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動物同名是一種很好玩的現象了,就像昨天分享相思鳥和相思豆,雖然在生物學分類相差好幾個數量級了,不過從形象或意象卻有一樣的味道,對於理解該生物本身也有所裨益吧。繼續分享幾種雲南所遇草木。
毛木通(Clematis buchananiana),毛茛科鐵線蓮屬,多年生木質藤本,在莖、葉、花萼、花柱等被毛。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常5枚,每對小葉相距5-8釐米; 有披針形的葉狀苞片,黃色萼片4枚,花管狀,宿存花柱長達4釐米。0月至翌年1月開花,2月至3月結果。我國分布於西藏南部、雲南及四川西南部。常生於海拔1200-2800米的山區林邊、溝邊開闊地帶的灌叢中。
毛木通,拍攝自雲南大理蒼山20171225
當然,植物中文正名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是另外一種植物,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不過都有這樣的宿存花柱,都稱呼白頭翁也都很貼切了,在大理洱海的某一處小山上,跟著刷牙大佬也遇見了另外一種鐵線蓮,三出賓川鐵線蓮,只有果咯。
三出賓川鐵線蓮,拍攝於雲南洱海20171226
而在動物界裡,有種鳥也叫作「白頭翁」,屬鳥綱雀形目鵯bei科,正名為白頭鵯(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文名:Light-vented Bulbul,看也有文寫的Chinese Bulbul),小型鳥類,為鳴禽,是我國特有鳥類,是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常見鳥類,雜食性,春夏兩季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秋冬季則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今天參與的上海野鳥會的觀鳥活動中也看到了白頭鵯在取食苦楝的果實。另外注意的是白頭鵯的白體現在眼後而不是(黑色的)頭頂。
白頭鵯,拍攝自大寧靈石公園
白頭鵯分布,綠色代表留鳥的意思,來自中國鳥網
慢慢開始可以去觀鳥咯,方便起微博已經在重新開更了,有些沒來得及方便編輯寫文的,也會在上面分享。微博同名:植物文化,也歡迎一起參與話題內容分享,開始更新話題內容,#植物人的鳥事#,植物-昆蟲-鳥,看條食物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