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學基礎知識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光譜學是光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各種物質的光譜的產生及其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光譜是電磁輻射按照波長的有序排列,根據實驗條件的不同,各個輻射波長都具有各自的特徵強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425.htm

通過光譜的研究,人們可以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級結構、能級壽命、電子的組態、分子的幾何形狀、化學鍵的性質、反應動力學等多方面物質結構的知識。但是,光譜學技術並不僅是一種科學工具,在化學分析中它也提供了重要的定性與定量的分析方法。
光譜學的發展簡史

光譜學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1666年,牛頓把通過玻璃稜鏡的太陽光分解成了從紅光到紫光的各種顏色的光譜,他發現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這是可算是最早對光譜的研究。

其後一直到1802年,渥拉斯頓觀察到了光譜線,其後在1814年夫琅和費也獨立地發現它。牛頓之所以沒有能觀察到光譜線,是因為他使太陽光通過了圓孔而不是通過狹縫。在1814~1815年之間,夫琅和費公布了太陽光譜中的許多條暗線,並以字母來命名,其中有些命名沿用至今。此後便把這些線稱為夫琅和費暗線。

實用光譜學是由基爾霍夫與本生在19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他們證明光譜學可以用作定性化學分析的新方法,並利用這種方法發現了幾種當時還未知的元素,並且證明了太陽裡也存在著多種已知的元素。

從19世紀中葉起,氫原子光譜一直是光譜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試圖說明氫原子光譜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各項成就對量子力學法則的建立起了很大促進作用。這些法則不僅能夠應用於氫原子,也能應用於其他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質。

氫原子光譜中最強的一條譜線是1853年由瑞典物理學家埃斯特朗探測出來的。此後的20年,在星體的光譜中觀測到了更多的氫原子譜線。1885年,從事天文測量的瑞士科學家巴耳末找到一個經驗公式來說明已知的氫原子諾線的位置,此後便把這一組線稱為巴耳末系。繼巴耳末的成就之後,1889年,瑞典光譜學家裡德伯發現了許多元素的線狀光譜系,其中最為明顯的為鹼金屬原子的光譜系,它們也都能滿足一個簡單的公式。

儘管氫原子光譜線的波長的表示式十分簡單,不過當時對其起因卻茫然不知。一直到1913年,玻爾才對它作出了明確的解釋。但玻爾理論並不能解釋所觀測到的原子光譜的各種特徵,即使對於氫原子光譜的進一步的解釋也遇到了困難。

能夠滿意地解釋光譜線的成因的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量子力學。電子不僅具有軌道角動量,而且還具有自旋角動量。這兩種角動量的結合便成功地解釋了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電子自旋的概念首先是在1925年由烏倫貝克和古茲密特作為假設而引入的,以便解釋鹼金屬原子光譜的測量結果。在狄喇克的相對論性量子力學中,電子自旋(包括質子自旋與中子自旋)的概念有了牢固的理論基礎,它成了基本方程的自然結果而不是作為一種特別的假設了。

1896年,塞曼把光源放在磁場中來觀察磁場對光三重線,發現這些譜線都是偏振的。現在把這種現象稱為塞曼效應。次年,洛倫茲對於這個效應作了滿意的解釋。

塞曼效應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應用中也是重要的。在複雜光譜的分類中,塞曼效應是一種很有用的方法,它有效地幫助了人們對於複雜光譜的理解。
光譜學的內容

根據研究光譜方法的不同,習慣上把光譜學區分為發射光譜學、吸收光譜學與散射光譜學。這些不同種類的光譜學,從不同方面提供物質微觀結構知識及不同的化學分析方法。

發射光譜可以區分為三種不同類別的光譜:線狀光譜、帶狀光譜和連續光譜。線狀光譜主要產生於原子,帶狀光譜主要產生於分子,連續光譜則主要產生於白熾的固體或氣體放電。

現在觀測到的原子發射的光譜線已有百萬條了。每種原子都有其獨特的光譜,猶如人的指紋一樣是各不相同的。根據光譜學的理論,每種原子都有其自身的一系列分立的能態,每一能態都有一定的能量。

我們把氫原子光譜的最小能量定為最低能量,這個能態稱為基態,相應的能級稱為基能級。當原子以某種方法從基態被提升到較高的能態上時,原子的內部能量增加了,原子就會把這種多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發射出來,於是產生了原子的發射光譜,反之就產生吸收光譜。這種原子能態的變化不是連續的,而是量子性的,我們稱之為原子能級之間的躍遷。

在分子的發射光譜中,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二原子分子的發射光譜。在分子中,電子態的能量比振動態的能量大50~100倍,而振動態的能量比轉動態的能量大50~100倍。因此在分子的電子態之間的躍遷中,總是伴隨著振動躍遷和轉動躍遷的,因而許多光譜線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帶狀光譜。

從發射光譜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原子與分子的能級結構的知識,包括有關重要常數的測量。並且原子發射光譜廣泛地應用於化學分析中。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光通過一種物質時,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會有所減弱,當經過物質而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譜儀展成光譜時,就得到該物質的吸收光譜。幾乎所有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吸收光譜。原子的吸收光譜所給出的有關能級結構的知識同發射光譜所給出的是互為補充的。

一般來說,吸收光譜學所研究的是物質吸收了那些波長的光,吸收的程度如何,為什麼會有吸收等問題。研究的對象基本上為分子。

吸收光譜的光譜範圍是很廣闊的,大約從10納米到1000微米。在200納米到800納米的光譜範圍內,可以觀測到固體、液體和溶液的吸收,這些吸收有的是連續的,稱為一般吸收光譜;有的顯示出一個或多個吸收帶,稱為選擇吸收光譜。所有這些光譜都是由於分子的電子態的變化而產生的。

選擇吸收光譜在有機化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對化合物的鑑定、化學過程的控制、分子結構的確定、定性和定量化學分析等。

分子的紅外吸收光譜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動光譜與轉動光譜的,其中分子振動光譜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課題。

分子振動光譜的研究表明,許多振動頻率基本上是分子內部的某些很小的原子團的振動頻率,並且這些頻率就是這些原子團的特徵,而不管分子的其餘的成分如何。這很像可見光區域色基的吸收光譜,這一事實在分子紅外吸收光譜的應用中是很重要的。多年來都用來研究多原子分子結構、分子的定量及定性分析等。

在散射光譜學中,喇曼光譜學是最為普遍的光譜學技術。當光通過物質時,除了光的透射和光的吸收外,還觀測到光的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包括原來的入射光的頻率外(瑞利散射和廷德耳散射),還包括一些新的頻率。這種產生新頻率的散射稱為喇曼散射,其光譜稱為喇曼光譜。

喇曼散射的強度是極小的,大約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喇曼頻率及強度、偏振等標誌著散射物質的性質。從這些資料可以導出物質結構及物質組成成分的知識。這就是喇曼光譜具有廣泛應用的原因。

由於喇曼散射非常弱,所以一直到1928年才被印度物理學家喇曼等所發現。他們在用汞燈的單色光來照射某些液體時,在液體的散射光中觀測到了頻率低於入射光頻率的新譜線。在喇曼等人宣布了他們的發現的幾個月後,蘇聯物理學家蘭茨見格等也獨立地報導了晶體中的這種效應的存在。

喇曼效應起源於分子振動(和點陣振動)與轉動,因此從喇曼光譜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動能級(點陣振動能級)與轉動能級結構的知識。

喇曼散射強度是十分微弱的,在雷射器出現之前,為了得到一幅完善的光譜,往往很費時間。自從雷射器得到發展以後,利用雷射器作為激發光源,喇曼光譜學技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雷射器輸出的雷射具有很好的單色性、方向性,且強度很大,因而它們成為獲得喇曼光譜的近乎理想的光源,特別是連續波氬離子雷射器與氨離子雷射器。於是喇曼光譜學的研究又變得非常活躍了,其研究範圍也有了很大的擴展。除擴大了所研究的物質的品種以外,在研究燃燒過程、探測環境汙染、分析各種材料等方面喇曼光譜技術也已成為很有用的工具。

相關焦點

  • 【光譜學】深度光學
    內容編輯根據研究光譜方法的不同,習慣上把光譜學區分為發射光譜學、吸收光譜學與散射光譜學。這些不同種類的光譜學從不同方面提供物質微觀結構知識及不同的化學分析從發射光譜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原子與分子的能級結構的知識,包括有關重要常數的測量。並且原子發射光譜廣泛地應用於化學分析中。吸收光譜學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光通過一種物質時,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會有所減弱,當經過物質而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譜儀展成光譜時,就得到該物質的吸收光譜。幾乎所有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吸收光譜。
  • 光譜學和諾貝爾獎
    自從諾獎設立以來,很多獎項都與光譜學研究有關,有的是推動其發展的實驗或理論成果,也有的是光譜學促成的新發現。以下列舉一二。光譜學和諾貝爾獎一瞥1902物理學獎洛倫茲和塞曼:研究磁場對輻射現象的影響,發現磁場中的譜線分裂(塞曼效應)。
  • 北京大學張樹霖教授:情系拉曼光譜學
    1978 年起利用自行組建的雷射拉曼光譜儀開始了拉曼光譜學研究;1985 年之後在納米結構拉曼光譜學方面作出了基本性的、世界範圍公認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210篇;自1998 年起的歷屆國際拉曼光譜學大會均受邀為大會或分會邀請報告人;2000 年成功組織了由北京大學申辦的第17 屆國際拉曼光譜學大會;2004 年其領銜的「若干低維材料的拉曼光譜學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自製成當時世界上最小的商品雷射拉曼光譜儀基礎上
  • 鄭華熾——我國利用光譜學探討物質結構的先驅者
    鄭華熾為了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1930年到哥廷根大學進修量子力學理論,1931年又到慕尼黑大學聽A.索末菲(Sommerfeld)的課,並開始把量子力學應用於物質的分子結構的研究中。由於著名物理學家的言傳身教,為他以後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32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加緊迫害進步知識分子。鄭華熾前往奧地利進入格拉芝工業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 土壤光譜學:創新技術助力解鎖土壤奧秘
    「熟悉」在於,我們每天立於其上,與泥土有親密接觸;「陌生」在於,學界對土壤的複雜結構、性質、功能及其生物活性、生態功能的了解仍顯不足,而且公眾的知識背景中所包含的土壤常識也相對匱乏。編者認為,破解土壤奧秘與普及土壤科普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創新技術在土壤學中的應用與發展。
  • 光譜學的發現和發展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光譜學的發現和發展。光譜學光並不僅僅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樣。19世紀中期,兩位德國科學家發現,把光分成不同的顏色,再通過每種組分色的亮度就可以識別光源的化學構成。
  • 發光學報 | 特邀綜述: 用於固態照明的四價錳離子光譜學
    因而從基礎研究出發探尋這類發光材料的物理圖像和建立系統科學的物理理解也是突破專利壁壘和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必然之路。正是基於這樣的學術和應用背景,四位作者結合各自的研究經歷聯合撰寫了本篇Mn4+離子光譜學的回顧,以期對Mn4+離子摻雜型紅色粉體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2.
  • 光譜成像:光譜學的未來?
    光學光譜學提供了對光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寶貴見解,並在許多領域中得到了應用。
  •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2018-10-22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來自國內外180多個科研院校的650餘名代表參會,涵蓋了全國各區域從事分子光譜學研究的所有單位,是歷屆會議人數最多的一屆。會議將持續到10月22日。  開幕式由會議輪值主席、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劉會洲主持。
  • 光譜領域專家匯聚福州 共同探討光譜學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盛大開幕,本次大會持續到10月30日,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州大學和閩江學院聯合承辦,來自國內外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5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光譜學中的統計學概論
    在我們的光譜學領域中,我們通常不會通過測量足夠大的樣本量來精確計算全部群體的σ。相反,我們會測量一個群體樣本。幸運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略微修改的表達式來估算樣本標準偏差。我們使用符號s來表示樣本的標準偏差。s的表達式如下:
  • 賈伯斯導師力作:雙頻率梳光譜學
    但是,如果周遭環境變得很暗,我們將無法再分辨顏色,而必須依靠另外一雙適應黑夜的「眼睛」——雙頻率梳光譜學。/ 相關內容推展 /內容來源:微信公眾號 中國光學近日,在一項原理驗證性的實驗中,來自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MPQ)的Nathalie Picqué和Theodor W.
  • 合肥研究院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劉文清團隊在《光學學報》上發表創刊四十周年特邀綜述,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與此同時,人們對環境汙染問題的認識也不斷提升,開始採用現代的技術手段特別是光學技術研究一些環境物理化學現象和過程,逐漸發展了現代的環境光譜學。  環境光譜學不僅是經典光學的創新發展,也是環境科學的新發展。
  • 光譜學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它對研究宇宙有什麼作用嗎?
    什麼是光譜學?光譜學在科學領域有什麼應用?為什麼天體中不同的元素會發出不同頻率的光譜?答:物理學家認為,光譜其實是由來自許多不同的發光物體發出的光(譬如天空中的星光,或者你家中的檯燈等等)中不同頻率的光線構成的。
  • 上海光機所等集成多種光學與光譜學技術對文物進行多維研究
    6月3日至26日,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聯合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基恩士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組成聯合課題組,集成可移動式三維掃描儀、超景深3D顯微鏡、光學相干層析儀(COT)、可移動共聚焦雷射Raman光譜、可攜式minRaman光譜和可攜式XRF(pXRF和HXRF)等多種光學和光譜學技術手段對河南新鄭
  • 基於PC的數位化現代光譜學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9516.htm  現代光譜學實驗普遍需要使用高性能計算機來採集
  • 院士領銜 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成都開幕
    大會秉承前20屆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之宗旨,全力展示我國在光譜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果,增進廣大光譜科學工作者及支持光譜事業人們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期形成自由研討的學術氛圍,讓光譜相關或相近的思想撞擊出火花,期待顛覆性創新創造力泉湧。
  • 中國光譜40年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會議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化學會以及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承辦。
  •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2016-11-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10月27日至30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州大學和閩江學院聯合承辦的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 這12位科學家曾為光譜學發展做出貢獻 你知道幾個?
    光譜學是光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各種物質的光譜的產生機器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光譜是一類藉助光柵、稜鏡、傅立葉變換等分光手段將一束電磁輻射的某項性質解析成此輻射的各個組成波長對比性質的貢獻的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