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挫折、失敗、逆境都是具有兩重性,但遭受挫折,身處處境,總是會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過重的壓力,長期的緊張狀態,都有害身體健康。因此,運用心理補償是迅速適應意境生活。走出逆境的較好方法。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一種補償功能,當某一方面的心理產生缺陷、失去平衡時,可以。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進行調節,使心裡恢復正常。如兩個人失去親人,異常痛苦時,此時朋友的關心和安慰會為撫平他(她)心靈的創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這是一種心理取代方法。此外還有心理升華,心裡轉移等。逆境中運用心理補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善於正確認識生活目標
也就是說,既要為自己確立一個終生追求的奮鬥目標,又要懂得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多種多樣,具有可變通性。逆境與挫折之所以是一位嚴肅的老師,正是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認識評價自己的機會。例如,備受冤枉、暗害、貧困和歧視,但是要毫不退縮,經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目標,終會成為出色的成功者。
二、要善於看到有利因素,保持樂觀生活態度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鬥爭中經歷過多次挫折和失敗。但他始終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堅信正義的戰爭必然會勝利,看到了全國人民渴望解放、人心所向的這一有利因素,終於取得了全國解放的勝利。
遇到挫折時,可以用自我暗示來減輕心理壓力,調節情緒,安慰自己。受到別人冷漠時要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改正了就好;試驗失敗遭到嘲諷,可以提示自己:失敗以後就是成功;改革受挫,則可以對自己說:不經過巨大的困難,就不會有偉大的事業;在遭受妒忌、報復、污衊之時,經過反思,確信自己是正確的就應該甘於光榮的孤立,走自己的路,對外界的議論,誤解和壓力不爭一日長短,振作精神,從失敗中闖出新路,告誡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通過自己的暗示,是可以取得心理平衡,緩解挫折、逆境的壓力。
三、要藉助外界的力量
如果受挫折以後,把心中的鬱悶向親人、知己、師長傾吐,以求得理解、寬慰、指導和幫助。也可以通過旅遊,參加各種文體活動轉移注意力,衝淡挫折的消極影響。
四、運用心理補償時,要避免消極的自我安慰
運用心理補償時,要避免消極的自我安慰,注意掌握自我激勵的分寸。消極的自我安慰,表現為對自己的挫折和失誤不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如為自己的失誤尋找合理的藉口,進行非理智的辯解等。這種消極的自我安慰只會帶來更大的挫折感。
自我激勵就是自己鼓勵自己,對抗逆境與挫折。運用這一方法時,一定要冷靜地總結經驗教訓,深刻地認識與反省自我,否則,就會成為一種病態的固執。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生活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往往是成功者的搖籃。
朋友們,在逆境和挫折面前,讓我們記住:奇蹟多是在厄運出現,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種通路,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衝出逆境的勇氣與決心。
#逆境中的心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