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
這句話告訴我們,眾生生活在一個遍布貪嗔痴三毒和諸煩惱的世界,所以人的一生,註定了要歷經坎坷和諸多磨難。
人生無常,有樂也會有苦,有順也會有逆,這是萬物身上客觀存在的規律,沒人能夠避免。既然無法避免,那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從。
俗話說:「順道者昌,逆道者亡」就是這個道理。順境能變成逆境,逆境也能變成順境,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恆常的,包括逆境。
因此,對於無法改變的自然現象,我們就該順從、並適應它,然後找到其規律,有效地應對它。如此,便能輕鬆規避,逆轉不順。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無數有大智慧的先賢已經為我們總結了許多扭轉不順的方法,這些方法中,有些應對人生的種種不順確實有效。
就如《易經》中的總結:「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這三句話就有三個訣竅,告誡我們逆境都是暫時的,只要對這三句話有所領悟,必能扭轉人生的不順。
01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
這是《易經》中的一個卦辭,是告訴我們困難就像老虎,面對困難就如同跟著老虎的尾巴走。不生害怕心,勇往直前,巧妙應變,真老虎也不一定吃到人,如此人生才能迎來好運。
逆境和磨難,如猛虎下山,張牙舞爪,所以使得眾生害怕和退縮,這是人的本能反應。我們只需把這一切當做虛境,它們只是困難在自己心中的投射而已。
佛說:「境由心轉」,一個人的境遇會隨心而改變。同一件事內心強大的人,不會認為不能克服,於是自己能夠越挫越勇,直至自己改變逆境為止。
而內心脆弱的人,則會被這天大的困難嚇倒,認為自己本沒辦法克服,自行放棄。所以,克服困難,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先邁出去,不要畏懼,不能妥協,大膽行動,才能走出困境。
正所謂:苦海無涯,唯有自渡;福禍無門,唯有自召。如果每個人遇事只會原地不動,等待別人來救,那麼即使別人能幫,那也是一時,幫不了自己一世。
苦難最終還是要自己面對,因此對於困難要學《易經》中的這個辦法,勇於面對,勇於行動。車到山前必有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是自己沒有去解決而已。只要自己行動,再大的逆境都能克服,終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