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廈門打造中國生命科技之城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

在廈門市加快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大格局中,位於海滄區的廈門生物醫藥港經過多年接力發展,躋身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50強榜單第13位,成長為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海峽西岸產業集聚度較高、創新研發轉化能力較強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6月7日,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舉行,落地海滄區的8個生物醫藥產業相關項目以電子籤約方式集中簽約。藉此東風,海滄區發布了重新修訂的《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廈門生物醫藥港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40家,產業規模達219.91億元。以廈門生物醫藥港為核心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球第一支「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國內首支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等生物醫藥行業產品,都在這裡嶄露頭角。

按照《規劃》,力爭到2022年,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累計培育上市企業8家,年產值超過50億元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10家,躋身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強榜單。

推動醫療合作向醫療產業融合方向發展,是海滄區正在探索實踐的新模式。去年底,海滄區依託復旦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與復旦中山醫院在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和急診綠色通道、全科醫生培訓等方面深入開展醫療技術協作;今年初,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申報的2020年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抗腫瘤新藥臨床評價技術示範性平臺」項目在海滄啟動,標誌著福建省醫院承擔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GCP(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平臺項目實現「零」的突破。最近,海滄區又聯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開展廈門B肝相關肝癌三級預防創新項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廈門慢性呼吸疾病全科綜合管理創新示範中心項目;聯手華西醫院打造成都華西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公司項目、成都海圻醫藥(廈門)工作站項目。此舉有利於充分發揮高端醫療資源優勢,構建醫療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進一步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

《規劃》描繪了廈門生物醫藥港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持續嫁接高端醫療資源,夯實涵蓋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中試放大和生產的藥物創製平臺體系,培植有利於醫藥研發創新的產業生態。《規劃》指出,從產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實際出發,廈門生物醫藥港在繼續全面推進各細分領域創新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孵化功能,培育、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通過「補鏈強鏈」打造產業發展的「熱帶雨林生態」。

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龍頭陣營,不僅是為了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地區的工業產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龍頭帶動,整體提升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隊伍水平、企業管理水平、創新研發水平等,最終實現產業全方位成長。

繼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初上市成為福建科創板醫藥第一股之後,金達威、大博醫療、艾德生物、廈門萬泰母公司等企業陸續上市。福建省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和臨床一期試驗龍頭企業萊必宜、紫杉醇藥物全產業鏈企業本素藥業、化學藥物劑型改良企業力品、從事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系統(AB-BNCT)產業化的中硼醫療、國內免疫組化診斷領域領先企業通靈生物等企業也接連落戶海滄。

「我們將堅持扶優扶強,大力扶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市場前景好、產品競爭優勢明顯的重點產業化項目,形成品牌優勢;持續培育和引進一批『雛鷹』『瞪羚』企業,助力創新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善美表示。

與此同時,海滄區充分發揮「政府+園區+平臺+基金+專家委員會」機製作用,為廈門生物醫藥港發展提供產業規劃、資源導入等支撐,以國際化視野、格局,結合國情、區域資源,謀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從「點」向「鏈」高速邁進。未來將建立市、區兩級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產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強化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統籌,制定、落實更加完善的扶持政策體系;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空間,進一步擴展發展空間,增強產業承載能力;以「專項資金+基金」「組合拳」形式,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引導和推動,持續做強做優廈門生物醫藥港。

海滄區委負責人說,目前廈門生物醫藥港集聚各類生物醫藥行業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183人次,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省首批產業人才聚集基地。未來,將持續培養引進一大批產業領軍人才、青年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形成科學、合理、梯次完整的產業創新人才培養鏈條。同時,吸引和推動高水平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加強區域交流與國際合作,全力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相關焦點

  • 量質並舉打造金融科技之城
    在招商過程中,「量」「質」並舉,招大引強,積極引進符合城市發展方向的項目,為廈門產業升級、打造金融強市夯實基礎。築巢引鳳優質金融產業集聚落地2020年作為全市的招商引資「攻堅年」,抓招商促發展成為市金融監管局的「優先工程」,堅持拓展招商和項目落地雙管齊下、拓展增量和激活存量雙輪驅動,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招商的強勁態勢,大力實施金融強市戰略,打造金融科技之城,以國際化高度、全球化視野加快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 福州市科協全面助力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切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靠的是人才實力。福州市科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主動將科協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全局,充分發揮科協人才優勢,牽線搭橋,柔性引才,積極推動校地合作,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推動國家級學會服務站、省級學會服務站建設,為福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助力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
  • 翔安海關助力廈門火炬高新區打造現代化國際化高新園區 暢鏈強鏈...
    祝婕女攝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2020年,「收穫」是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的一個關鍵詞。「1—11月,企業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43%。」公司廠區物流管理資深經理王為弟告訴記者,疫情之下,企業能夠實現逆勢增長,與廈門海關貼心細緻的服務分不開。
  • 廈門全力加快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一山一水都是詩畫
    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城市風格氣質與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相得相益,產業基礎紮實。數據顯示,文化創意產業鏈和旅遊會展產業鏈已經是廈門市12條主要產業鏈中「超千億」的兩條產業鏈。2018年,廈門市文化產業營收約1040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約1402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約8900萬人次;全年共舉辦會議會展近萬場,會展經濟效益403億元。
  • 超前布局率先發展 廈門生物醫藥港「跳龍門」
    記者走進位於海滄的廈門生物醫藥港,這裡一個個熱點正在孕育,診斷試劑、疫苗研發、新藥研發……各類改變人類健康生活的生命科學技術正醞釀著一個又一個突破。經過多年發展,這裡已然成為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海峽西岸產業集聚度最高、創新研發轉化能力最強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並位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50強榜單第13位。
  • 聚焦南京創新周|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南京生物醫藥谷發布...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王彤 陶禹歌 記者 丁小玲)6月22日,2020南京創新周分場活動-南京生物醫藥谷科技創業頒獎儀式暨創新圖譜發布會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大會發布了生物醫藥谷科技創新圖譜,此舉有利於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南京江北新區一直在加速推進以「基因之城」建設為核心的生命健康產業發展。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受訪者供圖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科技企業近年來,廣州圍繞科技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打造「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為科技企業插上金融的「翅膀」。2016年~2020年,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舉辦「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大賽累計超5萬家科技企業報名參加,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環境,獲獎企業還獲得建行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務。據了解,建行廣州分行一直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金融深度融合,讓金融資源更多地流向科技創新企業。
  • 杭州、成都、合肥、寧波……專家解讀:誰在定義下一代科技之城?
    「它們正在用自己不同的先天稟賦、後發追趕,試圖定義出中國下一代科技之城。」四個城市,四種模式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您提出這四座城市後,大家都非常好奇,為什麼是這四座城市?很多人都會覺得寧波的出現很突兀,比如寧波的大學比起中科大、浙大等來說差很遠,但是有一個背景知識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院士最多的一個省是浙江省,最多的一個市是寧波市,最多的一個區是寧波的鄞州區。也就是說,寧波很早就看到了院士的潛力,到今天鼓勵院士回家鄉做貢獻也就成了它的「優勢」。「城」與「學」的平衡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所以要打造科技之城,關鍵在於「城」和「學」的發展?
  • SATOL | 第三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成功舉辦,讓科技助力健康
    大會由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指導,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浙江大學、餘杭區人民政府、樹蘭醫療管理集團、生命科技產業聯盟主辦,以促進生命科技與臨床醫學融合、強化醫工產業合作為宗旨實現人人享有衛生健康目標,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國智慧」和「浙江經驗」。作為中國革命紅船的啟航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地,浙江的醫療衛生和生命科技事業等各項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 南京國際健康城打造國內精準醫療高地
    集聚全球高端資源,服務生命健康全周期國際健康城打造國內精準醫療高地  近日,南京紅瑞國際糖尿病專科醫學中心在江北新區國際健康城奠基。該中心由紅瑞集團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採用國際最先進醫療技術,每年可接待門診病人10萬人次。
  • 巨龍信息運用大數據技術助力廈門「智慧市政」建設
    人民網廈門12月18日電(林盈)近日,廈門市政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市巨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共同促進廈門「智慧市政」建設。  巨龍信息公司執行總裁陳墨介紹說,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有效應用可將城市運行的關鍵信息進行有機融合,從而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打造跨領域、跨區域的智慧城市資源交換和共享平臺。  合作後,雙方將利用各自專業技術和經驗,將紛繁多樣的市政信息數據融合、優化,為我所用。同時,加強雙方研發合作和交流互動,開展課題研究和創新軟硬體產品的試點應用。
  • 曹山未來城以「美麗中國」打造「未來城市」
    中國溧陽曹山,位處滬、寧、杭以及蘇錫常4大都市圈交匯之心,中國天然氧吧,聯合國授予的世界長壽之鄉,被譽為「人間仙境,度假天堂」。十座度假小鎮·三十六大主題業態·大文化、大健康、大旅遊、大會展、大體育、大教育、大時尚、大科技多元產業體系國際文旅康養度假新城曹山未來城,環球融創2020中國大文旅旗艦巨作,獻給世界、獻予未來的偉大驚豔奇蹟。
  • 新生代企業家崛起 創合匯新商學助力廈門企業創新前行
    此次研修班由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主辦,創合匯新商學承辦,是廈門市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市「三高」企業發展大會精神,加強「三高」企業家和「雙百」人才隊伍建設的有力之舉。平臺下設創合匯商學院、創合匯雲大學等教育機構,致力於打破大學圍牆,重塑商學教育,突破教育界與產業界的界限,培養商界精英、成就卓越企業、助力中國創新。創合匯新商學發起人邵鈞先生,為企業家們做了題為《企業家精神與創新創業》的演講。他介紹,熊彼特曾說過,「經濟增長的源泉是創新,而創新源自企業家精神」。
  • 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中國酵素城
    本場發布會由渭南經開區管委會中國酵素城主辦,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齊魯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渭南伊品雲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陝西渭南墨寶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計然(廈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陝西西安雲雅之堂傳世珠寶藝術公館、今日號外(西安)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
  • 城投·玉蘭大講堂又來大師了!!北京大學四大名嘴之首!
    城投·玉蘭大講堂又來大師了!!北京大學四大名嘴之首!為漯河企業家講述「上善若水」中蘊藏的管理之道。 城投集團誠邀著名國學學者陳兆傑於8月25日在城投玉蘭大講堂智慧開課。為漯河企業家講述「上善若水」中蘊藏的管理之道。
  • 中國材料大會首次來廈舉辦 二十餘院士齊聚廈門
    包括20多位院士專家在內的約60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與了這一全國材料界最具影響力的高水平學術研討會――「中國材料大會2018暨廈門國際材料周」活動。大會展示了當前材料界中國乃至全球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並使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等建立更廣泛的聯繫。這是我市持續引進高端會展活動,推動會展業走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的又一次實效性行動。
  • 中國移動咪咕打造「雲上金雞節」,聚集眾多「黑科技」
    共賞「星光」:5G+4K 直播,直擊金雞獎開幕式現場本屆金雞獎的開幕式共由「光影記憶」、「幸福時光」、「青春力量」、「未來之約」四個篇章組成,活動除張藝謀、成龍、張譯、杜江等資深電影人,周深、胡夏、劉宇寧等音樂人出席外,中國移動咪咕旗下虛擬偶像「犀」的出現,讓現場及線上用戶共賞了一場虛擬與現實交融的視聽盛宴
  • 《生命之花》怒放昆明世博園
    昨晚,昆明世博園,星光璀璨、燈海花潮,喜慶祥和;由華僑城雲南世博旅遊集團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20周年「祝福中華·世博之夜」音樂會知音滿座,歌聲嘹亮,共聆花開。
  • 2020第十三屆廈門國際動漫節收官
    主要活動包括「金海豚獎」作品大賽頒獎儀式、動漫節產業項目籤約、「金海豚之夜」交流會、聚焦廈門·動畫賞片會、動畫電影論壇、「金海豚」遊戲開發大賽作品賞析對接會暨頒獎儀式、遊戲產業研討論壇等。包括國際動畫協會(ASIFA)中國代表處項目、融創未來文化娛樂(北京)有限公司東南區網劇創作運營中心在內的8個產業項目籤約落地廈門,並有14個動漫領域合作項目成功「牽手」。
  • 咪咕攜手中國電影金雞獎,打造交響樂影院直播創新模式
    11月24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正式開幕。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金雞百花電影節再度合作,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全程戰略合作夥伴、 官方唯一指定5G全場景技術平臺(5G+AR獨家合作夥伴)身份,共同打造首個「雲上金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