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2020-12-05 川山洞主

受到馬赫的實證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改變歷史的重要論文。

這篇論文的重要意義在於

人類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採用能夠通過實驗操作的方式,對「什麼是時間」和「什麼是空間」,進行了定義。而得出的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比如會出現這種情況:你的一點鐘和我的一點鐘,有可能不是表示同一個時刻。

請點擊輸愛因斯坦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
愛因斯坦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完,我是@川山洞主,2019.03.09。為廣義相對論科普書的準備

相關焦點

  • 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牛頓在科學人類貢獻史有三部分,第一,力學的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力學定律,第二,光學的光譜光粒子研究,第三,數學的微積分,牛頓在力學方面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在大概1665-1666年,傳言是在一棵蘋果樹下發現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和觀點,尤其是伽利略提出的少部分科學理論,光學是牛頓拿一塊稜鏡在家裡做實驗
  •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那麼相對論還能被發現並提出嗎?
    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論動體的電動力學),1916年正式發表了廣義相對論。在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洛倫茲、麥可遜-莫雷實驗等等都給了愛因斯坦啟發,在他們的基礎之上,愛因斯坦果斷的拋掉了以太概念,以光速不變為假設提出了區別於牛頓時空觀的新的時空理論。按照這個理論的成型來看,即便愛因斯坦沒有提出,我想幾年之內還會有人提出,因為這個理論已經呼之欲出了。
  • 狹義相對論的誕生 1905年9月25日
    1905 年,是愛因斯坦的豐收年,這一年,他在德國《物理年鑑》上,先後發表了多篇論文,其中提出了具有開創一個科學領域的光量子說、一個震撼世界的質能公式,還創建了改革人類時空觀的狹義相對論。
  • 狹義相對論誕生114周年,今日頭條上線愛因斯坦開屏
    2019年6月30日是狹義相對論誕生114周年紀念日。當天,今日頭條客戶端上線愛因斯坦定製開屏。海報以愛因斯坦為主體,繪製了時間膨脹鍾、光錐、數學公式等元素,以紀念愛因斯坦在經典力學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
  • 除了相對論,愛因斯坦的成就遠比你想像的多得多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要數相對論了,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他不提出狹義相對論,5年後也會有人提出狹義相對論,但是如果他不提出廣義相對論,50年後也不一定有人能夠提出廣義相對論。這足以證明相對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的理論。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在這種環境下,愛因斯坦深入思考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這個思考讓他徹底堅信電磁理論必須滿足相對性原理,也讓他發現了電和磁在新理論裡應該具有的地位。這應該也是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實驗,其地位遠遠超過光行差、斐索流水、麥可遜-莫雷之類的實驗。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開篇就用了整整一段話來描述這個實驗,而對其他人都很重視的以太漂移實驗一筆帶過。
  • 愛因斯坦簡介 誰是愛因斯坦
    我們上課的時候會學習到相對論,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就會去考慮是誰提出相對論的呢?後來老師告訴我們它的提出者是愛因斯坦,那麼愛因斯坦究竟是誰呢?  愛因斯坦簡介  愛因斯坦的全名叫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在1879年的時候出生於一個猶太人家庭,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開篇就用了整整一段話來描述這個實驗,而對其他人都很重視的以太漂移實驗一筆帶過。這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在這裡,可觀察到的現象只同導體和磁體的相對運動有關,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這兩個物體之中,究竟是這個在運動,還是那個在運動,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摘自《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第一段)。
  • 創建了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愛因斯坦的經歷到底有多牛?
    早學校期間,愛因斯坦發表「量子論」,提出zhi 後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提出了愛因斯坦提出「光化當量」定律。37歲時完成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並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假說並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
  • 愛因斯坦奇蹟年所創造的奇蹟
    (一)公元1905年是愛因斯坦的奇蹟年,也稱物理學奇蹟年;(二)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德裔美籍,猶太民族,世界著名的現代物理學家,被譽為「千年最偉大思想家」之一;——愛因斯坦(四)1905年創造的奇蹟,即在物理學最權威的雜誌《物理學年鑑》上連續發表的五篇論文:第一篇:《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其中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第二篇:《熱的分子運動論所需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該論文說明了布朗運動,證明了水分子的存在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相對論創立初期整個理論體系就非常完善了,但是壓根沒人相信他,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實驗驗證,直到愛丁頓在1919年觀測到了和廣義相對論相符的日食現象,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才開始慢慢被大家接受,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那一年是1905年,足足過去了14年。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
    而洛倫茲對電動力學的研究,特別是1895年的這篇論文,對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之後,洛倫茲一方面對愛因斯坦的工作大加讚賞,另一方面卻依然堅持自己的以太,這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在狹義相對論之前堅持以太就算了,怎麼狹義相對論都出來了,你還堅持以太?
  • 通俗易懂講解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看完對世界的理解提升N個檔次
    相比起艱澀難懂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 1905 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其實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艱深,那麼狹義相對論究竟講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大家了解一下!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誕生新的時空觀愛因斯坦洞察到解決這種不協調狀況的關鍵是同時性的定義,愛因斯坦認為既然光速不變,作為靜止參考系的以太就沒有理由存在。
  • 一口氣搞懂狹義相對論
    在科學史上,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在這一年,愛因斯坦共發表了4篇學術論文,每一篇都是諾獎級別的理論,並且也是開創性的科學成果。其中,在1905年6月30號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後來也被叫做:狹義相對論。今天是狹義相對論發表的114周年。
  • 有人認為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思維,導致物理科學停滯,是這樣嗎?
    1898年發表了《時間的測量》,提出光速不變性假設,1902年提出相對性原理,1904年他命名洛倫茲變換,1905年早於愛因斯坦發表《論電子動力學》,這些內容與狹義相對論很相似,只是最終並沒完成,因為他雖然認識到了時空與光速的關係,但他並不願真正放棄絕對時空觀。
  • 愛因斯坦奇蹟年100周年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論文,提出時空關係新理論,被稱為「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則認為: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即還會發生尺縮效應和鍾慢效應。狹義相對論和光速不變原理的提出,打破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指出了時間、空間和物體的質量不是絕對不變的,而是隨著物體的運動而發生變化。
  • 經典力學和電動力學的調和者,狹義相對論的核心——洛倫茲變換
    洛倫茲變換一定程度上調和了經典力學和電動力學之間的矛盾,給了伽利略變換一個適用的領域,那麼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伽利略變換下麥克斯韋方程組或電磁現象規律不滿足相對性原理。然而洛倫茲變換畢竟是為了拯救錯誤的以太假說而提出的,在調和經典力學與電動力學之間的矛盾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 追光少年完美逆襲,剛出道的相對論終結幾百年的以太論(下)
    貝索為了解答愛因斯坦的問題,都會認真查閱資料,並給予最中肯的回答。一天,愛因斯坦與貝索討論完光速與時間的問題。他陷入了沉思。窗外大街上一聲急促的汽車鳴笛聲驚醒了他。突然,愛因斯坦眼前一亮,這位科學巨匠頓悟了,他掙脫幾百年的思維束縛,打破權威的桎梏,身披榮光,踹開了真理的大門。那個從16歲開始就困擾著他的「追光悖論」,愛因斯坦終於找到最後的答案了。
  •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之間的競爭,誰更勝一籌呢?
    經歷世紀風雨的相對論創立於20世紀之初的物理學兩大理論——量子理論和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大廈的基石。自愛因斯坦1905年發表描述運動相對性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至今已經過去110年,進入21世紀,相對論依然主宰著物理學的世界。歷經世紀風雨的相對論是否會被一個全新的理論改寫?
  • 愛因斯坦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自己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這篇論文中提出的。在此之前,傳說物理學的時空觀是靜止的、機械的、絕對的,空間、時間、物質和物質運動相互獨立,彼此沒有什麼內在聯繫。也就是說,物質只不過是孤立地處於空間的某一個位置,物質運動只是在虛無的、絕對的空間作位置移動,時間也是絕對的,它到處都是一樣的,是獨立於空間的不斷流逝著的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