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自吹響招商引資「集結號」以來,市金融監管局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擔當意識,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第一時間推動百個金融項目落地,力爭千億金融投資,「掛圖作戰」千方百計協調解決要素保障問題,加強項目策劃和主動招商,突出強鏈延鏈、服務國家戰略、特色業務、對臺合作等主題。在招商過程中,「量」「質」並舉,招大引強,積極引進符合城市發展方向的項目,為廈門產業升級、打造金融強市夯實基礎。
築巢引鳳
優質金融產業集聚落地
2020年作為全市的招商引資「攻堅年」,抓招商促發展成為市金融監管局的「優先工程」,堅持拓展招商和項目落地雙管齊下、拓展增量和激活存量雙輪驅動,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招商的強勁態勢,大力實施金融強市戰略,打造金融科技之城,以國際化高度、全球化視野加快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截至4月25日,今年全市金融招商項目已落地59個,總投資304.81億元。另有在談金融招商項目321個,預計總投資1915.77億元。
平臺發力
兩岸金融中心集聚效應突顯
暖巢引鳳來栖,投資熱潮湧動的背後,是廈門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的不斷顯現。當前,兩岸金融中心處處湧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英藍金融中心大廈、金圓集團總部大廈、金融人才公寓、贛州銀行大廈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動工建設,廈門銀行拍地入駐,中金資本、陽光龍淨等總部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向前推進,合作的火花不斷迸發。
「一年有突破、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是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為自己定的努力方向。目前,片區「一核、兩帶、五組團」產業布局日益成型,觀音山商務組團已落戶瑞達期貨、富邦財險等金融總部,軟體園組團強化金融科技元素,前埔會展組團成為金融展會培訓活動聚集區域,五緣灣醫療辦公組團、湖邊居住組團為高端金融人才提供優質生活配套保障,「金融會客廳」成效初顯。
2019年,兩岸金融中心完成招商引資262億元,共引進企業277家,註冊資本262.18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企業25家、金融類企業47家,完成25萬平方米辦公樓宇招商,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整合資源
強化金融招商要素保障
「招大引強、招新引高,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機制,才能吸引到更多高質量的項目落戶紮根,不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市金融監管局負責人介紹說,整合招商資源,強化金融招商要素保障,是打好「項目落地年」主動仗的關鍵一環。
市金融監管局將優化服務保障,營造建設金融強市的優越生態環境。著力提供優質貼心、精準專業的服務,讓在廈的金融企業投資有前景、發展更舒心,讓在廈工作的金融人才創業有熱情、生活更順心。
同時,優化「兩岸金融中心」片區空間功能布局,加快完善「一核兩帶五組團」空間布局,加速片區配套和提升,梳理兩岸金融中心片區已建成待招商樓宇入駐情況,深化細化招商載體分布圖,做實空間布局和產業導向匹配,為金融機構、總部項目招商引資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為做好金融融資服務,充實完善招商項目金融服務工作機制和金融政策、業務諮詢專業服務團隊。還將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股權投資基金作用,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和招商企業。
用心用情
培育壯大龍頭金融企業「朋友圈」
市金融監管局充分發揮全市招商大會、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形成的招商效應,傾情傾智傾力招大引強,以培育壯大龍頭金融企業「朋友圈」為主攻方向,突出引進高能級目標企業。
2020年,市金融監管局將繼續強化資本招商和以商引商,支持存量法人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後備企業引進優質戰略投資者,擴大再投資、延伸產業鏈。加強與知名基金機構的合作,依託產業引導基金和各類私募基金,爭取引進一批基金投資的龍頭企業項目。培育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產業鏈核心企業、上下遊企業招商。鼓勵轄內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發揮業務渠道優勢,為我市引薦優質招商項目。充分挖掘閩商、僑商、廈大校友企業、協會等親情圈、朋友圈、生意圈,動員更多金融機構和知名企業來廈投資設立金融板塊。拓展與國際知名專業招商機構、有影響的商會和行業協會等專業招商團隊合作開展中介招商。
【招商解碼】
實施特色金融業務招商
2019年中國母基金峰會在廈舉辦,吸引一批頭部機構來廈設立股權基金。(市金融監管局供圖)
>>基金招商
自2019年起,中國母基金峰會每年將在廈舉辦,中金資本、創業工場等一批頭部機構來廈設立股權基金,杏林灣基金集聚區、古地石基金小鎮等主體空間投入使用。強化資本招商,通過產業引導基金已引入本素醫藥、中雲智車、醫聯康復等29個優質項目,其中15個項目完成總部遷址廈門。2019年至2020年一季度,全市增加各類私募基金179隻,基金註冊規模增加419.12億元;截至2020年3月底,我市備案私募基金管理機構360家、管理基金1058隻,排名全國第11位,基金總規模達1893.94億元。
>>黃金招商
2019年海峽黃金珠寶產業園累計完成產值42億元,京東數科網際網路黃金公司獲人行首批網際網路黃金業務牌照,廈門黃金投資公司交易業務進一步擴大,法人機構客戶30家,2019年累計交易規模達238億元,增長120%,逐步形成實體黃金產業與黃金金融平臺「一體兩翼」,涵蓋黃金交易、精煉加工、商貿進出口、文創設計和金融服務的黃金全產業鏈群。
>>對臺招商
深化與全國臺企聯戰略合作,金圓統一證券公司於2020年2月獲批籌建,將成為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招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渤海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廈新設或升格清算中心為兩岸金融服務中心。
>>牌照招商
對接引進京東數科、新希望集團、滴滴公司等知名企業來廈新設立或收購控股地方金融機構,2019年以來新增1家小貸、3家融資性擔保公司,並推動新設地方資產管理公司。
【亮/眼/數/據】
660.66億元
2019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實現660.66億元,增長8.0%,佔GDP比重11.0%,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
223.43億元
2019全年金融業財稅收入223.43億元,佔全市財稅總收入的19.3%。
2.2萬億元
2019年,全市人民幣存貸款餘額首次突破2.2萬億元,佔全省總額約1/4,增速達10.0%。
【政策點擊】
●「1+1+3」金融政策
廈門古地石基金小鎮開放,形成聚集效應。(市金融監管局供圖)
頂層設計上,廈門已正式發布「1+1+3」金融政策,既有指導意見、專項規劃,也有具體的措施和相關實施辦法。在政策的指引下,各類金融要素正在加速聚集,助力實體經濟「茁壯成長」,金融與實體共生共榮的「大戲」正在上演。
這些政策包括《關於大力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廈門市金融業發展專項規劃(2019-2025年)》和《關於扶持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廈門市金融人才計劃實施辦法》《關於促進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
《意見》提出,到2020年,金融強市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金融科技賦能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機構明顯增加,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提升,力爭金融業營收超1800億元、金融增加值超700億元。到2025年,結構合理、功能齊備、創新活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基本形成,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等特色業務形成規模,兩岸金融中心片區建設基本完成,對外開放及產融結合發展形成示範。到本世紀中葉,金融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現代化、國際化內涵更加豐富,區位地位進一步突顯,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越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我是招商人】
加力提速建設「金融會客廳」
黃昆明
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片區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
兩岸金融中心片區指揮部充分發揮全市招商大會、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招商效應,傾情傾智傾力招大引強,凝心聚力、跳起摸高,全力推動片區招商引資工作提速提質提效再上新臺階。
2019年以來,完成註冊資本383.35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資271家,註冊資本121.17億元。招商平臺在庫項目162個,預計投資額1104.28億元。
下一步,指揮部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資,加快推進陽光龍淨、微醫集團、廈門國際銀行、郭氏集團、興業證券、中金資本等一批總部項目土地出讓,全力提升招商項目落地率。堅持以商招商、平臺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形式多渠道招大引強,重點關注金融開放、總部經濟以及疫情期間湧現的新經濟業態,全力提速提效、爭先進位,努力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加力提速建設廈門「金融會客廳」。
線上對接洽談推進招商項目落地
林曉龍
市金融監管局一級主任科員
在特殊時期,我們以特殊的方式進行合作籤約,「雲端」招商和在線招商成為新趨勢。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不見面」招商服務的基礎上,有效利用線上渠道,加強電話、電子郵件、網絡會議等線上對接和洽談力度,保持與企業深入溝通,加快向前推進落地。加大金融招商及疫情防控企業紓困政策網絡發布和宣傳力度,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眾號、中介機構等平臺更高頻次、更大範圍地發布金融招商信息和市、區扶持政策,切實維護良好的金融投資環境。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