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藉助天文望遠鏡向宇宙深入窺望,首先發現,宇宙的一部分結構與人的大腦很有相似吻合之處。人的大腦中有一種被稱之為「網狀系統」的結構,分布著豐富而又錯綜複雜的神經元,是管控人這臺複雜「生物機器」整體協調運作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人感觸認知這個龐然宏觀世界的信息傳導媒介,更是人的「意識」加工廠。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整體結構似乎也是以「網狀系統」構建起來的。
宇宙的網狀結構,從「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全景圖中可以分辨得出。宇宙全景圖主要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繪製出來。天文學家分析,宇宙的網狀結構,很可能就是宇宙的整體構造框架,是承載宇宙整體能量的載體,也是宇宙能量整體流動循環的管道。
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宇宙中的每個天體,都分布在宇宙能量網格線的交匯點處。也就是說,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無論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無不通過「宇宙能量網格線」與其它天體彼此相連。由此可知,宇宙中所有的天體——無論大或小——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聯繫的,連繫線即為宇宙能量網格線。
人的大腦具有「意識」功能,能通過有意識或潛意識,對身體的整體功能進行協調,從而保證人體這臺智能機器正常有規律地運轉。而宇宙,又何嘗不是呢?
抬頭仰望星空,繁星滿天,似乎毫無規律可循;用太空望遠鏡掃視蒼穹,星系凌亂散布,仿佛互不關聯。而這都只不過是我們局限的視界所看到的表象而已。實則,每個星體的位置,宇宙中每個星系的運作,無不遵循著有規律的章法。
試想,如果太陽系一顆行星的運行軌道,被通過某種外力作用而使其稍微偏離或靠近太陽一點的話,結果會怎樣呢?有研究者給出的答案是:可能直接導致整個太陽系的銷毀,還會波及影響到最近的恆星系。
由此可見,宇宙中天體的分布排列,必須在遵循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安穩地運轉。
但有的時候,宇宙中的天體也會因某種外因而違觸規則,偏離自己的運行軌道,這樣情況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
這時候,宇宙就會發揮類似人腦網狀系統的功能——進行自動的自我調節修復,從而在最快的時間內讓自己恢復到整體的協調狀態。仿佛有意識而為之般。
尤其,科學家通過計算機建模進行宇宙演變模擬發現,無論賦予宇宙怎麼的演變初始值,設置怎樣的演變條件參數,宇宙在演變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不尋常事件,而導致的宇宙一時紊亂,最終都會被恢復還原為宇宙原先正常的狀態。
這令天文研究者不由自主地思索到:難道宇宙真的有自我意識?是宇宙的自我意識在主導著宇宙內的一切發展變化?
研究者思索分析:如果宇宙真的有自己的意識,必然比人腦意識強大不知多少億兆兆倍。根據量子力學裡的最新理論觀點(由幾個著名量子實驗呈現的怪異現象得出的推論,「水木長龍」量子文章多有提及詳解),觀察者的意識作用,可能才是宇宙萬物形成和發展演變的關鍵。那麼,我們進一步可以思考:是否宇宙就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宇宙的意識在控制著宇宙內部的一切?
如果以上分析推理正確,那麼,不難推測:我們很可能活在宇宙成千上萬億個意識中的某一個裡,也就說說宇宙意識創造出來的其中一個意願或夢境裡。這也就證明了為什麼有研究者推測說「宇宙是幻象的呈現,現實不是真實的存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