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 引力 = ?

2021-01-18 原理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物理學家一直在追求統一。他們希望能將表面上看起來截然不同的現象統一在一起,也因此在理解和預言這個物理世界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世紀60年代,麥克斯韋發現電力和磁力實際上只是電磁力的兩面。到了1967年,溫伯格進一步為我們展示了電磁力和弱力其實只是電弱力的不同表現。自那之後,物理學家不僅在努力地尋找統一電弱力和強力的大統一理論的實驗證據,更將尋找一個可以描述所有基本力的理論視為終極目標。


1.


自然界中已知的四種基本力分別是電磁力、弱力、強力和引力。電磁力作用於帶電粒子之間;弱力支配著粒子的衰變;強力可以克服質子之間的排斥力,使原子核牢牢地束縛在一起;引力支配著天體的運行,以及宇宙的演化。


 圖片來源:原理


2.


量子場論解釋了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它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大支柱。根據量子場論,宇宙中瀰漫著各種粒子場,比如電子場、膠子場、希格斯場等。激發特定的場就會產生相應的粒子,比如激發電磁場就會產生光子。在量子世界中,基本力是由被稱為規範玻色子的載力粒子傳遞的,比如我們熟悉的電磁力實際上是由光子傳遞的。


 圖片來源:原理


3.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另一大支柱,它告訴我們引力是時空彎曲的結果。它不僅成功地解釋了牛頓引力理論無法解釋的難題,還做出了許多令人驚嘆的預言,比如遙遠星光在經過太陽時會發生偏折,又比如宇宙中存在著匪夷所思的奇異天體——黑洞。在過去的100多年中,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一一得到驗證,最近的成果包括了2015年首次探測到的引力波,以及2019年拍攝到的黑洞。


 圖片來源:原理


4.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感受著引力的作用,儘管如此,我們對引力的了解卻是最少的。與其他三種基本力相比,引力太弱了。舉例來說,一塊小磁鐵可以抵抗整個地球的引力,輕而易舉地吸起一枚小小的曲別針。可見與磁力相比,引力有多麼的弱。物理學家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引力會進入宇宙中的額外維度(除已知的三維之外),從而強度被稀釋。


 圖片來源:原理


5.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發表於1915年,量子場論則完成於1970年代。量子場論(比如量子電動力學)主宰著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廣義相對論則支配著宏觀的宇宙,它們各司其職,良好地描述著這個宇宙的運作方式。但當我們談及在一個極小體積內擁有極大質量時(比如黑洞和大爆炸),就會發現只有將這兩個互不兼容的理論合二為一,才能夠進一步揭示宇宙最深處的秘密。試圖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的理論被稱為量子引力理論


 圖片來源:原理


6.


在所有量子引力理論的候選中,弦論無疑是最具知名度的。它假設一切都是由微小的弦構成的,弦可以是開放的,也可以是閉合的,它們可以振動、拉伸、連接和分裂。弦的不同振動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粒子,比如電子、夸克等。另一個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理論被稱為圈量子引力,它更關心的是時空本身的量子特性,而非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在圈量子引力中,廣義相對論的光滑背景被賦予量子屬性的節點和連接所取代。


 圖片來源:原理


7.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理論物理學家從不同的途徑切入,提出了各種可能性。除了弦論和圈量子引力之外,還有許多具有潛力的理論存在,比如因果動態三角剖分因果集理論漸進安全引力等。然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哪個理論是真正成功的,除了理論自身還未完善之外,它們還面臨著無法被實驗驗證的困境。


 尋找量子引力的其中一個途徑。| 圖片來源:原理


8.


正如光子負責傳遞電磁力一樣,物理學家也提出了一種假想粒子來負責傳遞引力,那邊引力子。引力子是量子引力理論的基石。雖然許多物理學家相信它們存在,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引力非常微弱,因此要直接測量引力子是不現實的。一個思想實驗表明,如果要探測到引力子,那麼我們至少需要一臺木星大小的粒子對撞機。


 圖片來源:原理


9.


正如光線可以被描繪成光子的集合,引力波也可以被認為是由引力子組成的。但在2015年之前,沒有人在這方面付諸太多的思考,因為在2013年,著名物理學家戴森進行的一項計算,讓很多人相信利用引力波探測器來研究量子引力是不切實際。然而,當LIGO探測到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後,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例如,諾獎得主韋爾切克和另外兩位合作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表示,引力子或許可以在像LIGO這樣的引力波探測器中製造出可觀測的「噪聲」。


 黑洞之間的併合會釋放出時空中的漣漪——引力波。| 圖片來源:原理


10.


今天,物理學的上空漂浮著朵朵烏云:

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為什麼宇宙中充滿了物質,而不是反物質?

為什麼強相互作用不違反強CP對稱?

為什麼真空的能量密度那麼低?

落入黑洞的信息的命運是什麼?

為什麼中微子具有質量?

時間和空間的量子本質是什麼?

......


也許在尋找一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將發現通往量子引力理論的線索;而當我們找到正確的量子引力理論後,也可以探索一些曾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圖片來源:原理


近年來,有一種聲音認為物理學已經走到了盡頭,認為這個世紀屬於生物學或人工智慧或其他新興領域,而不會是物理學。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對的。反之,物理學的探索之旅顯然才剛剛開始。不要忘記,我們所了解的宇宙實際上還不到5%,而由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的95%仍完全是未知的。


https://arxiv.org/abs/2005.07211https://arxiv.org/pdf/gr-qc/0601043.pdfhttps://arxiv.org/pdf/1708.07445.pdf

相關焦點

  • 量子+引力=?
    試圖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的理論被稱為量子引力理論。另一個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理論被稱為圈量子引力,它更關心的是時空本身的量子特性,而非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在圈量子引力中,廣義相對論的光滑背景被賦予量子屬性的節點和連接所取代。
  • 量子+ 引力 = ?
    量子場論(比如量子電動力學)主宰著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廣義相對論則支配著宏觀的宇宙,它們各司其職,良好地描述著這個宇宙的運作方式。但當我們談及在一個極小體積內擁有極大質量時(比如黑洞和大爆炸),就會發現只有將這兩個互不兼容的理論合二為一,才能夠進一步揭示宇宙最深處的秘密。試圖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的理論被稱為量子引力理論。
  • 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
    根據量子引力理論,宇宙中存在引力子,它是一個虛擬的粒子,可以傳遞引力。這就是量子引力與其他統一場理論的區別之處,一些通常被歸類為量子引力的理論並不一定需要引力子。什麼是引力子?量子力學的標準模型(在1970年到1973年之間形成)假定其他三種物理學基本力是由虛擬的玻色子來傳遞的。光子傳遞電磁力,W和Z玻色子傳遞弱核力,而膠子則傳遞強核力。
  • 量子引力的桌面實驗
    量子力學表明,原子和宇宙的其他組成部分可以超現實的方式運行-例如,它們既可以表現為粒子或波,也可以存在於稱為「疊加」的通量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下,每個原子都可以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廣義相對論認為,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對時空的扭曲就越大,從而加強了它的引力。如果科學家能證明引力以量子的方式起作用,就像光波也像光子一樣,這將有助於科學家設計出解釋所有已知力的「萬物理論」。
  • 測量量子引力的「臺式」設備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實際目的是回答物理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引力是量子現象嗎?該設備的關鍵要素是大物體的量子疊加。他們的設計發表在最近一期的《新物理學》上。這種被譽為測量引力波的新方法提出了一種臺式探測器,而不是目前的上千公裡大小的LIGO和VIRGO探測器。
  • 引力-物理,引力,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
    引力改變量子效應所依據的也是這條原理:在更微觀的層面上,地球附近的一個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它所經過的時間也會比遙遠空間中的時間稍微慢一點點。Pikovski的團隊發現,由於引力對時空的影響,分子位置的變化會影響它的內能,即分子內部粒子的振動能量,其也會隨著時間而演化。
  • 量子坍縮是由引力誘發的嗎?
    費曼(Richard Feynman)就曾在他的引力講座中提到,宏觀尺度上的量子疊加的坍縮或許與引力有關。,並因此排除了一系列有關於「引力導致坍縮」的理論。根據量子引力,一個系統的空間量子疊加會產生不同的時空曲率的疊加
  • 量子坍縮是由引力誘發的嗎?
    費曼(Richard Feynman)就曾在他的引力講座中提到,宏觀尺度上的量子疊加的坍縮或許與引力有關。 現在,一組國際合作的物理學家在《自然-物理》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的論文,他們的實驗表明,引力可能不能再被視作為造成了量子坍縮的一個可信機制,並因此排除了一系列有關於「引力導致坍縮」的理論。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量子引力理論是一種結合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假想理論,它可以解答一些我們關於物理世界的深刻提問,稱它為物理界的聖杯實至名歸。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引力理論?量子引力理論是一種解釋範圍更廣泛的背景獨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物質的量子特性和普朗克尺度(最小的空間單元為10^-33cm,最小的時間單元是10^-43s,該尺度內量子效應顯著)下時空的量子特性。
  • 引力量子—邁向「大一統理論」的關鍵一步
    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力都遵循量子力學定律,只有一個例外:引力。找到一種將引力納入量子力學的方法,將使科學家們向「萬物理論」邁進一大步。「萬物理論」可以從基本原理出發,全面解釋宇宙的運行。在探索引力是否是量子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檢測長期假設的基本引力粒子——引力子。
  • 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 探測量子引力:量子計算與黑洞之間令人著迷的聯繫
    量子引力的研究是理論先於實驗的極端例子。科學家對原子和亞核粒子尺度的量子物理已經有相當令人滿意的理解,但對於非常強的引力,目前還沒有得到實驗驗證的量子理論。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論,我們就無法了解大爆炸後的早期宇宙發生了什麼,也無法預測太空人在難以想像的高密度黑洞中會有怎樣的命運。我們需要實驗來指導方向,但實際情況卻令人沮喪,難以捉摸。
  • 信息和引力看起來完全不同,最優量子計算是由引力決定!
    量子信息和引力看起來完全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可以用幾何框架來描述。在此基礎上,一篇新研究論文提出,量子計算的最優規則是由引力決定。其量子計算和引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在計算複雜性領域,一個主要的想法是最小化解決問題的成本(就計算資源而言)。
  • 引力理論不可或缺,但它卻和量子理論相悖
    不僅因為愛因斯坦提出的等式極難解開,還因為該理論與另一項重大的物理學成就——量子理論相衝突。問題在於,粒子都具有量子性質。例如,它們可以同時身處兩地。這些粒子也擁有質量,有了質量就會有引力。但由於引力沒有量子性質,我們無法弄清一個處於量子疊加態的粒子的引力大小。
  • 量子引力與終極對象
    關於量子引力的想法也許就是關於終極對象的看法。物理的終極對象這句話有毛病嗎?終極對象是弦?是點?是波?波粒二象性?
  • 科維理所邵立晶研究員受邀加入《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顧問諮詢...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邵立晶研究員受《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總主編、LIGO引力波探測合作組前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Gabriela González教授的邀請,加入《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雜誌的顧問諮詢委員會,成為該委員會的成員。
  • 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結合取決於引力
    愛因斯坦通過應力-能量張量告訴我們,物質是引力的來源。但是在量子學理論中,這種應力-能量張量不是由數字組成,而是由所謂的非交換算子組成。這是否意味著引力場也必須用量子理論來描述?或許事實就是這樣……但是,還沒有人成功。 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可行的引力量子理論。
  • 【科技日報】引力量子場論可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中國科學院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四種基本作用力?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吳嶽良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舉行的前沿科學論壇上,提出引力量子場論。該理論打破以彎曲時空幾何為基礎的廣義相對論的局限,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上。  此前量子場論的建立,使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功統一。
  • 粒子、量子、引力、弦,怎麼回事?
    粒子、量子、引力、超弦,都是怎麼回事?說到高能粒子對撞擊,說到了標準模型都被驗證的差不多了,還有什麼搞頭呢?楊振寧說了,高能物理對撞機已經過氣了,需要研究別的了。那麼大概是個什麼回事呢?量子物理與高能物理啥關係?愛因斯坦與這些有關係嗎?相對論難道不需要對撞擊嗎?楊老說的數學之美要幹什麼呢?
  • 引力不是量子坍縮的原因
    義大利大薩索國家實驗室的一項地下實驗表明,引力不太可能是量子坍縮的原因。眾所周知,單個微觀粒子平時以機率波的狀態佔據空間:既在這兒,又在那兒,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按教科書說的,觀察粒子的行為會使它 "坍塌"成單一的現實,隨機出現在某個位置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