隨時可能發生的一些小奸小惡的態度,特別是對於觸犯企業核心價值觀念 的一些小錯誤的處理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先看看格力集團鐵娘子董明珠女士的做法:
格力集團十幾年的老員工因走機動車道被開除。姑且不論合不合法,只說這種現象。正常人會想著:你走機動車道沒人管也沒出啥事,我走估計也沒啥事。格力集團的八萬員工如果都這麼想,估計就會出事。說實話,小編也看別人在機動車道上走沒啥事,跟著走過,汗顏啊……
另外,前段時間疫情期間,格力集團員工因為聚餐被開除的新聞也上過熱搜,不論後續結果如何,因為當時規定是不能聚會聚餐的,在特定的情況下,人人都要自覺,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別人負責。
破窗理論還有一種比較直觀的體現。有一種被稱作紅牌作戰的質量管理活動,大家乍一聽紅牌作戰覺得生疏,但是它實施的整個過程大家估計都聽說過,叫做「5S管理」,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覺得很神奇???
1,清理。清楚地區分要和不要的東西,找出需要改善的事物。
2,將不要的東西貼上紅牌。紅牌作戰的目的是,藉助這一活動,讓工作場所整齊清潔,塑造舒適的工作環境,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規則,認真工作。許多人認為,這樣做太簡單,芝麻小事,沒什麼意義。但是,一個企業產品質量是否有保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生產現場是否整潔。
作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我們應當認識到破窗理論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對員工中發生的下錯誤,給予充分的重視,適當加重力度,嚴肅公司法紀,這樣才能防止有人效仿這種行為,積重難返。特別是對於違反公司核心理念的行為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養奸。
自己要以身作則,不做破窗第一人。自覺遵守公司規章制度,按程序辦事。因為工作程序的制定一般都反映了對員工的約束機制,考慮了成本效益因素。違反程序,其結果往往是造成無序,破壞約束機制,增加成本,有害於公司,也就有害於自己。
養成工作遵守程序的習慣,使其成為個人的道德水平的體現。
同時,不以別人不按照程序,我為什麼不能為理由放縱自己。而是堅定立場,反對違反公司規定,浪費公司資源,社會資源的行為。
危機時代,要學會預防性管理
美國學者飛特普曾對財富500強的高層人士進行過一次調查,高達80%的被訪者認為,現代企業不可避免的要面臨危機,就如人不可避免的要面臨死亡,14%的人則承認自己曾面臨嚴重危機的考驗。
一般說來,企業危機是指在企業內部矛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矛盾計劃後,企業已不能按照原來的軌道繼續運行下去的緊急狀態,表現為失控,無序。
如今,競爭是相當激烈,充滿變數的外部環境,如果僅僅依靠並沿襲往日成功的經驗來經營企業,將會在不知不覺中鑄成危機。局部的,組織的甚至個人的行為,均可能演化為企業的威脅。危機一旦降臨,企業可能面臨的主要後果:利潤降低,市場份額減少,失去市場甚至導致破產,商業信譽被破壞,形象聲譽嚴重受損等。
在實際工作中,有一種叫預防性管理的思想,認為要避免管理中不想要的結果出現,就要在事發之前,採取一些具體行動,所以,當危機即將來到是,在還未出現破窗之前,我們就要做好預防準備。以下兩點可以作為參考:
1 樹立危機意識。從主觀上看,沒人希望危機出現。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無論是天災人禍,我急都有可能發生。幾你管天災無法避免,但如有應急措施,可將損失減到最低限度。
人禍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取決於企業管理者是否重視對人禍的預防。在危機發生前,對危機普遍性有足夠的認識,面對危機合理布局,積極主動地迎接危機,充分發揮主動性。
2做好危機的預防和控制 危機預控是在對危機進行識別,分析和評論之後,在危機產生之前,運用科學有效的理論及方法,來防止危機損失的產生,增加收益的經濟活動。企業科採取迴避,分散等有效措施的有機結合,通過互相配合,互相補充,達到預防和控制危機的目的,在自我發展的同時穩定整個企業的經營狀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企業更當如此,既然有些破窗不可避免,企業就應該時時刻刻預防破窗效應,別讓「法不責眾」成為大部分人的想法。只有未雨綢繆防範破窗,才能及時修補破窗,破窗來臨是就會鎮定從容得多,相對於沒有破窗意識和未制定破窗策略的企業而言,本身就已經走在前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