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是成功法寶,只有順境不驕,才能逆境不懼。」秉持著虛心好學、拒絕貪念的原則,肖忠熙在市場沉浮多年,小風險與穩收益的投資風格,獲得了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讚賞。
作為實盤大賽的一名「老將」,今年,肖忠熙的帳戶「豁達心態」獲得了馬交所毛棕櫚油獎第三名以及馬交所毛棕櫚油優秀交易員獎第三名的好成績。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肖忠熙曾參與第十一屆與第十三屆實盤大賽,他和他的團隊在賽事中不斷提升投研實力,上述兩場賽事分別獲得全國賽輕量組前20名與第八名。
不同以往,今年,肖忠熙首次參加全球衍生品實盤大賽。他表示,「其實,原先也有客戶向我們提出對外盤投資的需求,但當時,我們沒有想到往這方面發展,才拒絕了客戶,而去年參加了大賽的頒獎典禮後,我們對外盤交易有了新的認識,通過跟一些比賽選手和外盤經紀商的溝通,對外盤交易產生了興趣」。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市場整體波動加大。「在如此惡劣的國際環境下,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已經是令人欣慰的了。」對於此次的比賽成績,肖忠熙表示,有了初次試水外盤市場的經驗,爭取在今後交易中再創佳績,同時也想通過比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短線操作水平。
除了馬交所毛棕櫚油,肖忠熙在此次參賽過程中也參與了美柴油、新交所A50期貨的交易。
「這些品種跟我們國內的品種在交易時段、行業情況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比如,馬交所毛棕櫚油在國內時間早上10點半開盤,國內時間下午6點前後收盤,整個交易時段跟國內期市比較契合,有時候內外盤走勢一致,有利於捕捉投資機會。」肖忠熙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因為是初次嘗試外盤交易,在品種選擇上,肖忠熙還是選擇跟內盤市場關聯性強,或者是內外盤聯動的品種,便於在交易中把握品種的價格運行規律,比如棕櫚油。
事實上,雖然今年才參與外盤交易,但肖忠熙早在20多年前就跟期貨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前我從事水泥製造,由於行業特點,我們對下遊的話語權很小,在產品交收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遠期交貨糾紛,生產經營出現不少風險。」
他表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開始關注期貨市場,也認可期貨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等功能,對期貨交易產生了好感,但遺憾的是,當時水泥產業並沒有相關的期貨品種上市。「直到今天,越來越多期貨品種上市,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我覺得這給不少的實體企業帶來了好處。」
隨著對期貨市場了解的深入,肖忠熙在2005年正式轉為期貨市場的專職投資者。經過了近20年的歷練,目前他跟志同道合的夥伴組建了一支「小而精」的交易團隊,團隊5人專注於不同的期貨板塊,資金管理也通過分工完成。
從認識期貨到熟練運用甚至專職從事期貨投資,實現市場參與者身份的轉變,肖忠熙認為,期貨交易的挑戰性是他堅持不懈磨鍊交易能力的重要動力。從入門到熟悉再到精湛,期貨交易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如果急於求成,那麼只會適得其反。
期貨市場多年的實戰下來,肖忠熙將自己的投資理念總結為「有計劃」和「嚴執行」兩大關鍵詞。「交易要懂得控制額度,不能超過自身承受能力,否則會給正常生活帶來影響。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總結每一次的成功和失敗,並與下一次的交易相結合。交易之前制訂好計劃,且嚴格執行,團隊運作也要有監督機制,才能達到理想的投資目的。」
肖忠熙擅長運用中短線的交易策略捕捉機會,這次比賽中,他也是通過對棕櫚油的短線操作獲利。今年5月前後,內外盤棕櫚油出現過明顯的聯動行情。其中一個交易日,國內棕櫚油以上漲收盤,馬交所毛棕櫚油仍在走高,隨後一天,國內棕櫚油繼續高開,馬交所棕櫚油開盤也翻紅,帶來了明顯的趨勢交易時機。
談到風險管理,肖忠熙表示,輕倉位,多品種,多空交替,是團隊控制風險的一貫作法。「我們一般會把回撤控制在1.5%左右,以多品種投資來分散交易風險,在同一時間最高持倉10個品種,如果交易接連虧損,那麼就會減少交易頻次與品種。」談到倉位控制,肖忠熙坦言,他在每個品種上都把倉位控制在較低水平,即便對行情趨勢有了較強的主觀判斷,也會把倉位控制在50%以下。
「其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是成功法寶,只有順境不驕,才能逆境不懼。」秉持著虛心好學、拒絕貪念的原則,肖忠熙在市場沉浮多年,小風險與穩收益的投資風格,獲得了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讚賞。對於自己和團隊未來的發展,他表示,希望明年繼續參加全國期貨(期權)實盤交易大賽與全球衍生品實盤交易大賽,也願意與有意向的資金方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孫亞寧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