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理補償走出逆境的4點方法

2020-11-29 寶寶媒體

儘管挫折、失敗、逆境都是具有兩重性,但遭受挫折,身處處境,總是會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過重的壓力,長期的緊張狀態,都有害身體健康。因此,運用心理補償是迅速適應意境生活。走出逆境的較好方法。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一種補償功能,當某一方面的心理產生缺陷、失去平衡時,可以。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進行調節,使心裡恢復正常。如兩個人失去親人,異常痛苦時,此時朋友的關心和安慰會為撫平他(她)心靈的創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這是一種心理取代方法。此外還有心理升華,心裡轉移等。逆境中運用心理補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善於正確認識生活目標

也就是說,既要為自己確立一個終生追求的奮鬥目標,又要懂得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多種多樣,具有可變通性。逆境與挫折之所以是一位嚴肅的老師,正是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認識評價自己的機會。例如,備受冤枉、暗害、貧困和歧視,但是要毫不退縮,經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目標,終會成為出色的成功者。

二、要善於看到有利因素,保持樂觀生活態度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鬥爭中經歷過多次挫折和失敗。但他始終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堅信正義的戰爭必然會勝利,看到了全國人民渴望解放、人心所向的這一有利因素,終於取得了全國解放的勝利。

遇到挫折時,可以用自我暗示來減輕心理壓力,調節情緒,安慰自己。受到別人冷漠時要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改正了就好;試驗失敗遭到嘲諷,可以提示自己:失敗以後就是成功;改革受挫,則可以對自己說:不經過巨大的困難,就不會有偉大的事業;在遭受妒忌、報復、污衊之時,經過反思,確信自己是正確的就應該甘於光榮的孤立,走自己的路,對外界的議論,誤解和壓力不爭一日長短,振作精神,從失敗中闖出新路,告誡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通過自己的暗示,是可以取得心理平衡,緩解挫折、逆境的壓力。

三、要藉助外界的力量

如果受挫折以後,把心中的鬱悶向親人、知己、師長傾吐,以求得理解、寬慰、指導和幫助。也可以通過旅遊,參加各種文體活動轉移注意力,衝淡挫折的消極影響。

四、運用心理補償時,要避免消極的自我安慰

運用心理補償時,要避免消極的自我安慰,注意掌握自我激勵的分寸。消極的自我安慰,表現為對自己的挫折和失誤不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如為自己的失誤尋找合理的藉口,進行非理智的辯解等。這種消極的自我安慰只會帶來更大的挫折感。

自我激勵就是自己鼓勵自己,對抗逆境與挫折。運用這一方法時,一定要冷靜地總結經驗教訓,深刻地認識與反省自我,否則,就會成為一種病態的固執。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生活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往往是成功者的搖籃。

朋友們,在逆境和挫折面前,讓我們記住:奇蹟多是在厄運出現,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種通路,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衝出逆境的勇氣與決心

#逆境中的心理補償#

相關焦點

  • 別讓錯誤的補償心理機制毀了你的孩子
    再比如說們經常出現的後悔、愧疚、懊惱等心情,其實這都是一種補償心理,通過這些心理情緒,我們緩解了失敗造成的挫折感、焦慮感,讓人們的心情恢復平靜。3、運用的方法:合理化失敗,讓自己顯得成功。面對無法扭轉的失敗或挫折時,我們總會被這種失敗或挫折帶來的焦慮所籠罩,但是我們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解決辦法。
  • 走出人生逆境的五大技巧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也有起伏,也有逆境。面對逆境,應該怎樣走出逆境呢?一、永抱希望,增強信心。放大AQ(逆境智商)力量。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順境和逆境,都有高潮和低潮。也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樣,波浪起伏,奔騰不息。
  • 身處逆境,如何逆襲?
    有雄心再戰的人會安慰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逆境可以變成財富」。但逆境怎樣才能變成財富呢?你首先需要學會理解逆境、管理逆境。理解逆境:一旦遇到逆境,要接納自己身處逆境這個事實,要坦然面對,接受它,這不是世界末日。只有接受「身處逆境」這個事實,才能正視它。在此基礎上強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逆境不能輕易放棄。
  • 逆境造句和解釋_逆境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3、逆境展示奇才,順境隱沒英才。 4、處順境易過卻險,處逆境難過卻穩。 5、艱苦磨鍊意志,逆境造就人才。 6、逆境使天才脫穎而出,順境會埋沒。 7、處順境中必須謹慎,處逆境中必須忍耐。
  • 面對逆境,心理承受力強的人有哪些特點?
    面對逆境,不同人不同表現。即使面對逆境而「表現的」心理承受力強的人,實際上可能內心也是不同水平的波瀾。所以,難以一概而論。我簡述一下我個人所追求的境界。逆境,是什麼逆境,只是你生活中遇到的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
  • 《蛙族傳說》,高逆商能助你在逆境人生中乘風破浪
    逆商其實就是當個人或者組織面對逆境時,以其獨特的方式對逆境的不同反應,高逆商的人在面對逆境的時候從來不會退縮,他們會將逆境當成是自己向前衝的墊腳石,即使自己處於極端困難的時期,他們依然會幹勁十足,直到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為止。
  • 職場遇到逆境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在逆境中的人才更具價值?
    企業與人的發展中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是有些企業與人當遇到困難時,反倒是他們激發潛力的機會,通過逆境成功逆襲。逆商一般是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 《逆境心理學》:激發超越逆境的潛能,你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但縱觀人的一生,學業、家庭、事業,很少有人每個環節都順順利利,難免會遇到逆境,即使當下歲月安好,也應該居安思危,學一點逆境下的心理學,當面對疾風,還能夠逆風而行。面對逆境,有的人處理不好,心理崩潰,任一切「聽由天命」,則失去了翻盤的最好機會;有的人積極面對,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從最簡單的部分入手,一點點挽回局面,則很有可能戰勝逆境,甚至創造新的機會。
  • 也許是「補償心理」在作祟
    直到長大結婚以後,心理上算是有了著落,丈夫是相親認識的,有文化人也老實。剛結婚時家裡條件不好,結婚置辦的家具也就三四件,很多東西還是舊貨。雖然過得苦了點,卻感到十分安心和幸福。後來,丈夫的事業慢慢有了起色,錢是越掙越多,自己也有工作。有了孩子後,她聽從了丈夫的建議,離職不做專心帶娃,成了標準的家庭主婦。
  • 2013年4月心理衛生與心理諮詢自考真題(浙江省)
    A.中老年期 B.中年晚期C.老年早期 D.更年期6.人類為了彌補自己的某些缺陷的不足,保持心理平衡而採用的一種心理防衛功能稱為A.自尊心理 B.自我心理C.調節心理 D.補償心理7.人類把意識不能接受的衝動、情緒、記憶等心理活動,通過調節到潛意識中去,這是一種A.壓抑作用 B.升華作用C
  • 自卑心理的形成與自我超越-走出心靈陰霾重見光明世界!
    如缺失愛與關懷,遭受不公平,不平等的待遇,遭受過心理創傷,受到過他人的嘲笑,他人的不認同等等。這都是產生自卑心理的根因。 但更根本的還在於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生理的成熟並沒有跟心理成熟相匹配,而是因為過去的傷害,導致心理上缺失愛,形成了偏執心理狀態和負面的思維方式以及錯誤的意識和觀念,進而影響了行為,造成了他(她)跟客觀世界之間格格不入的生存環境。
  • 群體動力學原理在心理救治中的運用(十四)
    由於這批幫教曾經都是他的「功友」,他們在痴迷的細微情感上有許多共同的體驗,對他們的話、對他們走出邪教獲得精神上新生的感受,他覺得更為真切,他對他們有「曾是一群」的感覺。美國心理學家謝裡夫的一個實驗生動地說明了群體是怎樣影響個體心理活動的改變的:實驗在暗室內進行,一個被試坐在暗室裡,面前的一段距離內出現一個光點,光點出現幾分鐘後熄滅。然後讓被試判斷光點移動多遠。實際上光點並沒有移動,但在暗室中看光點,每個被試都會覺得光點在移動,這就是心理學中典型的視錯覺實驗。
  •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2013-03-14 3:25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3月14日訊(記者 顏家文 實習生 易冠華) 本報3月10日A1版報導高位截癱病人賀美湘的故事後,引發許多讀者強烈的共鳴。
  • 被拆遷人覺得補償費低,是真的補的少還是個人心理預期太高呢
    拆遷補償費低怎麼辦棚戶區改造對於拆遷人來說意味著原有的社會支持系統和原有的起居情況強迫解體。掌握這些的目地就取決把握住對方在這些程序中的違法點,因此提高被拆遷人在談判中的主導權。2、關鍵點處掌握主動好多被拆遷人認為逃避不見、拒絕商談就能讓拆遷方著急。在數年的現實案例中,冠領律師團隊認為這種拖延戰術對提高賠償費分毫沒有作用,這樣只能讓雙方處在拉鋸戰。
  • SPWM逆變器死區影響的幾種補償方法
    摘要:分析逆變器死區對輸出電壓的影響以及幾種常用的補償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就必須對死區中二極體續流的這種不良影響進行補償。 常用的最基本補償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電流反饋型補償,另一種是電壓反饋型補償。它們的共同補償原理就是設法產生一個與二極體續流引起的誤差電壓波形相似、相位相差180°的補償電壓ucom,來抵消或減弱誤差波的影響。所謂誤差波,就是由反饋二極體續流而引起的誤差電壓。三相半橋式SPWM逆變器電路圖見圖1。
  • 壓力傳感器誤差補償與標定方法
    壓力傳感器精度高,要求誤差合理,進行壓力傳感器的誤差補償是其應用的關鍵。壓力傳感器主要有偏移量誤差、靈敏度誤差、線性誤差和滯後誤差,本文將介紹這四種誤差產生的機理和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將介紹為提高測量精度的壓力標定方法以及應用實例。
  • 2008年4月浙江省自學考試心理衛生與心理諮詢真題
    這用的防衛方式是( )A.潛抑 B.解脫C.否定 D.安慰22.當一個人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不適時,會設法用種種方法彌補缺陷,來減輕自己不適的感覺,這種防衛方式被心理分析學者稱為( )A.升華作用 B.充實作用C.補償作用 D.自助作用23.王先生被人偷了錢,卻安慰自己說:「小財不出,大財不入」。
  • 團體心理諮詢治療在挽救工作中的運用
    通過系統的個體心理技能干預,其偏執性認知行為觀念和不合理思維體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導和矯正後,既有對經文教義的懷疑心理,又有對脫離教派的恐懼心理,更有是否放棄信仰追求的猶豫痛苦心理。其心理複雜且矛盾,從眾心理驅使其內心也迫切地想知道其他教友的認識程度和心理感受是否與自己有同感。此時運用團體心理諮詢技能,既能及時地為其填充支持性心理,也能有效地做好對前期心理疏導的鞏固和回歸家庭社會的連結。
  • 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有4種錯誤的心理邏輯
    21天走出低自信,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21天走出低自信,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 「我沒做到的事,要讓孩子做到」:這種「補償心理」你有嗎?
    「我沒有做的事,讓孩子去做,」許多家長的「補償心理」說。最後,經過種種磨難,她的女兒贏得了金牌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但電影也有爭議,很多人認為電影中的父親太自私了,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女兒,不管女兒是否真的喜歡摔跤 事實上,影片中父親的行為是典型的「補償心理」 無論是誰,一路長大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希望彌補這些遺憾是無可厚非的,但彌補孩子幼小肩膀上的負擔卻充滿了自私的表現「補償心理」也表現在對孩子學業成績的期望上,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有希望兒子成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