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紫臺)、何梁何利基金會、上海復旦大學共同主辦的「蘇步青星」命名儀式在上海成功舉行。紫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97161號小行星,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推薦,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以我國著名科學家蘇步青院士的名字命名。何梁何利基金信託委員會、國家獎勵辦、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中心及復旦大學師生代表等出席了會議。紫臺副臺長吳雪峰、研究員趙海斌受邀出席。活動由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院士主持。會上宣讀了「蘇步青星」國際命名公報,介紹了「蘇步青星」發現和軌道運行情況。蘇步青先生家屬代表獲頒國際命名公報、命名證書、星照片和軌道光碟,「蘇步青星」銅匾揭幕。
▲ 蘇步青星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表示,蘇步青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一代大師,是蜚聲中外的卓越數學家,是桃李天下的著名教育家,是優秀的中共黨員,也是胸懷家國的社會活動家。「蘇步青星」命名,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蘇老光輝一生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代表著蘇老的崇高精神和偉大人格,將在太空星辰永恆閃耀、風範長存。
▲ 「蘇步青星」證書銅匾揭幕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秘書長、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段瑞春代表何梁何利基金會向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得主蘇步青先生榮獲小行星命名表示熱烈祝賀。他說,「蘇步青星」獲得國際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蘇步青先生卓越的科學成就、崇高創新風範的高度褒揚。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李大潛說:「有蘇步青先生這樣的大師,是一個大學的幸運。蘇先生的言傳身教會繼續教育我們,蘇步青星也將在天上注視著復旦的發展,見證一代代復旦學子勇攀學術高峰,成為棟梁之才。」作為世界聞名的數學家,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蘇步青先生創立了中國微分幾何學派,蜚聲海外。
蘇步青於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騰蛟臥牛山下的一戶農家。1919年中學畢業後赴日本留學。1920年至1924年在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專科學校電機系學習。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生院,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4月回國,先後任浙江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浙江大學訓導長。1941年後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院士兼學術委員會常委,《中國數學會學報》總主編。1949年5月杭州解放後,任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浙江大學教務長,並主持了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工作。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後,任復旦大學數學系教授併兼任復旦大學教務長。1955年後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3月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數學年刊》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蘇步青同志是蜚聲海內外的傑出數學家和具有崇高師德的教育家。他從事微分幾何、計算幾何的研究和教學70餘載,學風嚴謹,碩果纍纍,在國內外發表數學論文160餘篇,出版專著10多部。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榮獲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他開展的計算幾何在航空、造船、汽車製造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成果,先後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1986年三機部和國家科技進步獎。199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他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十分注重教書育人,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數學人才。
蘇步青同志是第二、第三、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七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第五屆上海市委員會
赤子心 故鄉情
蘇步青先生身膺重任,心繫家鄉。他最為關心的是家鄉的教育事業。1984年12月31日,他被浙江省政府聘為原溫州大學名譽校長。在籌建原溫州大學的日子裡,他提出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辦學思想。他說:「辦溫大不要走老大學的路。要用改革的精神辦學,要為溫州培養人才。溫州需要什麼樣人才,就培養什麼樣人才。」他在溫大新生開學典禮上說:「首先要提倡艱苦奮鬥的精神,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與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密切相關的……」
▲ 蘇步青故居
1987年9月中旬,85歲的他應邀回到了闊別26年的故鄉。他先到原溫州大學給師生們講話,他一再強調人才是四化的基礎,教育是基礎的基礎。18日,他回到了帶溪故居,在屋後綠竹掩映下的古井前說:「我就是喝這口井裡的水長大的。」他對騰蛟鎮的幹部說:「老鄉們發財了,千萬不要把錢花在拜菩薩、辦喪事上,要鼓勵、引導大家出錢辦教育,教育才是『真菩薩』。」後來他還對前去走訪的家鄉領導說:「去年我去平陽,一路看去全是新墳,有的還很考究。還有那麼多的事等著錢去辦,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何必花錢去造那麼考究的墳呢?」他在溫州期間,還看望了母校溫州中學、平陽縣中心小學,視察了溫州師範學院和平陽一中。他勉勵平陽縣小同學們艱苦樸素不能忘,勤奮學習不能忘,爭做「四有」新人。
▲ 蘇步青勵志教育館
自1984年被原溫州大學聘為名譽校長後,他於耄耋之年數次來溫,為溫州師範學院和原溫州大學師生作報告或座談。他曾先後為溫州師院35年校慶以及原溫州大學建校5年、10年誌慶撰聯題詞。
▲ 蘇步青與母校平陽縣小師生合影
多年來他還先後於1980年給騰蛟區文化站寄照片題詩;1989年給帶溪小學校刊《小溪》題詞;並為平陽一中、平陽師範學校題寫校名;為平陽一中、平陽二中、水頭鎮第一小學題寫校訓;為平陽縣小的立鶴亭題字;為鰲江中學40周年校慶題詞。所有寄語,意蘊厚重;所遺題贈,墨韻留香。
▲ 蘇步青詩稿
「一幅丹青惹我思,江心煙雨認依稀。多年未睡圓篷底,卻夢潮香鳳尾時。」這是1992年9月蘇步青先生閱讀浙江《聯誼報》時,看到一幅《甌江泊舟》的攝影,想起家鄉當年的情景而寫成的一首七絕,詩中再現了甌江中的圓篷船和鳳尾魚。蘇步青先生喜歡吃芋艿,說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家鄉的親朋知道了,每次去上海都帶芋艿給他。家鄉人還流傳著蘇步青先生說的一句話,說是「梅魚子煮鹹菜真好吃」。閩南話的「梅魚子」,就是那種長不大的大頭小黃魚,可見他的戀鄉情結。
參考資料
1.新浪微博「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2019年11月16日《「蘇步青星」命名儀式在上海舉行》;
2.微信公眾號「復旦大學」2020年11月13日《仰望星空,致敬永遠的大師!「蘇步青星」命名儀式舉行!》;
3. 王增藩《蘇步青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5;
4.曾平汪、張君《數學泰鬥蘇步青》;
5.「學習強國」:《蘇步青:傑出數學家》。
來源:文薈平陽
責編:朱偉偉 審核:潘太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