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華文化真是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人在稱謂,其實非常有講究,比如對別人家的兒子,尊稱「令郎」,自己家的,則是「犬子」。別人家的女兒,叫做「千金」,自己家的,則叫「小女」。那麼為什麼古人要把自己的兒子叫作「犬子」,別人家的女兒叫作「千金」,除了尊重對方意外,其實這裡面還有別的原由。
傳聞當年司馬相如原本叫做司馬犬子,據歷史記載,司馬犬子從小喜歡讀和練武,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他的父母覺得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犬子」,比較好養活,因為狗的雖然低賤卻好養活,像農村的土狗,隨便扔個東西都能吃,沒有東西吃還會自己覓食,而他的父母就想自己的孩子像狗的生命一樣頑強。
其實現在不少農村的老一輩依然會相信這樣的一個說法,所以經常會聽說有啊狗、哦貓、阿豬等的稱呼。而在司馬犬子長大之後覺得自己名字實在太難聽了,於是就給自己改名為司馬相如,之後還非常出名,又娶得卓文君這樣的才女。
所以人們開始覺得犬子這個名字好呀,紛紛叫自己兒子「犬子」,希望自己兒子能像司馬相如那樣成功。
而「千金」一稱原本是指男子,據了解,南朝大文學家謝朏自幼就聰明過人,於是他的父親就天天帶在身邊。
有一次隨父親遊土山,他作遊記《洞井贊》受到當時的宰相王景文的誇張,覺得非常有有面子,就對兒子說:「真是我家千金啊。」,千金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貴重,珍貴的。而謝朏也不負重望,當上尚書令。所以人們就開始用「千金」來形容像他那樣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
到了元代雜劇《薛仁貴榮歸故裡》寫道:「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而後「千金」才用來形容,身份尊貴,德才兼備的女子。
其實古人注重以禮待人,所以在稱呼上對他們的孩子要尊稱,對哦自己孩子則要謙虛,放在如今的社會也是如此,這種以禮待人的觀念直到現在都被我們人民發揚光大,以至於我們小時候都得的尊敬師長,愛戴長輩。其實這「犬子」和「千金」叫法一方面和現代的「窮養兒富養女」還是有點相似哈。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