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遇到逆境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在逆境中的人才更具價值?

2020-12-08 騰訊網

企業與人的發展中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是有些企業與人當遇到困難時,反倒是他們激發潛力的機會,通過逆境成功逆襲。逆商一般是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一個企業在順風發展過程中,也許無法判斷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員工的綜合素質好壞,只有當企業遇到逆境時,才能分辨出一二。

因為這時對員工不只是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考驗,也是對員工人格的一種考驗。那麼一旦出現這樣的人才,就是企業所要重點的關注與培養的人才。

當然困難也分共同困難或者單獨困難,例如這次的疫情就是共同困難,很多企業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一蹶不振,但是也有很多企業實現了自我的巨大超越。

而單獨的困難,則要更難,因為與大環境困難不同,這樣的困難只有自己有,而其他企業都在順利發展,如果自己不能儘快扭轉,就會很快被淘汰,因此如何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逆商便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真正遇到逆境時,我們又當如何去面對逆境,扭轉我們的劣勢呢?

一、認清現實、接受現實

我認為人最難的就是認清現實並去接受它,它有區別於自傲或自卑,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錯誤的評估自己與現實。

接受是基本,一個人可以真正的認清現實很難,因為現實是兩方面的,一種是外在現實,另一種是自我現狀。都說抗壓能力強的人在遇到事情時不會慌張,可以冷靜的去分析現狀,主要分析的也就是這兩方面因素。

但是它的前提是,這個人已經接受了困境的這個現實,只是在思考如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和自身能力去扭轉它。

二、整合資源、挖掘潛力

資源永遠都不是順手牽來的,都是要靠我們自己去整合,無論是人脈亦或是物質資源,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是神話就是有毒,所以第一時間應該是去整合我們還有多少可以運用到的資源。

都說壓力既是動力,當然是相對的,壓力過大會將人壓垮,過小又起不到作用。而壓力的調節主要是我們自己內心所調節的,就是對自我能力與現實的預判不能差出太多,否則就會壓力過大,而導致能力不能體現,而適當的壓力會激發我們巨大的潛力。

三、制定合適的目標與計劃

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前期做一定的調查並有一定的計劃,否則就如無頭蒼蠅般,毫無方向,方向正確,勝利還有可能是時間的事,方向錯誤,努力再多,只會錯得越遠。

而目標與計劃必須是經過調研的,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畢竟在逆境時不能再出現大的或頻繁的失誤,精力不能過多浪費。

四、鞏固成果、擴大優勢

古人云「創業難,守業更難」,並非將逆境過去就可皆大歡喜,樂極生悲往往說的就是此種現象,失敗的苗頭也更多是建立在成功時。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被一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這時要做的就是要鞏固成果,想好下一步的策略,進一步擴大優勢。

綜合而言,逆商高的人,更懂得如何把握逆境,並在逆境中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而這樣的人才也是企業所備受重視的。

遇到困難,第一反應一定不要逃避,而是面對、接受,然後想辦法去解決,當你在不斷解決問題的時候,相信你的能力與職業道路也在迅速上升。

相關焦點

  • 身處逆境,如何逆襲?
    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人在職場,受挫是難免之事。有雄心再戰的人會安慰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逆境可以變成財富」。但逆境怎樣才能變成財富呢?你首先需要學會理解逆境、管理逆境。理解逆境:一旦遇到逆境,要接納自己身處逆境這個事實,要坦然面對,接受它,這不是世界末日。只有接受「身處逆境」這個事實,才能正視它。在此基礎上強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逆境不能輕易放棄。管理逆境:逆境能夠管理,要點是善於調整不良心態,可以通過變換視角、合理化、轉移、替代、升華來處理逆境。
  • 《逆境心理學》:激發超越逆境的潛能,你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但縱觀人的一生,學業、家庭、事業,很少有人每個環節都順順利利,難免會遇到逆境,即使當下歲月安好,也應該居安思危,學一點逆境下的心理學,當面對疾風,還能夠逆風而行。面對逆境,有的人處理不好,心理崩潰,任一切「聽由天命」,則失去了翻盤的最好機會;有的人積極面對,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從最簡單的部分入手,一點點挽回局面,則很有可能戰勝逆境,甚至創造新的機會。
  • 人生逆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古人這三句話教會你如何自救
    人生逆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古人這三句話教會你如何自救文/號外娜娜說歷史世界上沒有不彎的路,也沒有不謝的花。人生,總是會經歷風風雨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難免迷失了方向。但是遇到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抱怨懷疑,而是讓自己靜下心來。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尤其是遇到問題的時候,更是要動搖不去依賴別人,凡事靠自己。求人不如靠已,只有自己給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周易》中曾說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就應該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像地一樣容載萬物。
  • 面對逆境,心理承受力強的人有哪些特點?
    面對逆境,不同人不同表現。即使面對逆境而「表現的」心理承受力強的人,實際上可能內心也是不同水平的波瀾。所以,難以一概而論。我簡述一下我個人所追求的境界。逆境,是什麼逆境,只是你生活中遇到的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
  • 《蛙族傳說》,高逆商能助你在逆境人生中乘風破浪
    逆商其實就是當個人或者組織面對逆境時,以其獨特的方式對逆境的不同反應,高逆商的人在面對逆境的時候從來不會退縮,他們會將逆境當成是自己向前衝的墊腳石,即使自己處於極端困難的時期,他們依然會幹勁十足,直到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為止。
  • 逆境中的植物更堅強
    研究人員發現,逆境中的植物更堅強。 「這些研究可以加深對樹木抗旱機制的認識,為我國高原地區、乾旱半乾旱地區營造人工林,為木本植物的抗逆性研究、林木的遺傳育種,以及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提供理論依據與科學指導。」李春陽說。 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種能引起芽休眠、葉子脫落和抑制生長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
  • 職場中的艱難困苦都是有意義的,不要逃避它
    在職場中,困難重重並不可怕,在逆境中喪失信心,才是最可怕的。苦難是職場的財富,而困難則是造就在職場成才的學堂。它是一所磨練意志的最好的大學。在職場中,面對艱難困苦需要堅持精神,堅持的精神是一種即使面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也是一種挑戰自己的精神。
  • 逆境造句和解釋_逆境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3、逆境展示奇才,順境隱沒英才。 4、處順境易過卻險,處逆境難過卻穩。 5、艱苦磨鍊意志,逆境造就人才。 6、逆境使天才脫穎而出,順境會埋沒。 7、處順境中必須謹慎,處逆境中必須忍耐。
  • 人生逆境是一蹶不振?還是奮勇向前?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我們的人生從一開始出生,到最後死亡,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從小時候學走路,最開始爬著走,到蹣跚著,每一次摔倒我們都會做一次決定,是癱倒在地嚎啕大哭,還是堅持著爬起來繼續學習著怎麼走路。人生也是如此。
  • 學會在逆境中成長(深度)
    逆境,是我們前行路上的險礙,成長路上的磨礪,是人生在世,必不可少的課題。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
  • 走出人生逆境的五大技巧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也有起伏,也有逆境。面對逆境,應該怎樣走出逆境呢?一、永抱希望,增強信心。放大AQ(逆境智商)力量。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順境和逆境,都有高潮和低潮。也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樣,波浪起伏,奔騰不息。
  • 逆境中生存的突破比生存更重要
    在電影快遞員中,他已經不在空中了,所有的朋友都在等著他與危險搏鬥,成了搭檔,用一個叫「威爾遜」的球來應對孤獨,他因飢餓而勇敢地成長,當他被救回來回到陌生熟悉的城市時,他感到了一種新的生活。從城市到荒島,這不僅是體能的考驗,更是莫大的寂寞,為了活下去,我們不僅要面對吃喝的挑戰,更要戰勝內心的恐慌。
  • 面對逆境,你還在抱怨?稻盛和夫告訴我們:這樣做才不糾結、痛苦
    但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心智的磨練還不夠,有時不知道該如何做,有時甚至做出錯誤行動,這都讓我們痛苦、倍受煎熬。 正是意識到心智對人的影響重大,著名實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老先生將自己一生對「心」的思考,集結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
  • 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
    創業做生意,在面對逆境,你需要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積極的心態。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積極心態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人生不可避免遭遇逆境,創業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們無法避免,但卻可以選擇處在其中的心態。
  • 稻盛和夫:當你身處逆境時,學著做這2件事,是鹹魚也會翻身
    人生的道路就像是在翻越一座座山,所以在路途中一定會遇到起伏波折,沒有人能一直在山頂,但卻有人會一直在山下。很多人遇到逆境無法振作起來就會被永遠地困在山谷中,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最後認命,躺平成為一條「鹹魚」。
  • SAT「逆境分數」衝擊美國華裔?
    如果一個學生所在的社區相對貧困,家庭條件一般,所上的高中也不是很出色,該學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逆境分數」。「逆境分數」最高分為100,50分以下為「順境」,50分以上為「逆境」。美國大學理事會認為,在SAT得分相同的情況下,「逆境分數」更高的學生表明他克服了更多的困難,在更加嚴峻的條件下才得到現在的成績,而這一點應該成為大學錄取時的考慮因素。
  • 人生不如意時,背會三句話,教你在逆境中重頭再來!
    逆境的苦楚,黯然心傷;逆境的荒涼,不堪體會。逆境雖然不堪,卻能磨礪人生。在逆境中,智者知難而進,愚者消沉不前。鬼谷子先師也曾生不逢時,不得不隱居山林,他沒有意志消沉,反而心無旁騖,醉心謀略,留下十三篇傳世謀典,從此名揚天下。
  • 運用心理補償走出逆境的4點方法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一種補償功能,當某一方面的心理產生缺陷、失去平衡時,可以。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進行調節,使心裡恢復正常。如兩個人失去親人,異常痛苦時,此時朋友的關心和安慰會為撫平他(她)心靈的創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這是一種心理取代方法。此外還有心理升華,心裡轉移等。逆境中運用心理補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第三屆徵文大賽|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
    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作者陸佳妮「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雖然他最後慘死在街頭,但他在逆境中仍然堅守了自己。他到死也沒有失去他的自尊。總有人在黑暗中堅守光明。但祥子,他沒有。祥子活著,但他的心,已經死了。我頓悟了。社會的黑暗,確實給了祥子巨大的打擊。但在面對這些逆境時,他沒有堅持,沒有抵抗,他所做的只有自暴自棄。真正使他走向毀滅的,是他放棄了自我,放棄了堅守!
  • 逆境中心首屆學術年會舉行
    10月8日至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首屆學術年會在辰山植物園成功召開。逆境中心各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科研人員及博士後、研究生等200餘人參加了本次年會。  年會由逆境中心主任朱健康研究員致開幕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