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學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它對研究宇宙有什麼作用嗎?

2020-12-03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問:完整的問題因該是究竟什麼是光譜?絕對黑體的光譜是什麼樣的?不同的物體為什麼有不同的光譜?什麼是光譜學?光譜學在科學領域有什麼應用?為什麼天體中不同的元素會發出不同頻率的光譜?

答:物理學家認為,光譜其實是由來自許多不同的發光物體發出的光(譬如天空中的星光,或者你家中的檯燈等等)中不同頻率的光線構成的。譬如,雷射就由非常窄的光譜構成的(一束雷射幾乎完全在同一頻率震動),然而太陽卻有著非常廣闊的光譜構成(太陽光或者說自然光中包含著許多不同頻率的光線)。至於「光譜學」則是一門通過觀測特定物體發出或者吸收光線的光譜(在某些情況下,觀測其吸收的它源光線中某些特定頻率的光波),從而收集對應信息的學科。

還有一種令人驚訝的光譜來自於絕對黑體,我們稱之為「黑體光譜」。黑體光譜中特定頻率(v)的光線強度(I)可以由下式給出,式中h,c,k分別為普朗克常量,光速,玻爾茲曼常數。

仔細看一下該公式,會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方程中唯一的變量就是溫度(T)!因此,黑體的光譜完全由其溫度決定。許多熱源發出光線的光譜可以化簡成為近似黑體。譬如,白熾燈泡、燒得通紅的鐵水,火焰,人體,行星等都是此類熱源。這種光源發光的原因是物體內部的原子之間的互相碰撞,從而失去能量後以光線的形式「濺出來」(原子之間的猛烈碰撞可以導致電子的劇烈抖動,從而使得這些抖動的電荷發出光波)。隨著溫度的增加,黑體光譜的極點向更高頻率移動。天鵝座的一個雙星系統是一個絕佳的兩種不同溫度物體的例子,通過兩種顏色表示各自的溫度。

通過分析特定光源的光譜可以得到關於光源的構成,溫度的信息,甚至連光照通路上經過的物體也可以推測出來。原子中的電子實際上存在於特定的能級中。因此,電子在發生能級躍遷時,可以通過吸收或者發出特定數值的能量,從而吸收或者發出與之對應特定波長的光波。某種元素髮出的全部光波中不同頻率(波長)構成集合稱之為其原子光譜。

左圖:亞、氦、氫、汞元素的光譜。右圖:你可以通過使光線穿過含有不同氣體的衍射光柵或者稜鏡來辨別其含氣種類。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內有不同數目的質子,元素質量數越大將意味著更強的電磁引力作用到外部的電子上,將會導致這些圍繞著原子核轉動的電子之間產生一些奇特的、並且異常複雜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因此,不同元素之間電子數目的差異將產生完全不同的光譜。在實際分析中,除了最簡單的氫元素之外,其他的元素光譜通常都需要強大的計算機來輔助才能實現準確的計算。

這裡還存在一個與元素髮射光譜相對應的概念,叫做「吸收光譜」。眾所周知CO2(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溫室氣體之一,這是因為二氧化碳的吸收光譜中,紅外線的頻率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在太空中看到的太陽的光譜(因為真空環境更幹擾較少,光譜更為清晰)。

光譜中的間隙可以判斷出太陽的外層有什麼氣體。

因此,通過光譜分析,可以快速得出光源的化學構成,並且經過仔細分析測量光譜中每條線(通過光學手段分離出不同頻率的光波)的亮度,甚至可以分析出不同化學元素的比例。

更神奇的是,全宇宙中任何原子的光譜都是相同的,因此,當我們觀察到某顆天體光譜中的來自於氫元素光譜線,隨著時間向整體向低頻方向移動(光譜中漸趨於最清晰並且最明顯的一條)時,根據都卜勒效應解釋該現象,可以推測該天體在不斷的遠離我們。這種被觀測天體的光譜中紅色線條漸變為更深的現象,也稱之為「紅移現象」。

通過對某些地球上的物質樣本進行光譜分析,可以快速確定樣本成分及構成比。譬如我們可以通過在太空中觀測並分析被大氣過濾後太陽光光譜的方法,快速檢測大氣中的臭氧濃度,水蒸氣濃度(溼度),甚至還可以用來測空氣汙染中微粒的尺寸。然而,由於在實踐中有許多更好的方法(化學方法)來替代上述過程。因此除了在一小部分領域,光譜分析技術並不是非常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雷達槍及紅外線測溫儀本質上都是一個具有特定並且單一功能的光譜分析儀。

然而,到了天文學領域,光譜學便有了廣闊的應用,因為天文學家們並沒有什麼更好的研究工具替代它。動物學家可以去聞標本的味道,電氣工程師能體驗到電擊,然而天文學家只能死死的凝望天空,以及測量光譜。即便對於未知行星的發現,也是通過觀測該行星圍繞其母恆星轉動時所引發的母星位移時導致其光線發生紅移和藍移來發實現的。而對於太空中的許多星雲和氣團的發現,則是通過觀察其他天體發出的光線透過這些物質時產生的吸收光譜來實現的。

並且實際上所有的我們所了解的關於太陽系外(任何超出了「快看那個星星!」)的知識,都是基於觀譜學技術發現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askamathematician- The Physicis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只是我們,相信包括已故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很多其他科學家都對個問題存在疑惑。當然,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事實上,我們的銀河星系及目前可觀測到的其它星系,都正朝著宇宙的邊緣飛逝。近幾年科學們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它被某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所吸引。
  • 靈芝多糖的研究成果,究竟有什麼作用?
    而靈芝的保健功效大多依賴其有效成分靈芝三萜和靈芝多糖,今天大漢靈芝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靈芝多糖的研究成果,它究竟有什麼作用! 01 免疫調節 經腹腔注射或經口服靈芝多糖,能增強對蛋白質抗原延遲超過敏化。
  • 宇宙究竟是什麼?宇宙有沒有可能是個生命體,我們的都是小細胞!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處於一個未知的水平,對於宇宙究竟是什麼一直以來都沒能有科學家給出一個完整的可信服的依據。也許會有人反駁青魚,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科學界不爭的事實,那麼青魚就想問,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個爆炸的奇點又在哪裡呢?
  • 宇宙之大,它究竟有沒有盡頭?宇宙的外面有什麼?
    人們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麼宇宙是有盡頭的嗎?如果有的話,宇宙之外那會是什麼呢?會不會像玄幻小說裡寫的一樣,宇宙之外是虛空,那麼虛空又是什麼呢?/偷笑,這樣以來我可以輕輕鬆鬆水一篇文章,好了繼續回到正題。
  • 「宇宙牆」被發現,人類是困在宇宙的研究對象?宇宙外有什麼?
    「宇宙牆」被發現,人類是困在宇宙的研究對象?宇宙外有什麼?我們經常說宇宙是浩瀚無垠的,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宇宙的大,那麼在科學上宇宙的範圍到底有多大呢?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它是否和地球一樣是有盡頭的呢?
  • 宇宙有邊界嗎?它究竟有多大?
    如果你有想過時空旅行,很簡單,你只要抬頭仰望天空就可以了。你所看到的每一縷星光,都是遙遠過去的每一個瞬間。這是因為宇宙中的恆星,星系都距離我們太過遙遠,即便其中最近的那些,它們發出的光要抵達地球,也需要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毫無疑問,宇宙浩渺無垠。但是,宇宙究竟有多大?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而且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這讓很多科學家都非常困惑,按理來說,宇宙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它的膨脹速度已經減小才對,但是為什麼它的膨脹速度比之前還快了百分之十!
  • 神秘的宇宙當中究竟有些什麼?有多大
    它的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銀河系裡有2000億顆太陽的「兄弟姐妹」,而目前科學家已知道了150個恆星有行星環繞。浩瀚宇宙,群星閃爍。仰望天空,人類對神秘的宇宙充滿了想像:是否存在外星生命?UFO是否是外星人派來的使者?我們是宇宙中孤獨的智慧生物?火星布滿塵埃的表面,曾經真的有水流嗎?「火星上的臉」的奇怪照片真的是其他文明世界想與人類接觸的標誌嗎?
  • 溫度是一種物質嗎? 溫度究竟是什麼?
    溫度是一種物質嗎? 溫度究竟是什麼?時間:2017-02-12 10:10   來源:《環球科學》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溫度是一種物質嗎? 溫度究竟是什麼? 科學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希望重新定義溫度,把溫度和能量聯繫起來。 已知宇宙範圍內最準確的溫度計,看起來卻壓根不像是一個溫度計。
  • 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世間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雖然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窺探到的宇宙中非常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神秘變幻莫測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 飛碟究竟是什麼?它來自何方?
    飛碟究竟是什麼?它來自何方?許多飛碟愛好者和見過飛碟的人,都會作出同樣的回答:它是外星人向地球派來的使者。
  • 宇宙是表面上看到的井然有序嗎,背後有什麼在掌控著?
    宇宙井然有序嗎?似乎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宇宙也沒有錯,因為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受到萬有引力的控制,它們之間的運動都遵循天體運動的一般規律!宇宙不僅井然有序,而且有著嚴格的天體法則,在天體法則下,整體是和諧的,局部混亂是可控的、短暫的。就像有什麼東西在背後掌控一樣。
  • 宇宙的盡頭到底有什麼?專家研究表明,宇宙最終結果可能有三種!
    宇宙的盡頭到底有什麼?科學家研究表明,宇宙最終結果可能有三種!人類追求科學真理的動力一直從未停止,宇宙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未來的發展又會是怎樣的?在學術界中有很多的說法。不過比較有趣的是,愛因斯坦曾經發現宇宙是非穩定的狀態。但是他當時受主流科學家們的影響,認為宇宙其實是處於靜止的。蘇聯的物理學家就曾發現了宇宙是膨脹的。並且他認為宇宙的存在很有可能就是由原生原子膨脹爆炸產生的。而在研究過程中,所有的證據似乎都指出了宇宙在過去,曾經發生過一次驚天的大爆炸,或許我們生存的宇宙,時間和空間都是源於那次爆炸。
  • 宇宙外面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外面是什麼?宇宙到底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試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事實上物理學家們研究宇宙已經很久了。
  • 什麼是宇宙,宇宙有哪些秘密呢
    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存在生命的地球顯得那麼渺小與孤單,太空探秘,成為一個引人人勝的話題:宇宙究竟是怎樣的,太空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宇宙及宇宙的天體是怎樣形成的?宇宙有多大,真的是無邊無際嗎?天空那些密密麻麻的星星為什麼不會「掉」 下來,是誰在用- -雙看不見的巨手操縱著它們?熊熊燃燒的太陽之火會熄滅嗎?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誰是「罪魁禍首"?月球真的在漸漸遠離地球嗎?掛在太空中這-串串問號,總是在不斷地吸引著人類探究的目光!
  • 【光譜學】深度光學
    隨著科技的進展,光譜學所涉及的電磁波波段越來越寬廣,從波長處於皮米級的γ射線,到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區域,紅外線,微波,再到波長可達幾公裡的無線電波,都有其與物質作用的特徵形式。按照光與物質的作用形式,光譜一般可分為吸收光譜、發射光譜、散射光譜等。通過光譜學研究,人們可以解析原子與分子的能級與幾何結構、特定化學過程的反應速率、某物質在太空中特定區域的濃度分布等多方面的微觀與宏觀性質。
  • 植物界那神秘的曼陀羅花,它究竟有沒有毒?它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原創|小靈子自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獨孤天下》這部劇的獨孤家的二小姐-獨孤曼陀嗎,在這部劇中可是讓大家恨的牙痒痒,紛紛要求給她「發盒飯」,當然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人公並不是獨孤曼陀,而是和她名字相近的曼陀羅花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很快10年過去了,另一名天文學家奧爾特在觀察太陽系周圍的之後,正式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質的理論,科學家們對於暗物質的研究,也由此正式展開。
  • 光譜學基礎知識
    光譜學是光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各種物質的光譜的產生及其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光譜是電磁輻射按照波長的有序排列,根據實驗條件的不同,各個輻射波長都具有各自的特徵強度。光譜學的發展簡史光譜學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1666年,牛頓把通過玻璃稜鏡的太陽光分解成了從紅光到紫光的各種顏色的光譜,他發現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這是可算是最早對光譜的研究。其後一直到1802年,渥拉斯頓觀察到了光譜線,其後在1814年夫琅和費也獨立地發現它。牛頓之所以沒有能觀察到光譜線,是因為他使太陽光通過了圓孔而不是通過狹縫。
  • 宇宙中的冷知識: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它究竟有多大你知道嗎?
    宇宙中的冷知識: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它究竟有多大你知道嗎?宇宙的起源是什麼,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還可能更久遠,一直都沒有正確的解答。根據傳說,在很久很久之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都是一片混沌,宇宙只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奇點,不分上下左右和東南西北,就像一個雞蛋一樣。在這個大雞蛋之中孕育著盤古,有一天當盤古睜開眼之後,看到身外一片黑暗,也沒有轉身的空間,就拿起身邊的巨斧不斷的揮舞,不斷的向四周猛劈,於是就產生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