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全面賦能,海通證券打造「科技型投行」,來看最新十四五...

2021-01-13 中證網

  近年來,金融科技席捲證券行業。打造中國領先科技型投行,成為業內多家券商的重要探索方向。

  作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海通證券在過去五年中緊跟國家戰略,制定了十三五科技規劃,以「統一管理、自主可控、融合業務、引領發展」科技方針為指引,應用架構、數據管理、基礎設施、科技治理四大領域25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地。

  在全面科技賦能之下,海通證券得以重塑「數字海通」的四梁八柱,整合共享能力、系統處理能力、風險管控能力、自主可控能力、敏捷創新能力、業務融合能力提升明顯。2020年既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規劃的謀劃之年。「數字海通2.0」也將全新啟航,中國領先的科技型投行呼之欲出。

  重塑前臺 打造數字海通業務之本

  把深化證券科技運用作為第一生產力,推進證券業數位化轉型和高質量創新發展,已經成為證券行業的共識。科技賦能,首先重塑的是前臺各個業務條線。具體來看,海通證券在四大前臺業務領域深入推進數位化轉型,深入開展線上化服務。

  在零售經紀業務領域, 海通證券始終堅持零售業務「線上化、智能化」的戰略方向,不斷提升自主研發的「e海通財」品牌影響力,APP月活達到490萬,線上交易佔比超過99.4%,各項指標均保持行業前列。

  此外,海通證券還在行業率先建立統一的企業級資訊中心,先後推出個股診股、首頁資訊推薦、語音播報、科創專區、首席分析師直播、通財學院等多種資訊服務功能。在深化智能服務能力方面,海通證券先後推出了智能選股、智能盯盤、智能圖譜、預約打新多項智能推送服務,自主研發的智能搜尋引擎,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以及圖表的智能檢索。

  在機構經紀業務領域,海通證券為專業機構投資者提供了自主研發的「e海方舟」一站式智能交易平臺,集極速行情、極速交易、組合交易、ETF套利、策略交易、算法交易、量化交易、風控管理等功能服務於一體,支持TWAP、VWAP、POV等多種交易算法,20年累計交易金額超過1.2萬億元,保持行業前列。

  在打造專業系統之外,海通證券還推出統一機構服務平臺,為超過1000家公私募客戶提供各類研報和研究所會議安排,以及基金基本信息、基金評級、基金排行、基金概覽、業績歸因等服務。

  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海通證券對大投行業務條線信息化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實現了對所有投行項目的全周期電子化管理,累計管理項目超3400個,改變了原有以紙質底稿為主的業務模式,全面實現底稿電子化,為投行業務快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在股權投資業務領域,海通證券以基金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募、投、管、退」為主線,建設了統一的投資管理系統,為海通開元及其下屬7家基金管理公司、海富產業和海通創新證券提供了「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的近40個基金、超過330個投資項目的投資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股權投資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構建中臺 打造數字海通支撐之紐

  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各個要素中,數據可算得上是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對數據治理能力的不足將直接影響金融科技賦能質量。因此,強化中臺業務和數據建設,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成為重中之重。在中臺建設領域,海通證券也提供了樣本式的發展案例。

  在數據治理上,海通證券全力打造企業級數據中臺,建設企業級大數據平臺,匯集公司內外部數據,構建企業「數據湖」。據悉,基於數據管控平臺,海通證券加強數據和元數據的質量管理,支持超1.5PB的存儲,內存容量超9TB,CPU內核超1000個,已接入90餘套系統,每日運行作業超1.5萬次。

  此外,海通證券還建成行業首個全技術棧自主可控的企業級數據倉庫,90餘套系統納管,已構建主體、帳戶、資產、交易、產品、合同、公共、渠道等8大基礎數據主體模型和匯總數據層。

  海通證券在業內首次推出企業級資訊平臺,實現300餘張資訊數據表的推送,提供130多個資訊數據的API服務;打造了企業級報表與分析平臺,為總部各部門和分公司提供報表超300張,子報表超550張,全面支持自定義報表、自助分析等功能以響應業務部門靈活應用需要。

  在技術中臺建設上,海通證券全力打造四大技術中臺。具體包括:

  「e海智雲」:系行業首個自主可控、異構納管、統一編排私有雲、行業雲和公有雲資源池的混合金融雲平臺,總節點數已超過400個,資源交付時間小於2分鐘。研發測試雲虛擬機超過3000臺,超過90%的應用已上雲;生產雲的虛擬機數量超過1300臺,超過30%的應用已上雲;各項技術水平、應用規模均保持行業領先,先後被上海市評為雲計算應用十大示範項目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企業上雲典型案例。

  「e海智維」:系海通證券打造的企業級智能運維平臺,對超過5000臺設備、近200套信息系統進行主動監控,日收集數據超過1TB,生產事件主動發現率近90%,配置自動化腳本超過7萬個,例行作業自動化率超過95%。

  「e海智安」:這一平臺為海通證券開發的企業級安全態勢感知與應急處置平臺,涵蓋信息安全檢測、分析、響應、防護、運營等全生命周期,以及系統、網絡、數據、應用、業務等全專業領域,月均處理預警事件超過1200個。

  「e海智慧」:企業級人工智慧平臺,在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提供一站式機器學習服務,具有178個各類組件,涵蓋數據輸入、特徵工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圖計算、可視化、模型評估等完整領域,加快產品智能推薦、可疑交易智能監測的應用落地。

  另外,海通證券全力打造兩大運營中臺。利用智能調度、大數據、機器視覺等技術,海通證券打造了統一的智慧運營中臺,運營部門平均開戶處理時長縮短了45%,人均日處理量較分散運營階段提高了3.63倍,使得分支機構業務辦理全流程得到有效控制,操作風險有效降低,新開戶實現零差錯。

  在智慧運營中臺外,海通證券還構建了統一的數位化運營中臺,通過對用戶產品功能偏好、交易偏好、風險偏好和用戶特徵數據的跟蹤,設置超2千個用戶行為埋點,每日處理6億條行為數據,導入超百個精細化的用戶畫像標籤,為客戶拓展、促活和產品優化提供了決策依據,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改進、風險提醒、新聞資訊和投資諮詢等服務。

  夯實後臺 打造數字海通管控之基

  相對於前臺、中臺業務來說,後臺業務由於其處於非核心業務地位,且涉及到證券公司整體戰略運作等問題,其數位化轉型並不容易。但作為一線業務的有力支撐,如何夯實後臺的數位化運行,海通證券給出了探索思路。

  具體來看,在合規風控領域,海通證券按照集團化、準實時、全覆蓋的建設目標,建立了統一風險管理門戶,推進風險數據集市的集團級數據整合,對集團內同一客戶進行識別與管理,系統T+1自動生成境內外子公司風險報表及指標,落地13個面向不同行業、自然人的內部評級模型,實現集團信用風險的授信管理、評級計算、違約管理、風險監測與預警等功能。

  另外,海通證券還建立了匯集超7000萬家有效企業、超100個維度的實時動態全量數據平臺「e海智信」,全面支持客戶身份識別、關聯關係識別、關係穿透、收益關係、實控關係查詢,實現智能輿情預警,提升了公司風險防範能力;建立了實時異常交易監控系統,計算耗時低於50微秒,9種監控指標靈活配置,實現11類共計24個異常交易規則的集中識別和監控,有力提升了客戶異常交易監控能力。

  在財務管理領域,海通證券推動業財融合,通過細化預算管理,優化經營成本分攤方式,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同時加強考核數據管理,實現績效管理指標自動計算,支持經營決策;通過RPA實現財務清算、核算、稅務、報表等多個場景的自動化處理,僅交易清算報表列印工作實現自動化處理後,每日可節省人工約65小時,相當於近10人天工作量;財務報銷全面線上化,支持票據掃描、網絡報銷、銀企直聯、一鍵打卡等功能。從提交到完成審核,最快十分鐘到帳。

  並且,在集團化管控領域,海通證券也有突破。作為行業集團化發展領先,業務覆蓋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海通的資管、期貨、租賃、公募基金、股權投資等業務都是以子公司形式獨立運作,不僅數量多,而且業務差異性大。通過戰略管控平臺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的手工為主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對子公司的管理效率,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制定、年度經營計劃發布與跟蹤評估、子公司一體化管理等工作全面實現數位化。

  十四五科技規劃全新出爐

  未來五年,國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將會加速演進,國內新舊動能轉化和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將逐步形成。從資本市場發展來看,直接融資比例將提升,註冊制改革將深化,外資進入將加速,場外衍生品等創新業務將不斷推出,市場監管將更加嚴格。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證券公司的中介責任和價值將更加突顯。

  基於此,作為行業領先的證券公司,海通證券也在主動思考、積極謀劃,推動價值理念從業務導向轉為客戶導向、管理模式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化、盈利模式從通道驅動轉為專業化驅動的新一輪變革。在這個轉型過程中,科技無疑將成為重要的驅動力。

  通過十三五科技規劃的實施,海通證券科技軟硬體實力顯著增強,業務成效日益顯現。近日,海通證券圍繞十四五發展戰略,重新制定了十四五科技規劃,並在著重強調以下發展目標:

  一是明確數字海通2.0目標定位,將把重點從業務數位化系統建設轉向更好支持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改革轉型核心任務上來;

  二是保持科技投入和科技隊伍適度增長,使之與海通證券十四五規劃的核心任務相匹配,並繼續保持行業前列;

  三是推動系統與數據雙輪驅動。圍繞前中後臺業務板塊,按照平臺化戰略,推動大交易、大零售、大機構、大投資、大運營、大風控等跨部門系統整合和流程優化。以數據為驅動,加大內外部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能力,為前臺營銷、中臺運營以及後臺管理賦能,夯實數字海通數字底座。

  四是堅持零售與機構客戶並重發展。圍繞零售業務轉型,重點提升精準營銷、客戶服務、智能投顧等核心能力;圍繞機構業務轉型,重點提升交易撮合、託管服務、投研等核心能力,打造客戶服務生態圈。

  五是加大科技與業務雙向融合。在主要業務部門推動建立專職系統建設崗,分別負責個人業務、機構業務、投資業務、資管業務等跨部門需求的整合和產品設計。

  六是持續完善科技機制體制。重點推動人才招聘、考核評價、職業發展、科技獎勵、創新研究、公司化運營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和機制創新;

  七是深化開放證券的生態戰略。以「開放、合作、生態、共贏、創新」為指引,通過服務接口構件化,以合規方式開放給生態合作夥伴。通過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加大前沿和基礎領域新技術的研究力度。通過投資+融資+保薦聯動機制,為合作夥伴做大做強全面助力。

  海通證券表示,其將繼續堅持「統一管理、自主可控、融合業務、引領發展」的科技方針,以十四五發展為契機,推動數字海通2.0目標實現,加速打造中國領先的科技型投行。(CIS)

相關焦點

  • 證券業在金融科技轉型中的發展思路
    未來,金融科技能力建設將成為券商發展的關鍵所在,從投資交易、投行承銷、風險管理、機構業務以及業務創新等各層面全面展開,實現從傳統券商向科技型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8],同時也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10]。
  • 香港中資投行離華爾街還有多遠?
    依靠香港這一國際樞紐的天然優勢,許多香港的內地券商子公司都自詡為國際金融機構,然而其中不少都還止步於中資的圈子,他們離摩根史丹利、高盛這樣的國際投行還有多遠?國際化的這盤大棋又該如何走?內地券商赴港博弈戰果各有不同從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各中資券商已公布的2017年業績來看,各主要券商都已經將海外業務納入公司的核心業務結構中,其中不少券商已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
  • 科技金融創新賦能 金證股份迎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新契機
    金證股份深耕金融行業20多年,以金融科技和數字經濟為自身雙循環,以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驅動,將科技賦能金融,創新推動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發展,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個公司文化清晰、戰略方向明確、主營業務突出、經營效益良好的集團化數字科技公司,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
  • 華立科技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31家 海通證券過21.5單_中國經濟網...
    華立科技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雷浩、趙鵬。這是海通證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21.5單IPO項目。此前,1月10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過會;1月17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中船重工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3月19日,海通證券保薦的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4月29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起帆電纜股份有限公司過會;5月21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浙江華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6月4日,海通證券保薦的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過會;7月17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
  • ...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 科技金融智慧大腦實現科技信貸數據實時...
    資金池發放貸款突破300億元 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廣州市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元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由廣州市科技局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受託管理,每年安排最高資金規模2億元以內的專項經費。資金池在2020全年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的授信支持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累計放貸突破300億元。
  • 2020年第五屆時代金融金桔獎(上)
    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獎1、百年人壽獲獎理由: 作為創新型險企的卓越代表,百年人壽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帶來的戰略機遇,不斷探索數字科技為保險業務全面賦能的機會,推動傳統保險服務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與客戶服務體驗,為中國保險業提質增效助力。
  • 視頻|海通證券路穎:賣方研究隊伍成員需要有大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路穎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路穎表示,綜合性的券商研究所在做什麼。無非從總量研究到產業研究、行業研究,基金產品研究,政策專題研究,我們通過自己的銷售掙國內的佣金,通過海外的機構掙海外的佣金,這是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
  • 解碼科技金融:萬字長文,為科技金融正本溯源
    狹義的科技金融是指銀行、證券與保險等金融機構運用創新金融工具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資金支持。02.起步期(2009-2014年)總體特徵:「金融賦能」+「區域試點」經歷了上一輪以國家財政為主要推手的萌芽期,在2009年至2014年的起步期,以金融手段支持科技創新的理念得到更高的戰略認可,金融支持科技的方向與方式更加清晰和具象。
  • XRT為跨境金融賦能 全面打造瑞波PLUS
    傳統金融體系下的跨境支付涉及到多個參與方,存在安全、隱私以及性能、效率等方面的問題,被業界認為是最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之一。在區塊鏈技術的賦能下,跨境支付會變得更方便快捷、更安全透明,成本也將大大降低。早在比特幣誕生後的幾年,國際上就已湧現出了一批將跨境支付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先行創業公司,探索著不同的支付場景模式。
  • 錦浪科技: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發行過程和認購對象合規性的報告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睿昂基因: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85家 海通證券過18.5單
    ;7月22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思瑞浦微電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8月20日,海通證券保薦的大連豪森設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8月21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3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杭州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8日,海通證券保薦的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22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24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 突圍投行,老虎證券的中場戰事
    「當時下了有幾百萬美元的單子,體量擺到現在來看肯定是小的,但當時整個流程走完,起到2個效果,第一大家知道這個事可以做;第二是原來這個事是這樣做的。」老虎證券合伙人方磊說。 搜狗後,老虎證券對打新和投行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中間雖不免磕磕碰碰,但流程上已經基本跑通。此後,團隊開始忙碌起來。
  • 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六|腦力激蕩:科技賦能金融 創新源源不斷
    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讓科技為金融服務賦能,是提升金融業服務能級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今天下午,中外嘉賓圍繞「金融科技中心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在陸家嘴論壇第六場全體大會上展開腦力激蕩。試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近年來,數位化轉型已成為社會共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 證券公司前臺業務數位化轉型的具體內容與場景
    隨著證券公司佣金收入的下降,線下運營的盈利模式逐漸失去其競爭優勢,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的線上賦能,能夠使證券公司擴大其客戶資源範圍,實現更精準、更高效、更廣泛的用戶觸達,幫助證券公司完成經紀業務的數位化轉型。首先,線上線下結合可以轉變證券公司的獲客方式,通過移動端APP打造應用集群,並結合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財富號、財經門戶等方式實現不同平臺間的相互導流。
  •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深耕小微金融服務助科技型企業騰飛
    今年9月11日,該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了主板上市的鐘聲。成功上市,對豪悅是件大喜事,對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來說同樣意義重大,經過5年多的相知相伴、攜手同行,終於迎來了這聲期盼已久的鐘響。 杭州豪悅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一路陪伴其成長壯大到成功上市的一家本土科技型企業。豪悅的上市之路也正好印證了南京銀行的那句口號——「攜手好夥伴,成就大未來」。
  •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深耕小微金融服務 助科技型企業騰飛
    今年9月11日,該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了主板上市的鐘聲。成功上市,對豪悅是件大喜事,對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來說同樣意義重大,經過5年多的相知相伴、攜手同行,終於迎來了這聲期盼已久的鐘響。杭州豪悅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一路陪伴其成長壯大到成功上市的一家本土科技型企業。豪悅的上市之路也正好印證了南京銀行的那句口號——「攜手好夥伴,成就大未來」。
  • 「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揭曉,聯儲證券斬獲三項大獎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非接觸式服務"需求凸顯,去人工化的全在線業務及智能化的業務模式促使各行業的轉型,催生技術變革,金融科技賦能備受關注。長期以來,公司全力發展全牌照,研究客戶金融需求,提升專業能力,致力於打造與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強有力的競爭力。金融技術變革,智能成長儲寶寶APP作為聯儲證券傾力打造的高效、安全、專業的移動網際網路財富管理平臺。
  • 睿昂基因: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85家 海通證券過18.5單_中國經濟網...
    睿昂基因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鄭瑜、韓麗。這是海通證券年內保薦成功的第18.5單科創板項目。此前,3月11日,海通證券保薦的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4月3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6月10日,海通證券保薦的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6月11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復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6月19日,海通證券和中金公司聯合保薦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7月15日,海通證券保薦的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 5G賦能金融科技,青島移動與農行共同打造智慧銀行新生態
    2020年5月,青島移動與農行青島分行合作打造的5G智慧網點在市南區香港中路77號正式開業,該網點是島城銀行業首家深度融合5G元素和生活場景的智能網點。青島移動與農行青島分行共同打造的「5G+場景」智慧網點,通過加裝5G通信和物聯網功能模塊,把金融科技嵌入網點設備和系統流程,將5G高帶寬、低時延、大容量技術特性與遠程視頻、智能語音、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有機結合,打造「雲坐席」「移動銀行」「全息銀行」等新型服務功能,實現了5G與金融科技、智能設備的深度整合,重構網點業務運營流程和服務模式。
  • 南極光: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
    南極光: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保薦工作報告 時間:2021年01月15日 00:55:54&nbsp中財網 原標題:南極光: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保薦工作報告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