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生逆境的五大技巧

2021-01-09 策劃人家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也有起伏,也有逆境。面對逆境,應該怎樣走出逆境呢?

一、永抱希望,增強信心。放大AQ(逆境智商)力量。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順境和逆境,都有高潮和低潮。也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樣,波浪起伏,奔騰不息。更像黑夜與白晝一樣輪迴往返,我們度過漫漫黑夜以後,黎明一定會到來。人生道路的道理也是一樣,當我們處於逆境的時候,就一定要堅定信心——黑夜即將過去,白晝必然到來。走過低谷,就會迎來高潮。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裡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裡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葉,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這個故事提示我們: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二、融入集體,尋求支持。一個處於逆境的人往往也是非常孤獨的,也是寂寞的,總是擔心別人的看法,總是害怕他人的評說,因而常常不願意與人交往和交流,自然也就得不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其實是不應該的,尤其是在逆境中,更要融入集體,得到大家的關心、鼓勵和支持,走出逆境的陰影。須知我國人民的大多數一向都有關心他人,同情弱者的傳統,獲得大家的關心、同情與幫助,能夠很快忘記過去,走出逆境。比如,毛澤東同志早年在中央蘇區的時候,由於王明錯誤路線的影響,不僅剝奪了他和朱德一手創建起來的革命根據地的領導權,而且還將他排斥在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擁護他的正確主張的幹部也因此受到錯誤打擊,被下放,受排擠。尤其是在長徵途中,一方面要受到敵軍的圍追堵截,大批革命戰友倒了下去;一方面還要受到錯誤領導的錯誤指揮,受到他們的責難和排斥。在這樣艱難的環境裡,毛澤東依然與朱德、王稼祥、張聞天、周恩來等領導同志一起,共同探討黨和紅軍以及革命根據地的大事,最後獲得了他們的支持,最終走出逆境,成為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

三、大量學習,檢視問題。我們一旦處於逆境,就要大量學習,也就像古代在政治上失意的士大夫一樣,苦練內功,要麼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要麼歷練文學、科技、書畫、醫學等等,成就一代文豪、科技巨匠、大書畫家和醫學泰鬥。同時還要認真檢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對於那些應該規避的毛病,比如,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不同意見;自以為是,不重視調查研究,就擅自決斷;輕信讒言,反友為敵,不講信用,自毀名聲等等壞毛病,就要堅決規避。也許我們不知道,只有一個洞穴的老鼠將會很快被捉。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出外覓食,在一家人的廚房內,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餘的飯菜,對於老鼠來說,就好像人類發現了寶藏。正當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範圍大挖一頓之際,突然傳來了一陣令它們肝膽俱裂的聲音,那就是一頭大花貓的叫聲。它們震驚之餘,便各自四處逃命,但大花貓絕不留情,不斷窮追不捨,終於有兩隻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貓捉到,正要向它們吞噬之際,突然傳來一連串兇惡的狗吠聲,令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大花貓走後,老鼠首領施施然從垃圾桶後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們一命。」這個故事就提示我們:「多一門技藝,多一條路。」不斷學習實在是成功人士的終身承諾,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要多多學習,多多思考。

四、相信自我,苦練內功。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說過,阻礙人成功的有「四大牢獄」:出身的牢獄,環境的牢獄,無知的牢獄,重複錯誤的牢獄。今天我們的趙德榮老師認為可以叫做「四大障礙」。那就是出身的障礙,不要以為自己出身低微就唉聲嘆氣,就不進取。自古以來也是寒門出英雄,紈絝子弟難成大氣。環境的障礙,也就是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是發達地區還是貧窮地方,環境條件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是起決定作用的條件。往往是在小地方,貧窮落後地區更能夠崛起英雄和才俊。無知的障礙,往往是那些無知的人更加高傲自大,因此更沒有廣泛的人脈資源,也就沒有創造財富的商機。尤其是那些無知的人每天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自然也就難成氣候。重複錯誤的障礙,應該說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包括毛澤東、鄧小平等一代偉人,也有不足的地方,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人明智的人是不會在同一類事情上犯同樣的錯誤,只有傻瓜才會經常犯同類的錯誤,也就是重複的錯誤。因此,我們首先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這也就是一種信念的力量。因為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信」是什麼東西?信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錢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賞、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轉性。所以,鍛鍊我們自己的信念,一是言必行,行必果;二是能幫則幫,不輕易許諾;三是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四是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五是信譽基石,生死友情。一定堅信,信念就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蜘蛛飛翔的故事,也許更能說明信念的力量。有一天,我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簷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簷頭到那個簷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後來,我們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簷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簷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這就提示我們: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蜘蛛網凌結在半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織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因此,我們應該記住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織在了空中。奇蹟是執著者造成的。

五、規劃重點,調整方向。由於人的一生非常短暫,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做,什麼都能夠做好。只能是選取一點,重點進攻,中心突破,才有可能成功。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就要在反思失敗的基礎上,找出以後發展的正確方向。比如以前是在資源方面沒有控制能力,或者是在資金方面沒有優勢,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夠等等,那麼就應該在以後的發展方向上做出調整,重點規劃能夠被自己把握的產業與行業,將其重心轉移到自己熟悉的職業上來。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不要「自我設限」,敢於「從頭再來」。也許這樣一個故事很有啟迪。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然後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多次後,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玻璃罩接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科學家於是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爬蚤」了。跳蚤變成了「爬蚤」,並非它已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於,實際上的玻璃罩已經不存在,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玻璃罩已經罩在了潛意識裡,罩在了心靈上。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自我設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突破「自我設限」,就不要隨波逐流,敢於拼搏,積極向上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相關焦點

  •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笑對生活就能走出人生逆境 走進「長沙張海迪」的生活 2013-03-14 3:25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3月14日訊(記者 顏家文 實習生 易冠華) 本報3月10日A1版報導高位截癱病人賀美湘的故事後,引發許多讀者強烈的共鳴。
  • 《蛙族傳說》,高逆商能助你在逆境人生中乘風破浪
    「人生本就是一連串的難題,生命的真諦就在於面對與解決問題的過程。」面對問題,並尋求具體的解決之道,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痛苦的過程。我們需要直面黑暗,但在這種直面之中,我們也會獲得突破黑暗、走向光明的素質——逆商。最近一部電視劇《以家之名》正在熱播,劇中的李海尖、凌霄和賀子秋從小在不完整的家庭裡生活,歷經坎坷和生活的磨難。
  • 運用心理補償走出逆境的4點方法
    儘管挫折、失敗、逆境都是具有兩重性,但遭受挫折,身處處境,總是會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過重的壓力,長期的緊張狀態,都有害身體健康。因此,運用心理補償是迅速適應意境生活。走出逆境的較好方法。逆境中運用心理補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善於正確認識生活目標也就是說,既要為自己確立一個終生追求的奮鬥目標,又要懂得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多種多樣,具有可變通性。逆境與挫折之所以是一位嚴肅的老師,正是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認識評價自己的機會。
  • 人生逆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古人這三句話教會你如何自救
    人生逆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古人這三句話教會你如何自救文/號外娜娜說歷史世界上沒有不彎的路,也沒有不謝的花。人生,總是會經歷風風雨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難免迷失了方向。但是遇到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抱怨懷疑,而是讓自己靜下心來。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尤其是遇到問題的時候,更是要動搖不去依賴別人,凡事靠自己。求人不如靠已,只有自己給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周易》中曾說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就應該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像地一樣容載萬物。
  • 逆境鑄造非凡人生
    稜角分明的巖石因河水的衝刷而化作光滑圓潤的鵝卵石;金光熠熠的礦石因烈火的磨礪而形成價值連城的黃金;紋理分明的河蚌因海浪的淘洗而生出美麗潔白的珍珠;人生也因挫折的歷練而大放異彩。司馬遷,面對強權,獨自承受屈辱,卻又屹立不倒,為理想而奮鬥。為了編寫史書,足跡踏遍華夏大地,訪遍天下人。
  • 人生逆境是一蹶不振?還是奮勇向前?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我們的人生從一開始出生,到最後死亡,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從小時候學走路,最開始爬著走,到蹣跚著,每一次摔倒我們都會做一次決定,是癱倒在地嚎啕大哭,還是堅持著爬起來繼續學習著怎麼走路。人生也是如此。
  • 人生不如意時,背會三句話,教你在逆境中重頭再來!
    人的恬淡有時不是因為淡泊之心境,而是因為無奈之人生。逆境的苦楚,黯然心傷;逆境的荒涼,不堪體會。逆境雖然不堪,卻能磨礪人生。在逆境中,智者知難而進,愚者消沉不前。鬼谷子先師也曾生不逢時,不得不隱居山林,他沒有意志消沉,反而心無旁騖,醉心謀略,留下十三篇傳世謀典,從此名揚天下。
  • 學會在逆境中成長(深度)
    偉大的文學家蘇軾說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林清玄也曾說:「人生的黑夜也沒什麼不好,愈是黑暗的晚上月亮與星星就愈是美麗了。」逆境,是我們前行路上的險礙,成長路上的磨礪,是人生在世,必不可少的課題。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 《易經》智慧:所有逆境都是暫時的,3個訣竅,幫你扭轉不順
    人生無常,有樂也會有苦,有順也會有逆,這是萬物身上客觀存在的規律,沒人能夠避免。既然無法避免,那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從。俗話說:「順道者昌,逆道者亡」就是這個道理。順境能變成逆境,逆境也能變成順境,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恆常的,包括逆境。因此,對於無法改變的自然現象,我們就該順從、並適應它,然後找到其規律,有效地應對它。如此,便能輕鬆規避,逆轉不順。
  • 刻骨銘心的童年逆境,你的傷口癒合了嗎
    美國作家梅格.傑伊所著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寫的就是一本在童年經受過創傷的人,是如何走出童年逆境的?梅格在這本書中就提到」惡性記憶」,當我們年少時一些不良的情感記憶變成『惡性忘記「,這些超強頑固的記憶會在我們的回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令我們永遠難以忘記。
  • 《逆境心理學》:激發超越逆境的潛能,你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有用的心理學是藥,專治各種人生不順。」我在《逆境心理學》這本書的封面上看到了這句話,就忍不住翻開來看。這個比喻恰如其分。要想戰勝逆境,需要對逆境心理經歷認知、應對、轉換、激勵、控制、調節、突破共七個步驟,我總結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正視逆境,築牢心理防線巴爾·扎克說:「逆境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 人生成功的五大核心思維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東方慧老師,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話題是如何用人生五大核心思維梳理人生關鍵問題。我們學會這五大思維的目的就是學會說話和演說。如果你沒有學會這些核心思維,你會碰到以下痛點:第一,你將面臨,思維模糊,不知道在目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抓住粉絲經濟的風口。
  • 當你的人生越是絕望,越要學會逆轉思維,換個角度讓逆境變為順境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酸有甜,自然有喜也有憂。「黎明之前最黑暗」,當你身處黑暗沒有方向時,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你會發現光明就在前頭。就像一枚硬幣有正反面,一件事情也有它的多面性,是對是錯就看你怎麼去想了!
  • 易經: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易經:當你感到不順時,不要著急,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讀《易經》的人,首先要懂:人的一生,順境和逆境,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任何一個人都是會隨機遇到。在《易經》中,泰卦,代表順境;否卦,代表逆境。當一個人的狀態,由逆境轉向順境,叫:否極泰來。根據《易經》的變化規律,當你感到不順時,別著急,這3個小錦囊,助你儘快走出困境。
  • 身處逆境,如何逆襲?
    有雄心再戰的人會安慰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逆境可以變成財富」。但逆境怎樣才能變成財富呢?你首先需要學會理解逆境、管理逆境。理解逆境:一旦遇到逆境,要接納自己身處逆境這個事實,要坦然面對,接受它,這不是世界末日。只有接受「身處逆境」這個事實,才能正視它。在此基礎上強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逆境不能輕易放棄。
  • 菜根譚最牛謀略智慧:學會身處逆境的自我救贖,人生會越來越順
    莊子曰: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不僅「短」,而充滿著「苦」,正如曹操所嘆「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反而是苦難佔了大半,那當我們面對苦難時,應該怎樣進行自我救贖才是人生的額根本!
  • 皖籍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逆境中學會成長
    中新社合肥7月7日電 題:皖籍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逆境中學會成長作者 張強 趙強「看似弱小的生命,同樣蘊含著堅韌不拔的力量,正如植物能在逆境中成長,治學、人生也當如此。」
  • 種花種草種春風~人生如花,好運時不可懈怠,逆境時亦需善待
    人生路上,我們走著走著就厭了,不妨停下腳步,靜聽花開的聲音;生命途中,我們走著走著就倦了,不如俯下身子,細觀花葉發芽的姿態。人生在世,悅人該先悅己,只有時時尋找些悅己之事,然後把這點點的愉悅在光陰裡不斷延綿,把這絲絲的美好在歲月裡無聲的傳播,生命的質量才會隨著光陰的轉動一併厚重起來。若問世上什麼花最美,那一定是自己養的花兒。
  • 面對逆境,心理承受力強的人有哪些特點?
    面對逆境,不同人不同表現。即使面對逆境而「表現的」心理承受力強的人,實際上可能內心也是不同水平的波瀾。所以,難以一概而論。我簡述一下我個人所追求的境界。逆境,是什麼逆境,只是你生活中遇到的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
  • 第三屆徵文大賽|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
    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作者陸佳妮「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雖然他最後慘死在街頭,但他在逆境中仍然堅守了自己。他到死也沒有失去他的自尊。總有人在黑暗中堅守光明。但祥子,他沒有。祥子活著,但他的心,已經死了。我頓悟了。社會的黑暗,確實給了祥子巨大的打擊。但在面對這些逆境時,他沒有堅持,沒有抵抗,他所做的只有自暴自棄。真正使他走向毀滅的,是他放棄了自我,放棄了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