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人的發展中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是有些企業與人當遇到困難時,反倒是他們激發潛力的機會,通過逆境成功逆襲。逆商一般是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一個企業在順風發展過程中,也許無法判斷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員工的綜合素質好壞,只有當企業遇到逆境時,才能分辨出一二。
因為這時對員工不只是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考驗,也是對員工人格的一種考驗。那麼一旦出現這樣的人才,就是企業所要重點的關注與培養的人才。
當然困難也分共同困難或者單獨困難,例如這次的疫情就是共同困難,很多企業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一蹶不振,但是也有很多企業實現了自我的巨大超越。
而單獨的困難,則要更難,因為與大環境困難不同,這樣的困難只有自己有,而其他企業都在順利發展,如果自己不能儘快扭轉,就會很快被淘汰,因此如何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逆商便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真正遇到逆境時,我們又當如何去面對逆境,扭轉我們的劣勢呢?
一、認清現實、接受現實
我認為人最難的就是認清現實並去接受它,它有區別於自傲或自卑,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錯誤的評估自己與現實。
接受是基本,一個人可以真正的認清現實很難,因為現實是兩方面的,一種是外在現實,另一種是自我現狀。都說抗壓能力強的人在遇到事情時不會慌張,可以冷靜的去分析現狀,主要分析的也就是這兩方面因素。
但是它的前提是,這個人已經接受了困境的這個現實,只是在思考如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和自身能力去扭轉它。
二、整合資源、挖掘潛力
資源永遠都不是順手牽來的,都是要靠我們自己去整合,無論是人脈亦或是物質資源,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是神話就是有毒,所以第一時間應該是去整合我們還有多少可以運用到的資源。
都說壓力既是動力,當然是相對的,壓力過大會將人壓垮,過小又起不到作用。而壓力的調節主要是我們自己內心所調節的,就是對自我能力與現實的預判不能差出太多,否則就會壓力過大,而導致能力不能體現,而適當的壓力會激發我們巨大的潛力。
三、制定合適的目標與計劃
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前期做一定的調查並有一定的計劃,否則就如無頭蒼蠅般,毫無方向,方向正確,勝利還有可能是時間的事,方向錯誤,努力再多,只會錯得越遠。
而目標與計劃必須是經過調研的,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畢竟在逆境時不能再出現大的或頻繁的失誤,精力不能過多浪費。
四、鞏固成果、擴大優勢
古人云「創業難,守業更難」,並非將逆境過去就可皆大歡喜,樂極生悲往往說的就是此種現象,失敗的苗頭也更多是建立在成功時。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被一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這時要做的就是要鞏固成果,想好下一步的策略,進一步擴大優勢。
綜合而言,逆商高的人,更懂得如何把握逆境,並在逆境中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而這樣的人才也是企業所備受重視的。
遇到困難,第一反應一定不要逃避,而是面對、接受,然後想辦法去解決,當你在不斷解決問題的時候,相信你的能力與職業道路也在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