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數學大師路易斯·尼倫伯格

2020-09-22 數學掃地僧

2020年1月26日,正當我國疫情肆虐之時,數學界也不幸接到消息,著名數學大師,克拉福德獎和阿貝爾獎獲得者路易斯·尼倫伯格(Louis Nirenberg)逝世,享年95歲。


尼倫伯格於1925年出生於加拿大,本科畢業於加拿大著名的麥吉爾大學,隨後到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數學博士,並於1949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尼倫伯格一直在附屬於紐約大學的柯朗數學研究所工作。

尼倫伯格研究的主要領域是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幾何中的應用,並且成為20世紀這個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由於極其出色的研究工作,尼倫伯格先後榮獲過眾多數學獎項,包括含金量極高的克拉福德獎(1982,與俄羅斯著名數學家阿諾爾德共同獲獎)和阿貝爾獎(2015,與著名的納什共同獲獎)。尼倫伯格與納什由於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幾何中的應用上的傑出貢獻而榮獲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頒獎詞稱,納什和尼倫伯格的突破已發展成應用廣泛、功能強大的數學方法,成為研究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關鍵工具,其影響遍及該理論的所有分支。他們對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在幾何分析方面的應用作出了開創性的顯著貢獻。這樣的評價充分地顯示了尼倫伯格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在偏微分方程這個廣闊的領域內,尼倫伯格的名字出現在許多地方,從解的存在性理論,再到解的光滑性分析,甚至是解的數值分析。可以說,尼倫伯格等人的貢獻構成了偏微分方程現代理論的基本內容,我們今天所進行的研究工作,很多都是在追尋他們的足跡。如今的許多偏微分方程著作中,我們都可以找到尼倫伯格所得到的結果,如著名的約翰-尼倫伯格不等式,加利亞爾多-尼倫伯格不等式等經典結果。對於及其複雜的納維-斯託克斯方程而言,迄今為止我們所獲得的最好結果中,許多都出自尼倫伯格之手。所以我們可以說,尼倫伯格絕對是整個20世紀內這一領域內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


同時,尼倫伯格與中國數學的發展頗有淵源。早在1975年局勢尚不明朗時,尼倫伯格就到訪北京,與中國數學家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事後尼倫伯格稱,由於中國人的天賦和努力,中國必將成為世界數學界的重要力量。借尼倫伯格教授吉言,我們都希望中國可以早日成為數學強國。

尼倫伯格到訪中國


自1975年後,尼倫伯格多次到訪中國,對我國數學的發展非常關心,同時,他在美國也多次接待和指導中國的學生和訪問學者。1980年,尼倫伯格和另一位數學大師拉克斯(1987年沃爾夫數學獎得主)共同建議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研究所向中國大陸的學生發放獎學金,這在當時的美國是不同尋常的舉措,對於我國的數學發展而言也是幫助極大的。總之,尼倫伯格教授完全是中國數學的良師益友。

與尼倫伯格同年獲得阿貝爾獎的納什在返回途中不幸因車禍去世,如今尼倫伯格也駕鶴西去,這兩位彼此相知相識的老朋友都已離我們遠去。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們又沒有離開我們,他們的數學成就和精神將長存人世間,成為數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尼倫伯格與納什


相關焦點

  • 今天又一位大師離我們遠去——深切緬懷著名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
    2018年,數十位大師離去,波及科學界和文藝界,我們迎來了一個告別的戊戌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3月18日,傑出批評家李敖去世,享年76歲。9月7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去世,享年77歲。9月11日,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享年84歲。
  • 我們應培養怎樣的數學大師?—新聞—科學網
    35載再憶華羅庚精神:
  • 緬懷:當數學領域沒有英雄,才是最好的時代.
    深切緬懷2017年5月7日早7時21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 數學宗師柯召誕辰110周年:紀念專題片首發,女兒柯孚久緬懷慈父
    時值柯召誕辰110周年,為深切緬懷柯召,2020年7月17日,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大學舉行,包括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院士、中國科學院王元院士、中國科學院張景中院士在內的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直播互動的方式齊聚一堂,紀念追憶柯老。令人感動的是,身在北京的柯召女兒柯孚久特意連線會場,講述父親與數學的溫情故事。
  • 數學大師——潘承洞
    同時,他也是極具代表性的教育學家,秉承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觀點,培育了一大批有真才實幹的數學人才。回顧他的一生,治學嚴謹,工作踏實,為人謙遜,是真正的大師。1934年5月26日,潘承洞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46年8月考入蘇州振聲中學初中,1949年畢業後考入蘇州桃塢中學高中。中學時期,潘承洞就體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 從天才少年到世界大師,他15歲考上大學,推動中國數學發展,受到鄧小平接見
    2020年12月3日,是國際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紀念日。在南開大學校園的東南一隅,陳省身先生晚年定居南開的居所——一幢名為"寧園"的小樓面向社會開放,接待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紀念。
  • 《數學大師》:智力英雄的史詩
  • 不擅長數學考試的數學大師,向我們昭示了什麼?
    1858年,埃爾米特利用橢圓函數首先得出五次方程的解;1873年,證明了自然對數的底e的超越性;在現代數學各分支中以他姓氏命名的概念多如牛毛,如「埃爾米特二次型」、「埃爾米特算子」等。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卓有建樹的數學家,大學入學考試卻考了五次,而且每一次落榜原因都是因為數學成績不及格。
  • 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原標題: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微信、手機QQ搜索關注 DuoDaaMath每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蔡天新 太湖的西北和東南 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東部太湖流域人才輩出,誕生了許多位大師級的人物,猶如兩宋時期的鄱陽湖流域。
  • 神奇的數學計算大師
  • 【數學大師】整式——宇宙的語言
    從捕捉星辰的軌跡,到掌控時間的流逝...人類離不開數學這門神秘的「宇宙語言」。我們量化觀察的結果,運用數學公式檢驗它們,希冀發現這些自然規律背後的深層原因。假設大師給滿分的同學送iPhone7,單價5388元,有a名同學滿分,那麼一共要花費...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緬懷,又一位大師離世 | 美國化學學會前主席 Ronald Breslow 25日逝世
  • 【數學大師初中】整式——宇宙的語言
    從捕捉星辰的軌跡,到掌控時間的流逝...人類離不開數學這門神秘的「宇宙語言
  • 這個國家不出數學大師,卻以數學教育享譽全球!
    在亞洲,有一個不出數學大師,數學教育卻世界聞名的國度——新加坡!今天我們將來了解一下新加坡教育究竟緣何聞名世界? 國際大賽位列前茅 常年佔據三年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的前三名。
  • 張至順大師仙逝世壽104歲
    乙未年六月十三日午時(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於張家界羽化,功德圓滿,世願完遂,享年104歲。 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的一大損失。鍊師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誌心稱念升天得道天尊,慈悲接引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 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落幕,中國選手無緣金牌
    新京報訊(實習生任歡欣 記者潘燦)2月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閉幕。此次大賽共有來自24個國家的135名選手參加。中國代表隊團隊總分為101分,排名第六。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被認為是目前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一項賽事。該比賽面向中學生舉辦,邀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成績突出的國家參賽。據悉,中國代表隊每年由數學冬令營(CMO)中團體第一、第二的省份組隊。今年中國代表隊由上海組織。
  • 致敬平陽走出的數學大師
    ▲ 蘇步青星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表示,蘇步青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一代大師,是蜚聲中外的卓越數學家,是桃李天下的著名教育家,是優秀的中共黨員,也是胸懷家國的社會活動家。「蘇步青星」命名,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蘇老光輝一生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代表著蘇老的崇高精神和偉大人格,將在太空星辰永恆閃耀、風範長存。
  • 緬懷捐獻者 重慶醫科大學師生感恩"大體老師"
    3月28日上午,「緬懷捐獻者、彰顯醫學心」 的清明祭奠活動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4000餘名醫學生向遺體捐獻者致敬,緬懷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向他們道一聲感激。據悉,這是重慶醫科大學自2009年以來,連續10年開展清明祭拜遺體捐獻者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廣場上,身穿潔淨白大褂的學生們懷著崇敬與景仰,有序的向遺體捐獻者獻花,深深鞠躬,為遺體捐獻者默哀。
  • 《數學大師喬治•波利亞談數學教學》
    他曾經先後從事過大學數學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師的培訓工作。經過時間的洗禮與知識的淬鍊,產生了他熠熠生輝的數學教育思想。      波利亞數學教育思想有兩個基本點。一是關於對數學科學的認識。他認為數學既是演繹科學,又是歸納科學.二是關於對數學學習的認識。