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67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9元,那時候的國家窮得一塌糊塗,窮到連印度三哥都在同情我們的狀態,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到1945年結束,打了14年,接著又打解放戰爭,至1949年9月結束,持續3年多。
解放後的新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兜裡乾乾淨淨的,但是大多數農民都分到了田地,幹勁十足,能當家作主吃上飯,這是新中國以來,人民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自信心。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全新的決策,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自此中國經濟開始騰飛,人們不再被溫飽問題束縛。
如今,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大關,很多人可能對這個沒啥概念,或者說太遙遠了吧,那就換個數據就明白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實現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就是說你一家子,平均每個人一年能賺到將近7萬塊錢,別管是老爺子還是小寶寶的身份,看平均數,恭喜你邁入中產階層。
如果說,你沒達到,那隻說明你一家子今年還不夠努力,明年加把勁,別拖祖國後腿,加油幹,還有機會。
70多年的巨變,是翻天覆地的巨變,現在的人考慮的是住大房子、開好車,假期去旅遊,穿衣服講究品位,地攤貨基本買得人少了,平時三五好友聚會也得選個好場地,吃點特色菜,希望經常喝點好酒,所以好酒越來越貴,再看看誰在用新款手機,追求品質的需求想法太多了,都是能夠輕易實現的。
這就是時代需求在變,多數人兜裡有錢了,你就可以讓自己和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沒錢你敢做這些事嗎?自信來源於自己的吃穿自行的水平。
疫情期間,很多美國家庭竟然拿不出1000美元的存款應急,我們覺得不可思議!這才7000元人民幣,但是三分之二的美國家庭就是拿不出這點數目的錢應急,眼巴巴望著政府救濟,這也是他們不敢停工停產的主要原因,收入來源如果斷檔,吃穿住行就沒法解決。
CNBC: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失業,以及失去聯邦失業補助,更多人將被迫提前支取401(k)退休儲蓄
一旦停工停產,這麼多美國人就會失業,變成了街溜子,沒地方去了,任何一個衝突都會演變成暴亂悲劇,所以「黑命貴」運動愈演愈烈,精力旺盛的黑人慢慢打砸搶店鋪,誰也攔不住,當然美國種族矛盾、民族分裂,並不是川普上臺才發生的事情,一直都有,只是民粹選擇了川普這樣的總統,加劇了分裂速度,再加上爛到世界第一的美國疫情防控水平,各種問題就到了集中爆發階段。
美國人吃飯都發愁了,暴亂成了宣洩工具,哪來的自信,川普政府到處甩鍋也解決不了問題,頂多能坑盟友一點是一點,這樣的對比處處皆是。
還是回到我們的吃穿住行上來,封城期間,各省對在搬家式援助湖北,物資的投放能力和速度達到了新高,最初的混亂,很快就解決了,大家都待在家裡,因為兜裡有存款啊,不怕停工封城,危可使安。
國家層面,強大的物資生產能力,各省都有自己的優勢,還有物流運輸保障能力,政府部門組織能力和老百姓自律的配合能力,水電煤氣照常供應,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強大,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簡直到了爭分奪秒的地步,這就是國家層面自信的根基,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做得到的,美國也不行。
這種自信的能力,從建國初期到現在,所積累的巨大經濟發展,經濟綜合實力,每每在關鍵時刻都發揮出了,超乎我們想像。
可以說沒有比較,就不了解進步程度,數十年前很多人愁吃愁喝愁穿,是物質生活得不到滿足;今天的很多人是發愁吃喝什麼好,追求的是品位,物質生活上的豐富選擇得到了極大滿足。
自從2010年我國GDP總量超過日本之後,我國經濟一直穩居世界第二,去年GDP總量突破90萬億元大關,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是美國GDP的70%,美國害怕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這個等於會失去產品定價權、技術標準、金融主導權等等,甚至是軍事對他國的破壞能力,這讓美國怎麼繼續收割全球資產,怎麼有機會繼續薅世界羊毛?對抗,甚至叫囂脫鉤,自然難掩美國日益加重的焦慮感,中國當然不會答應讓美國薅「社會主義羊毛」,誰也不希望我們的生活質量倒退,兜裡的錢變薄。
疫情之下的世界並不太平,各國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甚至有些國家仍然沒有走出困境,歷史並不會一直前進,也會倒退的。在這種全球經濟處於下滑的狀態下,我國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為3.2%,也是當時全球唯一一個經濟處於增長的國家,只有中國在前進。
再看世界主要幾個大的經濟體狀況。德國是歐盟經濟共同體的領頭羊,貿易總量非常巨大,之前美國是他們最大的合作夥伴,這兩年被川普鬧得也不太平,德美之間貿易戰也是你來我往。
這次德國向世界宣布,第二季度我國出口德國貿易總量達到1862億元人民幣,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夥伴。從這方面也驗證了我國的實力究竟是有多強大,相互多賣點貨,企業經營就上去了,工人收入也會有更多保障。
中國在德國市場的貿易佔比,這麼快超越美國,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這次超越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方面是中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騰出手來幫助世界各國,不僅擁有強大的抗疫醫療物資生產能力,還向各國派出大量醫療隊協助組織抗疫,依舊與各國保持良好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德兩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雙向貿易促成了互惠互利,儘管個別德國議員腦子進水攪渾水,但還不至於妨礙雙方貿易的擴大,默克爾大多時候還是算得清帳的。
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IMF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大幅反彈至8.2%。
其他國家全部是萎縮狀態,最少的是俄羅斯經濟將萎縮4.1%,最大的是西班牙將萎縮12.8%,美國經濟將萎縮5.8%,日本經濟將萎縮5.3%,喜歡跳大神的印度經濟將萎縮10.3%。其他不一而足,基本都超過了5%的萎縮程度,一場疫情扯掉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全部遮羞布。
什麼意思呢?對個人來說,你要賺100塊錢能難,但要是虧損100元,那是分分鐘的事情,向上生長註定不容易,國家也是一樣。所以說,IMF預測中國全年經濟能夠增長1.9%,不容易的。
回到個人角度上,努力工作,投身於經濟復甦,增加收入,這是主線,會創造出更高層次的吃穿住行水平,我們的自信力還會持續上升,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同時,居安思危,讓自信引領我們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