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2021-01-08 雲客棧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來自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破窗效應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當今社會此理論描述了社區失序的五個階段:

1.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

2.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

3.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

4.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

5.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破窗效應

而這也就是之前的杭州殺妻案件發生後,此小區出現大量的人員搬出,或者晚上不敢出門上廁所,小區房子很難出租等現象。

再從一些我們日常常見的情況來看,例如你去景區旅遊或者爬山,原本路邊乾乾淨淨,不知什麼時候,有第一個瓶子出現,之後那個地方就會陸陸續續的出現很多的瓶子,奧尼爾造成環境汙染,所以那第一個亂人瓶子的人就成了環境汙染的第一扇破窗。原本在安安靜靜的環境了,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喧譁,情緒激動,慢慢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大聲喧譁和情緒激動等等的情況。

破窗效應

從以上各種例子我們能夠思考破窗效應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從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亂子,才能做大事。持之以恆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會讓集體的每一個人都愛惜這個集體,這樣一個集體的發展才是長久地。

我是雲小雲,期待與你共同成長,把你想要知道的在評論裡留言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破窗效應
    很多時候,就像這樣,一旦有了第一扇的破窗戶,也就是你打開了第一個突破口,事情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提出的,該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賭徒就是「破窗效應」在生活中最好的體現。從正常人到成為賭徒,到後來家庭破碎、妻離子散,釀成無法收拾的結局。
  • 原來這就是破窗效應
    克洛德·弗雷德裡克· 巴斯夏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 神奇的破窗效應
    1982年,詹姆斯·威爾遜和喬治·凱林提出了一種新的學術理論,名為破窗效應。該理論使用破窗來比喻社區內的混亂現象,將社區內的混亂和不活躍與隨後發生的嚴重犯罪聯繫起來。破窗效應理論在整個1990年代對美國的警察政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21世紀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 墨菲定律之破窗效應: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後來看的東西多了,才發現破窗效應的應用遠遠不止在一個方面,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比如我們在小區門口或者公園的草坪上隱隱約約的能看見一條人踩出來的路;(想起什麼了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破窗理論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 警惕「破窗效應」危害 莫讓相關法律成「稻草人」
    筆者以為,關鍵原因就在於類似的哄搶事件中少有違法者受到懲處,導致其他人產生了法不責眾的僥倖心理,其中折射出的「破窗效應」,值得人們深思。  「破窗效應」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他人就可能受到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 破窗效應證明,最好不要和深愛過的人複合,無論對方多麼愛你
    破窗效應證明,和深愛過的人複合,並不明智 01)、什麼是破窗效應?一棟建築有一扇玻璃被人打碎了,如果沒有及時修補好,那麼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的人破壞者來砸這棟建築的玻璃。 一面乾淨的牆被人為塗鴉,倘若塗鴉沒有被清理乾淨,那麼用不了多久,這面牆就會被各種亂七八糟的塗鴉覆蓋。
  • 淺談「破窗效應」,不要妥協孩子的壞習慣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孩子犯錯越來越大呢?  孩子為什麼越犯錯越大?  1.父母沒及時更正  孩子之所以會犯的錯誤越來越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父母平時總是不去選擇更正孩子的錯誤。一直以來都選擇放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就會使得孩子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錯誤的。
  • 原來,這就是「破窗定律」(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曾提出一個「破窗效應」理論:如果一間房子的窗戶破損了,沒有人去修補,那麼不久之後,其他的窗戶也會被陸續打破。
  • 破窗效應、鱷魚效應、手錶效應,分別闡述了怎樣的生存法則?
    破窗效應:不要盲目從眾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說一個房子的某一扇窗戶如果破了而沒人去修補它,沒多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被人為破壞;乾淨整潔的地面上如果出現了一個垃圾而沒人把它撿起來,沒多久地面上就會出現更多的垃圾……說白了,這個效應揭示了大多數人的從眾心理。
  • 破窗理論的啟示
    破窗理論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 「破窗效應」了解一下
    可以說,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日後的發展,如果想要孩子越變越好,家長們不如先了解一下"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指的是父母在無意間打開了傷害孩子的窗口,並對其他人造成一種暗示,認為這個孩子就是這樣的,或者說父母都在傷害孩子,那麼其他人也可以這樣做。這種效應對孩子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避免。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字面意思就是打破窗戶?當然不是,而是來源於一項有名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鬥做的。實驗內容是把兩輛汽車放置不同地方,其中一輛把車牌摘掉,頂棚切掉,結果沒過一天就被偷走了。
  • 企業管理不可不知的破窗理論( Broken windows theory )
    這些都是由於一扇破碎的窗戶而引起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結果呢? 其實,這是因為窗戶上的玻璃雖然破了,但平時誰也沒去注意,誰也沒去管理的結果。亂塗亂畫誰也不去管理,隨手亂扔垃圾誰也不去指摘。所以這樣的地方即使壞人犯罪,也不容易被發現。很多犯罪就起源於一扇小小的破碎窗戶及由於而引起的隨手亂畫而無人過問。這就是「破窗理論」。
  • 巧用「破窗理論」,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值得父母學習
    "破窗理論":高素質的父母,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破窗理論"也叫做"破窗效應",是心理學家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兩人聯合提出的一個犯罪心理學理論。他們是以之前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做過一個實驗為基礎,進而提出這個理論。
  • 棘手問題的出現,或許是你犯了大忌:經濟學中的《破窗理論》
    歸根結底就是美國奉行所謂的人權、自由和民主,在美國槍枝泛濫,民眾的安全感下降所致,疫情爆發大規模集會暴亂以來,更多的人選擇購買槍枝來保護自己家人的生命財產,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了經濟學效應中的《破窗理論》。
  • 破窗理論告訴我們,一定及時彌補小漏洞,因為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所謂「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小事總是不起眼,卻能蘊藏著巨大的破壞力,最後導致巨大而又危險的事件發生,以上其實就是破窗理論的延伸。破窗理論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杜絕破窗效應?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破窗理論」
    所謂破窗理論,形象地說,就是一個企事業單位,在第一個窗子被打破之後,要立即修復好。不然,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窗子被繼續打破,直到最後不可控制,被徹底打破的乾乾淨淨。破窗理論是企業管理中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它的核心就是當一個企業裡出現某種錯誤現象的時候,要立即堅決糾正過來,否到,到最後必將一發不可收拾,直到這個企業徹底衰敗破產。
  • 結合「破窗理論」,反思教學
    在犯罪心理學裡有一個破窗理論: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結合這個理論,反思自己的工作:平時對待孩子們太嚴格了,容不得他們一丁點錯誤。
  • 值得分享|解析: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導讀: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現象和規律;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