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H2A.Z染色質組裝的新機制

2021-01-11 生物谷





1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課題組的研究論文「Role of a DEF/Y motif in histone H2A-H2B recognition and nucleosome editing」。該研究揭示了SWR複合物亞基Swc5特異性識別組蛋白H2A-H2B並調控組蛋白H2A.Z進行染色質組裝的分子機制。

H2A.Z是組蛋白H2A的一類變體。

酵母

及哺乳動物細胞中的H2A.Z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並且在基因轉錄、DNA複製、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H2A.Z通過精確定位於基因組的特定位點來改變染色質結構並實現其功能。染色質重塑複合物SWR通過水解ATP釋放能量,逐步將轉錄起始位點附近的H2A核小體替換成H2A.Z核小體,從而實現H2A.Z的染色質定位。為了闡明SWR的功能以及H2A.Z的染色質定位機制,近年來周政課題組對H2A.Z交換反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後揭示了H2A.Z移除(Cell Res 2014)、SWR亞基YL1調控H2A.Z組裝(Nat Struct Mol Biol 2016)、組蛋白伴侶Chz1調控H2A.Z組裝(PLoS Biol 2019)等重要機制。現有研究表明,在SWR催化H2A.Z-H2B組裝進入核小體的同時,H2A-H2B會從核小體上發生移除。在此過程中,SWR亞基Swc5對H2A-H2B的識別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通過測定

酵母

來源的Swc5與H2A-H2B的晶體結構,研究人員發現Swc5及其哺乳動物同源蛋白CFDP1均利用一個串聯的DEF/Y基序識別H2A-H2B。結構顯示Swc5利用中心的極性胺基酸輔以兩端的疏水胺基酸形成其特有的「三齒模型(tridentatemode)」牢固結合H2A-H2B,同時保證其選擇性識別常規組蛋白H2A而非變體組蛋白H2A.Z。通過等溫量熱滴定、體外酶活測定以及體內交聯等實驗,研究人員證實DEF/Y基序在識別H2A-H2B、促進組蛋白交換、調節SWR催化活性等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該研究提示,當SWR複合物催化H2A.Z交換反應時,核小體DNA打開並暴露出H2A-H2B上的Swc5結合位點,Swc5識別並結合H2A-H2B會促進後者從核小體上移除,從而確保H2A.Z交換反應的順利進行(圖1)。該研究為闡明SWR複合物的功能以及H2A.Z的染色質定位機制奠定了基礎。(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Chz1識別並組裝H2A.Z的分子機制
    在真核細胞中,組蛋白變體組裝形成特殊的染色質結構,這種與常規組蛋白不同的染色質結構是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研究組綜合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方法對組蛋白變體的特異識別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報導了Anp32e識別H2A.Z並將其移除染色質的結構和分子機制(Cell Research 2014),以及染色質重塑複合物亞基YL1識別H2A.Z並幫助其染色質組裝的結構和分子機制(Nat Struct Mol Biol 2016)。
  • 新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徐彥輝課題組解析了人源染色質重塑複合物BAF結合核小體的冷凍電鏡結構,對染色質重塑機制和
  • Nature:揭示染色質調節導致多樣化抗體產生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僅我們的DNA,而且它的結構和包裝,協助我們產生多樣化的抗體。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TCF orchestrates long-range cohesin-driven V(D)J recombinational scanning」。
  • 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植物沒法靠遷徙躲避不利的自然困境,它們又是如何適應環境開花結果的呢?8月6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何躍輝研究組,和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學》上背靠背發表研究論文。
  • 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調控大腦發育的機制
    一直以來,圍繞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神經元的遷移、突觸的重塑等的機制研究是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熱點。組蛋白變異體參與染色體組裝和調控。與常規組蛋白形成的染色質結構相比,組蛋白變異體可以形成一些獨特的染色質結構,進而在基因表達和細胞命運決定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組蛋白變體H2A.z是常規組蛋白H2A的重要變體之一。
  • Nature:揭示真核生物細胞核中染色質分離新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這種分離的主要機制,並顛覆了我們對細胞核的認識。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eterochromatin drives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inverted and conventional nuclei」。
  • 染色質著絲粒區核小體組裝結構機理研究獲進展
    該項工作對染色質著絲粒區核小體組裝的結構機理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染色質著絲粒區的核小體有著特殊的組成,其中含有組蛋白H3的變異體CENP-A是重要標誌,而組蛋白伴侶HJURP對CENP-A在著絲粒上的定位以及核小體組裝至關重要。該成果解析了HJURP與CENP-A以及組蛋白H4複合體的三維晶體結構。
  • ...Ausin 團隊發現植物組蛋白變體H2A.Z從染色質中移除的分子途徑
    06月0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染色質生物學研究團隊(Israel Ausin教授課題組)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Steven E.
  • 科學家揭示RNAi與異染色質形成間的聯繫
    曾有科學家在一次The Scientist雜誌專題報導中稱,Grewal在RNAi-表觀遺傳學-染色質生物學領域是頂級的,是該領域的領頭者。他一直默默地做研究,並不是等RNAi領域變得炙手可熱才來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
  • 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核小體是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145-147bp的DNA雙鏈以左手螺旋環繞核心組蛋白八聚體構成。
  •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2:31:0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un Zhang小組利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揭示了同一細胞中轉錄組和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 研究揭示核纖層蛋白對人源細胞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及染色質運動狀態...
    但是,研究者對於隔離與定位A/B區室和染色體領地的調控因子與機制認知較少,同時對影響染色質運動狀態的因素了解有限,例如染色質高級結構與運動狀態的關聯性尚不清楚。已有對染色質高級結構和運動狀態的研究結果提示,細胞核核膜附近的核纖層區域對染色質的結構和運動狀態維持、相應基因表達調控均有重要作用。在核膜內層,核孔複合體和跨膜蛋白結合在由核纖層蛋白組成的網狀結構上,共同組成核纖層。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 2018-08-10 生物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這是染色質領域第一個組蛋白修飾酶與完整底物複合體的結構。  核小體是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由約146bp的DNA纏繞在核心組蛋白八聚體而形成的。染色質局部結構的動態變化影響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過程,如DNA複製、RNA轉錄、DNA損傷修復、重組等。組蛋白翻譯後修飾是影響染色質結構的重要因素,這些修飾主要發生在組蛋白末端的尾巴上,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修飾。
  • Cell:揭示染色質調節蛋白特異性組合調控染色質活性
    布洛德研究所表觀基因組計劃(Epigenomics Program)經理Charles Epstein解釋道,「我們知道很多不同的染色質調節物指導染色質結構和活性。」但是這些這些調節物如何操作的細節人們一直不清楚。根據2011年12月23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小組發現染色質調節蛋白的特異性組合控制比較重要的染色質活性,比如組蛋白修飾。
  • 組蛋白H2A的單泛素化調控轉錄熱點染色質開關的分子機制
    PcG蛋白通過負向修飾染色質抑制基因表達,主要的作用分為三種:單泛素化修飾組蛋白H2A(H2AK121ub)、三甲基化修飾組蛋白H3(H3K27me3)、壓縮染色質。相比較PcG介導的兩種組蛋白修飾,PcG蛋白如何調控染色質結構仍不清楚。
  • 中國科大在染色質重塑SWI/SNF與INO80複合體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蔡剛教授課題組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染色質重塑SWI/SNF與INO80複合體及其不同核小體結合狀態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揭示了SWI/SNF與INO80複合體共有的肌動蛋白(Actin)和核肌動蛋白相關蛋白(Arps)組成的Actin/Arp模塊作為構象調控的分子開關,調控核小體結合及可能調節重塑核小體活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分別在國際權威雜誌《Protein
  • 王強研究組揭示染色質重塑蛋白BPTF調控神經外胚層後部化
    王強研究組揭示染色質重塑蛋白BPTF調控神經外胚層後部化 來源:動物所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5-06-09   今日/總瀏覽:1/4984
  • 研究揭示有絲分裂染色質結構動力學
    研究揭示有絲分裂染色質結構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8 14:04:24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Gerd A. Blobel和賓夕法尼亞大學Jennifer E.
  • 【學術前沿】 沈曉驊團隊發現U1 snRNP調控非編碼RNA結合染色質的...
    2020年3月11日,清華大學沈曉驊團隊在Nature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U1 snRNP regulates chromatin retention of noncoding RNAs」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U1 snRNP廣泛調控非編碼RNA在染色質上的結合和移動的新機制。
  • 科學家揭示染色質相分離機制
    科學家揭示染色質相分離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0 15:39:58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Michael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