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的自信,來源於家長:8個教育關鍵詞,你做到了...

2020-12-06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父母必讀 ,作者專業貼心的

父母必讀

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關於高質量陪伴,是否也感覺到無從下手?……歡迎您通過文末留言或公眾號回覆說出您的困擾,我們將不定期整理這些問題,邀請專家為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擁有自信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會變得更為堅韌,擁有自信的孩子不會輕易懷疑自身的價值。每一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做更自信的自己!

讓孩子從小接納真實的自己,為自己驕傲,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讓孩子們體驗到,這樣的自己會更有力量!以下的這些小活動您不妨參考,運用在平時的生活當中。

NO.1

藝術:我的感受很重要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這個時候,藝術是最好的表達情感的方式。

在家裡,你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材料,鼓勵他用藝術的形式進行表達。那些最常見的東西,到了孩子手裡,可能就完全是另一副新穎的模樣,他可能:裹著圍巾跳舞,拿起木匙打節奏,又或者將彩色碎紙片粘貼成一幅漂亮的作品。

這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

NO.2

拼貼畫:我喜歡我自己

和孩子一起創造拼貼畫,讓孩子運用自己的喜好,選擇獨具個性的圖片和文字。

儘量讓他感到開心和為自己驕傲。在活動中,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獨一無二。

這種自信的情感將讓寶貝更相信自己,知道哪怕是在困難時期,他也能獲得力量。

NO.3

記錄:嘗試新鮮事物

嘗試新事物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我們發現自己真正喜愛什麼的契機。面對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的創造力會被激發出來。

比如我們可以做一棵紙做的樹,每當孩子嘗試了新鮮的事物,我們就畫一片葉子,上面寫上孩子嘗試過的任務、食物或活動。當這棵樹枝繁葉茂的時候,孩子也能夠很形象地看見自己的成長。

NO.4

分析:準備好挑戰

人生不可能時時順利,我們還需要讓孩子們知道,挑戰會隨時出現,面對難題,我們需要有智慧,也需要有應對問題的時間和毅力。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下最近經歷過的讓他覺得困難的事情吧。

然後一起來一次情景重現,用圖片寫下或畫下你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先試了什麼?接下來呢?之後呢?每一步之後發生了什麼?你的感受如何?

下一次孩子碰到挑戰的時候,回顧這些圖片,就能作為給自己一個提醒,他會知道,想要達到新的目標不僅需要努力,還需要積極的態度。

NO.5

鼓勵:你成功了!

當你的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儘可能地表揚她的努力吧。

比如, 除了說:「幹得好!」你也可以說:「媽媽看到你很努力地把積木堆得像一座高樓,而且你成功了呢!」或者「你今天能夠自己從那個滑滑梯上滑下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你積極而又具體的反饋不僅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也能夠幫助孩子意識到,應該為了自己努力爭取來的成功而自豪。

NO.6

家務:重要的工作

在家裡,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員。選擇一些適合他年齡的家務來協助你吧!

比如,在晚餐時間擺放餐具,或者在你洗衣服時將襪子分類。讓孩子知道你在做這些家務的時候,特別需要他。

並且,如果工作做得好的話一定要提供獎勵哦。這樣孩子就會習慣和自覺地做一些小家務,而當他掌握了每一項新任務時,他的自信也會隨之而增長!

NO.7

不完美:每個人都會犯錯

我們需要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有可能犯錯,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可以讓孩子每天完成一些任務,比如:自己扣紐扣,用大一些的杯子喝水。如果他沒有扣全紐扣,或者弄翻了飲料,你要冷靜回應,並且積極向他演示正確的做法。

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安心,他可以感受到一個訊息:犯錯誤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即使是爸爸媽媽,重要的是用積極的態度想辦法解決問題。

NO.8

榜樣:讓自己閃耀

孩子在每一方面都會學習你。作為他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導師,你在幫助他培養自信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模範作用。

試試關注自身積極的方面,而不是過多批評自我。當你遇到問題時,恰好是向孩子展現如何用樂觀主義來處理問題的好時機。

例如,你可以這樣說:「我很沮喪,因為我沒有想到會這樣,但是我正試著讓事情變得好起來。」

來 源

市婦聯家庭兒童部

原標題:《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的自信,來源於家長:8個教育關鍵詞,你做到了幾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高效能孩子的7個習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總是低頭不自信?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原因家長難辭其責
    正文字數:1674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孩子的自我認同,一旦讓孩子心裡產生了自卑,孩子就會出現不自信、膽怯、畏縮等狀況。這種情形下,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充滿矛盾,也很難有所作為。
  • 教育專家推薦的8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
    大家好,歡迎關注【教育清流】,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專家推薦的8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每部電影都會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看懂了受益終生。還有一些電影非常有教育意義,對育兒有幫助,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比如去年很火的電影《狗十三》,講述的就是青春期女孩的成長曆程,家長通過電影可以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孩子通過電影可以明白成長必經的過程,更懂得珍惜現有的生活。這樣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對家長和孩子都很有啟發。
  • 龍潭街道丨親子運動會、趣味英語課堂……兒童之家陪伴孩子一起...
    努力提高硬性條件,在有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地升級軟性條件,在空間、制度、文化、服務等多個方面為兒童規劃著想~建設兒童友好型社區~在給孩子們提供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隆興路社區兒童之家親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我們年輕的媽媽就告訴他這樣子是錯的,並且教他怎麼寫,但是孩子並不聽講,而是固執己見覺得自己寫的是對的,最後我們的媽媽被氣哭了,寶寶也一起跟著哭了。還有一種是孩子的作業沒有完成?我們學校的老師向家長進行反應,頓時老師和家長吵了起來,一直在談論陪孩子寫作業到底是家長的事兒,還是學校老師的事兒,由此引發了大片的評論很多的爸爸媽媽都站出來說話了。
  • 孩子遇事總說「不行」?3個維度幫助娃提升自我效能感,重塑自信
    很多家長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作比較,"你看看那個誰家的孩子,你要是有人家一半就好了!",家長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潛意識上給孩子灌輸他不如別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自信,進而產生"自卑情結"。2. 養成討好型人格不自信的孩子會比較在乎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常常 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這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來源於《中國教育報》)
    就拿學英語來說,無數孩子用他們的成功故事證明了: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更是激勵孩子勇敢前行的引導者和陪伴者。發現者:主動挖掘孩子的潛能 2013年1月,一則「熟練掌握4門外語的12歲少年想環遊世界」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 雲知聲聰聰陪伴教育機器人,孩子的專屬「AI家教」
    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大,家長們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給孩子們玩手機、玩iPad,久而久之孩子的對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產生依賴性,間接培養了下一代「低頭族」,令家長朋友們頭疼不已。家有兩娃,這個問題同樣可困擾著我。
  • 請查收你的2020年度關鍵詞——希望
    請查收你的2020 年度關鍵詞 Key words of the year 2020 轉眼,我們即將揮別不平凡的2020年,迎來嶄新的2021年。
  • 從拒絕到敢於表演,家裡有膽小不自信的孩子,父母要學會點燃希望
    教育就是點燃希望,父母需要做的是做那個點燃希望地人,而不是澆滅火種的人。教育就是點燃希望,這是我看完《親愛的小課桌》之後最深的感受。在《親愛的小課桌》中,一年級的男孩徐敬凱三番五次的拒絕上臺表演節目,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來自於家長的否定。
  • 家長分享丨自然教育讓孩子變得更陽光、更溫暖,也更寬容
    那就來個合照吧。大海篇(2):綠海龜保育南丫島的深灣曾是綠海龜媽媽生育海龜寶寶的理想家園。隨著環境汙染、人類騷擾,綠海龜的數目在急劇下降,已成為瀕危動物。據說,綠海龜媽媽產出的1000個海龜蛋中大概僅有一隻最終長大為成年龜。上島的第四天下午,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的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綠海龜保育課。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除了身高、長相,飲食行為竟然也會「遺傳」!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
  • 保護少年的你丨@各位家長 孩子遭遇學生欺凌事件該咋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做了定義
    徐永清表示,對學生欺凌進行法律上的定義,利於學校更好地開展學生教育和與家長溝通工作。「在我們學校,學生欺凌很少發生。」徐永清表示,每學期學校法制校長會對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欺凌的相關教育,作為班主任,他會經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預防欺凌的教育。
  • 家長們怎樣才能更好地成為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
    因此,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用更好的方法、做一個更好的陪伴者,也是家長朋友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內容。希望下面的一些建議,能夠為家長朋友們提供一些更好的思路,來讓自己的孩子在成長路上更加快樂、茁壯地成長。
  • 有效的陪伴:陪伴的重在質量,不要因為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抱怨
    但是事實上這兩種陪伴方式,質量都不高。舉個例子:剛生孩子回來上班的陳女士,卻是個工作狂,為了補產假的進度,她拼命加班,與丈夫差不多,結果孩子沒人照顧只好求老人幫忙。老人家幫著照顧了幾年的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後,陳女士輕鬆了不少,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 孩子學英語,家長不能缺席!
    原標題:孩子學英語,家長不能缺席! 事實上,孩子學習英語,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陪伴。 有些父母會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那麼過關,自己如果過多地幹涉孩子的英語學習,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在孩子的英語學習問題上,很多家長只能「放開了手」,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 但是,父母應該意識到,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微家書分享丨寶貝,加油!我們陪你一起成長
    微家書分享丨寶貝,加油!對你的學習開始嚴厲起來,對你習慣的培養慢慢嚴格起來,而對你的興趣愛好也慢慢呵護起來。現在的你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媽媽對你的希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在更新,但對你的愛更新的速度更快。媽媽希望你有滿滿的正能量,媽媽希望今後的歲月裡,可以陪著你,看到好的風景一起駐足觀賞。在陪伴的一年四季裡,一起體會春暖夏涼。一起定格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畫面,讓這些畫面構築你人生的底色。
  • 「力所能及」的任務是孩子獲得成長自信力量的源泉
    所以,培養孩子的成長自信心就是要給予孩子自主完成成長任務,讓孩子從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中獲得戰勝困難的信心,讓孩子從易到難適應自己解決成長任務,比如孩子學習語言是從認識單個字開始,逐步經歷詞語、短句,最後形成流利的交際能力;孩子學習走路從扶著物體直立起步,一小步、一小步發展到行走自如......自信是通過不斷實踐積澱建立起來的,孩子的成長自信不會憑空而生,它是積極參與生活實踐積澱的結晶,腳踏實地的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勞作才能獲得第一手的成長自信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多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鼓勵,加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積極上進,樂觀開朗,內心獨立自主,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自信心的培養需要從小進行,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
  • lily英語:孩子不自信,其實是因為家長方向錯了!
    不遠處有四、五個孩子在一起玩耍,從身型來看,估計也就五、六歲。孩子們玩得很投入,也很有默契。可其中的一個男孩,卻顯得格格不入。他只是站在一旁觀察著,不敢上前,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了句:「我可以拿這個嗎?」看沒人回應,默默地又把手縮了回去。15分鐘過去了,這個男孩表現得完全像個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