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我國科學家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調節DNA複製起點機制

2020-11-24 生物谷

2020年1月4日訊/

生物谷

BIOON/---DNA複製是一種受到嚴格控制的過程,這可確保在細胞增殖過程中基因組的精確複製。複製起點(replication origin)決定了基因組複製的起始位置,並調節了整個基因組複製程序。人類基因組包含成千上萬個的複製起點。但是,每個細胞周期僅使用其中的10%。那麼如何選擇複製起點呢?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李國紅(LI Guohong)課題組和朱明昭(ZHU Mingzhao)課題組證實組蛋白變體H2A.Z促進早期DNA複製起點的選擇和激活。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2A.Z facilitates licensing and activation of early replication origins」。

H2A.Z核小體直接結合Suv420H1,使得H4K20me2沉積在染色體上,這接著會招募ORC1到複製起點上。H2A.Z-Suv420H1-H4K20me2-ORC1軸選擇性地選擇和激活早期的複製起點。圖片來自Dr. LI Guohong's lab。

在真核生物中,DNA包裹在組蛋白八聚體周圍,從而在細胞核中形成染色質。複製起點的選擇和激活受到DNA序列和染色質特徵的調節。但是,基於染色質的調節機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首先發現敲降HeLa細胞中的H2AFZ基因(即降低細胞中的H2AFZ基因表達)會導致細胞生長缺陷。通過質譜分析,複製前體複合物(prereplication complex)的許多亞基富集在H2A.Z單核小體(mono-nucleosome)上,這就表明H2A.Z可能參與了DNA複製起點的選擇。

為了發現H2A.Z與複製前體複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這些研究人員隨後進行了體外生化分析,發現含H2A.Z的核小體直接與組蛋白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UV420H1結合。這一過程促進了H4K20me2的沉積,進而招募複製起始識別複合物1(ORC1)以幫助完成DNA複製起點的選擇。

此外,通過在HeLa細胞中進行全基因組研究,這些研究人員證實了H2A.Z在DNA複製中的作用。結果表明,來自H4K20me2、ORC1和新生DNA鏈的信號(指示有活性的DNA複製起點)與H2A.Z共定位,並且剔除H2A.Z會導致H4K20me2、ORC1和新生DNA鏈信號減少。與其他的複製起點相比,受到H2A.Z調控的複製起點具有更高的激活效率和更早的複製時間。

再者,這些研究人員還培育出CD4CreH2A.Zf/f小鼠,以便在生理環境下研究H2A.Z調控的複製功能。通過使用這些小鼠,他們有條件地敲除T細胞中的H2az1/H2az2。他們隨後發現在這些小鼠中,活化的T細胞在細胞增殖和DNA複製方面存在缺陷。

這項新的研究描述了一種用於DNA複製起點選擇的新型表觀

遺傳

調控機制,並提供了一種了解真核生物DNA複製調控的新方法。重要的是,這種調節途徑可以潛在地成為癌症治療靶點和用於調節免疫治療期間的T細胞功能。(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Haizhen Long et al. H2A.Z facilitates licensing and activation of early replication origin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77-9.

2.Scientists reveal function of histone variant H2A.Z in DNA replication selection
https://phys.org/news/2019-12-scientists-reveal-function-histone-variant.html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位點的調控
    中國科學家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位點的調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4:42:01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李國紅課題組與朱明昭課題組合作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位點的調控
  • 【學術前沿】李國紅/朱明昭合作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
    該文章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能夠通過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幫助在染色質上進行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並進一步發現受H2A.Z調控的複製位點相比與其他的複製位點有著更高的複製信號,也更偏向在複製期早期被激活使用。作者首先發現在HeLa細胞中敲低組蛋白變體H2A.Z會影響細胞的增殖。
  • 生物物理所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複製起始的調控機制
    該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能夠通過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幫助在染色質進行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並進一步發現受H2A.Z調控的複製位點相比於其他的複製位點有著更高的複製信號,也更偏向在複製期早期被激活使用。DNA複製是一個確保遺傳信息精確傳遞的生命過程。
  • 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調控大腦發育的機制
    一直以來,圍繞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神經元的遷移、突觸的重塑等的機制研究是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熱點。組蛋白變異體參與染色體組裝和調控。與常規組蛋白形成的染色質結構相比,組蛋白變異體可以形成一些獨特的染色質結構,進而在基因表達和細胞命運決定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組蛋白變體H2A.z是常規組蛋白H2A的重要變體之一。
  • 探尋DNA複製起點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真核生物DNA複製、轉錄與修復一直伴隨著核小體的組裝/去組裝過程,該過程需要依賴組蛋白分子伴侶的幫助。已有的研究發現,酵母Chz1是組蛋白變體 H2A.Z特異的組蛋白分子伴侶,系統進化樹分析顯示在酵母、真菌、植物及動物中都存在Chz1同源蛋白,但目前對Chz1蛋白的功能研究僅在酵母中被報導。
  • ...Ausin 團隊發現植物組蛋白變體H2A.Z從染色質中移除的分子途徑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中組蛋白變體H2A.Z從染色質中移除的分子途徑,發現擬南芥組蛋白伴侶蛋白NRP1和NRP2(NRPs)可以減少全基因組中H2A.Z的含量。核小體中的標準組蛋白可以被組蛋白變體通過一種不依賴於複製的途徑所替換。H2A.Z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極其保守的組蛋白變體。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調控基因表達、DNA複製、DNA損傷修復和DNA重組等。另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H2A.Z通過調控基因表達,在植物響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適應環境變化對於固著生長的植物來說尤其重要。
  • Cell:組蛋白變體H2A.Z的相關作用機制解析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院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員解析了一種重要的組蛋白變體:H2A.Z的相關作用機制,從而為進一步解析基因表達啟動子調控提供了新的依據。領導這一研究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華人科學家吳以仲。
  • 李國紅課題組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調控體內核小體的展開
    真核生物基因組DNA通過和組蛋白相互作用形成染色質包裝在細胞核中。核小體是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核小體由146bp DNA在組蛋白八聚體上纏繞1.65圈構成。組蛋白八聚體包括各有兩個拷貝的H2A,H2B,H3和H4組蛋白。
  • 上海光源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
    近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上海光源晶體學線站,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該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頂級期刊
  • 我國科學家揭示全新DNA複製起始位點調控機制
    DNA複製是一個確保遺傳信息精確傳遞的生命過程。細胞在DNA合成前期G1期時,複製起始識別複合物識別染色質上的複製位點,進一步招募DNA解旋酶MCM(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等,形成複製前體複合物,完成複製起始位點的認證。而當細胞進入複製期S期時,被認證的複製起始位點被選擇性地激活使用。真核生物DNA複製起始位點的選擇受DNA序列和表觀遺傳因素共同調控。
  • DNA複製的起始機制
    引自諾貝爾基金會檔雖然不同生物中的複製基因和起始蛋白等會有很大差異,但DNA複製的起始過程都符合識別複製起點-加載解旋酶-組裝複製體這個基本程序。複製起點的識別由起始蛋白負責。細菌的起始蛋白是DnaA,含有HTH(螺旋-轉角-螺旋)DNA結合結構域和AAA +(與多種細胞活性相關的ATPase)結構域。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揭示Chz1識別並組裝H2A.Z的分子機制
    組蛋白變體H2A.Z與常規組蛋白H2A具有較為相似的一級序列,H2A.Z是多細胞生物的必需基因,且在基因轉錄調節、DNA損傷修復、細胞增殖、分化等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研究組綜合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方法對組蛋白變體的特異識別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報導了Anp32e識別H2A.Z並將其移除染色質的結構和分子機制(Cell Research 2014),以及染色質重塑複合物亞基YL1識別H2A.Z並幫助其染色質組裝的結構和分子機制(Nat Struct Mol Biol 2016)。
  • 研究揭示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對核小體的調控機制
    核小體,作為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在基因複製與轉錄過程中高度動態調控。DNA/RNA聚合酶前的核小體結構要被打開,使得聚合酶能順利通過核小體,對核小體包裹的DNA進行複製轉錄;而聚合酶通過後的DNA要被重新組裝形成核小體,保護DNA免受損傷,並維持或繼承該區域表觀遺傳信息。組蛋白泛素化修飾,作為一類重要的組蛋白化學修飾方式,在核小體結構的動態調控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科學網—全新DNA複製起始位點調控機制獲揭示
    本報訊(記者李晨陽)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紅和朱明昭課題組聯合在《自然》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組蛋白變體
  • 多篇Nature論文解析出結合到DNA上的起點複製複合物的高清晰結構
    2018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細胞通過基因組複製產生自身的拷貝而進行增殖。按理說,DNA複製是所有生命形式中最基本和最保守的機制。破解這一過程是如何最精確地實現的秘密是理解生命秘密的關鍵。
  • 上海藥物所揭示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促進乳腺癌發展機制
    機制研究結果揭示,G9a與轉錄因子YY1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1形成轉錄抑制複合物共同作用於在細胞鐵穩態維持中起重要作用的亞鐵氧化酶(hephaestin, HEPH)的啟動子區,抑制該蛋白表達,進而使細胞內亞鐵離子含量上調,促進乳腺癌生長。
  • 研究揭示H2A.Z染色質組裝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SWR複合物亞基Swc5特異性識別組蛋白H2A-H2B並調控組蛋白H2A.Z進行染色質組裝的分子機制。H2A.Z是組蛋白H2A的一類變體。酵母及哺乳動物細胞中的H2A.Z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並且在基因轉錄、DNA複製、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H2A.Z通過精確定位於基因組的特定位點來改變染色質結構並實現其功能。
  • 清華大學磷酸化蛋白組學揭示組蛋白H3.3可增強刺激誘導型轉錄
    其中刺激誘導的轉錄可能被專用染色質調節機制與激活信號的轉錄因子合作控制。在染色質的刺激響應特徵中,組蛋白磷酸化是通過激酶級聯信號傳遞至刺激響應基因的有效信號傳遞手段,並有增強其轉錄的可能。組蛋白是真核生物體細胞染色質的主要蛋白質組分,和DNA共同組成核小體結構,並在基因調控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