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也有起伏,也有逆境。面對逆境,應該怎樣走出逆境呢?
一、永抱希望,增強信心。放大AQ(逆境智商)力量。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順境和逆境,都有高潮和低潮。也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樣,波浪起伏,奔騰不息。更像黑夜與白晝一樣輪迴往返,我們度過漫漫黑夜以後,黎明一定會到來。人生道路的道理也是一樣,當我們處於逆境的時候,就一定要堅定信心——黑夜即將過去,白晝必然到來。走過低谷,就會迎來高潮。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裡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裡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葉,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這個故事提示我們: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二、融入集體,尋求支持。一個處於逆境的人往往也是非常孤獨的,也是寂寞的,總是擔心別人的看法,總是害怕他人的評說,因而常常不願意與人交往和交流,自然也就得不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其實是不應該的,尤其是在逆境中,更要融入集體,得到大家的關心、鼓勵和支持,走出逆境的陰影。須知我國人民的大多數一向都有關心他人,同情弱者的傳統,獲得大家的關心、同情與幫助,能夠很快忘記過去,走出逆境。比如,毛澤東同志早年在中央蘇區的時候,由於王明錯誤路線的影響,不僅剝奪了他和朱德一手創建起來的革命根據地的領導權,而且還將他排斥在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擁護他的正確主張的幹部也因此受到錯誤打擊,被下放,受排擠。尤其是在長徵途中,一方面要受到敵軍的圍追堵截,大批革命戰友倒了下去;一方面還要受到錯誤領導的錯誤指揮,受到他們的責難和排斥。在這樣艱難的環境裡,毛澤東依然與朱德、王稼祥、張聞天、周恩來等領導同志一起,共同探討黨和紅軍以及革命根據地的大事,最後獲得了他們的支持,最終走出逆境,成為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
三、大量學習,檢視問題。我們一旦處於逆境,就要大量學習,也就像古代在政治上失意的士大夫一樣,苦練內功,要麼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要麼歷練文學、科技、書畫、醫學等等,成就一代文豪、科技巨匠、大書畫家和醫學泰鬥。同時還要認真檢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對於那些應該規避的毛病,比如,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不同意見;自以為是,不重視調查研究,就擅自決斷;輕信讒言,反友為敵,不講信用,自毀名聲等等壞毛病,就要堅決規避。也許我們不知道,只有一個洞穴的老鼠將會很快被捉。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出外覓食,在一家人的廚房內,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餘的飯菜,對於老鼠來說,就好像人類發現了寶藏。正當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範圍大挖一頓之際,突然傳來了一陣令它們肝膽俱裂的聲音,那就是一頭大花貓的叫聲。它們震驚之餘,便各自四處逃命,但大花貓絕不留情,不斷窮追不捨,終於有兩隻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貓捉到,正要向它們吞噬之際,突然傳來一連串兇惡的狗吠聲,令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大花貓走後,老鼠首領施施然從垃圾桶後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們一命。」這個故事就提示我們:「多一門技藝,多一條路。」不斷學習實在是成功人士的終身承諾,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要多多學習,多多思考。
四、相信自我,苦練內功。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說過,阻礙人成功的有「四大牢獄」:出身的牢獄,環境的牢獄,無知的牢獄,重複錯誤的牢獄。今天我們的趙德榮老師認為可以叫做「四大障礙」。那就是出身的障礙,不要以為自己出身低微就唉聲嘆氣,就不進取。自古以來也是寒門出英雄,紈絝子弟難成大氣。環境的障礙,也就是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是發達地區還是貧窮地方,環境條件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是起決定作用的條件。往往是在小地方,貧窮落後地區更能夠崛起英雄和才俊。無知的障礙,往往是那些無知的人更加高傲自大,因此更沒有廣泛的人脈資源,也就沒有創造財富的商機。尤其是那些無知的人每天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自然也就難成氣候。重複錯誤的障礙,應該說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包括毛澤東、鄧小平等一代偉人,也有不足的地方,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人明智的人是不會在同一類事情上犯同樣的錯誤,只有傻瓜才會經常犯同類的錯誤,也就是重複的錯誤。因此,我們首先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這也就是一種信念的力量。因為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信」是什麼東西?信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錢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賞、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轉性。所以,鍛鍊我們自己的信念,一是言必行,行必果;二是能幫則幫,不輕易許諾;三是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四是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五是信譽基石,生死友情。一定堅信,信念就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蜘蛛飛翔的故事,也許更能說明信念的力量。有一天,我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簷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簷頭到那個簷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後來,我們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簷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簷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這就提示我們: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蜘蛛網凌結在半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織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因此,我們應該記住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織在了空中。奇蹟是執著者造成的。
五、規劃重點,調整方向。由於人的一生非常短暫,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做,什麼都能夠做好。只能是選取一點,重點進攻,中心突破,才有可能成功。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就要在反思失敗的基礎上,找出以後發展的正確方向。比如以前是在資源方面沒有控制能力,或者是在資金方面沒有優勢,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夠等等,那麼就應該在以後的發展方向上做出調整,重點規劃能夠被自己把握的產業與行業,將其重心轉移到自己熟悉的職業上來。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不要「自我設限」,敢於「從頭再來」。也許這樣一個故事很有啟迪。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然後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多次後,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玻璃罩接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科學家於是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爬蚤」了。跳蚤變成了「爬蚤」,並非它已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於,實際上的玻璃罩已經不存在,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玻璃罩已經罩在了潛意識裡,罩在了心靈上。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自我設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突破「自我設限」,就不要隨波逐流,敢於拼搏,積極向上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