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附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有用的心理學是藥,專治各種人生不順。」
我在《逆境心理學》這本書的封面上看到了這句話,就忍不住翻開來看。
這個比喻恰如其分。
如果你的日子過得順風順水,滋滋潤潤,當然不會翻開這本書。但縱觀人的一生,學業、家庭、事業,很少有人每個環節都順順利利,難免會遇到逆境,即使當下歲月安好,也應該居安思危,學一點逆境下的心理學,當面對疾風,還能夠逆風而行。
面對逆境,有的人處理不好,心理崩潰,任一切「聽由天命」,則失去了翻盤的最好機會;有的人積極面對,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從最簡單的部分入手,一點點挽回局面,則很有可能戰勝逆境,甚至創造新的機會。
要想戰勝逆境,需要對逆境心理經歷認知、應對、轉換、激勵、控制、調節、突破共七個步驟,我總結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正視逆境,築牢心理防線
巴爾·扎克說:「逆境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當事事不順,身處逆境的時候,你需要像看一位美女/帥哥一樣,仔細盯著把她/他看透,透過濃妝豔抹看到素顏底肌,這就是逆境心理認知的過程。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認知:你要像喜歡甜一樣喜歡苦,甜味給你能量和愉悅,痛苦給你動力和成長;你要讓世界因為你而正確,把消極的心態趕出自己的身體,把負面的聲音關到窗外,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樣子的,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子的;你要超越自卑做自己,沒有人生來註定失敗,把「我不行」「不可能」從你的字典裡刪除,把「試一試」「沒準行」的樂觀心態放大。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應對:你比自己想像的要強大許多,鍥而不捨,屢敗屢戰,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決定中也會有生機;你要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情緒低落的時候假裝快樂騙騙自己,慢慢的就真的樂觀了起來,讓樂觀的心態給惡性循環剎車;你要有足夠的能量去應付困難,不要給自己過多的限制,你所能觸及的最高高度,就是你想像的那塊天花板的高度。
第二階段:習慣逆境,反轉心理預期
林肯說:「大部分人,在決心要變得幸福的時候,就會有那種幸福的感覺。」
當你身處水深火熱,情緒低落,你需要在心中坐上時光機器,穿越到你希望渡過難關的那一刻,看看自己終究會戰勝逆境,再帶著彼時的身心狀態,回到現實,這就是逆境心理轉換的過程。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轉換:當世界無法改變時,就改變自己。我們不相信唯心主義,但是要想逆襲,必須相信心態的驚人力量,只有改變思維,才有可能改變世界。很多事,鑽到牛角尖,就咋也出不來了。而很多事都是愛恨就在一瞬間,轉過來就是天堂,轉不過來就是地獄,換個角度看問題,換種方式作努力,逆向思考,正向推進,要學會腦筋急轉彎。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激勵:你要去相信,沒有到達不了的明天。我們經歷四季,深知冬天來了,春天並不會太遠。在寒冬裡,我們不僅要維持體溫,還要循序漸進解決問題,要知道,偉大和輝煌都是熬出來的,當逆境到了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
第三階段:突破逆境,實現心理逆襲
託爾斯泰曾經說過:「憤怒對別人有害,但憤怒時受害最深著乃是本人。」
當你正視並習慣逆境,已經採取措施改善逆境的時候,你的神經會更敏感、情緒會更易怒,因為你依然無法確定你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像開著車長途奔波在高速公路一樣,無論是遇到團霧、遇到堵車還是遇到事故,都要控制好節奏,不要超速、不要急剎,控制情緒就像控制好油門一樣,穩步前進。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控制:一生氣你就輸了,不抱怨你就贏了,要知道,一個人除非能夠先控制好自己,他才能控制局面。當你忍不住要生氣的時候,不如先承認生氣是自己的軟弱,從其他方面去爭氣,凡事不抱怨,把握人生的分寸感。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調節:別讓情緒毀了你,當你感到害怕,就要正視它,就像一個老朋友,拉著她好好談談;當你感到焦慮,就要安撫它,就像擼貓,深呼吸伸懶腰;當你感到壓力大,就要排除它,就像一個鼓鼓的氣球,給它一個出氣口,變壓力為動力。
要對逆境有這樣的心理突破:發現自己的優勢,哪怕是一點點,也要慢慢放大,不要相信「木桶理論」,不要花費大量精力補齊短板,要相信「一招鮮、吃遍天」,沒有人十全十美,要揚長避短,這樣你的信心就會逐漸滿血。每個人總有一張打得出手的牌,等待、蓄勢,對自己狠一點,深挖自己的寶藏,你只需聰明地努力,剩下的交給時光,終將實現人生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